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泗洪警方向社会公布了城区59家印刷单位自今年1月1日以来的记分情况。据介绍,该考核方式以印刷单位开业后12个月为一个考核期,记分累计达到12分的,将从备案名录中予以删除,同时抄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笔者了解到,该考核方式是依据《江苏省特种行业治安违法行为累计记分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的,凡是有印刷企业被公安机关处罚过的、视频监控留存不足30日的、不按规定参加治安培训等情形的都将按不同等级记分,最高的可记12分。 量化考核的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最为常见的便是司机驾照的考核,当一位司机因违规驾驶被扣分累计到12分后,就会被依法扣留驾照,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受到刑事处罚。当这样量化考核方式被应用到印刷业的管理时,笔者不禁为这样的创新方式点赞。量化考核不仅是对印刷企业规范经营、守法经营的一种权益保护,更是对违规经营的一种警示。以印刷企业培训为例,实际经常存在着“叫不动、请不来”的情况,量化考核的方式直接将是否参加培训与生产进行挂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不愿意参加培训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印刷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具有工业生产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是新闻出版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因此相关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应当将量化考核方式纳入监管工作中,比如对印刷企业不参加培训、印制质量不合格、无委托书备案手续却承印出版物、无准印证却承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行为进行不同等级的计分,对触碰“底线”、踩踏“红线”的行为可记最高分。 同时,随着环保刚性要求的不断增强,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对印刷企业的监管存在一定的“一刀切”做法,让印刷企业对环保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笔者建议,环保部门可依据印刷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一些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环保违规行为“分数化”,既可以让印刷企业认识到容易发生环保违规的生产环节以及严重程度,也可以给企业整改留出“缓冲时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