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朱光潜:《雨天的书》

    2017-11-10

    周先生在《自序》里说:“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好象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

  • 萧夏林等:文艺批评要回到批评自身——与何西来、林兴宅、白烨三位先生商榷

    2017-11-10

    主持人的话: 在今天,“左”与“右”的语言霸权早已一败涂地。今天再以这种“左”与“右”作为真理性尺度进行批评和度量一切,显然已十分荒唐可笑。对所谓“左”与“右”,我...

  • 商金林:朱自清日记中的沈从文

    2017-11-10

    【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3 【复印期号】2011年12期 【原文出处】《汉语言文学研究》(开封)2011年3期第15~20页 【英文标题】Shen Congwen in Zhu Ziqing's Diary 【作者...

  • 朱光潜:读《委曲求全》

    2017-11-10

    在这个年头,写戏和演戏都是同样的费力不讨好。写了戏不一定有人去排演,排演了不一定有人去看,就是有人去看,也不一定有人能欣赏。这都 不能不叫从事新剧运动的人们扫兴。...

  • 吴炫等: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2017-11-10

    吴:《读书》这几期,上海的朋友相继提出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遮蔽等问题。今天,我们江苏几个学人聚谈,看看能否将其中一些问题深化一下。我总觉得,失落也好,遮蔽也好,这些...

  • 王彬彬:“红卫兵”这顶帽子

    2017-11-10

    现在是1996年的春季。按照麦克法夸尔在《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中的说法,30年前的此时,中国“看起来是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团结的国家”;“但仅仅几个月时间,这种和平统一的...

  • 朱光潜:“舍不得分手”

    2017-11-10

    我只读过《日出》而没有看到它上演,依我想,它演起来一定比读起来 更生动。经得演的戏不一定经得读,经得读的戏也不一定经得演。曹禺先生 对于空气的渲染,剧境的制造,性格...

  • 董健 丁帆 王彬彬:“样板戏”能代表“公序良俗”和“民族精神”吗

    2017-11-10

    浙江文学刊物《江南》发表了一篇小说《沙家浜》,对当年的“革命样板戏”《沙家 浜》进行了全面“消解”。一些人对此悲愤不已,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坦率地 说,我们憎...

  • 朱光潜:《望舒诗稿》

    2017-11-10

    一个“伴着孤岑的少年人”“用他二十四岁的整个的心”,在“晚云散锦残日流金”的时候,“彳亍在微茫的山径”,看他自己的“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的寂寞的幽灵...

  • 王彬彬:时代内部的敌人——为“抵抗投降书系”而作

    2017-11-10

    萧夏林主编的“抵抗投降书系”中的“张承志卷”《无援的思想》和“张炜卷”《忧愤的归途》,已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了。在当代中国的精神史上,这自有一份沉甸甸的意义。 所谓“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