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一本会“长大”的书——记我与《我亲爱的甜橙树》·十年

http://www.newdu.com 2020-07-15 中国作家网 李丽 参加讨论

    一棵甜橙树会长大,一本书也会“长大”吗?
    《我亲爱的甜橙树》告诉了我们肯定的答案。泽泽这个让人心疼的小男孩,与他亲爱的甜橙树一起,在对“痛苦”的发现与包容中,教会了我们许多。
    十年,是一个不短的纪年。在成人的现实世界里,十年足以让人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但在儿童的世界里,十年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
    
    男孩怎么养?
    十年前,初遇泽泽,我还只有一个女儿;十年后,再遇泽泽,我多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此时,《我亲爱的甜橙树》成为我了解男孩、正确养育男孩的一扇窗户。
    男孩原来天性好动。当我看到泽泽把一只旧丝袜改造成一条蛇,在夜色中把一个女士吓得尖叫;趁埃德蒙多伯伯睡着,在他的吊床下放一把火;一时冲动,用弹弓打碎三个灯泡;用石头砸了一下阿贝尔先生儿子的头时……我在心里暗暗地想:“不是只有一个男孩调皮,男孩们好像都差不多。”这样的认同感,抵消了我对二宝有“多动症”的怀疑,也开始在泽泽的行为中,去探知男孩的特点。男孩由于体内多巴胺的含量远超于女孩,他们没有办法长时间保持安静,更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一要认可他的好动,这样对于他的行为你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被激发出的多巴胺一方面会刺激孩子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又加速了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当他们释放了,也就安静了。就如同泽泽,在每次探险后,都会乖巧好一阵子。“所以,在限制孩子行为的时候,不要限制他探索世界的本能。”接受与因势利导远比强制和拒绝要好。
    男孩其实真爱哭。《我亲爱的甜橙树》中,多次写到泽泽的哭。要离开居住已久的房子会哭,被打了会大哭,被爸爸温柔以待的时候会抱着他哭,因为没赶上拿到圣诞节前给穷人分发礼物而嚎啕大哭,被老葡关怀会默默流泪,老葡离开后会哭到无力……这大大的颠覆了人们觉得“男子汉不能哭”印象。美国丹·金德伦博士在《培养高情商的男孩》一书中说:“新生男宝宝的情绪反应其实比女宝宝更为活跃。比如当他们感到不满和不安时,男婴儿比女婴儿更容易哭出来。”但可怕的是,社会强行给男孩贴上“坚强”的标签,并认为“男子汉不能哭”,这样做的结果是社会刻意压抑了男孩情感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年后在情感的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上欠缺,进而影响家庭生活。正确的做法应该如《我亲爱的甜橙树》中格洛丽亚姐姐那样,做他“情感的大本营”,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抱抱他,像朋友一样聊一聊难过的原因,对他的情感给予尊重和理解。
    男孩需要男性陪伴者。然而《我亲爱的甜橙树》中泽泽的父亲一出场就顶着“失业”的阴云,内心自卑,脾气暴躁,把孩子当做出气筒。于是,泽泽成长为一个随口脏话,喜欢“以暴还暴”的男孩。好在后来,他遇到老葡,老葡用爱感化了他。他会带泽泽去看被划伤的脚,允许他靠在怀里流泪;会调皮地教他用面包蘸咖啡吃;会和泽泽一样,给一棵树起名;甚至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泽泽飙一回车。泽泽奇迹般地变得有礼貌,招人喜欢,连邻居都觉得他最近格外可爱。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十年前,《我亲爱的甜橙树》出版时,出版社特意把泽泽发自肺腑的一句话题了出来:“当你停止喜欢一个人,他就会在你心里慢慢死去。”十年后,这句话依然在,并且用黑色字体格外标明。
    一个五岁的孩子,要杀死他的爸爸,当然“我不是要用公鹿琼斯的左轮手枪‘砰’的一声杀死他,不是这样,我要在心里杀死他。”泽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家暴是唯一的答案!
    在“刻骨铭心的两顿揍”一章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样一个施暴的过程。在这次暴力过程中,泽泽满脸是血,满身是血痕,还被打掉了一颗牙齿。而爸爸并没有给予泽泽任何关爱,也没有公平地处理这件事,可怜的泽泽“连呼吸都胆战心惊”。而就在身体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愈合的时候,他又经历了更让他莫名其妙、更觉心寒的一顿打。
    家暴,无论是激烈的肢体霸凌,还是令人抓狂的语言侮辱,都像是一颗颗有毒的种子,毒害着被凌辱者,“他们对子女的伤害,一个是持续性,一个是反复性。”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同感低,负罪感严重,甚至会出现自我毁灭或者毁灭他人的行为。长大之后,在职场上往往孤僻,不合群。在择偶上则常常难以维持一段正常的恋爱关系。在育儿时会反复在本能重复童年悲剧和自我纠正间摇摆不定,孩子也很难获得幸福。
    在我国,2002年“反家暴法”开始被提案,2015年12月2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被通过,2016年3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儿童、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世界各国反家暴法也在如火如荼推行。所以,明智的父母们啊,当你开口时,你当确保,你所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感受,会种下一颗充满希望和爱的种子。
    原生家庭之伤真的没办法疗救吗?
    十年前,初次遇到泽泽时,我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学校礼堂举行了读书活动,其中有一项“福利”:写读书感前十名的学生可以获得赠书。对于喜欢书的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更何况我确实有话要说。于是当晚连夜写,文章稍有点长,发给收稿人晓驰师姐时,已经一点多。晓驰师姐也真好,虽然已过了前十的名额,但是还是将其力荐给活动方。后来,我不但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书,那篇小作《温柔是一种幸福的存在方式》还发表在《博览群书》杂志上。
    那是我第一次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之伤,泽泽“刻骨铭心的两顿揍”,唤醒了我久远的记忆。然而,当光阴走过了十载,再次捧读这本书时,在作者温暖、明朗的笑容及坎坷却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我突然悟道:作者对童年的忧伤回望与清晰解剖,不是为抱怨而来,而是一种和解,一种治愈。
    这种和解首先是从宣泄开始的。如果说在小说中,心事深重的泽泽选择了对亦父亦友的老葡倾诉,那么作者倾诉的对象可能就是文学本身,作者通过这样的书写,将痛苦释放出来。“隐藏并不代表伤害的不存在,长久积压的负面情绪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反之,发泄情绪,释放悲伤,可以让受伤者不再持续沉浸在对自己的否定中,不再习惯性地自我惩罚。泽泽在说出心里的委屈后,逐渐的接受了老葡的建议,“我心中的太阳让一切都变得美丽……”
    当了解了这一点,下一步的治疗就会自然而有力。当我们看清问题的实质,我们就可以通过转换思维来解脱自己。“我不该对父母的错误负责。”“我需要为成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负责。”把责任归于父母,并不是鼓励把所有问题都推到父母身上,而是要唤醒大家“童年的自己没有能力反抗,但成年后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没有人的童年是一帆风顺,没有一点伤害的,成长就是一种尖锐的疼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确实要感谢每一次痛彻心扉的流泪促成了我们黑暗中的咬牙坚持。《我亲爱的甜橙树》——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是一个小男孩发现痛苦的书,是一本让我们懂得温柔去爱的书,是一本伴着我们成长,也启迪我们成长的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