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 长征中最难的就是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红军从川北毛儿盖出发,进入松潘草地。一路沼泽泥潭、激流险滩、饥寒交迫、风餐露宿,短短几日,红军骤减数万人,尽管如此,将士们仍凭借着非凡的毅力战胜了恶劣环境,奇迹般地走出了这片生命禁区……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85年后的今天,每当读到中央红军长征时的事迹,我们仍然会为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01 为什么要过草地? 过草地的选择同过雪山相似,一方面是为了出敌不意,获得最佳的北上抗日路线。蒋介石曾判断红军可能东出四川,也可能向西北行动。如出西北,他认为红军是不可能走松潘西北草地的,突围路线一条是从毛儿盖、松潘经腊子口出甘南,另一条是从理番出平武、青川、碧口沿阴平故道,再出文县、武都。蒋介石命令薛岳部与嫡系胡宗南部联防,防堵红军北上,还调集川军主力,封锁岷江,妄图把红军困死在川西北高原。 红军翻越雪山后国民党军布防图 另一方面,草地位于四川阿坝地区东北部,是四川通往西北要道上的一个重镇,也是红军北上的重要通道。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知道,松潘对于全局的重要战略意义,双方都在调兵遣将。 胜负的关键在于谁能控制松潘。由于张国焘不执行中革军委的《松潘战役计划》,致使红军在小金和毛儿盖地区滞留1个多月。此时,敌军24个团陆续控制了松潘及周围地区,使红军失去了取道松潘北上的机会。 穿越松潘草地北上,成为红军的唯一选择。 02 草地位于什么地方?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横600余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松潘草地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沼泽中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时而风雪,时而冰雹,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加危险。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曾有作家这样形容草地:“夏天的时候,它是一条五彩斑斓,缀满花儿的魔毯。”这里“没有毡房,没有牧人,没有牦牛,没有绵羊,只有沉默的花丛诱惑人们步入其中”。 03 行进路线 193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着前进。左路先行从卓克基地区向阿坝前进;右路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开赴班佑。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随右路军前行。朱德、刘伯承、张国焘等率左路军行军。 红军穿越草地地图 04 过草地有多艰难?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为了筹集粮食准备过草地,中央决定成立筹粮委员会,由刘少奇任主任。藏民区地广人稀,筹粮极为困难。筹粮委员会耐心地向藏族同胞开展动员说服工作,但只筹到少量粮食,不够全军之用。 途中缺粮,全员开始挖野菜 出发前,每位战士最多带有8至10斤粮食,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牺牲了太多生命。 索心忠(时为红四方面军通信员):“长征中最难为的就是过草地,原因是没有吃的,医药条件差。” 刘月生(时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连指导员):“我们到后边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前面的部队因为走过去,都筹粮食,都把粮食吃的吃,带的带,都走了。” 陈有德(时任红二方面军通信班长):“缺粮食,几天,我们最多的那个部队,有八天、九天,一口粮食都没有。” 红军过草地时吃的野菜 为了节约粮食,女红军们百般节省,她们宁肯挖野菜,也不肯吃一点青稞麦。在过草地的几天里,负责收容的女红军们,几乎全部是靠吃野菜维持生命,她们把省下来的青稞留给伤员和病号们吃。然而后来,连伤员也吃不上青稞麦了,全员只能一起挖野菜。 要寻找出一些无毒、全员可以食用的野草野菜,是要冒着中毒的危险。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战士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一次张思德尝一种野菜,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他慢慢苏醒过来。十年后,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的大生产运动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毛泽东在他的追悼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连野菜也没有了 为了战胜饥饿,胜利走出草地,红军将士以野菜、草根、煮皮带充饥,甚至从人马留下的粪便中找没有消化的青稞、麦粒。 王敬群(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巡视员):“我们那个六团,过草地的时候缺少粮食。没有办法,就找野菜,找点野菜来煮着吃。那你讲的,草地里还有什么,把人家前面吃的青稞麦子,吃了不消化拉下来还是原来的样子,把它洗干净,再吃。” 马焕洲(时任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二军指导员):“拿着一个小铲子,做工事的。掏开,把老鼠打死吃肉。” 任弼时吃剩下的半截皮带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展品,它是长征过草地时,战士们吃剩下的一条皮带。当时,野草也被吃光,许多战士因饥饿昏倒在地上。任弼时想到了吃皮带。他和警卫员拿小刀将皮带切成若干段,用水煮着吃,每次每人只能吃3小段。虽然味道难闻,他却风趣地称之为“吃煮牛肉”。 最艰难的是没有饮用水 虽然草地有水,沼泽遍地,可是水质恶劣,不能饮用,有的地方是干草地,根本就没有水。 朱德的女儿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中写道:“过干草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水喝”,“开始缺水时,也顾不得马尿有味,用缸子接着喝。后来马尿也没有了,真到了滴水不进的程度”。 “终于,在快要走出黑水芦花时,碰到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战士们全身扑到河水里,咕嘟咕嘟喝个没完,许多人喝足了水之后,又把身上披的床单浸在水中带上,怕万一再没有水时可以拧出来喝”。 尽管前方种种艰难险阻,但绝不丢下一名伤员 行进过程中贺龙下令,集中全军的骡马运送伤病员,无论多么困难都不准丢弃一名伤病员。于是,包括贺龙在内,各级领导干部的骡马都换了“主人”。不少伤病员因此而得以走出草地。 战士冯习之喝了草地上的水,中毒得了痢疾,头皮肿得像个冬瓜,拄着棍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贺龙从后面走过来,把他扶上自己的枣红马。没走多远,云层里突然钻出了三架敌机,在头上盘旋,呼啸着俯冲下来,扔下一串炸弹。马一惊,把冯习之摔到地上。贺龙再次把这名小战士扶上马。 有不少生命垂危的伤员,为了不给大家增加负担,将草盖在自己的脸上装死。收容队发现这种情况,提出“想尽一切办法救阶级兄弟出草地”的口号,只要倒地的人还有一口气,就坚决抬着走。红四方面军四名担架队员,为将一名重伤员抬出草地,其中三人先后牺牲了。 05 有太多红军无名英雄牺牲 据《李先念传》记载:“右路军第二次穿越草地,又牺牲了不少指战员,兵力损失近四分之一。” 红二方面军是最后过草地的部队。96师担任后卫任务。草地上各种野菜、野草被前面的部队几乎采食干净,每个战士仅靠携带的五六斤粮食充饥。其他部队走过草地用了七八天时间,红二方面军却用了十天。16000人的部队,走出草地时剩下12000人。担任后卫任务的96师,过草地前1800人,走出草地时只有400人。 行至途中,总会看到一些身边叠放了一堆衣物,赤身裸体的战士。路经的战士会一一脱帽致哀。他们理解这位死者的夙愿:人僵了,衣服不好脱,先脱下来,路尚远,风大,雪大,不能给战友留下粮食,留下两件御寒的衣物也好。草地行军,起初是沿着路标行进;随后,是循着战友的遗体前进;再后来,就是以战士的堆堆白骨作路标了…… 康立泽(时为红四方面军战士):“我跟你讲,还有好些没有掩埋的,还有的是什么呢?中间有一堆火灰,炉灰,周围有一圈尸体,就是说天气很冷,人们都在那烤火,最后都冻死了。这个是看到的,看到后难受。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只好是挥泪惜别战友。那看着都难受,死那么多人,那都是真正的革命者。” 这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的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面对茫茫草地,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跨越生命极限,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他们让雪山低头,令草地让路,支撑他们的始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