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行吟者的诗学与记忆之书——闫殿才《山海人间》简论

http://www.newdu.com 2023-04-06 《三峡文学》 王顺天 参加讨论

    诗人闫殿才是一位行吟者,也是一位怀旧之人。他的诗集《山海人间》通过多年来行走于山海间的所见所思以及对于故土的人间记忆,建构起一种行吟者的诗歌美学,诗句通过质朴的语言,对日常之事和寻常之人进行深度描摹,进而在诗意的营造与辩证中透露出一种哲思与吟叹。诗集由《高原行》《人间书》《春风暖》《江湖吟》四小辑组成,其中《高原行》是作者行走于高原之上的所思所想,是对高原万物的歌吟,也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其他三辑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观察和记忆的挖掘,是作者在历经沧桑后对于人间百态的动情书写和对故土人事的深情回望。汉娜•阿伦特认为,“我们处在忘记过去的危险中,而且这样一种遗忘,更别说忘却的内容本身,意味着我们丧失了自身的一个向度,一个在人类存在方面纵深的向度。因为记忆和纵深是同一的,或者说,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达到纵深。” 闫殿才的诗集《山海人间》正是这样一本记忆之书,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和诗意的沉思,为我们打通了一条通往人间的记忆之门。
    《山海人间》中的每一首诗歌都是从最朴素的描写进入,以最具有高度的人生哲理结束,这种从平淡到高峰的诗歌阅读体验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在第一辑《高原行》中对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很多实在之物都进行了极为抽象和深意的描摹与思辨,这些实在之物大至唐古拉山、高原、月亮,小到石头、岩羊、油灯。将这些实在之物能够抽象为宏大的意象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而想象的基础便是作者亲身行走过的经历和体悟,这种亲身对青藏高原的体验和对自然的理解是需要某种信仰的。因此,在山海之间行走的经历所显现的那种生命体验和诗意哲思,正是诗人作为一个行吟者所呈现的诗歌美学的魅力之所在。
    他的诗歌处处充满了对于山海的真情实感,这种情感是不可以作假的,唯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才能达到这种境地。诗人对高原意象的描摹非常精准生动:“只开一种花,只染一色发/念青唐古拉山,披三千里的白雪,风吹也不乱”(《万物都用自己的方式哺育》);“像竹笋刺破春/唐古拉的山/刺破云层后还在长”(《唐古拉山》);“因为群山有生长的欲望/因为白雪有些凉/阳光,会多照一会”(《高原一些感动》)。其对高原意象的深刻描摹与动情书写与他实地的观察和体验是分不开的,因为诗人总能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如唐古拉山的颜色、山上的积雪、高原群山的姿态等。如果作者没有真正到过唐古拉山,没有真正触摸过高原,没有观察过西部群山的姿态,仅凭想象是无法达到如此精准地刻画。除此之外,作者对于青藏高原和唐古拉山的描写还显得极为生动,这种生动来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正是由于这种想象力的注入,这些高原与山脉的描写才显得不那么呆板,而是充满了活力甚至生命力。具体到诗人的诗歌之中即可发现,他的诗歌中有一种共性,即修辞的共性。诗人在对唐古拉山与高原的描写中很少采用形容词去修饰,而是用了大量的动词来修饰,如“开、染、披、刺破、生长、照”等词汇。“动词具有修辞功能,但不同类型的动词,由于其语法范畴的差异,具有不同的修辞功能。” 在闫殿才的诗歌中,作者将动词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动词的修饰使其诗歌增添了一股灵气,也使他的高原书写带有一种神性。
    闫殿才行吟者的诗歌美学,行是基础,是作者用脚步丈量山海的行走;吟是升华,是作者从万里路途之中感悟而出的诵吟。一声声的诵吟都在诉说世间的沧桑变化和至善向上的真谛:“忽然便觉得,这美妙的人间/没有比牦牛更豁达的了/在献完牛奶、牛皮、牛肉之后/又用一堆牛粪,发出星火一样的光/用一小挫灰烬/诠释生命的轮回”(《牛粪》);“佛面无情,也无声/念经的喇嘛,腹中藏着用诵不完的文字/仿佛世间疾苦,真会在他吐纳之间/烟消云散”(《大昭寺》);“月亮圆圆缺缺,宫殿圆圆缺缺”(《布达拉宫的月亮》);“一滴水,是一片雪的重生/一个人,是,一个噶玛巴的修行”(《修行》)。《高原行》中的很多诗歌是宏大的,是一种元叙事,作者对意象的描写隐约中都跨越了极为广阔的时空,将世间的沧桑变化用极简练的语句道出,给人一种叙事的纵深感。如《大昭寺》中诗人讨论了一个千年留存的命题,即佛在俯瞰人世疾苦,却为何不动声色的宏大命题。《布达拉宫的月亮》中诗人以月亮的圆缺与宫殿的圆缺道出了沧海一粟的时空变幻,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广阔的胸怀,他在观察人世间的疾苦,又在体悟千年来的时空变化。诗歌作为七大艺术中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在其功能演变过程中曾一度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瓦西里耶夫认为“中国的历史和诗歌具有教育功能,而此前许多民族对此都不关注;在这方面中国人并不逊色于创造了最新式的西方教育的埃及人和希腊人。” 这足以见得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那些经典的唐诗宋词中无不透露着教人向善向美的人生真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诗》中的诗句揭示了人生光阴宝贵,需早日学习,不要等到暮年才幡然醒悟,后悔不已的人生道理。在现代诗歌中,这种教育功能并没消失,反而在闫殿才的诗歌中多有体现,譬如在《牛粪》一诗中,诗人通过对牦牛的观察,发现牦牛的豁达与无私,进而上升到了人类的奉献精神。又如在《修行》中,诗人通过水与雪的关系来论述了高原上的信仰者与噶玛巴活佛的关系,这中间又显露出人世间的一个大道,即正确看待生死得失的关系,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说得也是这个道理,这种人生哲理一旦懂得,便有了正确看待世事的能力。闫殿才的诗歌做到了这种行与吟的统一,也可以看作是知与行的合一,他总是能通过脚下的行走来吟出那些道尽沧桑变化和教人向善向美的诗句。这种宏大的叙事和人生真谛的言说是其诗歌最珍贵的地方之所在。
    在《人间书》《春风暖》《江湖吟》三辑中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记忆进行了深度思考和书写,这些看似平淡的记忆如老房子、送别、打铁、环卫工、青虫、燕子、纪念碑等,在诗人的描述中焕发出了另一种光彩,即从平凡记忆中寻找遗失的情感和人间的真理。而显现哲理性的诗歌创作需要超凡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既需要艺术的直觉又需要对生活之中平凡事物的详尽观察,可以说闫殿才的诗歌与哲理诗歌是非常相似的。“哲理诗歌对被描述为美学的、想象的和理想的浪漫主义不是大规模地拒绝,而是对其关注的议题和意欲解决的问题——想象力的作为、情感的认知性与影响力、人类的异化以及日常经验的精神价值等——进行了反思和重解。” 闫殿才对于记忆中那些日常经验性的人事进行了诗意的重构,继而寻找到更高纬度的哲理性的思索。诗人通过对自我记忆的挖掘和呈现,让读者找到了理解现实记忆的另一中视角,他的诗句总能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此外,应该说闫殿才是一个怀旧者,他的创作主题大部分来自那些生活中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平淡之事和普通之人。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写道:“怀旧者具有惊人的能力,牢记各种感觉、味道、声音、气味、那失去的乐园的全部的细枝末节,这是那些留在故乡的人们所从来注意不到的。” 怀旧者对于那些细节往往非常敏感,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感知力,即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和对大脑记忆的感知。他在诗句中如此写道:“老屋的主人早已不在/贴窗花的人,年年归来/无非是,拂一拂/那些落于记忆的尘埃”(《拂尘》);“如今,父亲也走了/没有了双亲,他不想/再掩盖这苍茫的岁月”(《染发》);“照片是母亲摘下的/父亲走后,母亲再没提过/吵了一辈子假,不知这次/他们在那边/会不会初恋般的,再相遇一次”(《老照片》);“王老汉走的那天,没有瞑目/他不明白,一生中,也有他锤不成的铁”(《打铁》);“每捡一次,她都会把儿女的乳名/嗔怪一遍/仿佛扔垃圾的/都是她的孩子”(《环卫工》);“我已没有了母亲/黄昏来临/我看到了一群,平日叽叽喳喳行走人间的麻雀/在不远处的樱花树上/欢快地歌唱着/我猜想/它们中间,一定有很多做母亲的”(母亲节)。此类诗句在书中比比皆是,诗人将生活中常见的拂尘、染发、打铁、环卫工等动作或现象进行了深度聚焦,并将其升华为伤感、无奈、悲痛等人类共有的情感之中,使平淡的诗句包裹着浓烈的情感和慨叹。除此之外,诗人还将回忆深处那些痛苦的记忆进行挖掘,如由老照片和母亲节引出的对父母的怀念与哀思,这些诗句都包含着诗人的深情,他既可以寄情山水也可以直面痛苦,用自己的诗句建构起精神的家园。
    当然闫殿才的诗歌并不局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对记忆中故土人事的书写,更为重要的是他对这些日常观察和内心记忆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从日常细节和记忆中找寻到了那些我们难以言说却又明明白白的哲理。正如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在《记忆记忆》中写到的:“我们那并不完好、侥幸留存的记忆如同一封国书、一纸荐信,让我们将彼此视为共同世界、共同谈话、共同过往及未来的一部分。” 记忆是我们实实在在经历过的时空,随着时空的向前它将变成某种虚幻,正是记忆的虚幻性决定了它以其他任何一种形式表现出来都是难能可贵的。闫殿才将自己记忆中的人、事、物,用他独具哲思的诗句呈现出来,他将那些美好又平凡的记忆凝练组合成了一首首充满哲理的诗歌,这些诗歌让读者看到了那些人类曾共同经历过的世事,正在经历的平凡和通往未来的光芒。“垂钓是一种贪欲对另一种贪欲的游戏/两种欲望碰撞后,弱小的一方,必然走向死亡”(《垂钓者》)。垂钓是一个再日常不过的行为,但作者的思想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为我们揭示了人性和动物性相同的贪婪,贪婪过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死亡。又如作者在《老照片》中通过老照片这一意象,勾起了诗人对父母的回忆,“挂上老照片/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我,还可以在人后,偷偷/再做一回孩子”(《老照片》)。诗人通过对已经逝去的父母的回忆上升到了唯心还是唯物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上,从唯物的理性中来说父母逝去,与父母组成的家也将会消逝,但挂上老照片实际上是作者唯心地认为父母依然存在,自己还能做回孩子,人类的情感寄托往往需要唯心和感性。从那些日常生活与故土记忆中想要挖掘和书写其背后的哲理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一种心境才能完成,这种心境又回到了诗人在山海人间行走的根源之上。
    无论是行吟者还是怀旧者,闫殿才的诗歌使我们在寻常之物中感受到了诗意的沉思。《山海人间》不仅带领我们踏上了诗意之旅,也打开了我们的记忆之门。诗人从“行”到“思”,从物象到意象,用敏锐的观察和深情的描摹,不断发掘和擦亮着生活中的诗意,用他的切身体验为我们验证着生活即诗,诗即生活的创作观,而这正是当下诗歌写作中最容易忽略的一点。闫殿才在《山海人间》这本记忆之书中不断用自己的行走和思辨,为我们给出答案,即重建诗意的生活,就是重建诗歌本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