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人民性——一种艺术共同体的想象与建构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中国文联出版社 newdu 参加讨论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人民性——一种艺术共同体的想象与建构》
    ISBN:978-7-5190-3548-8
    作者:刘永明
    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开本:16开
    定价:145.00元
    内容简介
    在艺术学领域,“人民性”问题是个“熟悉的陌生人”,但学术界对其作专题性、系统性研究的并不多。全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艺术人民性范畴为中心,采取先史后论、历史——现实结合的学术范式,系统梳理了中外古代艺术人民性和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思想基础、主要内涵和根本特征,以及在当代理论语境下,艺术人民性与阶级性、党性、人性、人道主义等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传统范畴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刘永明,江西永丰人,1971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部)文艺学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化理论、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参与了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传统节日”“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等各种课题。发表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理查·罗蒂与当代分析哲学》《沃尔夫冈·伊瑟尔与文学接受理论》《维特根斯坦与语言分析学派》《颠覆抑或超越——2004年中国文学经典“解毒”思潮回顾》《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三种理路》等论文50多篇(有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合著有《春润文心——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体系》(第二主编)。 专著有《左翼文艺运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建设》《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等。
    目 录
    自序
    第一辑 引论
    人民性:一种艺术共同体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人民概念及其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 人民性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第三节 艺术人民性的理论确定性和合法性
    第四节 一种艺术共同体的想象与建构
    第二辑 史论
    第一章 审美世俗化:启蒙主义与革命民主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一节 “走向人民”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永恒主题
    第二节 西欧启蒙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三节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俄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艺术人民性的论述
    第二节 列宁及苏俄、苏联时期的艺术人民性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和近代启蒙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艺术人民性
    第二节 艺术人学的现代性和审美大众化:
    旧民主主义艺术人民性
    第四章 总体性: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早期: 现代艺术人学的发展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中期:艺术人学和审美大众化
    理论的全面展开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期: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艺术理论的传播
    第五章 阶级性与大众化:左翼文艺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艺术人民性
    第一节 左翼文艺运动与国际左翼文艺思潮
    第二节 新启蒙运动的文化大众化,通俗化
    第六章 民族化与政治化:毛泽东诗学与人民美学体系
    第一节 “中华民族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概念的
    提出和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毛泽东的人民观
    第三节 毛泽东诗学中的艺术人民性
    第四节 周恩来的艺术人民性
    第五节 “新的人民的文艺”观的阐释和推广
    第七章 百花齐放与人民性“被黜”:十七年时期艺术人民性的发展
    第一节 十七年艺术理论发展简史
    第二节 十七年艺术人民性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作为分水岭的“1962年现象”和“大写十三年”
    第四节 “文革”文论
    第八章 “人民美学”再出发:新时期40年艺术人民性
    第一节 从 “二为” 方向到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第二节 1970年代末-2000年艺术人民性理论研究
    第三节 2000年后艺术人民性理论研究
    第三辑 总论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理论基础、本质和表现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社会、哲学和艺术学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本质
    第三节 艺术人民性的表现形态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艺术人民性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创作主体
    第二节 作品内容
    第三节 社会效果
    第四节 艺术性
    第四辑 专题论
    第十一章 艺术人民性与阶级性、党性、人性、人道主义
    第一节 艺术人民性和阶级性
    第二节 艺术人民性和党性
    第三节 艺术人民性和人性、人道主义
    第十二章 艺术人民性和主体性、本体性
    第一节 人民性和主体性
    第二节 人民性和本体性
    第十三章 艺术人民性与民族性、世界性
    第十四章 地方性:人民性的具体性
    第十五章 从革命性到现代性:人民性与“新人”理论
    第十六章 艺术人民性与大众文化、文艺大众化
    结语
    后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