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科技惊悚小说,三幕剧,还是美剧?——评长篇科幻小说《极度拖延》

http://www.newdu.com 2019-11-13 星云科幻评论(公众号) Nivlacnel 参加讨论

    
    《极度拖延》
    作者:相非相
    新世界出版社
    2019年4月
    《极度拖延》出版于2019年4月,小说讲述了一个海归青年目睹自己的哥哥跳楼自杀,在惊觉自己以及周边人也染上了跟哥哥一样的这种名为“极度拖延症”的怪病后,他对哥哥的自杀谜团展开了追查……
    科幻 or 悬疑?
    在小说中,“极度拖延症”跟剧中其它诸如“草莓”“SSEA”“LSEA”“6S6S”等等的科幻涉及的设定,它们对小说的主要功能只是为小说的悬疑层面服务。
    小说的某些元素或设定带来的既视感,多少会让人想起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或电影《永无止境》,甚至还有可能达成迈克尔·克莱顿式的科技惊悚小说形态的机会……但作者未曾试图通过技术层面结合剧情来对科幻小说通常所谓的惊异感进行有效展开,这让它错失了成为硬科幻的可能性。
    因为小说不存在任何基因技术或病理细节的梳理和推演,而让“极度拖延症”的存在缺乏具象感,导致它在整个故事中的概念就像是麦高芬——或者说,就像是侦探推理小说中的红鲱鱼。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极度拖延》是“二两科幻,三两悬疑,一两烧脑,再加点幽默,拌上一钱友情,滴上两滴爱情,搁入四五片亲情……搅拌而成”。这让它看上去像道冒菜,即便作者自以为调的是鸡尾酒。
    一般科幻小说读者所关注的科幻内核,作者并未下太多功夫琢磨,它对作者来说更多的是想搏人眼球的噱头。作者想要寻找的读者群,很可能跟“一般科幻小说读者”相去甚远。而这便决定了《极度拖延》不可能是悬疑小说中最好的科幻小说;自然,它同样也成不了科幻小说中最好的悬疑小说。
    结构
    作者的视野和创作意图虽然并不能为小说在思想层面为它带来一个人物和主题的升华,但作者的职业背景却为小说的结构带来了一些颇有建设性的想法。
    小说有着较为明显的三幕剧倾向。但除了第一幕的背景交代有着较好的节奏,在第二幕的危机及第三幕的高潮中,由于过于繁复庞杂且与主线并未紧密联系的众多角色的介入、以及模式过于单一的矛盾冲突的重复设计,冲淡了一个故事应有的连续性。这没让小说复杂起来,反而降低了小说的密度。
    第一幕与第二幕的幕间——或可看成第一幕的延续部分,有一个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视角转换的循环部分。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作者试图籍由这样的手法,对主人公通过“草莓”短暂摆脱“极度拖延症”并对“草莓”真相进行探究、从而为读者展示一个真相拼凑的简单过程。虽然两个视角存在一点信息量上的联系,但从形式上来说,二者的结合,显得突兀、随便,更像是场叙事手法混用的车祸现场。
    第三人称视角的介入让这个“三幕剧电影”感觉的文本往一种类似贯穿了一条主线、间或单元剧的美剧方向发生了倾斜。这种美剧化的感觉,还包括后续两幕中其它一些单元剧印象的“极度拖延症患者集”“商战集”等等——而正是这些包含冗余人物以及简单矛盾的相对主线的独立单元,造成了小说密度感的流失。
    作为做过规划设计的工学博士,小说在结构上有着一番执着,除了颇有点分形意味的重复矛盾设计,这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贯穿始终的机场场景。
    机场,这个承载位面的所在,就像整个故事的入口,又是剧中角色离场的出口:开始主角的登场,结尾反派的离场,中途单元集人物的登场离场……不过,也许正是对结构的执着,造成了作者对角色塑造刻画的失察。
    所以,即便如前所述,《极度拖延》会让人联想到《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和《永无止境》,但那也完全不是因为与剧中人物共情的结果,那只是似曾相识的小说元素和设定带来的通感。
    人物
    小说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角色。即便他们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具备完成度的却一个也没有。这其中包括在第二幕才登场的女主角。
    事实上,第二幕的任务是“哥哥自杀调查”,但这个调查并不像第一幕中的“草莓调查”那样得到了解决,反而是有点带偏了。整个这一幕的重心被带向了关于女主角的种种“疑云”,且通过她的失踪所引发的危机设计了一个连接第三幕的悬而未决的第二幕尾声。
    但即便存在这样的侧重点,女主角这个角色作为一种形象而言,并未在第二幕中得到实质的变化、成长。作为高潮的第三幕,则是对女主失踪进行的追查,而这本是对男主角进行刻画的一个好机会,但整个追查过程却显得极为粗糙,也没表现出必要的紧张感,且一如既往地间或向读者兜售男主角的一些毫无必要的小聪明,让主角看上去挤眉弄眼,毫无玩味。
    除了男女主角以外,包括其他诸多角色,所有人都像是挂了名字的一堆标签:老总、同事A、同事B、朋友、程序员室友、警察……其实跟前述的“极度拖延症”“草莓”“SSEA”“LSEA”“6S6S”等概念的抛出如出一辙。作者并无意于对TA们进行一个深度的构造/渲染。
    TA们更像是小说中各个独立的点,能让作者籍由某些欠缺深思熟虑的理由得以在他们/它们之间画上一条连接线。但并不是说,连上了,就能呈其以结构。缺乏必要内在联系的连接,就像搭扑克牌高塔,只会让作者在结构方面的驾驭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结语
    所以,最后的最后,我们看到在一个越发简单化的第三幕中,在找到女主角后,再通过另外一场升级的危机——一个全城性的“极度拖延症”感染局势,引出了幕后大小反派的相继登场,并在最后埋下了一个另一场可能性危机的种子……
    在这种程序化的开放性结局中落下帷幕的那一刻,我心中毫无波澜。
    虽然《极度拖延》这部小说欠缺成熟的叙事技巧,作者也没流露出任何文学使命感,但它的种种缺陷所指向的某种可能性的完成度,让它意外地也许会在另一种形态中得到脱胎换骨的机会——这也许会是个不错的电影或电视剧集原作,影视制作公司尽可注意一下。
    【作者简介】
    Nivlacnel,拖延癌晚期患者,间歇性科幻迷,拥有一打不著名化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