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我关于海派文学研究的一个合理的延伸。海派的概念以及海派小说家的范围,可参见我几年前写的《为海派文学正名》,直至今年初发表的《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历史与观念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进一步厘清八十年代"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些曾万人景从大论题的特定历史内涵;一方面欲通过指明这些在八十年代特定情...
*黄锦树,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着有论文集《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元尊文化,1998) 与小说集《梦与猪与黎明》(九歌,1994)《乌暗暝》(九歌,1997...
[前言] 在展開這一系列文章之前,首先把標題解釋清楚。題目看起來有點怪,如果換個說法,例如改用「台灣文學名著英譯趣談」,也許意思要明白一些。林以亮寫過一本談紅樓夢英譯...
文化工业下的个性店 施淑 在 里,朱天文让我们见识了一个二十五岁已经太老的时装模特儿米亚,领略她靠大量的名牌服饰、药用植物、手工制品存活的生命样式,并且相信这个现代「...
论文提要:柏杨的「酱缸」概念,以它的符征﹝signifier﹞指具体的酱缸形象﹝酱汁的容易保藏,经久不坏,及其发酵生霉酱味﹞,而其符指﹝signified﹞则指涉了两个心理概念:一是「儒...
(一) 前言 林海音长久的写作历史,以及多年的编辑与出版经历,使她在台湾文坛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比较于同时代其它作家,她对战后台湾文学发展也有较大影响力。可惜的是,台湾...
《中文摘要》 台湾文坛进入九○年代之后,传出一波波「文学已死」的声音,形成文坛热门话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文学的传播在多元化的台湾社会中依旧进行着,但多元化似乎已使...
许多人谈论也称赞张爱玲的小说成就,却很少人论及她在翻译方面的贡献。例如她曾经为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翻译过几本美国大文豪的作品像《爱默森选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除了《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作品被评论家谈论最多的,应该是这篇还不到一万字的短篇小说。 描写台湾在日据时代「皇民化」阶段,一个医生家庭里,一位热衷于响应「皇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