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胡世宗:要让读者得到崇高——忆刘白羽谈中国文学

    2017-10-14

    1991年盛夏,我曾有幸陪同著名作家刘白羽夫妇,经历了为时两个月的东北之行。这片黑土地燃起解放战争火焰的3年里,白羽受周恩来副主席的指派,始终以军事记者的身份在前线工作...

  • 潘 涌:期待新诗教育“回归”

    2017-10-14

    如果缺乏对新诗语言艺术的认知、理解和鉴赏能力,就不可能由此而生长起表达、评论和创造能力;而如果仅仅止步于养成学生认知、理解和鉴赏能力,语文教育则落得“半截子” 改革...

  • 朱德发:​当代文学批评应强化诗性维度

    2017-10-14

    当代文学批评指涉的范围既深且广,这里所谈的文学批评对象主要是文艺作品即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如同文学创作一样,对于主体来说是自由的,缺乏内在的自由或外在的自由,不论文...

  • 颜炼军:诗人之情,见乎文辞

    2017-10-14

    何平 主持人语 颜炼军要完成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诗歌如何求“解”,而且要路线清晰地求解。这将涉及到一些困扰诗歌批评的核心问题——我们如何进入一首诗歌秩序化的内部?那...

  • 申霞艳:女性形象与乡土文学的价值观

    2017-10-14

    “娜拉”的塑造者、著名剧作家易卜生曾在信中写道:“我笔下的一切,虽然不一定都是我个人经历的,却都与我心灵所感觉到的有着密切关系。我的每部作品的主旨都在于促使人类在...

  • 傅逸尘:建构“新笔记体批评”随想

    2017-10-14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征文选登 吉林省委宣传部 《文艺报》社 吉林省作家协会 合办 1、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之繁荣昌盛恐怕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难以企及的;可是何以作家与...

  • 符杰祥:“中国苏菲亚”是怎样炼成的

    2017-10-14

    晚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中国新女性由此实现了从“闺秀”到“女杰”的性别重构与范式转换1。这其中可做典型的时代人物,莫过于秋瑾。当她选择以异常壮烈的牺牲与近乎自绝的死亡...

  • 张 莉:好的批评文字须“以人的声音说话”

    2017-10-14

    我为什么想成为普通的读者 1 “我很高兴与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在所有那些高雅微妙、学究教条之后,一切诗人的荣誉最终要由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常识来决定。”这是约翰...

  • 卢普玲:中国传统叙事与批评的当代意义

    2017-10-14

    一 美剧、英剧如今风靡全球。《老友记》《唐顿庄园》《实习医生格蕾》《神探夏洛克》等对不少中国普通百姓而言也不陌生。西方的年轻人看《生活大爆炸》,中国的青少年追《爱情...

  • 马涌:编辑丛谈之写长还是写短

    2017-10-14

    来谈谈写文章的长与短。 写长文章更难,还是写短文章更难?严格地讲,这算不上一个问题。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单纯只靠字数长短来划分,更谈不上孰难孰易。但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