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济(1909.4.4-2010.7.30)(王爱群摄) 在全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拓展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举办纪念吴宗济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为契机,与国内外学界同仁一起深切缅怀一代学术大家吴宗济先生,回顾他的治学之道,品味他的学术成果,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吴先生的学术人生清晰地呈现了中国语音学从传统的口耳之学到实验语音学,再到现代多学科融合的语音与言语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老一辈学者奋斗终身的初心和使命,了解语言与言语学科发展进程中的成就与挑战,凝聚共识,努力开拓学科创新发展的方向。 吴宗济先生是中国语音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光辉典范。他无私无畏,放弃优渥的生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语言研究所并建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支实验语音学研究团队,是新中国实验语音学的拓荒者。他学贯中西,一方面继承中国音韵学的研究传统和方法,另一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推动建立起具有汉语特色的语音实验方法和研究范式,是新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他敢于创新,积极开拓实验语音学研究的新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带领中国实验语音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是新中国实验语音学的领路人。他心系社会,积极倡导科研服务社会的学术理念,大力推动实验语音学基础理论研究与言语工程技术开发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进程,是新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实干家。 一、无私无畏,勇挑拓荒重担 1920年代,刘复先生从法国留学归国,并带回了一批语音实验仪器,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乐律实验室”。后刘先生不幸早逝,罗常培先生执掌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继续提倡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语音和方音,呼吁语言学者用音标来注音,用仪器来分析语音。罗先生深刻指出:“辨章声韵,审音为先。前人操术弗精,工具不备,或蔽于成见,或囿于方音,每致考古功多,审音功浅。自近代语音学兴,而后分析音素,可用音标以济汉字之穷;解决积疑,可咨实验以补听官之缺;举凡声韵现象,皆可据生理物理讲明。从兹致力,庶几实事求是,信而有征矣。”这段话振聋发聩,对吴宗济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吴先生自己的书斋就因此而取名为“补听缺斋”。 1935年10月吴先生作为赵元任先生的助手加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赴武鸣、龙州、百色等地调查壮语。次年回南京,跟赵元任先生试制分析声调的仪器,并前往武昌调查湖北方言。在南京沦陷前夕,吴先生随史语所迁往长沙,后至昆明,继续根据录音材料分析方言语音。在赵元任先生受聘去了美国之后,吴先生与丁声树、杨时逢、董同龢继续完成了湖北和湖南两个地区的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后于1940年离开史语所。 吴先生在中科院语言研究所门前 (吴先生家人提供) 1956年,罗常培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在1956年制定的“国家科学发展计划”中,要求语言研究所开展机器翻译和实验语音学两项研究。为开展实验语音学研究,吴先生应罗常培所长的邀请,从上海调到北京,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条件,住进了端王府夹道七号大院的六七平米的斗室,从此投身到实验语音学这一国家急需的研究领域,领导语言研究所语音组工作,肩负起中国实验语音学拓荒者的历史使命。 二、西学中用,奠定学科基础 1957年,为了迎头赶上国际研究前沿,罗常培先生和吕叔湘先生等所领导决定派吴宗济先生赴捷克考察国际上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情况,为期一年。吴先生在出国之前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方特教授(Gunnar Fant)发表的“近代言语声学研究的仪器和方法”(1957)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约恩荪教授发表的“声学语音学新技术对语音学的贡献”(1957)等文章,触动很大,于是申请赴瑞典和丹麦考察访问,得到了所领导的批准。 1958年春,吴宗济先生前往瑞典访问考察,参观了方特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看到他们自制的语音合成装置,在当时比英美还先进,可以发出不同的元音和辅音。在丹麦访问期间,吴先生拜访了哥本哈根大学约恩荪教授。通过在丹麦和瑞典等地的学习访问,吴先生不仅学习了许多新技术,带回了许多资料,而且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传统语音学向实验语音学快速发展的这个方向。回国之后,吴先生带领语音组的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地开展语音实验研究,短短几年就开辟了普通话生理语音和声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1981年与胡乔木先生(左1) 讨论声调和诗词(吴先生家人提供) (1)普通话生理语音和声学基础研究 在考察回国之后,吴先生向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取经,自己设计建设了合格的消声室,并积极配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需要,带领大家全面研究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性质。吴先生认为,语音声学研究必须与生理研究相结合,寻找元音和辅音声学性质的生理依据。于是,他亲自研制腭位仪,并采用医院的X光设备来研究发音生理特征,拍摄了国内仅有的一套能够覆盖普通话所有音节的口腔X光片,还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主编了《普通话语音实验录》,其中包括语音的生理、声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普通话元音、辅音和声调的实验分析报告等内容,约三十万字,图表约三百幅,部分研究成果在《声学学报》和《中国语文》等杂志上先后发表。吴宗济先生主编的这套《普通语音实验录》表明我国语音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口耳之学转变为现代的实验语音学,在学科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语音学应用研究 当时国外通讯工程正在寻找语音在传输中哪些谐波、哪些频率成分是必需保留的,而哪些却是次要的,从而出现了多余率等概念。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通讯效率,必须找到语音的“最小载讯成分”。此时,国内的军事部门和通讯院校也正在研究声码器、频带压缩等通讯技术,要求从波形中找到汉语元音和辅音的“最小载讯成分”。1958年6月一回到国内,吴宗济先生就马上跟军事部门和通讯院校研究声码器等技术的同行们取得联系,在研究中相互配合、相互讨论,促进了相关研究。 吴先生用他自己设计和装配的声学分析装置进行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频谱分析。当时,总参通信兵部、四机部三十所、邮电科学院邮电研究所的同行们都是语言所的常客。吴先生领导语音组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受到通讯部门的重视,而且也服务于民众。1963年春节的除夕夜,呼家楼一栋居民楼起火。公安局拿到几个嫌疑犯的声音,请语言所协助确定作案嫌疑犯。通过对共振峰和基频等声学参数的对比研究,确定了三、五个人,供警方参考,有关方面来信表扬了语言所的这项工作。吴先生带领语音组参与这宗嫌疑犯侦破工作的成功,说明语音组所做的语音研究成果抓住了语音的本质。 三、走向国际,引领学科发展 1978年吴先生收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约恩荪教授邀请,参加了1979年在哥本哈根举办的第九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吴先生在会上发表了“A preliminary study of distinctive feature in Standard Chinese(普通话区别特征初探)”一文。在这篇论文中,吴宗济先生认为,考虑汉语的语音特征,不能不把声调的区别特征一并考虑在内,并细致给出了汉语普通话的元音、辅音和声调的三种区别特征矩阵模型。把元音、辅音和声调一起考虑,并运用中国音韵学的概念和术语,令与会学者眼前一亮! 捷克科学院院士龙波特尔教授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约恩荪教授把吴宗济先生介绍给国际语音科学会议的理事会全体成员,他们二位在理事会上推荐吴宗济先生为常务理事会成员。会议主席对吴先生说,“有人曾三次向会议申请为理事,都未通过,把名额留给了新中国。” 四、服务社会,拓展学科价值 1980年后,鉴于“人—机对话”系统的研制与发展,言语工程和语音学的结合在国内已提到日程上来。特别是90年代,国际大公司纷纷抢滩中国言语工程市场,设立语音研究中心。 面对这一形势,已经退休的吴先生开始探索汉语语音学如何面向信息时代的未来,以及中国如何在语音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等重大问题。他认为一般的语音学内容和语音分析手段已不能适应言语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语音学者必须与工程师密切合作,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吴先生曾说过,语音学要开拓创新,要“先占领阵地”,凡是有关汉语的课题,最好由中国人来做或先做。如果汉语的某些学问,外国人都做到家了,而我们还没有人想到或完成,是否也算一种“国耻”!如果是中国人做出的,但是都在国外完成或发表了,甚至给他们的企业采用了,回头来赚中国人的钱,这就是“楚才晋用”了。 在他的带领下,语音学按照言语工程所需的内容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他开始致力于普通话语音信息处理及语音合成自然度的实验研究,由于汉语的特征与印欧语系的不同,有许多规则不能照搬,在近二十年中不断探索,他对汉语声调的变调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必然和或然变调”,他与清华大学、科大讯飞等单位合作,为他们培养学生,完成了一系列的汉语语音音段和超音段的处理规则和模型,更对传统的中国音韵学中某些内容做出新的分析和继承。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与科大讯飞成立联合实验室。在这个合作平台上,吴先生带领大家研究汉语的声调和语调,相继开展了多语种研究、地方普通话语音研究、情感语音研究等,为中国言语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面向未来,推动学科升级 为人民做学问,是吴先生70年音路历程的初心和追求。时光荏苒,吴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0个年头了。语音学与语言学研究进入了新时代,在国际和国内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逐渐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科学、计算机深度学习等领域紧密结合,并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中,开展面向认知智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研究,已成为语音与言语科学面对的时代使命。 近些年来,我们认真践行吴先生倡导的“科研服务社会”的学术理念,申报并成立了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并在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经费的支持下,重点开展了面向汉语特点的言语产生、感知和认知发展等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如跨方言的语音产生研究、汉语自然口语语篇和言语交互中的韵律特征研究、儿童语音产出和发展研究、第二语言语言习得研究、病理语音和老龄语音研究、三维可视化发音建模研究等。其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的发音测试与评估标准”通过专家组验收,并作为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和要求。谢伏瞻院长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中央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使命职责和战略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和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的崇高使命。 在落实我院三大体系建设任务中,我们应面向未来,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力量和资源,从认知智能研究视角出发,以国家语言科学学科重大战略需求为主攻研究方向,以推出高质量成果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升级为目标,结合国家脑计划和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布局,加速开展面向认知智能的语音与语言科学研究,把科研服务社会这一学术理念落到实处。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16。 作者:李爱军、胡方、熊子瑜(语言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