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戴燕:鲁迅的药与酒及魏晋风度

    2017-11-10

    一、鲁迅的药与酒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呐喊》),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日日处在被迫害妄想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时距鲁迅从日本仙台医专退学,...

  • 史景迁评莫言小说:将政治作为病理学阐述

    2017-11-10

    1976年夏天,毛泽东在北京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山东省高密县西门屯大队杏园养猪场的猪也奄奄一息。第一批病死的五头猪,“它们的尸身上,布满了铜钱大的紫色瘢块,圆睁着眼睛,一...

  • 李劼:一位隐形人的边缘写作——《新周刊访谈录》

    2017-11-10

    李劼按语:这里转发的《新周刊》访谈录,由于字数原因,作了删节和重新编辑。访谈原文附在后面,可参阅。 有关北京文人墨客一文,凤凰网已经作了采访。贵刊再提这话题,意在了...

  • 温儒敏:莫言《蛙》的超越与缺失

    2017-11-10

    莫言自己好像挺看重《蛙》这部小说的①,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有好几次都说起过《蛙》。这部小说的题材很引人瞩目,写的是几十年来计划生育“国策”实施过程的真实民间景象,...

  • 张贤亮:心灵贫乏时代的先觉者

    2017-11-10

    在中国的“文革后作家”中,张贤亮是风格特别的一位。他经历坎坷,惊心动魄,很少人有过他那样跌宕起伏、从山顶落到谷底又升上巅峰的过山车般人生。9月27日,张贤亮因为重病医...

  • 王学东:当代四川诗歌的精神向度 ──以成都“野草诗群”为例

    2017-11-10

    一、 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呈现出了当代中国人生存的独特生命体验,在此基础上构筑出了特有的精神向度和诗学意义。并且在中国当代诗歌的传承和赓续过程中,地下诗歌也因自身的创...

  • 史国强:葛浩文文学翻译年谱

    2017-11-10

    一九三九年二月,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出生在美国加州长堤市(Long Beach)。祖父早年移民美国。父亲出生在纽约州,母亲来自南达科他州。父母两人在加州相识后结婚。葛浩文有一弟弟。...

  • 《常识》口述历史--成都“野草”文学社

    2017-11-10

    编者按:“常识报刊亭”为四川大学学生自办新闻实践平台,有时事刊物《常识》、常识读书会。 1978年至1980年间,全国涌现出成千上万家民办刊物,那是民意表达被压抑了10年后的集...

  • 陈墨、王怡等:关于前后持续三十年的四川成都地下文学沙龙《野草》访谈

    2017-11-10

    日语版本《蓝?BLUE》总第18?19期合刊号 译者:森林优纪?刘燕子 时间:2005年3月2日 地点:成都某茶馆 人物: 陈墨 (本名陈自强) ——沙龙核心人物之一,《野草》主编 王怡—— 国际...

  • 闫寒英:职场小说中职场与爱情的伦理冲撞

    2017-11-10

    作者简介:闫寒英,197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南华大学副教授。 【内容提要】 职场是都市白领阶层生存技巧的演练场所,同时又承载着这一特殊人群的情感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