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代词是先秦汉语一种常见的语法单位,是体现上古语法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觉得古汉语简洁的原因之一。 1. 零代词概说 零代词的能指是零,而它的所指是指代。零代词跟普通代词有相同之处:要有前词,并占有一定的句法位置。先秦语法整体性强,语法单位个体的特性,经常存在于句法和语义的整体关系之中。正是这种特性,使得零形式能产生指代作用,而产生了零代词。 王力先生曾提出“隐去”,吕叔湘先生曾提出“隐含”,零代词跟这两个术语表示大体相同的意义。省略和零代词都是在不使用词语的情况下,来表达一定的语义;二者的不同之处,简略地说是:对于那个没有使用的词语来说,省略是用否两可,零代词是通常不用。 零代词表示称代,通常属于第三人称代词。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补语(简称:零主语、零宾语和零补语)。 2. 零代词作主语 第三人称做主语时,不使用代词“之、其”,而是用零代词。零主语最常用在复句中,少数用在主谓性宾语中。 由于零主语要有前词,所以很少用于单句,而主要用于复句中第一分句之后的分句。零主语可用于各种复句,最常用于承接复句。零代词经常指代前分句的主语,也可以指代前面的宾语、补语、定语等其他句法成分。 零主语用于主谓性宾语时,其前主要使用动词“请、愿”。 3. 零代词作宾语 零代词常给动词作宾语,也用作介词宾语。 零代词作宾语时,通常用于由“不、弗、勿、毋”构成的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常分别表示行为的实现与否。在句中使用及物动词时,它们在行为指向外在事物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而在用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时,行为的实现与否分别表现为“之”和零代词。 动词带零宾语跟不带宾语,从形式来看是相同的,但二者并不相同。 在否定副词不同的情况下,其后零宾语的使用情况也不相同。零代词最常用在“不、弗”修饰的及物动词之后,这些动词一般表示针对上文所述的事实而采取的行为,宾语大多是受事宾语,也可以是与事宾语。带零宾语的数量,“勿”远少于“不、弗”,并主要构成祈使句。在否定副词中,“毋”的数量最少,极少带零宾语。 肯定句中零宾语数量不多,有两种形式:个别动词带有“于”字补语时,可带零宾语;存现动词和及物性不强的动词,在带有“焉”之后,可以构成零宾语。 在先秦的否定句中,可以见到很少量“之”字宾语;这是一种边缘用法,它跟零宾语形成交叉,但并不影响否定句通常不带“之”字宾语的结论。 零代词也用做介词宾语,在常用介词中,“以”时常带零宾语。 4. 零代词作补语 零补语通常用助词“焉”作标记,述语是常带“于”字补语的谓词性词语。这样的谓词性词语有两类:一类是不及物动词(包括准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另一类是述宾短语,述语通常由及物动词或存现动词“有”“无”等构成。 “焉”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句末标记零代词,由于其前常用带“于”字补语的谓词性词语,这些谓词性词语在直接带零代词时,便产生一个语法意义:“于”,便构成“于+零代词”形式的零补语。 零补语最常表示与事、处所,也表示时间、原因和比较。 用做补语的零代词跟“之、是、此”都不同,所以“于+零代词”跟“于之、于是、于此”也不相同。 零代词跟“于之”不同。先秦汉语中,“于”字补语和“之”字宾语是两种不同的后加成分,它们表示的是相互排斥的语义关系,所以“于”和“之”并不组合,也就不存在“于之”。 零补语和“于是、于此”不同。零代词是人称代词,“是、此”是指示代词,代词类别不同,构成“于”字介宾时特点也多不同。 “于是”最常用于句首,表示事实之间的关联,这是它的基础用法。“是”指代前面句子所述事实,来说明本句的时间或背景,以表示两件事的关联。表示处所、比较是它的边缘用法。 零补语最常表示与事、处所,其前最常用的动词,例如“问、与、有、存、死”等,“于是”前都不使用,所以这些动词性词语后的零补语,一般都跟“于是”不同。 零补语和“于此”都常表示处所,但语用特点不同。零补语指代的一般是所交谈的处所,尤其是本句内说过的处所;“于此”指代的一般是交谈者所在的处所。 表示比较时,最常使用零补语,使用“于此”的数量不多,“于是”只有个别例句,它们在表示比较时还各有特点。 零补语跟“于是、于此”在主要方面并不相同,但也有个别交叉之处。根据这点儿交叉,来断定它们相同,并将“焉”归入代词,证据不充足。 5. 零代词和汉语史研究 引入零代词对汉语史的研究有两点启发。 1)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先秦语法的研究中,存在有描写和译注两种不同的方法。描写性研究是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先秦语料进行分析、归纳,进而产生结论。译注性研究是先对先秦语料进行翻译或解释,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法分析。 在翻译或解释的基础上来进行语法分析,常以今律古,肯定会跟描写性的研究结果不同。 2)零不等于没有 在数学上零不等于没有,语言学中零形式同样不等于没有;先秦汉语使用零代词是它的重要特点,引入零代词与否会影响有关的语法结论。 零主语利于思考上古汉语的主谓结构,零宾语有助于认识肯定句和否定句,并可深入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认识,零补语有助于认识它跟“于之、于是、于此”的关系。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布龙菲尔德1980 《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承泽1982 《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名凯2011 《语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何乐士2004 《左传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甲柏连孜2015 《汉文经纬》,姚小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景农1994 《汉语文言语法》,北京:中华书局。 吕叔湘1979 《文言虚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2 《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1983 《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梅广2015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台北,三民书局。 王力1957 《中国语法理论》上、下,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9 《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叶斯柏森1988 《语法哲学》,何勇等译,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伯峻、何乐士1992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树达1962 《词诠》,北京:中华书局。 作者简介: 李佐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上古汉语语法、语义研究,在《中国语文》等书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专著《文言实词》和《古代汉语语法学》等。曾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广播电影电视部高校社科成果奖、浙江省高校社科成果奖。《文言实词》试图在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语义来描写实词,对于实词的某些结论有新的思考。《古代汉语语法学》则是对上古汉语语法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系统描写的尝试;而零代词等的提出,则是上述工作的继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