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名称】文艺理论 【专 题 号】J1 【复印期号】2000年12期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04期第55~62页 【英文标题】Historical View of Literature:Consctrution and Discourse WEN...
张爱玲(1920-1995)热在二十世纪末席卷华语文学世界,这一现象因为电影《色,戒》(2007) 的推出达到又一高潮。《色,戒》根据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1977)改编,刻画抗战时期女大学生王...
《随想录》第1集于1979年12月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结集出版,在海外产生热烈反响,伴随内地报刊的不断转载和单行本的刊行,巴金随想在内地的影响也逐渐辐射开来。1986年8月,《随想...
2009年5月,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王林文集》中,长篇小说《腹地》是1949年天津新华书店版本[①],而非1984年王林逝世后,作家“一改三十年”[②]的1985年修改本。王林生前没见到修...
《暗示》2002年初出版以来,报刊和网上的评论很多。我读到的约二十余篇,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发表在《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读书》、《文学评论》、《视界》等刊物...
我很有兴趣地读完程光炜、贺桂梅的这两部著作。兴趣既来自于它们所达到的学术水准,部分也来自于它们之间所构成可比较的因素。两部书都是处理“转折”问题的,而 且都选择以作...
1984年7月,《上海文艺》刊出作者署名阿城的小说《棋王》。这篇小说写文革期间一群知青的传奇遭遇。以他们懵懂下乡支边起,以其中一人邂逅无名老者,钻研棋艺,搏弈较技为高潮...
一 诗歌“边缘化”自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判断就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对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诗歌的没有多少争议的描述。在这一概念的普遍运用中,80年代...
严格来说,50年代中期张爱玲已写完她最好的作品。以后的四十年与其说张爱玲仍在创作,倒不如说她不断地“被”创作:被学院里的评家学者、学院外的作家读者,一再重塑金身。张...
近些年,对浩然的争论时有发生。争论主要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作家在文革中的表现的看法,另一是对他的作品的评价。这两个问题,当然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在绝对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