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抽烟的时候买一颗药》:都市不相信乡村的爱情

http://www.newdu.com 2022-04-08 《大益文学》 凌之鹤 参加讨论

    关键词:周洁茹
    爱情有一夜消失的恶习。披头士乐队唱老的经典,一直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翻新上演。周洁茹的短篇小说《抽烟的时候买一颗药》(载大益文学书系第5辑,漓江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讲述的就是爱情突然莫名其妙消失的悲情故事。西方有俗谚云:一名少女可以歌颂她失去的爱情,而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颂他丢掉的钱袋。毋庸置疑,少女的爱情永远比守财奴的黄金更值得歌颂。周洁茹在这篇港味浓郁的诗性小说里,不是歌颂——而是以欲说还休的悲伤隐喻——“乡村没有爱情”——为两个在微信上骤然失去爱情的女人唱了一曲耐人寻味的挽歌;某种程度上,通过影射都市娇小姐与来自乡村的都市新贵恋爱的失败,她还以清醒而无情的现实眼光在人文精神领域粉碎了现代城乡文明共生的鸳梦。
    崔西和“我”,两个身份不明的知心闺密,在显见尴尬的年龄——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都遭遇了极为相似的失恋事件:深爱的男人莫名其妙就人间蒸发了,但彼此间各自的微信仍在,诡异的是——两个离奇消失的神秘男子,一直活跃在朋友圈,一个照样无事般每天晒大大小小的幸福,另一个有点小病也不掩饰,咳嗽都要出来秀“痛苦”;他们只是心照不宣地约好了似的,谁也不给她们回信息。崔西说,“怎么哀求他他都不回,半个字都没有”。“我”这边情势也差不多,自离港闸口一别之后,“我跟他的对话记录就停留在那一天”。
    自古真情多磨难,从来一见钟情痴。按理呢,无论相爱还是失恋,乃痴男怨女间之寻常事也,有缘执手,与子偕老共白头;无缘放手,一别两宽各东西。何况,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深宫里来的未必是公主,大不了重头再来。谁说过了此山无鸟叫?鬼才相信!也许过了此山尽是凤凰呢。问题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小说中的两个女主角生性偏执,她们情迷心窍,打死都不知道或不肯承认,“方便面吃多了怎么有股肥皂味呢/它的保质期跟爱情一样/超不过半年/而最疯狂的恋爱,也无非等于/害一场偏头痛,副产品是一大批/诗与散文,属哼哼唧唧派”。(路也《女生宿舍》)独怜她们歇斯底里,一点也不文艺,既不写诗也不写散文——外强中干的崔西和“我”甫失恋便如天塌地陷,仿佛全世界再也找不到可托付终身之人,一时方寸大乱,为那负心离去的男人寻死觅活。说来挺悲催的,崔西和“我”都患了失恋综合症,深度抑郁,随时头疼,迹近精神崩溃的边缘。崔西吃抗抑郁的药吃到起幻觉,最近一次则因头疼恨不能撞墙而死,乱吃了很多药,抢救不及时差点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我”的情况也令人担忧,“我”告诉崔西,“我最严重的时候是吃了一块抹布”。我们都害怕被送进精神病院,都需要定期去看心理医生。
    除了爱情不可信,人生还有美食不可辜负,出于同病相怜——“我”和崔西相约去吃湘菜。在辣椒味弥漫的湘菜馆里,我们相互安慰,希望彼此振作,“保证不死了”。我们都认同,“谁活着兴奋啊。活着是长跑,呼吸慢一点”。话虽如此,我们对失恋一事终究耿耿于怀。“我”和崔西爱上的,都是乡下人——沈从文当年疯狂地追求苏州九如巷的三小姐张兆和,不是谦卑又骄傲地以乡下人自称吗?这个书呆子,居然敢对自己的学生表白:“我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可惜啊,“我”和崔西爱上的乡下人,既没有沈先生的高迈才情,也没有他的风流胆识和固执浪漫,他们固然热爱我们的身体,却不珍惜我们的灵魂。“我”与崔西何许人也?“我从小穿的裙子都是从香港寄去上海的”。崔西说。“我”想说,我的裙子都是从巴黎寄过来的;我们的出身与生活环境由此可见一斑——“就是,我们就是这样的”。而我们所爱的人呢?他们在乡野长大。“他们在田里干活”。我们之所以爱他们,只因为他们和我们身边的人不一样——他们是乡下人,而我们讨厌和我们一样的人。可我们没想到,结局居然如此令人绝望:崔西说,“乡村爱情都是套路”,“你想想看,他们真的是从一无所有,奋斗到今天,位置有多高,心就有多狠”。“我”虽然知道,“米和面不是在一起的”,“他们当米为甜点,面才是他们的主食”,但“我”还是检讨说,“人人都是狠的”。“我们不需要狠”,崔西也反省说,“我们就失去了狠的能力”。我们承认,因为我们出生时抓着的金子也用得差不多了,“我们也没有奋斗的能力”,崔西悲观地说,我们“只好去死”。可“我”却不这样认为,相反,我们应该“跳过”回忆,相信“乡村也有爱情”。而崔西依然怀疑,“乡村有爱情吗?”
    听过韩国店里吃饭时崔西和“我”的对话,读者基本明白了,原来自以为是的都市(香港)黄金剩女“我”和崔西,都鬼使神差地爱上了来自内地乡下的成功男子——可这些钻石王老五大都风流成性,擅长逢场作戏,身为都市新宠,他们既非等闲之辈,岂甘心做石榴裙下之臣?结局可想而知,她们越是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情,他们越是抛弃她们更快。悖论在于,她们爱上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来自乡下,而她们天生不爱都市男人。但天真的她们也许低估了他们的“底线”,或高看了并不天真的他们的成就——他们只想和心怀好奇的她们上床,并不想要她们给自己做老婆生孩子,而她们的痛苦和焦虑恰在于此:过了四十岁就很难生孩子啦。(崔西坦言,她已经无法生育了。)面对曾经海誓山盟的男人从身边消失的凄凉现实,两个失恋的女人心如死灰,灵魂麻木到只想做“机器人”。也许是情令智昏吧,她们没有深刻地检讨爱情失败的原因;她们不仅没有狠的能力和资本,而且没有爱的智慧和尊严——或者说,她们误用了自己足以“可爱”的资本,在她们青春怒放的时候,崔西盲目地爱上了绝对不该爱的有妇之夫,“我”却爱上了一个满口谎言的滥情者。毕竟,如此有违传统道德或毫不靠谱的爱情,注定有一天会无疾而终,而且将令痴情人伤痕累累,痛不可言。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都市会相信乡村的爱情吗?微信无声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小说第五节关于买单时她们与店长在时间与金钱问题上的争执,充分体现了都市生存的残酷真相,也暗示了那种冷漠、无情而务实的利益法则:时间就是金钱,游戏规则不能随意更改;都市生活无道理和尊严可讲,你只能服从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代价。(两人在店里累计呆了四十六分钟,却被店长按崔西所选的各人九十分钟收取费用。这当然是瞬间算得清的小账。但她们被他们耽误了的风华岁月,又如何能以现金计呢?她们好像没有意识到这笔可观的糊涂账才是最大的财富。)微信上的爱,来也迅猛,去亦迅忽。令人尴尬的是,尽管彼此都还客气地保留着微信,双方都没有率性拉黑或删除,但转眼大家已成为熟悉的陌生人。读这样的伤情故事,读者难免心有戚戚焉:回头看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似乎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新朋友加入,但原来自以为可以地老天荒的老朋友呢,不也在漫长的漠然沉默中彻底失联了吗?想想微信之父张小龙为何要坚持使用一个渺小之人独对巨大的地球这一登录页面吧——微信本是孤独的产物,也是人们渴望缓解孤独的社交工具:我们都希望从微信上获得快乐、友谊、理解甚至爱情。
    在小说的最后一节,“我”从朋友圈看到了他生病的消息。出乎意料,“我”毫不犹豫立马为他买了几盒咳嗽药,在没有代购帮忙的情况下,独自冒着倾盆大雨跑到海关大楼对面的顺丰店快递给他。尽管“我”为他冒雨寄药染病发烧了,他依旧没给“我”一个温暖的回信。如此伤感无情的结局,只让“我”想起一个月前的往事:他在过闸口前给了“我”一颗药,然后在微信上嘱咐,“乖,把药吃了”。好奇的读者也许想知道,他在外边抽烟时给她买的究竟是一颗什么神药。从她的惊愕反应,我们当然可以臆测到那会是什么一颗药,总之不是百忧解之类的治病良药,当然也不可能是传说中的“迷药”或“忘药”。我倒希望那是一颗后悔药。而她这次不由自主出于关心他身体痛苦而善意寄给他的咳嗽药,分明具有一种自嘲和讽喻的寓意:“我把他那颗药吃了,然后他再也没有出现”;“我总算把药还给他了。我想的是,就不那么疼了”。以药还药,两讫了——她和他的爱情就这样干净彻底地结束了——看起来更像是温柔地以牙还牙。她给他寄咳嗽药后,他在她心中也就该永远消失了。说到底,药之于她来说,是一种治愈情殇的象征和希望。
    最后简单说一下该小说的题目。《抽烟的时候买一颗药》——听起来很任性,也很自然,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绝对的无厘头,但它却以四两拔千斤之威力,以某种平静的魅力强势而完美地体现了整篇小说的趣味或格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