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张石山:希望通过文学的样式,传达对本土文明的认知

http://www.newdu.com 2020-06-03 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参加讨论

    
    
    《礼失求诸野》,张石山、鲁顺民著,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98.80元;《方言古语——与古人接头对话的密码》《无字天书——书本之外的文明教化》《一画开天——中国民间的数学教育》,张石山著,希望出版社出版,25.00元/册
    从写作到阅读,好比菩萨的自度而度人。主观上能够自如呈现,客观上使读者如坐春风,而作品正是渡河的舟楫。
    评论家李国涛在《张石山论》中说:“得赵树理真传者,张石山一人而已。”
    张石山,20世纪80年代“晋军崛起”的代表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山西最早获得全国文学大奖的作家之一。《镢柄韩宝山》获1980年全国短篇小说奖,《甜苣儿》获1986—1987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尽管那时在《山西文学》供职的张石山作为“业余作家”,没有太多时间写作长篇,却是“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如今回想,那种衔枚疾进的写作状态,与整个改革开放的大势全然同步。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文学创作,催生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而作家们的文学创作,反转来参与推进了全民族的思想解放。”张石山说,他喜欢赵树理的语言风格,那种得之于乡野民间文化熏陶而来的文学素养,他几乎天然地和老先生是一样的。“大地在那里,老百姓在那里,我们多半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吧。”
    如果说当时他是随着文学大军奋力前行中一员,那么,走着走着,张石山的文学道路开阔了延伸了,电视剧、科普作品、传统文学作品,他均有涉猎,著作等身。改编抗战题材《吕梁英雄传》、创作当代题材剧本《兄弟如手足》、历史题材剧本《晋文公》,在影视界颇有影响;他写过一些歌词,其中有韩磊、那英和王二妮首唱的歌子;他为汾酒集团写了《汾酒赋》,赋文展示在汾酒博物馆的巨型屏风上。霍金去世,张石山还写了几万字的科普《无中生有的宇宙》,将自己对量子力学、时空弯曲、多维宇宙的理解,讲给限于文学阅读的朋友们。《被误读的〈论语〉》、与山西作家鲁顺民合著《礼失求诸野》出版后,成了若干教科书的“田野演示”备受欢迎。作家张平评价,《被误读的〈论语〉》的出版,对于我们解读和重温儒家经典提供了全新的文本,是一个优秀作家思想力的充分体现,同时也为山西文化的繁荣发展之路做出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寻。
    中华读书报:您的文学熏陶和素养来自什么?
    张石山:1966年我高中毕业,已经填写了报考志愿,第一志愿是北大天体物理系。后来之所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有点以此证明自己和寻找出路的因素。自我反省,实在谈不到有什么文学熏陶与素养。
    仔细爬梳挖掘,我和同时代人一样,曾经看过四大名著,读过《聊斋》。文革中朋友们相互传看,读过点巴尔扎克、梅里美、杰克·伦敦的作品。之外,我在乡下祖母身边生活了十年,我得之于乡土文明的熏陶足够多。1960年到城里念中学,我父亲记忆力极好,善于表达,他的民间故事、谜语笑话、乡野奇闻特别多。这中间,我得到的文学熏陶无法估量。我的基本文学素养,也主要是来之于此。
    中华读书报:“仇犹遗风”系列写作在当时影响很大,现在回头看,您如何评价这一系列作品?
    张石山:这个系列中,短篇小说《甜苣儿》获得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当时的评委们看重的正是整个系列。大家这样评价:这一小说系列非常厚重,不惟具备文学价值,更具备民俗文化方面的价值。时隔三十多年,这一系列中的主要中短篇作品结集再版,或许多少体现出了它的文学价值。我们的乡土文明,保全传承了久远的华夏文明。这样的文明,是一条从远古流淌而来的此在之河。这条河,滋生滋育,我们泳涵其中,沐浴其中。它流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在我将近四十岁的时候,我用小说的样式呈现出了我的思考。希望通过文学的样式,体现与传达出我的对本土文明的若干认知。
    中华读书报:您的创作涉猎范围很广,为什么兴趣如此广泛?您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分为几类?不同作品的创作,是机缘巧合,还是有所规划?
    张石山:我最早以写小说知名文坛,如实讲,有着年轻人的急于证明自己,尽快成名成家、急功近利的通病。在特定时期,这也确实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但在同时,我当了刊物主编,要内行化地审读小说、散文、诗歌与评论等等稿件,个人也遇到小说之外其他的写作契机。比如我写的诗歌,也入选了一些年度选本。我知道,我绝不仅仅会写小说。我的写作能力是多方面的。
    再者,我的生活经历相对博杂,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这也在客观上支撑了我的多样化写作。至于作品分类,我个人也讲不清楚。理论,有时就像编筐子,希望把所有东西装进箩筐。我怀疑天底下有这样的箩筐,我从来也不会为了适应谁的箩筐才去写作。这也有点像是我的个性,我行我素,任人去评说。
    中华读书报:您觉得自己的虚构作品,在山西作家中有何独特性?
    张石山:只能说点小小体会。写了作品,一定是要让人看。我的期待,是达到雅俗共赏。只要初通文字的人,一定能够看得懂,其次,希望读者看得有趣。从写作到阅读,好比菩萨的自度而度人。主观上能够自如呈现,客观上使读者如坐春风。而作品正是渡河的舟楫,作者引领读者,一道胜任愉快抵达彼岸。有这样的期待追求,我的小说包括剧本,主要特点就是好看。“说书唱戏,给人比喻”,说书人和演员,说得抓人、演得精彩,是唯一的生命线。要让作品好看,善于刻画人物、会编故事、语言幽默风趣,等等这些功夫自在其中。
    我的作品,除了一般读者,评论家与写作同行,包括这方面的研究专家或学者,也能欣赏,而不会觉得浅白。也许,“低而不俗”这么一个词汇,可以形容大概。
    中华读书报:您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有什么契机吗?
    张石山:从两岁到十二岁,我在家乡随祖母生活十年,我的所有生活储备已然丰盈,文化养成基本定型。后来到太原读中学、入伍当兵、复员后当工人,生活更加丰富并且有了些变化,个人具备了乡野之外的另一个视点。开始学习写作,事实上是一个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与之同步,也就有了一个重新发现认知乡土文明、传统文化的过程。
    我发现,传统文化,从来没有离我而去。它不是高头讲章,也不是馆藏经典,它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只能说我一直对它感兴趣。后来,对它的认知愈加明晰坚定,走上了发掘、呵护与传承的道路。
    中华读书报:《被误读的〈论语〉》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创作的?
    张石山:退休之后,认识了山西省著名学者林鹏先生。与遍读中外典籍的林先生相比,我读书太少了。于是,下个决心,开始拜读四书五经。其中,我觉得极好而颇多体悟的是《论语》。当然,读古典会参详注释,发现名家注释,竟是颇多疑问。于是,有了我的这本书。
    中华读书报:《礼失求诸野》出版后,您曾被邀请到很多高校开讲座,您认为这本书会引起高校及文坛关注的原因何在?
    张石山:我的著作,包括我的讲述,有其独特优势。它们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更不是僵死的概念表述。
    我讲的是依然活着的文明,是古老传统即文明的具体生存样态。这样的优势,超越了大学讲堂的讲义和教科书;我所讲的内容,成了若干教科书的“田野演示”。所以我多次在大学做讲座,不仅吸引了学生听众,也吸引了这方面有研究专长的教授们。
    中华读书报:您怎么想到写作“讲给孩子的传统文化”丛书?《方言古语——与古人接头对话的密码》《无字天书——书本之外的文明教化》语言非常生动,很容易进入;《一画开天》更让我意外。
    张石山:这套书的写作,也有个契机。文坛圈子里外都知道,我的乡野民间口头文化储存比较丰厚,有人甚至称我是“民间小百科”。民间段子,有趣而有益,平常免不了给文友酒友卖弄。后来就有了一个朦胧的愿望,民间口头文化是一座宝藏,犹如古来留存的简册典籍,有着传承华夏文明的无可替代的功用,形式上又生动鲜活雅俗共赏,寓教于乐趣味无穷,是否可以超越口头讲述,形诸文字?
    与出版社的朋友偶然谈起,竟是一拍即合。我有过耳不忘的特长,又有形诸文字的能力,于是精心构想,操作成了方便青少年阅读接受的样式,很快出版。这样三卷本的一套书,写了三个月,事实上动用的是我七十年的记忆与积累。写完这套书,我个人非常满足快慰。
    中华读书报:“讲给孩子的传统文化”丛书包罗万象,知识面很开阔,尤其您是结合了本人的经历,既切近乡野文明,又有传承的意味。您在写作中,有何寄托?又有何收获?
    张石山:民间文化,确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堪称博大精深,近乎包罗万象,哺育过代代国人。我的写作,有点乌鸦反哺的意味,能为传承文明尽一份心力,幸何如之。
    三本书出版之后,如我期待的,青少年读者喜欢,家长和老师爱读,专家学者也首肯,这叫如愿以偿。这方面的资深评论家撰文评价,说这是接续了民国时代学者大家为青少年撰写读本的传统。这样的定位,我觉得非常准确,评价也足够高。
    中华读书报:您说晋方言是“活化石”,认为是与古人对话的“密码”。您解读密码的“钥匙”何在?
    张石山:“譬如饮水,冷暖自知”。生活在方言区的人,会说方言,仿佛“只缘身在此山中”,反倒“不识庐山真面目”。一经点透,犹如醍醐灌顶,会有豁然顿悟之感。大家发现,与古人对话的密码钥匙,一直就在自己手中。
    没有方言基础,只会说普通话,理解就会相对困难。这也是我极力倡导呼吁要重视方言的初衷本意。普通话发音,丢失了入声,这是非常巨大的文化缺损。好在,中国之大,方言留存之多之丰富,只消我们留意存心,活化石遍满大中华,几乎俯拾即是。仅此一端,便是文明传统的丰厚宝藏、不竭之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