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畅游知识的百科宝库

http://www.newdu.com 2020-07-15 “科普社”微信公众号 姚利芬 参加讨论

    
    杨红樱的科学童话作品数量不算多,但她一直对科学童话创作怀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她最初的创作之路起步于科学童话,并被时任《科学文艺》编辑杨潇慧眼识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杨红樱“我们的地球”科学童话系列,涵及“海洋”“沙漠”“森林”三大题材,以侦探、漫游等串珠式的结构绾结起一个个精彩的科学童话故事。其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地球生物知识,有助于小读者构建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童话中无不闪烁着生态伦理哲思和爱的光芒,有助于读者构建健康的科学文化观及生态美育观。
    科学童话是研究性写作与创意型写作的耦合。倘若以“科学”为核,根据幻想故事距离“科学”的远近,可分为紧紧围绕科学展开叙事的科普童话,以及以幻想故事为主体,兼具科学元素的科幻童话。科普童话较一般性幻想作品而言,是“低度幻想型”文学,并不太好写,主要是有科学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常常让幻想变得束手缚脚。由此,如何有效地克服知识硬块是每一位科学文艺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将知识硬块掰开、揉碎,再将其融注编织进一个精彩的故事当中。如果是写给儿童读者,那么故事、语言、叙事则要适宜儿童的胃口与心理。
    杨红樱的这套“我们的地球”系列,是科普童话的写作尝试,她为了写作科学童话,首先是构建了自己的“百科知识宝库”,她买来大部头的大百科全书一点点地啃,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眼中的海洋、沙漠、森林生物知识体系。这个问题解决后,循此编织故事似对杨红樱这样一个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家而言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如何串起一个个的知识点?杨红樱巧妙地选择了小读者喜闻乐见的侦探、漫游、历险故事的写法。“侦探”与“漫游”的共通特点是适宜铺写“纵式串珠”式故事,即多事一人,抑或是两人构成一组参差的整体形象。典型的侦探式串珠作品例如《福尔摩斯探案》,漫游式串珠如《小灵通漫游未来》。同样,杨红樱也在科学童话中塑造了一对神勇侦探者形象:“神犬探长”和“青蛙博士”,一个智勇有加,一个无所不知。这一对搭档成功侦破了26个森林案件。这种侦探故事的写法,使得科学童话更加具有可读性,而选择侦探故事这种写法,极易培训儿童的科学思维。对此,诚如中国侦探小说作家第一人程小青所言:“即使不讲具体科学,侦探小说本身,早已经科学化了。”这种写法使得原本较一般童话更为多维的科学童话又具备了侦探小说的魅力,从而具有了“超文本”的特征,同种元素在文本中产生了巨大的张力,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写作空间,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来加深质疑或者将自身的经验融入其中。
    漫游式的结构同样使得故事容易展开,方便将一个个看似零散的生物知识点编织入文,读之极具橱窗式的画卷感。这一创作手法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北冰洋的巨兽》中,(《荒漠小精灵》也部分采用了这一结构)。《北冰洋的巨兽》设计了一对形象:小蛙人与鮣鱼波卡,作者将鮣鱼的生理现象——经常吸附于其他海洋生物体随之游荡,成功地幻化为“旅游”,进而带着小蛙人海洋中漫游历险也无不在“情理之中”,这种合理的想象既自然出奇,又活脱有趣。我们看到,类似这种对知识的书写,并非简单的再现,而是杨红樱通过自己的吸收、理解和创造,对特定文化渊源进行个人化表现的结果。
    这套科学童话在传递“科学”的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科技发展、对现代化进程、对自然生物世界的种种哲思。她这样写双锯鱼被海葵的捕获:
    “双锯鱼游进海葵展开的触手间,伸展开的触手突然收缩起来,把后面那几条紧追不舍的鱼包围起来。
    “唉!”波卡叹了口气,“爱美之心断送了他们的性命!”
    这温柔的谋杀让小蛙人触目惊心:“谁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呢?”
    作者并不回避大自然处处潜伏危机的残酷真相,反而以一种智性的笔调四两拨千斤地带出,读之更像是人生寓言,不光给小读者,也给成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除此,死于污染江水中的大马哈鱼、受困于城市噪音的动物等看似并不那么“美好”的描写也时在作者笔下出现,寄寓着作者对工业化带来的现代化进程的反思。而奔跑赴死的旅鼠,咬死幼虎的母虎、寄生于鲨鱼的拟鱼……无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道”的深刻体悟。
    像刘易斯创造的纳尼亚世界,罗琳创造的魔法世界,杨红樱以游戏般的思维,将科学知识极好地与故事做了融合,科学知识与游戏一样,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对象,而是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激活。她也在科学童话的创意写作中构建了自己眼中的“第二自然”。这种创造既根植于一种科学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也是一种思考性的模仿,需要作者首先能够清晰地洞察第一自然世界的深层结构与法则。小读者在随着杨红樱的笔触进行海洋、森林、沙漠三大世界的“探案”或是“游历”之余,还会体验到那些鲜活、矛盾、复杂善变的生物以及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读者对科学的领会也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模式,而是超主体的融入和参与的过程。
    作者:姚利芬,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普创作》执行编辑
    原刊于《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