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尊重历史才是好的历史小说

http://www.newdu.com 2020-06-03 文艺报 李乃庆 参加讨论

    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中外都有,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写什么,怎么写,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表现手法。
    出于对历史小说创作的爱好,本人目前已有三部历史小说出版,其中《秦楚情仇》(上下卷)《汲黯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符氏三皇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是否能受到读者的欢迎,由读者去评判,但作为作者,对作品的出版还是感到十分欣喜。欣喜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作品的出版,而是在于出版社对书稿的高质量要求,编辑们丰富的知识和对作品一字一句的严格把关,使我对如何写好历史小说有了新的认知,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提高,所以,忍不住写写历史小说创作中的一些感受。
    写小说是我的业余爱好,自1981年发表处女后,虽然不断有作品散见于文学刊物,但都是现实题材。因为是业余爱好,所以,在1997年到2007年做博物馆馆长期间,便从文学转向了文博和历史学术研究,十多年没有涉足小说创作。直到做了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着手编修《淮阳县志》,环境清净了很多,才又“重操旧业”,写起小说来。但依然是现实题材小说,如上访题材长篇小说《无路之路》,从修志角度写官场的《史官》,写文物保护的《博物馆馆长》等。出于对文学的喜爱,曾经也读过不少历史小说,但没有就历史与历史小说进行过思考,后来随着对历史的研究,感到不少历史小说不乏“演义”之作,甚至出现不少乱穿越现象。本人认为,既然标明是历史小说,就要在写出“历史真实”的同时,又有作品的艺术质量,无愧于读者,才是好的历史小说。
    淮阳地处中原,是三皇故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产丰盈,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淮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很早就想写写历史题材,但一直不敢动笔,一是惧怕笔力有限,二是认为没有丰富独到的考古资料,写不出史籍以外新的东西,没必要再写,要写就写史料不清,又有考古发现,能写出更真实的历史和人物,这样的小说才有价值。所以,一直没有动笔。
    走向写历史小说,得益于我做过10年博物馆馆长和5年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编修《淮阳县志》。2011年4月,在完成《淮阳县志》评审稿,准备对志书进行省级评审的时候,我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专题片《复活的军团》,其中第五集《举国之战》讲到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时在楚国旧都陈城(今淮阳县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战争。尤其是讲到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一块木牍,是参加这次战役的叫黑夫和惊的弟兄俩的家书,并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士兵家书。家书中讲到“直佐淮阳,攻反城久”。淮阳曾经是楚国都城,有很多秦楚之间的故事。但是,史书记载的都是孤立的事件,都是历史的碎片。这件文物的发现,引发了我创作历史小说的兴趣和灵感。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性”,亲赴湖北云梦实地考察,亲见文物。
    完成这一切,又结合我们当地的诸多考古发现和史籍,做好功课,列好提纲,便准备创作《秦楚情仇》,书写战国时期这段乱世历史。可是,当进入写作状态时,却一脸的茫然,首先遇到的困难是语言。平时写现实题材小说,以自己的风格即可,现在一举起笔,却迟迟难以落下:太文雅了,读者不好接受;按现实小说的语言又没有古味。如我、吾、你、汝的运用,之、乎、者、也的运用,很难把握如何运用更合适。阅读司马迁的《史记》,“我、吾、你、汝”,在不同的文章中也不尽相同。仅开头的1000字居然折腾了半年,迟迟找不到感觉,把握不准。所以,只得采用叙述语言古今结合,人物对话力求古味。小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征求读者的意见,回答也不尽相同。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重新修订,受益匪浅。《汲黯传》虽然写的是西汉的历史,除上述问题外,还遇到了新的问题,如年代问题,叙述中如果仅按历史的纪年法,读者一时难以分清公元的哪一年,如果在下面注释,有点像学术著作,通过反复探讨,接受责编的意见,采取在括号中注明的办法,这样让读者一目了然。
    同时我认为,写历史事件和人物,必须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事件和人物进行考量,而不能以今天的视角和思维去衡定。对于政治人物,要站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时代格局的高度去评判,而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和标准去“孤立”地评价。否则,就会“非历史”。如《秦楚情仇》关于秦始皇形象的塑造:秦始皇的形象2000多年来“暴君”“焚书坑儒”等已成“定论”,写作中通过考古资料和各种史料分析,断定这是“冤案”: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天下纷纭,不用武力,能统一天下?如果以一些“学者”的“就事论事”的观点,不站在政治的高度,怎么能正确评价帝王?战国时百家争鸣,天下统一了,治国时难道还要阴阳家、墨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百家争鸣?还要使用纵横之术合纵连横,相互攻伐?且秦始皇焚的书多是那些“术士”欺骗他的“术书”,真正的各国史籍都藏在了图书馆,倒是项羽带兵进入咸阳城后把整个城,包括图书馆都烧了。所以,写作中坚持以考古为准,还原真实的秦始皇,没有把他写成暴君。类似这样的东西很多。总之,历史小说虽然不是“史”,但要通过艺术的形式还原历史,再现“真实”,不能随便演义,所以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研究历史者可为史,喜欢文学者可为文。为此,不知在写作中承受了多少“苦”。
    《符氏三皇后》写的是赵匡胤兵变前后的那段历史,即五代及北宋的历史,写的也是乱世。很多史实,1000多年来一直是个谜,如赵匡胤兵变后为何不“大开杀戒”?他是如何死的?宋史都是宋朝人写的,很多史实要么不写,要么写得很隐晦。所以千年来有很多不解之谜。通过考证发现:赵匡胤是后周皇帝一手培养的,他的弟弟赵匡义的夫人与后周第二任皇帝的皇后是亲姐妹。过去很少有人清楚这个史实。于是,依据考古,大胆揭秘。该书出版后,天津广播电视台对小说进行了连播。他们在连播的后期对我有个采访,问我想象的成分有多少。我举例说:我和一个朋友某年某月某日从淮阳出发,于某年某月某日到了天津,做了什么事,作为史料,会这样简单的记载。但路上我和朋友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说了什么,这是小说。但保证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真的。
    历史小说不仅要写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还要写出这个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建筑等时代特征,这样才能把读者带入那个时代的情景中,才更具真实感。如《秦楚情仇》中在描写王翦带兵攻楚的战马时,依据秦始皇兵马俑中战马的装束,特别写了战马的尾巴:为了防止交战时与对方的马尾交缠,或者缠在战车的车把上,特别把马尾扎起来。在写顷襄王安葬时,陪葬品则依据他的墓葬出土文物,如数如实描写。这样不仅具有真实感,也更具知识性。
    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大的时代背景,也有小的生活环境,如果忽略了小的生活环境的书写,很容易给读者“飘”的感觉。人物形象和场景也难以立体化。《汲黯传》写到汲黯做东海郡太守时,因为笔者没有去过山东临沂一带,对那里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对那里汉代的风土人情一无所知,感到写不出那时“真实”的东海郡,所以,这一章不得不先搁置下来,直到全书写完,亲自到临沂一带考察了一圈,到博物馆和考古所通过文物了解汉代东海郡的方方面面,才写出这一章。
    历史小说还有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引用历史人物的作品和诏书、祭文等,是原文引用还是使用翻译文本。通过反复掂量,为了凸显历史的真实性,对于这些,需要采用的,一律使用原文。因为有些古文用现代的词汇,很难准确表达出当时的语义。这样,可能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不便,但会给读者真实的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