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小兵雄赳赳》:隐藏的文采

http://www.newdu.com 2019-07-18 中国作家网 汤锐 参加讨论

    说起来,我跟刘海栖先生的小说还挺有缘分的。1991年第一次见到他,就是去济南参加他的小说研讨会。那时候他意气风发,一口气写出了好几部长篇儿童小说。那次见面印象最深刻的,是被他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独门写作方法震到了。那时他三十多岁,已经是明天出版社的总编辑了,当老总日常管理工作可想而知,哪里有大块时间写长篇小说呢?海栖说,就先“搭个骨架”,然后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往骨架里填肉”。说的人很轻松,听的人不禁感叹:这是一个才思敏捷的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不由得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海栖写小说这件事,似乎就在那次研讨会之后戛然而止了。三十年间,再没听到他在小说写作上有过什么风吹草动。
    多年之后,他从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位子上退休了。今年年初,出版社寄来了他重拾创作后的第一本儿童小说《有鸽子的夏天》。再过几个月后,这本《小兵雄赳赳》也要出版了。
    有些人真是上帝的宠儿啊!比如刘海栖,他做童书出版做得风生水起、业绩骄人,退休后一个漂亮转身,拾起笔便写童话写小说。本想按惯例说句客套话:又是一位被出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转念一想不对啊,谁说他被耽误了?搁笔三十年,除了导致作品数量较少之外,他的创作文脉似乎毫不费力地就接续上了,并且还以三级跳的速度在往前进,瞧瞧他端出的热乎乎新作,比起许多三十年来笔耕不辍的人们有哪一点儿差了?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活过的每一分钟都不是浪费,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一笔财富。三十年的岁月发酵,足以把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才思敏捷的青年,酿成一窖美酒。与三十年前的那几本小说相比,这两部新作分明已经站在了更高的阶梯上。
    翻开这本《小兵雄赳赳》,这是一部与我们多年来习惯了的儿童小说很不一样的作品,它太有辨识度了。它的辨识度不仅是因为校园之外军营新兵的题材,不仅是因为写了几十年前那一代少年的生活,说它有辨识度,是因为其与众不同的文字表达风格。我惊讶地发现,海栖不知什么时候已然成长为儿童文坛的一介另类,换句话说,他终于在文字中找到了自己。
    艺术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文学家最见功力的应该是他对文字的运用,正如一个歌唱家最见功力的是他对嗓音的运用、一个舞蹈家最见功力的是他对肢体的运用……文字,才是文学家用来盖房子的砖头。我觉得,看一个作家是否有天赋,要看他对文字的感觉,这一点,也正是我对海栖最认可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文字的美是与辞藻的华丽程度成正比的,但其实更多时候,文字的美是与表达的准确程度成正比的。
    《小兵雄赳赳》乍一读好像没有什么文采,换句话说,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极少用,全是简单的陈述句,是憨憨的大白话,甚至是带有山东方言味道的口语,而恰恰从这一点上,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本小说写的是军营里一群十六岁左右的新兵,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山区;有的家境优渥,有的家境贫寒;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素质差异很大,却都怀揣着一个共同而朴素的士兵英雄梦,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一点点磨炼着意志品质。所以,作者抹掉了所有表面的纹饰,就用这样憨憨的、质朴的、青春期男生味道的第一人称口语,来呈现军营里半大小子们那种懵懂的、愣头青式的气质和原生态的生活气息。这不是我们习惯的“作家的语言”,而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
    但是,由此便说《小兵雄赳赳》没有文采那是不对的,相反,这部小说的叙述语言太有魅力了,堪称“隐藏的文采”。
    这些隐藏的文采在哪里呢?
    首先,是描写的准确性。
    小说是要写故事、写人物、写情感的,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小兵雄赳赳》塑造了一个警卫连新兵排的群像,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二十来个,其中至少有一多半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生动的印象,这得归功于作者准确的描写。
    比如陈连长和侯班长,这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带兵的人,作者设计了一些非常生动的场景细节,两个性格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例如:
    陈连长揪着何晓凯的耳朵发出怒吼,像端着机关枪扫射:
    “好你个何晓凯!你不得了啦!你尾巴翘得高啊!都翘到天上去啦!你的尾巴赛过孙猴子的金箍棒子,把天捅得砰砰响,把天都捅破啦……”
    我们听了想笑不敢笑。
    吕连长站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陈连长发火。
    “……我就知道你骄傲,何晓凯!”陈连长继续轰炸,“你爹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你骄傲,说你从小就骄傲,说你吃那什么玩意都要抢热乎的……”秦东久嘴里咯嘣咯嘣响,陈连长看了他一眼。陈连长继续吼何晓凯,“你爹叫我坚决不能表扬你!我开始还没当回事!我心想一个小毛孩子有什么骄傲的。可是那次紧急集合就看出你骄傲,我故意叫你出出洋相好长点记性!”
    ……
    “可是何晓凯啊何晓凯!”陈连长说,“看来你没长记性!傲气也没煞掉啊!”
    “长了长了!煞掉了煞掉了!哎哟哎哟……”何晓凯的脖子都给拽长了。
    “根本没有!”陈连长大吼,“我说没有就没有!”
    “没有没有!”何晓凯的脸也歪了。
    再看看这个:
    ……我擦了一把眼睛,发现面前的根本不是我弟,而是侯班长!我问干吗?侯班长拿着那个装闹钟的小木盒朝我晃晃。
    侯班长来叫我上岗啦!
    我钻出暖和的被窝,跟着侯班长去上岗。
    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风迎面扑过来,我打了个哆嗦。我吸进了一口凉风,嗓子痒起来,我咳了两声。
    侯班长看了看我。他伸手把我的大衣领子竖起来,又叫我把棉帽的帽耳朵放下来。
    到了哨位后,侯班长又叮嘱了我一些站岗需要注意的事情。
    ……
    我结结巴巴地一喊,那边就说:
    “刺刀!回令——”
    “草鞋!”
    那天的口令是“刺刀草鞋”。
    我听出是谁了!
    果然,侯班长从黑影里走出来。
    换岗的人也过来了。
    我这才知道,侯班长竟然陪我站了整整一班岗!
    一个粗犷,一个细心,活像是小兵们的一对严父和慈母。
    有时候,作者只用寥寥数语,便精准地描摹出人物的状态:
    过了一会儿,营房门口传来自行车铃声,所有人的头都扭过去了。
    侯班长就大喊,那谁谁,谁谁,别顺拐!谁谁,谁谁,你们怎么都顺拐了……
    “好吧,”侯班长说,“算了,解散!”
    所有人都朝通信员那里跑过去。
    为什么顺拐呢,心不在焉嘛!正在队列操练的小兵们满心惦记着通信员送来亲朋好友的信。一句“那谁谁,谁谁,你们怎么都顺拐了”,就写出了一群人的状态。
    其次,是生动的比喻和画面感。
    海栖很少使用形容词,但精于比喻的运用,不知是否因为他自幼爱好画画,绘画对文字运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比喻总是充满了画面感,往往产生极其生动的效果。例如写小兵秦东久半夜想家躲在被子里哭,侯班长过来掀开被子一看:“嗬,秦东久像一只蜷在豆叶上的豆虫,一耸一耸哭得好伤心!”例如写不会打篮球的董副师长:“他抱着篮球在篮架底下转了好几圈。趁几个人目瞪口呆,两手端着球往上一抛,像泼洗脚水一样,把球扔进了篮筐。”再比如写一位科长让新兵阮三成给理发,理完发又要阮三成为他掏耳朵,“阮三成拿着掏耳勺给他掏。这位科长像给挠了痒痒的猫,瘫在椅子上,舒服得长吁短叹。”
    第三,是不动声色的幽默。
    相比较而言,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憨厚无辜的口吻来幽默地叙述人和事,比起用色彩斑斓的语言、眉飞色舞的口吻添油加醋地叙述,前者的杀伤力往往更大。尤其是在写实作品中,这倒成了海栖小说风格的一个鲜明特色。
    例如:
    董副师长和蔼可亲,他常到警卫连来和战士们聊天。郝司务长很怕他。有一次董副师长和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和战士们拉家常。董副师长嘴里咯嘣一声响,他从嘴里掏出一块小石子。“通信员!”董副师长叫道。“到!”通信员跑过来。“叫郝司务长来,带着扁担和筐!”郝司务长赶紧带着扁担和筐跑来了。董副师长指着饭桌上叫郝司务长把东西抬走。郝司务长找了半天找到一粒小石子。郝司务长赶紧检讨。“好吧,”董副师长说,“这次算了,以后再有石头,把战士的牙硌掉了,我叫你自己抬着筐把自己扔掉!”
    “董副师长和蔼可亲”,可是为什么“郝司务长很怕他”,不用多解释,原因竟是如此令人忍俊不禁。
    再来看看军营里的春节联欢会,军营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就是唱歌:
    陈连长清清嗓子又起了个头,“说打就打预备——起”这是他最拿手的,三重唱,他用巴掌朝一班一拍,又朝二班一拍,再朝三班拍,大家扯起喉咙唱,“说打就说打就说打就打……打他个样儿叫他样儿叫他样儿叫他看一看,杀!”三十六条喉咙像三十六门小钢炮,炮弹咣咣地炸响,声浪简直要把屋顶掀翻了。
    读到这儿我已笑翻。
    令人感慨的是,海栖就是用这样憨憨的、质朴的、准确的、散发着幽默感的文字,把一群小兵在部队大熔炉中如何成长的过程,写得丝丝入扣、铭心刻骨。从第一次往领章和军帽里面写上自己的血型,第一次夜间紧急集合十公里越野行军,第一次打背包散了架,第一次夜间站岗想家哭鼻子……直到调去前线指挥部参加全师军事演习,到跟随大部队野营拉练,小兵咬着牙强迫自己一点一点长大、一步一步学着做一个真正的军人。
    小兵刘立宪第一次夜间站岗那一大段写得真好,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人物的心理活动层层推进,到最后竟然读得人眼眶有点湿了。一个十六岁的小兵,在那样天寒地冻的时刻想家,想的都是在父母温暖羽翼下做幸福孩子的感受,而一旦坚持过来,他就不再是孩子,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了!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刘立宪走在野营拉练的行军路上,因为没有经验,他的裤子总是勒着腿,他的脚底板也磨出了泡,但是他就是不肯上收容车,也不肯让马参谋替自己背背包,他听着宣传队的女战士打快板给大家鼓劲儿,心里想着:还有五里路,那真的不算路!读到这儿,本书的书名忽然响亮地浮现在脑海里:小兵雄赳赳!
    在这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勇气、比如担当、比如男孩的成长……
    几十年前那一代小兵的故事,希望能在今天的少年中找到知音。
    (作者系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编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