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道北京 | 为什么要说“逛”庙会?

http://www.newdu.com 2019-07-24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北京 | 为什么要说“逛”庙会?
    (一)
    庙会,在中国几乎每个上点儿“岁数”的城市都有。但是,庙会在北京却是另外一种文化风景,因为北京人太重视庙会了。
    现在的庙会,尽管被各种文化包装,已然离开了“庙”,只剩下“会”了,但就其内容来说,它依然是老北京民俗风情展示的舞台,也是民间艺人们才艺集中展示的平台。
    在北京庙会上,各种民间艺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果说,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北京民间的狂欢节,那么庙会就是狂欢节的“嘉年华”。
    
    北京城的马路越来越宽,楼厦越来越高,现代时尚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但是您在北京,总还能找到土生土长的京味儿,毫无疑问,庙会,是品尝京味儿的最好去处。
    北京人说到庙会,总要在前边加一个“逛”字。逛庙会,是北京人过年长盛不衰的“节目”。
    
    为什么要说“逛”庙会,不说“看”庙会呢?
    因为北京的庙会,是需要像饮茶酌酒那样,慢慢儿地浅酌低饮细咂摸的。
    走马观花似地“看”,是咂摸不出庙会那浓浓的京味儿来的,必须得溜溜达达地闲“逛”,才能“逛”出味儿来。
    (二)
    北京的庙会历史悠久。“久”到什么份儿上呢?有学者考证,早在元代北京就有庙会了。
    元大都时代,北京的寺庙确实很多。北京历史上有过840座寺庙的记录,元代留下的大小寺庙有近百座。
    
    元大都的寺庙香火很旺,但考证庙会的源流,并不是北京城的“专利”。
    庙会,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社祭。什么叫“社”呢?
    “社”这个字在古代非同寻常,古代的人把土神和祭土神的祀礼叫“社”。
    当然,现代它也了不得。如果在“社”后边再加一个“会”字,世界上的所有现象俩字全包了。
    有“社”就得有坛庙,庙堂本来是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后来也成了祭祀的场所。有祭祀就有庙会,因为最早的庙会,是与祭祀相关的。
    庙会,说白了就是每逢开庙的日子,香客们的“聚会”,后来才演化为“市”。每逢开庙的日子,也同时开“市”。
    如果这么说,北京庙会的源头,可不仅仅停留在元代,早在西周的“蓟”城时代,就有庙会这种形式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找不到史料证明,但我认为,北京的庙会至少在晋代就有了。
    北京现存最早的寺庙之一是潭柘寺,当初叫嘉福寺,建于晋代,到现在有1700多年历史了,比明代的北京早了近1000年,所以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史书上记载,当年的嘉福寺香火极盛,想必当时的庙会,也会有香客云集的盛况。
    其实,后来人们所说的庙会,跟最早的庙会已经不一样了。当然,跟现在的庙会更不是一回事了。
    (三)
    北京的庙会演变到近代,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市”了。
    “市”就是集市,类似农村定期赶集的集市,现在城市的早市、夜市。只不过,庙会是借助于寺庙开庙的日子而形成的集市。尽管地方是在寺庙,但宗教(庙)的成分已经淡化。
    比如老北京有名的土地庙庙会,地址在现在宣武门外的下斜街。土地庙建于元朝,原有三层大殿,后遇火灾,烧了一些殿堂,有庙会的时候,只剩下不大的一个殿了,供着土地爷和土地奶奶。
    庙会每月逢三(农历初三、十三日、二十三日)开庙。开庙的时候,人山人海,但人们来此并不是拜土地爷,主要是借这个地界儿,来买卖生活的日用品,及粮油、蔬菜、水果、小吃等。
    老北京的庙会不少。我手头有份1930年统计的资料,当时北京的庙会,城区(相当于现在的二环路以内)有20处,郊区有16处。
    当时有“八大庙会”之说,即西城的白塔寺、护国寺;东城的隆福寺、东岳庙;南城的土地庙、蟠桃宫(地址在东便门)、白云观、火神庙(即厂甸)。
    
    到北京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北京还有“五大庙会”之说,即土地庙、火神庙(即厂甸)、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
    这“五大庙会”,都是属于定时开“市”的庙会,比如西城的护国寺,每月逢六开“市”;东城的隆福寺,每月逢一、二、九、十开“市”,因这两个庙会规模较大,逛的人多,所以老北京有“西庙”“东庙”之说。
    每逢年节开放的庙会有火神庙、白云观、蟠桃宫、万寿寺、黄寺、大钟寺、雍和宫等。
    这类庙会虽说有寺庙的香火相衬托,但就庙会本身而言,依然是“市”的概念,没有多少宗教的内容了。
    白塔寺庙会的杂耍、京剧、曲艺、鸽子、鸟儿;隆福寺庙会的古董、古籍和小人书摊;护国寺庙会的鲜花、各样儿的北京小吃、小金鱼儿;春节的厂甸庙会,空竹、风车、风筝、洋画儿、大串的糖葫芦,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1963年春节,厂甸庙会的年货摊儿,从和平门外的桥头起,一直向南摆到了虎坊桥的十字路口。
    那会儿,内城的城墙还没拆,城墙外的护城河结着冰,河岸到处是货摊棚子,从和平门往东一直到前门,往西到了宣武门。
    庙会人声鼎沸,逛庙会的人摩肩接踵,扬起的尘土,在天空中弥漫,逛完庙会,人快成“土猴儿”了。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从初一、初二一直到初五、初六,逛庙会的每天都有十多万人次。当然,我也在其中,这一盛况至今难忘。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