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万象 >

读米记

http://www.newdu.com 2019-11-26 文艺报 李佳怡 参加讨论

    今年两次去到黑龙江。一次是北大荒,一次便是五常。恰巧两个地方都是大米的故乡。当时,正赶上水稻丰收的季节,稻花儿芳香流苏,成片的金色稻浪与人之间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磅礴得令人迷醉。
    黑吉辽一带土壤肥沃疏松,适宜农耕,因此盛产粮食作物。惟独大米,是家常便饭中最百搭的一种主食。记忆里,外婆总是端着一个白色陶瓷碗,盛上一碗挂满油珠、绵软甜香的白米饭,再配上可口的汤汁饭菜,口感自是不可言传,小时候的幸福感大抵不过如此了。长大后,走过很多城市,亦吃过很多地方的米,只有这种味道是最难忘的。
    如今的五常是富足的。一桌五颜六色的美味佳肴,竟抵不过一盆稻米飘香的白饭惹人喜爱。关于米,做法则是花样百出。若不喜欢素淡的滋味,可在淘洗过的大米外,加上各式的食材,腊肠、豆腐干、香菇、青豆,以水将它们淹没,再静静等待20分钟,待锅里的水凝结呈黏稠状,香气弥漫于四周时方可享用。
    其实在农业发展早期,水稻不受重视,古代时水稻甚至没有被纳入“五谷”的范畴。与其他旱地作物相比,当时的水稻产值不值一提。人们开始认识自己的土地,从野生稻的基因里找到了水稻种植的希望。两座海拔超过1700米的山峰——大秃顶山和凤凰山孕育了广袤的水系;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精心塑造下,拉林河与忙牛河之间泛动着美丽的波影,辉映着辽阔的黑土平原。
    日复一日,在河流经过的土地上,庄家人打土成畴,做垄为梗,引水入田,排秧成行,从此晨起耕作,披星晚归。对于庄稼人来说,水稻的一颦一笑,是他们喜怒哀乐最直接的引擎。
    读“米”,需要站在土地上。读懂“米”,则需要站在松嫩平原南部225万亩的稻田里,与阳光一起,与水一起,与风霜雨雪一起,与季节更迭一起,与农人流出的每一滴汗水一起,与庄稼人的守望一起,阅尽沧桑,意味深长看清每一次辛劳。惟有如此,我才敢说:我真正见过一粒米。见过一粒米,你才配得上见过春华秋实,日月轮回。她献出的芬芳有时间的味道和泥土的沉重,她散发的光泽有汗珠的质地和凛冽过后的甘甜。
    我绕田而走,越走越深幽。在这座7512平方公里的区划版图上,有一个叫乔文志的人。1998年,20岁出头的乔文志发现,在北京,家乡的一碗米饭竟卖出了天价,至此一颗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艰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这个气盛轻狂的年轻人,将莎士比亚写进《暴风雨》里的这句台词,搬上了自己的人生舞台。不断地耕耘和探索,乔府大院应运而生。
    在大院耕作的2000亩稻田里,有一道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每亩稻田里都有一座小小的鸭舍。这里的人告诉我,眼前便是最富盛名的鸭稻田。水稻的田间管理方式彻底摒弃了人的劳作,每亩稻田里放养18只鸭子,百姓戏称它为“十八罗汉管稻田”。用鸭子日常的运动来松软泥土,鸭子捕吃各种蚊虫,粪便用来增肥,形成纯生物管理的格局,保证水稻天然的纯洁性。
    土为米之根。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五常,历经千年形成了一条时光隧道,谱写着一粒米的溯源,平均有着幼童般高的草炭黑土层上,孕育着膏腴圣土。昼夜温差之大,无霜期之久,这些气候条件赋予水稻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产出的大米色泽光亮,若是在缺少油荤的岁月里,哪怕是闻上一闻,也算一件奢侈的事情。
    每粒土都值得人们交付一生的时光。人类用它砌过宫殿,砌过茅屋,砌过道路,砌过诗词歌赋,砌过江山社稷,甚至还砌过坟墓……人类用它种植过庄稼,收割过粮食,收割过回忆,甚至收割过泪水……
    谁读懂了土地,谁就读懂了“米”。
    在土之上,在土之下,谁读懂了“米”,谁的膝盖上就挂满了经久不息的风声。
    一粒种子从落地生根到拔节抽穗再到灌浆成熟,历经147天的神奇旅程,饱含着庄稼人的心血。
    粒米之内,寒来暑往,风起云落,世界小于她的尺寸,乾坤小于她的方圆。
    她,就是人类的故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