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一片甲骨惊天下古老文字迎来新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19-11-12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记者 孙亚慧 参加讨论

    穿越三千年的历史,甲骨文的发展仿若星辰,照亮了我们与殷商展开对话的一幕幕瞬间。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精神脉络;代代绵延,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赓续,滋养了写在中华基因中的文化气质底蕴。
    “一片甲骨惊天下”。作为中国已知的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蕴含着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汉字方块形态和发展框架。120年间,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承,浸透着一代代研究者解码千年文明的心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怎样更好地发展甲骨文字研究,这个重要命题摆在当代人面前。
    历千年风雨而生机勃勃
    世界文明史上,许多古老文明都曾创造过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风雨,至今仍生机勃勃。
    “甲骨文与甲骨学,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最真实的素材。”在近日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如是说。
    谈及未来制定甲骨文研究的发展规划,宋镇豪表示,应从国家层面启动全国甲骨藏品单位的家底清理。落实甲骨文抢救性保护措施,全面推动甲骨文的专业整理与科学研究,推进甲骨文的知识展示与文创利用。他同时建议,要重视文理结合、打破界际,跨学科、同方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研究。顶层设计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指南,提高甲骨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
    “继续开展田野发掘,在殷墟以外的地区寻找甲骨,而且不必限于商代。同时也要继续做好各单位收藏甲骨的摸底工作并公布藏品,更多地使用数字化手段以便利更多的研究者使用。”吉林大学教授林沄说。
    从1962年开始跟从著名甲骨学家于省吾学习甲骨文的林沄认为,加强甲骨文研究,还需要继续吸引更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其中。“不仅是史学、文字学、语言学,还要有社会学、民族学,甚至天文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来。扩大视野,迟早会使甲骨学变成显学中的大显学。”林沄对此满怀期待。
    培养专业化研究后备军
    作为三千多年来有连贯发展历史的汉字源头,甲骨文不仅能作为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记忆,能够追溯中华文明的根脉。
    现如今,在已知的4300多个甲骨文字中,破译字仅1300个左右。大部分未识或未定字释读已很困难,涉及地名、物名、人名等,甲骨文的一些因素在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已经失传。
    如何解密这一块块中华文明的“化石”、如何透过一个个契刻字符揭开沉寂千年的历史真相、如何将破译甲骨文字这项系统工程更好发展下去……打造一支甲骨文研究的专业化队伍,“坐得住冷板凳”、让冷门学科不至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便尤为重要。
    “当前,甲骨文研究进入到攻坚克难的新阶段。”清华大学教授黄德宽说。“除甲骨文之外,两万余件商周青铜器铭文、数十万枚新发现的战国秦汉简牍以及其他先秦古文字材料,分散收藏在不同的文博考古单位,亟待开展科学保护、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要完成好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继往开来,发扬老一辈甲骨学家的优良学风,培养优秀的青年学者队伍,创新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开创新时代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新局面。”
    林沄认为,着眼于加强甲骨文方面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学校也可以将社会上从事甲骨研究的人请到校内做教师。“还可以考虑进行古文字专业硕士、博士点师资力量的合理调配,使人才培养更为全面。”
    先进技术手段“活化”甲骨文
    2006年7月,在立陶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决定,将中国安阳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珍视的人类精神财富。
    甲骨文,将生活中的真实片段刻画为一个又一个表意字符,这是先人所留的一份珍贵无比的礼物,也成为了现代汉字的源头。
    在120年后的今天,已有不少先进技术应用到甲骨文考释之中。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早在2004年,国家图书馆就已开始开发“甲骨世界”资源库,在线发布馆藏甲骨,是国内最早通过网络发布甲骨资源的收藏单位。资源库每年按计划更新,截至目前已发布馆藏甲骨近万片,是学界开展缀合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
    今年10月,免费开放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平台计划收录全部甲骨文著录和文献,目前已录入2万多篇论文,后期将收录246种以上甲骨著录,以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与前沿技术相遇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突破甲骨文字释读瓶颈,也推动甲骨学研究迈上了新台阶。
    同时,借助于微信表情包等生动的文化传播手段,甲骨文正从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中走向社会。
    在“甲骨文上班族”表情包系列中,“放假ing”“我的锅”“先撤了”等现代交流语境中略带诙谐的鲜活用语,都以甲骨文字的样式“活化”制作成了表情包,如今在不少年轻人的手机里频频出现。不同于以往传统文字稍显严肃刻板的传播方式,走出“闺阁”的甲骨文,与更活泼现代的文化产品设计联袂,“活”了起来,在走入大众的同时,也走向了更广阔的传播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