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释“方”——兼论“方”的工具属性

    2017-11-16

    汉字“方”自东汉许慎以来,每每有解析其本义者,但郭沫若等一批文字学家经过考证,其结论无一可得服众。本文结合历代文献中关于“方”的用法及字典中诸义项与其古文字形的考释...

  • 春秋金文反书研究

    2017-11-16

    作者简介: 杨秀恩(1968-),女,河北定州人,博士,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文字学研究(河北石家庄050061)。 内容提要: 春秋铜器铭文中有反书的共477件,占春秋...

  • 出土文獻所見秦漢“多筆數字”

    2017-11-16

    摘要: 古人爲了防止數字的訛誤或作僞,發明了多筆數字。先秦秦漠出土文獻中,保留了大量多筆數字的實例。通過對相關例證的分析可知,多筆數字在先秦時代即已萌芽;秦漠時代的使用範...

  • 释汉简中的“木关”及“关戾”

    2017-11-16

    作者简介: 王贵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相关信息: 本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六朝字形专题研究”(批准号:13AZD050)和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

  • 燕国文字中的“奂”及从“奂”之字

    2017-11-16

    作者简介: 徐在国,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合肥230039)。 内容提要: 燕国文字中有个旧释为“巾”,或释为“虫”的字,我们改释为“奂”。以“奂”为偏旁的字,...

  • 楚“畋雁之鉨”考释

    2017-11-16

    内容提要: “畋雁之鉨”旧释“卑雁之鉨”。本文通过对“卑雁之鉨”的质疑,对印文内容进行初步判断。通过文字学、生物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考察,对玺印中的“...

  • 训诂和汉语体系的关系

    2017-11-16

    本文反思了《马氏文通》以来有关汉语研究的一部分有影响的理论,从训诂的角度分析汉语原生词的引申繁衍过程,揭示出汉语的词在用、义、音、形四个方面的八种情况,即“四类八则”...

  • 汉字形体演化的动因与机制

    2017-11-16

    作者简介: 王贵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汉字形体演化的历史总体上可以战国中后期隶书产生为标志,划分为两大有本质区别的阶段。隶...

  • 类说记号对古文字结构的繁化作用及其规律

    2017-11-16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注释: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本文参考文献请参阅《汉字文化》2015 年第4 期)...

  • “把似/把如”的词义与理据

    2017-11-16

    摘 要: “把似/把如”是宋元时期常见的一个口语词,用法灵活,词义复杂,自张相(1953)以来,解释者不乏其人,但意见颇为纷歧,对同一个例子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至于“把”字作何解、“把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