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写时代、写人民,文学方能破圈

http://www.newdu.com 2024-01-26 文学报 邱海军 参加讨论

    

当前,新时代文学正面临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最为蓬勃壮阔的文化环境和技术赋能。中国在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前列;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拥有超过10亿的网民,爆款短视频、网络直播流量动辄百万、千万、上亿。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流交往、创新创造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为促进新时代文学的跨界、破圈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
    挖掘个人经历中的普遍性经验
    我们现在如此强调文学的跨界、破圈,是因为它与文艺的人民性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再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思考文学破圈与人民立场的内在一致性提供了指南。
    文学作品要实现跨界、破圈,作家必须在创作中反映时代要求、人民心声。文学与人民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存在着一根永远剪不断的情感脐带、文化脐带。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人民群众最深的关切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文学工作者都必须思索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具体实践来看,就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作家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以文学的形式表现时代变迁、反映火热生活,描绘人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追梦身影,塑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典型形象、人物群像,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善于从民生冷暖、万家忧乐中挖掘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让文字多些泥土味、多些百姓情。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汲取灵感、提炼主题,敏锐捕捉人民的聚焦点、兴趣点,用文学的形式加以反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这是当前一些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写作者个人的喃喃自语,很难得到读者的情感认同,更谈不上跨界、破圈的可能。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学写作都必须书写公共事件、公共人物,很多作品写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但却折射出时代的沉浮。近年来,“素人写作”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用原汁原味的语言书写自我的生活,细致入微地呈现现实的复杂纹理,勾连起广泛的时代情绪,赢得读者的广泛共鸣。这正进一步说明,文学创作可能是从个人的经历和视角出发,但最终还是要呈现普遍性的经验。创作出反映时代气象和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是我们真正推动文学跨界、破圈的基本前提。
    文学破圈,才能更有效满足人民需要
    文学作品实现跨界、破圈,才能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优秀文学作品是充实人民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进入消费结构提升、文化消费活跃的新阶段,人民群众求知、求美的愿望日益迫切,这对新时代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要了解人民是否满意,第一步的工作是让人民读到这个作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工作要主动发力,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努力让更多的读者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跨界、破圈,就有助于促进人民导向的真正落实。
    推动更多优秀文化成果为人民所共享,是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作家的作品多数是通过在报刊发表、以图书出版、改编为影视剧等形式与读者、观众建立联系的。文学作品被奉若圭臬却束之高阁,“养在深闺人不知”,既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如果作品成为“爆款”,持续“出圈”,就能覆盖更广泛的读者群、观众群。回望上世纪80年代,文学一度成为社会生活的焦点,文学期刊发行量庞大,优秀作品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阅。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文学在上世纪90年代后逐步远离中心,存在地位旁落之虞。进入21世纪后,时代的变迁和媒介的变革使传统文学越来越难单独以自身的力量产生无远弗届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依托网络产生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读者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空间。在这样的语境中,文学工作要主动发力,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融入新的传播格局,走出“自娱自乐”,破圈找到知音,走出“孤芳自赏”,跨界赢得喝彩。
    近年来,中国作协强化互联网思维,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台、引入新资源,为文学工作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开始,中国作协全新打造“文学奖之夜”,推动形成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以大型文学主题盛会表彰优秀作家作品,打造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闪亮名片。同时,策划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家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产生强烈的破圈效应。
    利用多媒介传播的优势,尊重文学的基本规律
    “媒介即信息”,这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自古以来,从口耳相传到镂刻于石块青铜,从撰写于竹简木牍到誊录于丝帛锦绢再到印刷于纸张图书,文学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传播载体、传播媒介的转型升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网络的迅速普及,文学创作走上了信息的快车道,聚集了庞大的创作队伍,推出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以“我手写我心”掀起了持续升温的全民创作热潮。
    在新媒介时代,电影、电视剧、网络短视频等成为极活跃、有影响的文艺样式,占领着人们大多数的休闲时间,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证明了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事实上,现代传媒产生之后的这些文艺样式,基本上都离不开文学的支撑。文学作为其他文艺形式的母本,在文化生产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要努力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寻找文学形式创新的支撑点,把传统文学样式同新兴文学传播渠道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优秀文学作品的受众面、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完善文学生产传播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学生产力,让优秀的作家受尊崇、优秀的作品有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文学具有渗透力强、关联性强的效应,在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空间。新时代文学要广泛利用当代科技新成果,丰富文学样态,拓宽文学传播渠道,光大文学的价值。特别是文学的多媒介转化,改变了文学传播的单一途径和模式,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2022年,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被改编为同名剧热播,最近根据金宇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繁花》也同样引起热烈反响,电视剧的热播又带动了原著的热销。可见,影视改编有利于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尊重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的基本规律。首先,要注意区分创作和传播两个环节:在创作的环节,作家需要甘于寂寞,耐心地打磨作品;在传播的环节,我们需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好作品进行多媒介转化,扩大文学的影响力。其次,科技可以成为推动文学变革的手段,却不应该成为弱化人文精神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削减艺术美感的挡箭牌。文学是人学。时代呼唤真正能够抵达人心的文学作品。顾炎武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白居易《与元九书》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文学要能感动人心,需要作家在思想和形式上有充分的考量。不管载体、平台如何更新换代,文学的基本品质应该保持。
    总之,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数字赋能,让文学的跨界、破圈有了技术上的现实基础。新时代文学一方面要坚持以质量为本,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跨界、破圈之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