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东西携新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参加上海书展,这是他继《耳光响亮》、《后悔录》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乡村男子进城“改变命运”的故事。东西告诉记者,...
母题之一: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当然是语言的艺术。这是个最基本的母题。作家应该对语言怀有敬畏之心。俄国有个评论家说过,要从一千吨文字里去提炼一个字眼。这当然有...
They are watching you.这是出现在乔治·奥威尔《1984》里的一个有名的句子。这句话现在出现在郝景芳的新作《生于一九八四》里。我不是科幻迷,因而未曾听说过这个女作家。据说她以前是...
我们的电影,或者更多文艺作品,唯有召唤出属于这块土地的精灵,才能找到自己的肌理与脉络,获得属于自己的气质与风格 高中时,家里楼下是个生猪屠宰场,作业者多是来自大山中...
一卷星火,半米微光 好的文学如同世间一切美好而长久的情感,它不会亮到刺眼,也不会热到烫人。 我记得它二十多年前的样子,在县图书馆阅览室的旧木桌上,它敞开如新生的叶片...
【文化评析】 当前,“工匠精神”重新回归我们的视野,成为各行各业追求卓越的代名词,彰显出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在文艺界,工匠精神也被关注和热议,人们都在呼唤文艺百花园中...
我认为文学批评是与文学共生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很多作家将文学批评视为文学的“寄生物”,他们高喊:没有作家,哪里来的批评家?其实,喊这种话的作家肯定不是一位好作...
进入9月,总有人坐九望十,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所纠结;博彩业更是推波助澜,以其特有的挠痒痒方式撩动诸侯神经,并免不了顺势大捞一笔。这显然已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
关于“读者意识”与“文学场”理论,将其任何一方条分缕析都殊为不易。《“文学场”之魂:中国近代新小说读者意识研究》(潘桂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却将二者联结...
孔子有云:“不学诗,无以言”。在中国这个诗歌大国,诗歌堪称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近年来出现的“诗歌热”,令一度有些冷寂的诗歌重回公众视线。在中国新诗诞生百年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