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强向衰丛见芳意

http://www.newdu.com 2020-07-13 文学报 丁帆 参加讨论

    章红给我寄来了一本小开本的自传体文学作品《秋园》,希望我能够读一读,由于这段时间太忙,便搁置下来了。直到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抽暇拿起它,睡在躺椅上当作闲书来读,谁知道越读越躺不住了,只能坐着阅读了,因为从下午两点钟到晚上八点钟,我几乎是用泪目读完这部作品的,不时要用毛巾擦拭泪水。
    起先,一看到书名便会条件反射地将它归于浪漫主义作品之列,不管是柔情还是悲情,它一定是带有罗曼司情结的作品。古人写“秋园”题材的诗歌甚多,似乎唐代的吴融名气更大一些,然而我却更喜欢司空曙的悲情诗《秋园》:“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似繁花。”以此来形容这部作品悲情升华的主题,大凡是不会错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都是在歌唱诗意盎然的两首歌曲中长大的,一首是“昼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首是“夜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显然,《秋园》的基调是倾向于后者的,但是,它与后者的历史哲学观和美学观也是不尽相同的,作者需要的是进入真实的百年历史语境之中,进入真理的哲学境界之中,更需要用悲剧的崇高性的美学原理去陶冶人的性情。当然,这并不是作者的意识到了“历史的必然”,但这些元素却是无意识地流淌在作品之中的。
    当作者杨本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把这本“妈妈写妈妈”“过去的事情”的文本呈现出来,面对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们进行含泪朗读的时候,我不知道朗读者的心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更不清楚这些倾听朗读的儿孙辈的人,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它用极尽素描的能事,形象地写出了近百年来自己亲历的历史故事,把一部中国社会史高度浓缩而真实地从一个家庭的变迁中钩沉出来,再现了一个世纪的人性“活化石”。只此一点,就足以显现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思想价值。而它的美学价值则是建立在重复亚里士多德古典悲剧审美的真理性上,即:“引起同情和怜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倘若人们在灾难面前失去了“同情和怜悯”,那就是把“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我们在这一次人类空前的灾难面前已经饱尝了人性撕裂的痛苦。当我看到秋园一次次遭受苦难的时候,当我一次次看到在厄运中那只援助的无形之手时,我在泪如雨注的眼睛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另外,特别要强调的是,此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叙述特征上。作为一个非专业写作者,在没有套路的叙述过程中,完成了无为而为贴近自然的叙事功能。即,用几近白描的手法来叙述“过去的事情”,凸显了叙述者的特殊身份:“在场”亲历者第一人称叙述,那个“秋园”即“我”的化身,而“我”的视点就是海德格尔“此在”式的人物,而非“场外”目击的专业性写作,“他者”的叙述视角,更加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场景。我们的“叙述者”就是作者杨本芬本人,显然,她扮演的是两个主人公的角色:一个是秋园,另一个是之骅。母女两个角色的互换互动,让我们看到了两代人血脉相承的人生理念。
    “秋园”不是一个场景所在,她是一个饱经了历史磨难的女人,她不是弱者,她是一个站在战争炮火硝烟里,挣扎在饥寒交迫岁月中,行走在人性的真善美刀尖上,彷徨于生与死的炼狱内的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女性。大起大落的生活,能够让一个女性从罗曼蒂克的婚姻的殿堂中坠入无尽的苦难深渊中,这本身就是一场历史悲剧的开端。如何面对这种落差极大的生活困境,才是这部作品的全部意义:秋园对生活的坚韧性格才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性脊梁。甚至我在好几个失去人的尊严的故事情节中不能自已,一边是哗哗流淌着的“同情和怜悯”的眼泪,一边又是对苟活的腹诽。然而痛定思痛,我才又一次体味到了“活着”的意义,才又一次从余华的《活着》里找到了人性密码的答案——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在不断追求德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世界。也许这就是中国普通百姓“活着”的哲学,但是我从作家的笔下看到了历史逼着我们意识到了的哲学内涵。正如作者女儿章红在“代后记”中引用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里的一句话那样:“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过那种不死不活的漫长日子做准备。”其目的就是见证这个世界与我“同在”(存在主义哲学),“在”就是为了“思”,“我思故我在”。
    从作者所描写的时间跨度来看,她是将一个家族的盛衰融入了中国近百年历史背景之中,写出的是“老中国儿女们”泣血的心路历程。我坚信,只要一个人还有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分辨能力,他们就会从人类的苦难历史中找到救赎的答案。这也是本书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她借用女儿的话表达出来了:“外婆、妈妈这些被放逐到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命运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无力,仿佛随时会被揉碎。然而,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柔韧,她们永远不会被彻底毁掉。当之骅——我的妈妈——在晚年拿起笔回首自己的一生,真正的救赎方才开始。”
    是的,救赎的时间开始了,然而这样的救赎理念能够被传导到下一代的灵魂中去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