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岳雯:假如飞不过大海

http://www.newdu.com 2024-01-26 《当代》 岳雯 参加讨论

    

小时候学课文,印象最深刻的名篇之一是高尔基的《海燕》。直到现在,多少记忆被磨损,我还能背诵《海燕》的全文:“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或许是因为过于烂熟于心,那只高傲的、勇敢的、自由自在的在暴风雨中展翅飞翔的“海燕”几乎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底色,我们毫不怀疑地相信,只要足够勇敢无畏,就一定能战胜狂风和暴雨,飞过怒吼的大海。只有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在人世间打了个滚儿,历经沧桑、一身疲惫,才不免生出几分世故与后怕,假如那只勇敢的海燕一直飞一直飞,怎么也飞不过沧海呢?它会不会翅膀被风雨浸透,跌落在茫茫大海?或许是出于同样的疑惑,姚鄂梅创作了这部《不会飞的海燕》,意味深长地给她的主人公取名叫“海燕”。

这个叫海燕的姑娘,有着让人一眼就可以识别的主性格,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卷”。如果说,在她面前也有一个茫茫大海,这大海的名字就叫“北大”。于她而言,“北大”不再是一所名校那么简单,而是构成了她的目标她的信仰。甚至,我可以断言,在她的人生分类里,只有考上北大和没有考上北大的区分。而究其缘由,这信仰倒也不是从她身体内部里长出来的,而是来自她的“参照系”,一个聪明的轻而易举飞过大海的哥哥,姚鄂梅给他取名叫“海鹰”。看看,这名字几乎就预言了一切。于是,我们这个可怜巴巴的海燕,将海鹰的命运认领为自己的命运,不屈不挠不止不休地在海面上飞啊飞,数度被命运的暴风雨击中。《不会飞的海燕》讲的就是这么一个令人悲伤又莫名令人感奋的故事。

那么,海燕到底有多“卷”呢?作家征用了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一个是“小台灯”事件,另一个是“《金融英语》”事件。我们当然都记得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到的孙少平带着累累伤口在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的细节。可以说,这一细节几乎令所有《平凡的世界》的读者难以忘怀,为孙少平赋予了神圣的光环,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某种意义上,海燕几乎就是个女版的孙少平。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学习时间,她点亮了一盏小台灯,在深夜无人的教室,在保洁员的寝室,她试图为自己创造一个小小的学习天地。这也是海燕的展翅之举吧。即使在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后,她依然因循着学生时代建立的路径,寄希望于读书改变命运。见到一本《金融英语》,她就眼睛发亮,并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每天学习半个小时,把这本书啃下来,吃透,仿佛如此,她的人生就能柳暗花明一般。她坦言,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学。是啊,这是成年人多么痛的领悟,只有上学,不仰仗其他任何外在的条件,亦不需要社交和关系,是真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只不怕吃苦也不惧付出的海燕,多希望凭借修炼来的一身本领飞过大海啊。

然而,与孙少平凭着“卷”获得立身之本不同,对于海燕而言,“卷”并没有通达命运的坦途,而是屡屡碰壁。深夜亮起的小台灯没有照亮海燕前方的路,反而点燃了他人心中的嫉恨——上升的道路是那么狭窄,凭什么你想越过众人攀缘而上。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以为自己是“木秀于林”的那杆笔直的木,事实上却往往汇入了“风必摧之”的风。集体的恶念让恶仿佛穿上了隐身衣,不必为之承担责任也不会陷入良心的谴责。同样地,《金融英语》亦无法改变海燕的命运,反而让她显得格格不入,让她的所有努力都显得那么烫手。由此可见,虽然《不会飞的海燕》发生的时间与《平凡的世界》相差不远,但姚鄂梅改写了路遥所认同的八十年代的奋斗改变命运的逻辑。作家显然更认同我们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即“卷王”是没有出路的。这没有出路,倒还不是今天人们常说的阶层固化,而在于偏远小城里的空气沉闷得让奋斗者窒息,让人无路可走。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会飞的海燕》倒是折射出了当下一种精神面向。

海燕飞不过大海,除了奋斗逻辑的失效以外,还在于她性格中的另外一面——诚实。她似乎天生缺乏灵活的身段、腾挪的本领。她对于诚实有着一种远远超出其他人的至高的追求,而更可怕的是,她本人却对此一无所知。有几个细节可以佐证这一点。比如在她幼年,她完全不懂得看人脸色,当大人情真意切各种表演时,她总是直不愣登地揭开事实的真相。许多孩子都是如此,这也是许多书本里把孩子称为“纯净的天使”的原因。姑且不论对错,就我所知,天使长大以后都不免坠入人间,并染上了人间一样的颜色。说来也奇怪,海燕仿佛就不会长大,不会变一样,小时候什么样,她就一直什么样,显得不通时务与世故,甚至将自己带入生计无着的窘迫境地。同事们纷纷通晓“揽储”的法门,不动声色地将自然增长的部分算作自己的工作量,只有她明明知道这一切却始终做不出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弄虚作假的事,我不是不想干,是不敢,我怕一旦开了头,就会控制不住”。海燕是一个知戒惧的人。她也一厢情愿地相信,这世间的人都如她这般行事,所以才会全心全意地相信他人,即使全世界都警告她,她对人毫不提防的信任会将自己的生活震成碎片。

事实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拥有了奋斗和诚实两项美德,海燕岂止是不会飞,她几乎是被生活的潮水淹没,艰于呼吸。她是我们这个时代典型的“社恐”人格。关于这一点,姚鄂梅有着极为精彩的描写。“从进入大楼开始,就只顾盯着脚面,她害怕碰上别人的眼睛,如果是普通员工还好说,既可轻轻点个头,也可假装没看见,要是行长迎面而来,且不幸跟她视线相接,她不知道是该打个招呼,还是停下来侧身低头,让领导先走,又或者,紧走几步,抢在领导前面迅速消失,以免妨碍领导的视线。与中层干部的相遇更加尴尬,他们不像行长,可以视她如无物,他们根本不想放弃打量她的机会,一边打量,一边在目光中得出评价,那种评价往往犀利如刀,令她瞬间破碎。”可以说,这几乎就是我们这些人的真实写照。海燕也试图融入集体之中,比如,在联欢会上唱首歌,可是,无论她怎么努力,她始终被无视,她永远是人群中的另类,是不一样的他者。

作家姚鄂梅一定像我一样对海燕有着深切的同情吧,作为文本世界的上帝,她愿意给海燕一个小潘,作为补偿。虽然《不会飞的海燕》是穿插、接力讲述海燕和小潘的故事,小潘也勉强算得上共同主人公,但是我们心知肚明,小潘就是为海燕而存在的。因为,海燕有自己独立的全部人生,而小潘只呈现与海燕相关的部分。从小潘眼里,我们可以确证的是海燕的善良。至于小潘本人,除了他对海燕一往情深的爱,我们其实对他一无所知。哪怕是他介入了父亲对母亲的家暴,为了护卫母亲失手致父亲死亡这样的极端性事件,也基本上是为此后小潘试图自我牺牲以拯救海燕作心理上的合理化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说,小潘其实是海燕的人生“奖赏”,是作家对于读者的温柔安慰。可惜的是,自始至终,海燕的全部注意力都被“大海”所吸引,她殚精竭虑的是如何飞过大海,她根本无暇分出心神看看身边的同伴。即使是走进婚姻组建家庭,她也将飞过大海作为唯一的标准。于是,小潘的热情与陪伴就只能成为单向度的暗恋。这让我们对海燕的同情中又包含了隐隐的怒意,说到底,一个人的性情里包含着他全部的命运,海燕的悲剧中,又何尝没有她性格的影子。

倘若停留于此,《不会飞的海燕》是一个专注于庸常生活的文本,堪堪位于“新写实主义”的延长线上。不过,今天的作家大抵不会像他们的前辈这么处理,他们需要戏剧性来打破日常性的沉闷,又以日常性的沉静来调和戏剧性的波澜。他们就像技艺高超的平衡木选手,懂得如何在日常性和戏剧性之间求得一种小心翼翼的平衡。《不会飞的海燕》这部小说的戏剧性正来源于一起银行抢劫案件。老实说,促使我动手写这篇文章的起因也正是这起案件。案件的原型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生在我的家乡湖北枝江的英模事件。1989年12月,枝江县董市镇桂花信用分社会计潘星兰和同事杨大兰在信用社金库值班室值夜班。半夜,两名蒙面歹徒潜入值班室,用匕首威逼她们说出保险柜的密码,她们同歹徒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保护了保险柜,杨大兰同志光荣牺牲,潘星兰也身负十几刀,倒在血泊中,经抢救脱险。这两个姑娘因为名字里都有一个“兰”字,被称为“两兰”英雄,和高尔基的《海燕》一起在我的记忆深处扎下根来。没有想到,时隔多年,她们会以小说虚构的另一种面目来到我面前,唤起我多年前的回忆。

姚鄂梅有意将海燕放置在离英雄最近的地方,观察一个普通人的心灵因戏剧性事件而生出的波动与震颤,又以戏剧性事件进一步推动她的命运。因为调班,本该海燕承受的命运被转移到了大柳和小柳身上,特别是大柳还因此丧命。初闻噩耗,海燕满心歉疚,认为自己对不起她们。然而,面对小柳随之而来的命运的改变,海燕的反应是“大概有四五秒钟,她没法吸气,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耳朵里嗡嗡作响”。于困顿在人际关系中的她而言,这是一个因为意外飞过了大海的故事,她的全部想象仍然是一个好学生的想象:“这期间小柳会遇上全国各地的同学,遇上各种好老师,听好多在这里没法听到的讲座,活泼泼的小柳,要是在肚子里装满一肚子学问,会是什么样子呢?”她甚至愿意交换命运,来获得这样的人生。可是,一旦发现了英雄在讲述过程中修改的小小细节,那个诚实的她又忍不住出来质疑。这些复杂的情绪通过一颗简单的心灵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意味的是,如果说,海燕的生活最终发生了些微的变化,有了丝丝希望,这变化完全有赖于对这一英雄事件的戏仿。小潘以冒充劫匪的方式让她成了想象中的英雄。尽管,她并没有因此像小柳一样飞过大海,依旧陷在琐碎的生活泥沼中,但是,在事情发生的两年以后,她终于获得了一次省分行培训的机会。而无论她意识到没有,这次机会恰恰是从小潘所创造的事件中诞生的。小潘所实行的高度戏剧化的“抢劫”事件,让人们意识到不善交际、沉默寡言的海燕所能具有的美好品质。真,却是来自某种情境假设。这是怎样的生活的悖谬。

被喜悦裹挟的海燕大抵是来不及想这些的。这颗简单的质朴的心灵一心只想给她自小崇拜的哥哥写信——“哥,我的努力终于被看到了。”小说收束于此,仿佛海燕自此就能展翅高飞,像高尔基写的,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果真如此吗?不再年轻的我却愿意就此相信一小会儿。就让我们与海燕一起被这点亮色鼓舞着,继续飞吧,即使永远飞不过大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