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在《民间故事的新生命》中说:“(民间故事)有两种版本,科学版本要严格地进行忠实记录,不能随便改动;而文学版本则可以进行适当修改,甚至可以进行改编...
选自2017年6月25日在香港浸会大学“同代人的文化体验·华语青年作家批评家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 ◈ 一 ◈ 文学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新一代作家的崛起对已有文学现实的有力改写...
在探讨现代诗存在的问题时,人们为什么总是把“形式问题”视为第一位的关注热点呢?我想不外乎就是用旧体诗那一套规矩来衡量它的。从季羡林到流沙河,都认为新诗是一场失败的...
意象问题是当代诗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朦胧诗在反抗主流诗歌代数式的单一象征和复写式的现实主义过程中,借鉴古典诗歌的意象处理方式和英美意象主义,形成了一套可以称为“准意...
新诗无愧于百年风雨沧桑的砥砺磨洗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了胡适的8首白话诗词,而在他出版于1920年的《尝试集》中,最早标注了写作年份的几首是写于“(民国)五年八月...
【文艺观潮】 考察一个时代的文学,“我的文学观”应该是“我们的文学观”的源泉和活力之所在。正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文学观”,通过对话、竞争和协商,然后生成一个时代不断推...
近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的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征集活动启动。同时,2017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选题名单、中国作协2017年少数民族重点作品...
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包含着某种或不止一种的意识形态,放逐对其关注和探讨的结果,是文学批评越来越放逐对变动不居的现实的参与感,以及应有的反身作用于作家和文学之上的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兴起和消费主义的抬头,文学问题已经不单是文学层面,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价值也被一同“躲避”了。文学创作转入个体经验写作的通道,集体价值和经验被藏匿不提,崇...
多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文艺评奖、文艺节目片面地唯市场论,以收视率、版税为惟一标准。这种不看社会效益,唯金钱马首是瞻的现象,一直让人极其担忧。它严重扭曲了我们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