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形成一个错综绵密而多姿多彩的世界。彷佛有意对照现实世界似的,因特网通过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的不断演进,在现实世界之外另行建...
1915年屏东出生的钟理和是一般读者较熟悉的战后作家。他的传奇故事--与同姓钟平妹的恋爱,造成婚姻受阻,遂在二十六岁那年,带着妻子私奔往大陆东北,以后在北平生活了六年,直...
[摘 要] 在晚清现代白话的酝酿期,北京小报以“口语白话”、上海小报以“松动文言”作为各自的语言基础,参与其间。后虽受到“五四”欧化白话的影响,却始终沿着自己的“语言文...
台北联合报一九九九年举办的「台湾文学经典」研讨会及票选活动,小说类得到最高票的,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距离它第一次出版成书,晨钟出版社的一九七一年版,已...
「孽子」铺陈同性恋者的世界。 白先勇笔下的「孽子」,是一群被放逐在外,失去了家庭、学校,失落了亲情、爱情的年轻孩子。对于这群脆弱的,受伤的「青春鸟」,作者以同情的笔...
【作者简介】陈婧祾,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冯至曾经把凡高的一幅画和青年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我时常在任何一个青年的面前,便联想起荷兰画家凡高①的一幅题作《春》的画...
一九五○年,时年三十四岁的夏济安先生辗转由香港赴台,开始了他在台湾大学外文系的教学生活。 夏济安先生名澍元,以字行。一九一六年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九四○年毕业于上海光...
去年深秋念完学位从美国回到台北,便向朋友打听周梦蝶的近况。他们告诉我,梦公获颁一九九七年文学类「第一届国家文艺奖」之后,又成为中山大学驻校作家,着实让他忙碌了一阵...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作者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的总结。文章对书中涉及的帝国—国家、封建—郡县、礼乐—制度等二元对立范畴、历史中的“连续性与断裂”及“...
1.个人的轨迹 出站 入站 客来 客往 何站? 何客? 谁寐? 谁觉? 1970年夏天,颠簸在日本铁路的一辆慢车上,我写下这些短句,以为我把红尘攘攘的过客做了一个冷眼旁观的写照,没想到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