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莲”“雾”中的穿行——《莲雾》读札

http://www.newdu.com 2024-09-02 《雨花》 马兵 参加讨论

    

小说第一节,“你”第一次见到莲雾,感觉它“脆生生的,蛮多水,就是不甜”,由此,读者自然会揣测这个故事和这种热带水果的相关性在哪里。及至读到“你”要出师,面临John的考验,忽然想起童年时在一条从未走过的路上遇到了一池姿态各异的莲花,感觉自己仿如入定,时空皆已超然身外,有经验的读者也许已经晓悟,“莲”与“雾”其实是两个意象,或者代表两种心境,“莲”已出现,“雾”一定会接踵而来。“莲”与“雾”正是我们理解小说的关键。
    单就这篇小说呈现的质地而言,黄不会更接近奥尔罕·帕慕克定义过的“图画作家”,即文本更多倚重的是读者头脑中的“图画想象”。笔者甚至猜测,这个小说写作的缘起可能就是一枚龙飞凤舞的莲花图案的文身,也就是小说结尾处所点出的“看纹路像是莲花”又像是一句偈语的图案。帕慕克说,“小说本质上是图画性的文学虚构”,通过诉诸“我们在心目中观看事物并将词语转化为内心图画的能力”,来对我们施加微妙的影响。他还指出:“在心灵之眼中看到的意象只有转化为词语才能获得意义,并且大脑里图画中心和词语中心越靠近,它将具象化的事物重铸为词语的能力就越强。”依此而论,不得不说“莲雾”是个巧妙的名字,也是一个巧妙的过渡,它将读者从一种普普通通的热带水果带入福祸无端、色空相倚的两段人生,“你”与John、将军和慧行,两两形成一种往世与今生互勘互应的对位关系,正所谓“因果要有归处,有人承接才能循转”。小说出色的想象力也因为“莲雾”而被很好地锚定,无论是理发馆还是寺庙,这两处空间亦互为镜像,主人公的拘执和参透、形与相的兜兜转转都在其间,也都在“莲”与“雾”中,不至飘散无方。
    小说叙事讲究,奇数节讲今生故事,用第二人称;偶数节讲将军往事,用第三人称。在奇数节部分,文中的“你”既是主人公又是受述者。不过,小说这里采用第二人称,更多并非叙事技巧的考量,还是与小说要探讨的自我身份和人生命运的“循转”相关,“你”其实是叙事主体从自我意识中分离出来的“第二自我”,虽然叙事话语是被作者操控的,但是“你”的在场,“你”的种种感知和回应,带来一种对个体身份自审的意识,“随时可能阻滞和打断叙事的路径,使得事件变得看上去不那么稳定、不那么确切,似乎充满了偶然性”。偶数节部分使用的是一种偏内聚焦视角的第三人称,像将军带领部下深夜访寺,雾中误入莲池,又遇慧行主持赐他锦囊,这一切都是借将军的眼睛展开的。比如邂逅莲池这关键的一段,小说是这样写的:
    向北还是向南?将军犹豫了一下,还是向北走。走了一路,突然就起了雾,为月亮穿上了衣服,将军一路走一路发现雾气越来越大,来得甚至有些不讲理。寺里按说不大,他却走了很久,有些迷路的意思。他想起之前那些关于神怪的传说,心下不怕,只是凭空生起肃静来。走着走着,将军发现路边有一池开得很旺的莲花。这池莲花在浓雾里几乎不见踪影,只能隐隐从月光的反射中看出一点水光,靠近之后才发现,一池莲花开得姿态各异,枝枝蔓蔓的,但并不妖娆,反而显出美轮美奂的庄严来,像是寺庙里带了点花香的香烛味。
    这里所思、所见与所感,皆借将军之眼之心呈现,带有一种很强的主观性,也别具一种吁请性,让读者直接通过将军的有限感知进入到他那一刻复杂的生命情境中:一面是正经历的杀戮、暴虐和逃亡,一面是彗行与他谈起的那个由“因果”“愿力”“佛缘”组成的彼岸或未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织,共同协调着叙事者、人物与读者的关系,并一再地让读者参与到文本之中,共同思考“你是谁”这个关于“我是谁”的终极之问的前置问题。
    小说借人物之口留下不少机锋,而有意设置的叙事空白也为小说增添了不少智性或玄妙的味道。比如,“你”与将军“向北还是向南”的选择背后到底是什么,如果选择的不是“向北”而是“向南”,他们的人生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慧行住持给将军的锦囊中写的到底是什么偈语,是否就是John和“你”文在身上的如莲花亦如匕首手柄的那枚图案?在洞悉了彗行圆寂的真相之后,将军“本该是古井般的心里顿时起了层层的波澜”,他有一事要问,那所问何事?到C城的“你”见到的他是否就是John,而这到底是亲眼所见还是内心期待?还有,最最关键的,在“你”和将军人生的关口上,那随时弥漫起来的大雾和那栽满了袅袅婷婷莲花的池塘,到底是实景还是幻境?读过小说的读者,大概都想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一些吧。但倘如此,可能恰中了作者的圈套,大概也有违“莲雾”之设的用心。
    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小说不断借“莲”与“雾”譬喻人生两种处境:莲池让“你”觉得整个人被“定住”一般,让将军感到一种“美轮美奂的庄严”;浓雾让将军觉得“来得甚至有些不讲理”,让“你”觉得它“像墙壁一样坚硬”;而穿过浓雾,即是生机洋溢的莲池,“莲”“雾”转换倏忽,促人觉醒,然而彗行以服毒自杀的方式让自己的圆寂之日符合某种命数,结婚生子的“你”对John依旧难以释怀,他们获得了真正的“开悟”吗?答案恐怕见仁见智。由是说来,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莲”“雾”中穿行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