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风物长宜之散文伦理——编余谈梁衡山水风物散文

http://www.newdu.com 2020-05-19 《长江丛刊》 王朝军 参加讨论

    梁衡,是写散文的。这是中国读者提到这个名字时的基本判断。在这个判断里,梁衡的散文作品与他本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也就是说,当我们向梁衡表示敬意时,我们的感官已经被他所编纂的散文世界占领。——在我们的想象中,梁衡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书写散文。
    这就足够了,能够留在时下中国人记忆中的东西少得可怜,资本、欲望和消费,足以三足鼎立起普通人日常趣味的全部。如果还能挤出少许余兴,梁衡散文必然排在可供选择的清单的前列。我这儿倒有一份证据:在《梁衡游记》即将下厂付印前,我委托的排版公司的经理非常诚恳地跟我说,“王老师,这本书印出来后一定要给我留一本。梁衡我知道,读过他的《晋祠》和《古城平遥记》,写得真是好。我想给我闺女读一读,她正上五年级,这本书对她的阅读和作文会有很大帮助的。”作为业务上的合作伙伴,我当然是欣然应允。但事后想起来,我却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即:梁衡散文已然成为一种大众性文本,它所负载的功能已溢出文学的边界,进入了社会公共领域。而在空间扩张的同时,时间又会使它伸展出历史的延续性。而且我发现,尤其是他的山水风物散文,几乎不受任何阻碍便征服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比如作为80后的我就穿越了二十多年的光阴,和作为00后的那位合作伙伴的女儿在《晋祠》或《古城平遥记》中相遇。
    我的兴趣点也正在于此。梁衡散文的力量究竟在哪儿?时间的奔流为何没有抹除它的光华?是什么样的写作伦理,让它走进了普罗大众的视野和生活?
    要知道,在想象性文学的序列中,散文最是一种“非想象”的门类。所以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继赞扬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后,不忘加一句“道济天下之溺”。在中国古老的散文信条中,文对道的服从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写文是干什么,自然是要载道,是要肃清时弊,以正世道人心。既然文必“有道”,想象和虚构岂不是背“道”而驰?于是,自“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散文就始终处于一种暧昧的尴尬状态,“想象”不仅是作为一种观念,而且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游离于散文边缘。这种状态持续发酵,最终导致我们对散文的认知无法达成有效共识,乃至“非虚构”一经登场,就有很多人质疑它的合法性。在各种场合,一旦谈到散文,也总是避不开散文是否能接纳虚构的问题。但在我眼里,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是:散文的真,究竟来自于表象的真,还是内在的真;散文中那个“我”的意识和行动,究竟有多少我的成色。这是文学散文根本的价值疑难,也是每一个散文书写者必须省思的首要前提。
    时至今日,古文家所谓的“道”已不复存焉。我们大可轻松下来,不必纠结于某种封闭一统的道德说教。但我们有可能被另一性的“道”所规训,所俘获。这另一性的“伪道”无论表现如何,它都有一张根本的底牌,那就是拒绝自我,拒绝自我的呼吸和血肉——从泛指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拒绝“自然”。杨朔的散文之所以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走不通,就在于他指涉和呈露了一个虚假的“我”。这个“我”在真正的自然和自我面前,颤颤巍巍,步履蹒跚,终究成为一摊废弃的石膏像,无人问津。
    我确信,这一点,梁衡是看到了或清晰地感觉到了。他有关山水风物散文的“形—情—理”三论,是在陈述,也是在争辩,在确立他自己的散文伦理。形,乃自然之形,又不全然是,这就有选择和想象的成分。但在选择和想象之前,客观之物必是有它值得如此对待的理由。梁衡认为是美。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是最大的情感自然。如果有人否认这个事实,那就是否认人本身,否认他自己的类属。十一国庆节期间,那么多人倾巢出动,跋山涉水,所希求的,所享受的不正是被日常冗务悬置起来的爱美之心、之情吗?尽管很多人抱怨好心情都被一路上的“人头”毁坏了,还是抵挡不了他们处于人潮夹缝中的那股看美景的本能。
    那么,现在,梁衡散文开始发声,它知道,它是对着人的天性发声。这个声音通往人类精神底部最原初的自然。
    事情还不能就此止步。我们知道,古文家所推重的“道”不存在了,并不代表人类文明将裹足不前。现代社会依然有它的正道,那是关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理性述说和本质性真相。尽管这个世界庞杂纷乱,各种价值碎片拥挤不堪、支离涣散,但人类对价值和意义的某种整全性追求依然健旺。这就像你在茫茫大海中漂流,总希望抓住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不一定是实在的,却可以慰藉和疗愈你漂泊的内心。梁衡称其为“理”。这个理,不是外部的理、先知的理、上帝的理,它一定是自然的内在之理,也就是说,它是自然之物和自然之心、之情契合或碰撞油然而生的理。它的主权在我之自然,但也同时属于我们之自然。由我到我们,自我指涉的这种主权让渡,是梁衡散文得以进入大众精神领地的有效路径。
    我在编辑《梁衡游记》时,曾注意到他的一篇有关九华山的文章,叫《九华山悟佛》。此文写于二十四年前的1995年。时过境迁,我们再来重温这篇文章,不仅无隔年之感,反而生亲切之意。这是为何?我反复摩挲,摩挲出两个“理”。一个是直指“本心”。作者此前去过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五台、峨眉、普陀,唯独没来过九华山,照常理,他应汲汲于这里的美才是。一开始,他也是预设着美的心态的,松涛竹海、山谷幽鸣,静谧丰沛翕动于字里行间。直到老妇人邀其拜“佛”时,事情才起了变化,一间普通的民房里,“观音被‘挟持’其中”,“我们”也被妇人的热情挟持,往功德箱里丢了几张票子。接下来便是一路上不胜其烦的借佛敛财行为。作者的矛盾和不悦逐渐显露,头一天见到的美景顿时失了颜色,他说:
    我突然感到昨天在山顶所陶醉的一湾山树、一湾翠竹,竟是一湾欲海; 在薄暮时分于茂林修竹间所用心体会的淙淙细泉,原来都向着这个大海流了 过来。我们仿佛不是来游山,不是来欣赏山水的美,而是被人招来送钱的, 宛如河面上随波逐流的一片落叶。
    这便是本心,自然的本心,它的内生性取替了风景的客观性。审美被审丑悄然覆盖,但它覆盖得有理,也就有了说服力。同时被说服的还有我们这些“他者”。我就曾有一次被“假佛”坑骗的经历。那是2013年在承德双塔山,几个“僧侣”在双塔近旁不遗余力地要为我祈福。我好奇,也是出于对佛的信任,就坐了下来,结果入了人家的彀,白白奉上五百元人民币了事。下山时要坐缆车,我正为刚才的事怅然纠结,竟没注意到一架缆车已到近前。要不是同行的朋友一个劲儿地大声喊我,可能那架缆车就直接撞我滚落山崖了。
    正是这段真实的经历让我记住了《九华山悟佛》,它直接呼应了我情感中对“假佛”的厌恨。读到此,我感同身受,虚荣心也膨胀起来:我也能写啊,写我这段屈辱史,说不定会比梁衡先生更有声色。然而甘露寺的出现,像一记闷棍把我从狂妄中敲醒——它昭示了梁衡散文的第二个“理”:内在的对话品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