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晚熟的人》:莫言的小说万花筒

http://www.newdu.com 2020-08-10 中国艺术报 张川平 参加讨论

    莫言自称“讲故事的人”“说书人” ,是用小说语言构建虚拟世界的人,这和盖房子的泥瓦匠一样,都是手艺人。作家拥有虚构的权力,但虚构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是现实,以虚写实,烛虚显实,藉虚蕴实,借虚映实,这种虚实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移步换形,体现了小说家的叙事功力。
    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沉潜多年,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推出小说集《晚熟的人》 ,受到文坛内外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好奇这位久违的“讲故事的人”会讲些什么样儿的新奇故事,而且想知道他讲故事的腔调和技法有没有变化。莫言果然不负众望,十年蜕变,带给读者非凡惊喜,他将“故事”和“讲法”打包在一起,来了一次全方位升级,使小说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质的飞跃。
    《晚熟的人》包括12个短篇,以其中一篇作为小说集的名字,和以前很多小说一样,那个名叫莫言的写小说的人依然分身有术,钻进每个小说文本,充当叙述者、对话者、旁观者或被作者以调侃和微讽的笔调提及种种糗事的loser (失败者) ,这位在12个虚构文本中现身的“莫言” ,使《晚熟的人》这部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以“莫言”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莫言”是个有历史的人,他虚构的文字与他被虚构时的记录形成错综复杂的“互文性” ,“莫言”在一个个故事片段中的行踪游历,对整部小说起到了穿针引线、联结凝聚的作用,但《晚熟的人》之所以称得上是一部长篇小说,这种结构层面的“缝合”和“粘合”效应倒在其次,更主要依靠小说内部肌理的协同性,包括观念表达的一致以及表现方法的顺势变革、相辅相成。
    莫言获诺奖前创作的经典佳作,包括以土匪传奇一鸣惊人的《红高粱》 、堪称女性命运悲歌的《丰乳肥臀》 、宣称大踏步向民间文学叙事手法和美学风范“后退”的《檀香刑》 ,等等,可谓精彩纷呈,但细究之,这些作品本质上还是与传统叙事理念更接近,其最突出的标志是“大团圆”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莫言的小说更具传统性,间或闪现出一种“不自觉”的、“未完成”的现代性。
    “大团圆”模式既是一种小说创作的理念,也是一种结构方式,并不一定呈现“大团圆”结局,它的主要指征是故事的完整性,包括人物关系及其命运结局的确定性,有时“确定性”依靠小说“暗示”和“隐喻”功能传达出的鲜明的方向性得以达成。这种“完整性”和“确定性”在小说结构上呈现为一个闭合的圆环,也即故事的起承转合,从发生到发展、高潮直至结局,步步落实,就故事的逻辑链条和小说结构的关键构件而言,无缺失,无断裂,常常出现或画蛇添足,或锦上添花,一般不会虎头蛇尾,偷工减料。如契诃夫所言,小说前文提及的挂在墙上的猎枪,一定会在终篇前的某个时间打响。总之,带着悬疑问题和求证心态进入小说文本的读者,传统小说总会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管他对这个答案是否认同和满意。
    现代小说从根本上颠覆和摒弃了“大团圆”模式,虚构的目的不再是追求唯一的真实,而是导向N多的可能性,“穷尽可能”成为作家勠力求索却绝不可能抵达的目标。现代小说创作有其独特的“问题意识” ——以问题始,以更大的困惑和疑问终,那个初始“问号”不仅始终存在,而且可能裂变为更多的“问号” 。严格来说,一个已经给出解决之道的问题,便失去了以小说的形式模拟那个“提出问题——演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意义,这与“问题”和“话题”所涉及的历史的和社会的范围无关,也即小说的题材并非区分其传统和现代的分水岭,在叙事上,变化问题的“提出”“演进”“解决”等阶段的排序,只是一个叙事时间的主观“扰动” ,也不能打破“大团圆”模式,只有动摇和消解了线性思维和追求确定性、唯一性的叙事宗旨,才能真正实现小说的现代性转型。
    毋庸置疑, 《晚熟的人》依然是莫言从个人的角度对世情人性、世道人心的观察和呈现,细读这些篇什,最强烈的感受是弥漫发散于小说文本的模糊性、混沌性、不确定性,这些特性使阅读小说变成一种永远不会揭晓谜底的猜谜活动。我不认为这些“谜团”源于作者立场的“犹疑”和态度的“暧昧” ,无论作者莫言,还是小说中的“莫言” ,都从不隐瞒自己的好恶倾向和是非判断。“谜团”的涌现标志着莫言清晰锋利的思维之刃已经切入一个更加精微细密的层面,正如物理学上对微观粒子的观察和测量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一样,对于变化多端的“人”的深层探究自然难免捉摸不定、闪烁其词。
    莫言带着新作亮相文坛,人们惊呼其宝刀不老,锋芒犹胜当年。可以想见,十年间莫言始终致力于锻造打磨叙事的刀锋,这是件极其消耗智慧、悟性和耐力的事情, 《地主的眼神》中“磨镰刀”的描述或可视为莫言磨砺“叙事的刀锋”的一种具象化比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高效完成割麦子的任务,必须具备与工具有关的三个要素:“镰好,磨得也好,还要使得好。 ”所谓“镰好”就是“钢火好” ,而“磨镰刀”是个“技术活儿” ,“磨轻了不利,磨重了不耐用,分寸很难把握” 。至于如何算是“使得好” ,自然是各有心得和妙招,小说中那个割麦技术无人能比的地主孙敬贤,“用镰分三段儿” ,“他的镰一天磨一次就够了” 。只有“高手”才能长时间保持锋刃的利度,“像我这种初学割麦的雏儿,一柄刚磨出的镰,使上半个时辰,刀口便钝了,接下来要么重新磨镰,要么凭着蛮力气死扯硬拽” 。小说中的“莫言”是个被工具搞得很狼狈的“雏儿” ,写小说的莫言却将叙事的手段、技巧等拿捏运用得愈来愈得心应手,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莫言提刀再次踏入麦田,收割小说的麦穗,捆扎成《晚熟的人》扔上文坛这个打麦场,读者就是“打麦子”的人,经过一茬茬“阅读”的劳动,他们各有各的收获,各有各的喜悦。
    作为“打麦人”的读者,对于麦粒的脱出——小说意义的生成,具有最后的决定作用,作者引入读者及其阅读活动这一充满“变数”的维度,使小说的意义空间获得了终极意义的拓展。而读者之所以能够介入其中,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一环,恰恰在于莫言用叙事的利刃削去剔除了一些对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至关重要的信息,给读者造成若干个认知的“盲区”和“黑洞” ,混沌和不确定性因之而生。要不要释疑,如何释疑,此一悬疑有多少个合理推测的“解” ,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可交托给读者去处理,而小说对于世情人性、世道人心的呈现便在这些问题的求解中趋于最大值,这才是莫言“讲故事”的最终目的——他以信息和意义的“残缺”换取小说文本的无限增殖以及阅读效果的最大化。
    “先富起来”的摩西为何在生活如意、事业有成的节点抛妻弃女、离家出走?为何又在时隔30年后人们已经将他彻底遗忘的时候突然归来? ( 《等待摩西》 )表弟宁赛叶是个是非不明、迂执任性、愚蠢自私的浪荡子吗? ( 《表弟宁赛叶》 )以诗人自居、自炫的金希普是个招摇撞骗的文痞吗? ( 《诗人金希普》 )利用网络视频剪辑现实合成的“虚构的真相”扰乱视听,可以助力无耻的利己主义者覃桂英、野心勃勃攀爬仕途的张二昆达到目的吗? ( 《红唇绿嘴》 《天下太平》 )孙敬贤的眼神里难道只有“我”所解读出的刻骨的阶级仇恨吗? ( 《地主的眼神》 )晚熟和增智可以画等号吗?当蒋二变回蒋天下,是更成熟了,还是更无知了? ( 《晚熟的人》 )诸如此类的谜题在莫言的小说中比比皆是,且无被作者认证的确切的“解” ,当读者试图破解谜题时,便从作家手中接过了创作的接力棒,开启了更深广的叙事之旅。
    莫言的小说并非一味靠制造谜题来“偷懒”和“讨巧” ,不少篇章如同用积木搭建的结构严密精巧的宝塔,体现出步步为营的扎实的叙事功底,但只因一个关键细节的“虚化” ,终使整座宝塔轰然倒塌,回归叙事起点,读者面对的是更加混乱复杂的一片废墟。 《贼指花》中所有蛛丝马迹都使偷钱包的犯罪嫌疑人武英杰呼之欲出,但终因缺乏人证、物证、口供的直接确认,“悬案”止步于存疑,而“嫌疑”人皆有之,“我想,尤金讲述的他和范兰妮的故事,也许是他编的,而偷了胡东年钱包的人,也许是尤金,或者,真的就像他们怀疑的那样,那个贼,就是我” 。应该说, 《贼指花》只是对案情来龙去脉及其破解途径的一个叙事样本,可以设想,若对作者指出的每个嫌疑人的言行进行详尽的复盘和追溯,必将产生《贼指花》的多个交叉文本和衍生文本,而《贼指花》作为小说文本的最大价值是借“抓小偷”的由头,搅动起人性深潭的混响,借此揭开和检视其间藏污纳垢的真相,它的姊妹篇无疑将沿着《贼指花》激起的叙事涟漪使之继续扩大。
    如果说这种平面延展的叙事效应开拓了莫言小说表现的广度,那么,其深度的开掘则有赖于多重意义的累积和叠压。莫言笔下的很多人物有着极端的性格和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比如《斗士》的主人公武功便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凶残的弱者” ,善与恶、得与失、正与邪、施虐与受虐,这些本来对立昭然的道德、价值、身份等的站位,在他身上搅缠在一起,变得混沌不清了。 《左镰》中田家、刘家、高家以及铁匠师徒的缘分遇合和恩怨交织,更使彼此的“爱恨情仇”成为一笔糊涂账,小说写到打铁的情形,简直是对复杂意义的呈现方式的绝妙比喻:“三个人站成三角形,三柄锤互相追逐着,中间似乎密不通风,有排山倒海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最柔软的和最坚硬的,最冷的和最热的,最残酷的和最温柔的,混合在一起,像一首激昂高亢又婉转低徊的音乐。这就是劳动,这就是创造,这就是生活。少年就这样成长,梦就这样成为现实,爱恨情仇都在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锻打中得到了呈现与消解。 ”据此想象,经过莫言小说熔炉的冶炼和锻打,那些单一的情感和意义的碎屑变成了有棱有角的“合金” ,常常硌痛读者的神经,虽然他们无法确指“合金”的成分,并为之确切命名,但总能敏锐感知这些硬邦邦的“存在” 。
    莫言是位极其敬畏读者的作家, 《晚熟的人》以其独特的小说观念和叙事方式,促成了作家与读者之间零距离、全方位的交流互动,读者的阅读已然成为小说生命运转必不可少的推手。如果说莫言以前的每部作品是一幅画,那么,无论其色彩如何惊艳夺人,画面如何瑰丽壮观,打开方式如何奇幻炫酷,终归只是一幅画,读者都可尽收眼底,对画的解读可以众说纷纭,千姿百态,但画面本身不再有变化的余地。 《晚熟的人》更像一个万花筒,期待着读者的“观看” ,作家将气象万千的虚构世界纳于一筒,却绝非一筒一世界,读者在“观看”过程中,理智的、情感的、道德的、欲望的每一次的心思错动,筒中天地便旧貌换新颜,莫言把阅读小说变成如此重要如此有趣如此迷人的事情,激发人们创造的欲望和快感,你怎可不读莫言?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