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著 一、文献整理和作家生平 少陵诗传 江希泽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杜诗新补注 信应举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话六种校注 张忠纲编注 齐鲁书社2002年版 杜甫在湖湘——杜甫湖湘诗研究资料汇编 丘良任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杜诗释地 宋开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 萧光乾整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 陈冠明、孙愫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全杜诗新释 李寿松、李翼云编著 中国书店2006年版 杜集叙录 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编撰 齐鲁书社2008年版 杜甫大辞典 张忠纲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杜工部诗集辑注 韩成武等点校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范震威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杜甫湘中诗集注 袁慧光著 岳麓书社2010年版 杜甫年谱 刘文典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全集校注 萧涤非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金元明人论杜甫 冀勤编著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杜甫集校注 谢思炜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清代杜集序跋汇录 孙微辑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作品及综合性研究 李杜诗学 杨义著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诗圣杜甫三峡诗新论 鲜于煌著 重庆出版社2001版 杜甫夔州诗研究 谭文兴著 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杜甫研究论集 刘明华著 重庆出版社2002版 杜诗艺谭 韩成武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夔州诗论稿 蒋先伟著 巴蜀书社2002年版 杜诗语言艺术研究 于年湖著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杜甫新论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叶嘉莹说杜甫诗 叶嘉莹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甫诗歌讲演录 莫砺锋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与儒家文化传统研究 赵海菱著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杜甫夔州诗疏论 封野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与中原文化 葛景春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蔡锦芳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诗集导读 刘开扬、刘新生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杜诗杂说全编 曹慕樊著 三联书店2009年版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葛景春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杜诗论析 吴明贤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杜甫研究新探 王辉斌著 黄山书社2011年版 杜诗及中晚唐诗研究 张巍著 齐鲁书社2011年版 杜甫诗歌研读 胡大浚 王为群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史因革论 李新、刘昊旸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歌行艺术研究 辛晓娟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秦州上空的凤凰——杜甫陇右诗叙论 薛世昌、孟永林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 鲁克兵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左汉林著 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诗圣杜甫研究 张忠纲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诗圣杜甫 吕正惠著 三联书店2015年版 杜甫论议汇稿 邝健行著 学苑出版社2015年版 杜甫与地域文化 葛景春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考释 曾祥波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朝圣:重走杜甫之路 左汉林著 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 杜诗艺术与辨体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回首望长安:杜甫书写的“安史之乱” 陈岸峰著 中华书局2018年版 三、传播影响研究 《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 郝润华著 黄山书社2000年版 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 吴怀东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学引论 胡可先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 张忠纲主编 齐鲁书社2004年版 清代杜诗学史 孙微著 齐鲁书社2004年版 李植杜诗批解研究 左江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诗学研究论稿 孙微 王新芳著 齐鲁书社2008年版 唐宋杜诗接受研究 黄桂凤著 辽海出版社2008年版 杜诗学文献研究论稿 孙微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杜诗学与杜诗文献 郝润华、赵逵夫著 巴蜀书社2010年版 《钱笺杜诗》研究 陈茝珊著 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与宋代文化 梁桂芳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杜诗详注研究 吴淑玲著 齐鲁书社2011年版 宋代杜诗阐释学研究 杨经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批评史研究 吴中胜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杜甫学史 刘文刚、项楚著 巴蜀书社2012年版 百年杜甫研究之平议与反思 赵睿才著 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杜甫诗歌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与传播 贾卉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宋代杜诗学史 魏景波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王新芳、孙微著 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杜甫韵文韩国汉诗接受文献缉考 沈文凡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四、普及性读物 杜甫诗全集详注 海兵编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杜甫诗选注 沈文凡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杜甫卷 宋红编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杜诗选评 林继中注解 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杜甫诗选 谢思炜评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甫诗选 张忠纲编 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杜甫诗醇 卢国琛选注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说杜甫 黄玉峰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赖瑞和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康震著 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杜甫诗选译(修订版) 倪其心等译注 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选 葛景春注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选评 葛晓音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歌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杜甫诗选注(增补本) 萧涤非选注,萧光乾、萧海川辑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杜甫诗选 莫砺锋、童强撰 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第二部分:期刊论文 一、生平及思想 (一)经历考述 杜甫入湘早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莫去非 《云梦学刊》2000年第4期 杜甫杜曲故居考 辛玉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何时“考中进士”的 王许林 《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终葬巩县说》质疑——与李丛听先生商榷 南新社、康为民 《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诗圣全谱》质疑兼谈杜甫葬地 王力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叔父杜并墓志铭笺证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历代法宝记》、杜诗及其他 陶敏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杜诗三首编年考论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拔树”、“卷茅”之风并非同一场 韩成武 《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杜甫入湘早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黄去非《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 杜甫题壁“蓝池庙”——《题玄武禅师屋壁》所咏景点初探 左启、李智勇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诗中“白马江”小考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也说“驱鸡上树木” 管遗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谈杜甫论李白诗和杜甫与李白间“剀切”及“疏旷”的对待关系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关于李白、杜甫梁宋之游若干问题的考证 王增文 《商丘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戏赠杜甫》非李白诗辨及对李杜关系的再认识 丹枫 《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湖湘晚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黄去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华州罢官西行秦州考论 阎琦 《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在山东行迹交游考辨 张忠纲 《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杜甫天宝年间诗文中头发的描写对作品作年的启示 邝建行 《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1期 杜甫与安史之乱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从杜甫“赠严诗”看杜甫与严武的关系 李良品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杜友情新析 冯小禄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杜甫与曲江 秦草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2期 肃宗朝政局纷争与李杜的悲剧命运 李中华、张忠智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因人作远游”之所“因”之“人” 臆测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杜甫流寓湖南行事考辨三题 李一飞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罢官说 王勋成 《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晚年诗数首编年考辨 吴在庆 《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唐才子传·杜甫传》笺证 林颖悠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 杜甫舍弟行踪考略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 傅璇琮、吴在庆 《文史哲》2004年第1期 杜甫、严武“睚眦”再考辨:与傅璇琮、吴在庆先生商榷 丁启阵 《文史哲》2004年第4期 杜甫卒年新说质疑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诗圣杜甫家室问题考辨——与王辉斌教授商榷 孙微《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罢官华州原因探析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也说“罢官”与“弃官”——与李宇林等先生商榷杜甫离开华州任的原因 韩成武、韩帼英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 吴在庆 《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写作时地考辨 朱明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生平分期述评及我见 祁和晖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2006年第1期 解说“罢官亦由人”之“罢官”——对杜甫离开华州任原因的讨论 韩成武、韩帼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诗“故人”“主人”考辨 李霜琴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与高适关系琐谈——从人日唱酬诗谈起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献《三大礼赋》时间考辨 张忠纲 《文史哲》2006年第1期 杜甫卒葬研究的重大进展——兼评《杜甫研究·卒葬卷》 刘明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南窑湾”、“康店”之争——杜甫诞生地的历史真相 杨经华 《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诗中李白形象的变迁 张向伟 《安徽文学》2007年第3期 交情老更亲——杜甫高适关系谈 王彦明 《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杜甫求仕历程及动力 徐建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一段被忽略的历史:杜甫是玄宗封禅泰山的亲历者 孙微、王新芳 《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杜甫事迹略考四则 李利民的《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杜甫献赋出身而未能立得官之原因考 韩成武、韩梦泽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王辉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傅光《杜甫研究》(卒葬卷)商评 王辉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杜甫与赞上人交游在同谷考 蔡副全 《前沿》2009年第7期 杜甫流寓夔州期间三诗编年琐考 朱少山 《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杜甫鄜州避乱行实考 师海军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杜甫授官、贬官与罢官说 王勋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入蜀行程北段新考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与柏茂琳交游考论——兼释证《览镜呈柏中丞》等诗题旨 张晓庆 《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从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看杜甫陇右行踪 蔡副全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人物考补 谢思炜 《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 杜甫妻室问题辨正 谭庄 《古典文献研究》第14辑 杜甫四十一岁结婚考——兼论杜甫的思想性格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杜甫“卖药都市”辨 韩立平 《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杜诗《送裴二虬尉永嘉》编年考订 曾晓云、吴在庆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 胡可先 《文史哲》2012年第6期 再谈杜甫的婚姻问题——简评《杜甫妻室问题辨正》一文 王辉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卒地卒年卒因的重新辨析 张式成 《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杜甫与李泌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4期 杜甫陇右行迹及纪念物探赜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2013年第1期 杜甫诞生巩义康店龙窝沟考 吴淑玲、康靖、樊纯轩 《社科纵横》2012年第1期 杜甫的死地与葬所 周楞伽、周允中 《书屋》2013年第1期 杜甫二子考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书生穷眼:杜甫陇右“目生活”论略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在华州述论 叶玲 《陕西教育》2013年第10期 杜甫与栗亭及其草堂考 刘雁翔 《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 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友谊关系辨正 王恩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百年歌自苦——以杜甫、李白之交谊为始说起 张丽琴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8期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杜甫交谊考论 霞绍晖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刘占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杜诗看杜甫入幕辞职的前因后果——漫议蜀中时期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上) 论《去蜀》诗是杜甫对严武不告而别的告别——漫议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下)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4期 杜甫为何没有当即哭悼严武之诗作 韩成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唐代葬法与杜审言夫妻合葬问题——据杜甫《卢氏墓志》考察 谢思炜 《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 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考 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杜甫在唐代长安城南的居住环境 郝鹏展、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再论杜甫去蜀之原因 孙羽津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杜甫与高适蜀中关系新论 辛晓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李杜友情链接——着重现代研究成果 张叹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在秦州的李白情结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论杜诗系年的版本依据与标准 曾祥波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系年新说二题 顾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续取“山妻”说辨疑 陈道贵 《阜阳师范学院院报》2015年第4期 浅论杜甫对李白解读的心路历程 何莉丽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人生旅途十阶段论 张思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绝望与决裂——重论杜甫华州“离职”事宜 张子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长安文化对老杜诗歌中正气象的影响 张强 《文化学刊》2015年第5期 长安十年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马文婧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 杜甫的“关陇”诗路 张乃良 《宝鸡文理学院院报》2015年第5期 杜甫:成都自然之美的发现与歌吟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论夔州山川对杜甫诗歌的影响 常珺 《运城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再论浣花夫人、浣花祠与杜甫草堂 刘洪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外祖母“芳氏”“崔氏”考辨——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中的一则校勘问题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陆浑庄即偃师尸乡土室说质疑 胡永杰 《新疆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再论王维与杜甫生平中的有关问题——就“辋川别墅”“山妻”“故妻”等答客疑 王辉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大历五年夏卒葬耒阳考实 李定广 《学术界》2016年第5期 杜甫先祖流寓永昌考 李勇杰 《河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杜甫与韦氏家族交游考 孟祥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晋唐时期杜甫家族的播迁过程及其背景考论 胡永杰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的官阶变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 孙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高适李白杜甫同游梁宋探析 伍钧钧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 唐授杜甫左拾遗告身考——兼论唐代的皇帝直接授官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杜甫与唐代京兆韦氏关系述论 胡可先 《复旦学报》2017年第6期 杜甫“陷贼”辨 薛天纬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入川后关于去向的打算 范洪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骥子不是宗文,熊儿不是宗武——《杜甫二子考》摘误 李有林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创作时地考辨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从李之芳生平看其与杜甫的交往 潘玥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8期 微臣、人父与诗人——安史之乱初杜甫行迹考论 查屏球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凿石浦志》杜甫湖湘诗地域研究的重要史料 曾绍皇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之子杜宗武事迹新考——以任华《送杜正字暂赴江陵拜觐叔父序》为中心的考察 孙微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 杜甫“赤甲宅”问题探究 鹿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题、系年辨正——以唐代赤县制度为中心 刘康瑞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由杜甫入蜀诗所见杜甫自同谷入蜀路线考 张世明、董瑞《成都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杜甫生平再考及相关诗歌系年 曾晓云 《九江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二)思想性格 论杜甫诗歌对儒家圣者观念的创造性表达 莫林虎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对儒家文化的继承 吴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论杜甫的君臣观 孙微 《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从儒家文学观的发展看杜诗的成就 李景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大儒杜甫 王学泰 《博览群书》2001年第4、5期 儒臣与文儒:杜诗中的儒学观与唐代社会文化 冯乾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忠君思想 沈荣森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梦魂归未得——论杜甫的人生悲剧 田耕滋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与儒、释、道 孙金荣 《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孔子思想在杜甫诗歌中的反映 于光荣 《船山学刊》2003年第1期 一代诗圣的真正悲剧 何休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杜甫的“忠爱”人伦情怀 刘铁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从夔州物候民俗诗看杜甫之“仁” 周建军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杜甫诗中的“尧舜”情结与文化传统根源研究 白俊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浅析杜甫诗歌中“穷达兼善天下”的思想 王秀华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恻隐之心为仁——杜甫儒家思想一瞥 张忠纲 《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 本色自然是仁爱——对杜甫诗歌的一种新认识 舒志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诗圣”与“腐儒”——解读杜甫的生存状态及其儒家风范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诗歌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经典诠释 冯建国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的民本思想 冯建国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张玉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儒家思想与杜甫的人文关怀 邓田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儒家政治理念解读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论中原儒学精神对杜甫思想性格的影响 胡永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务本致用的中原文化精神是杜甫诗歌的基调 葛景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论诗人杜甫客居陇右时期对君臣观念的深省 种竞梅、赵丽娜 《山东文学》2008年第7期 杜诗的张力——忠君爱民思想在杜诗中的表现形式 林继中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试论杜甫的儒家情怀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甫的精神探索与思想界限 谢思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对于儒家价值观的坚守及其当代意义 张效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爱国与忠君思想在分裂割据和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意义-—以屈原类型和杜甫类型为例 吴贤哲 《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试论杜甫的人格之圣 陈俊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诗传仁者情——杜甫仁爱精神论略 刘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士人的挽歌——论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儒士精神 皮昊诗 《贵阳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试论杜甫民本思想的形成及升华 王静 《名作欣赏》2015年第27期 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及其思想渊源 周裕锴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日常生命的诗性展现——杜甫诗歌的平民意识及其思想内涵 袁辉 《天中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的政治悲剧及其文化史意义 杜晓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杜诗禅思之轨迹 卢燕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杜甫与佛教的关系及晚年心境 刘明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与禅学 刘卫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黄庭坚论杜甫与寒山子—兼论杜诗中的佛学禅学意蕴 陈耀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论杜甫晚年诗的禅宗意蕴 邓绍秋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论杜甫与禅宗 刘铁峰 《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论杜甫对道教的态度 李乃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诗论与佛禅宗风 朱学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杜甫与佛教 孙昌武 《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 佛禅与杜甫的思想关系探析 于俊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也论道教文化对杜甫的影响 张振谦、聂巧平 《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杜甫的道家、道教思想 鲁克兵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杜甫诗歌中道家思想的体现 贺常颖、肖蔚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浅析杜甫信奉道教的原因 高卫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试论禅宗对杜甫的影响 刘素军 《沧桑》2008年第2期 论“诗圣”杜甫的道释情结 申明秀 《作家》2008年第22期 从居夔期间的农事诗看杜甫晚年的儒道兼容思想 刘二卫 《时代教育》2008年第8期 王维与杜甫的交游及其对杜甫禅诗的影响 鲁克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甫禅诗与大乘义学思想 张轶男 《西南大学学报》2013第1期 王维杜甫诗歌中的佛学思想比较 付方彦、楚艳鸽 《剑南文学》2013年第8期 杜甫与大乘佛法 张轶男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 再论道家和道教在杜诗中的不同作用——以《老子》及其相关典故为例 黄学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论杜甫诗歌的大乘悲怀与家国观念 张轶男 《西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略论杜甫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作的影响 邱旭 《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佛教思想研判——以杜甫游佛寺诗为视角 郑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弘扬杜甫精神,回应人类危机——纪念伟大诗人杜甫逝世1230周年 韩成武 《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论杜甫与史官文化 谢建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论唐代的经济和杜甫的“经济意识” 鲜于煌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从杜甫的家教看其教育思想 贺严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秦州诗看杜甫的人才意识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处世为人特征论略 崔际银 《河北学刊》2001年第2期 杜甫的“真情”与李商隐的“伤情”——唐代诗人个性化心态及对其诗歌的影响探析之三 刘洁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杜甫晚年心态及诗歌创作考辨 刘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演变 封野 《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葵藿倾太阳,稷契永不忘——论杜诗对房琯的看法 宋文桃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略说杜甫的“小臣议论” 吴相洲 《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去蜀前后心态析 李良品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孤独者的悲歌——杜甫漂泊西南时期孤独心态探微 杨映红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与潭州减芥之乱 邓乐群 《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渴盼回归与不可回归:杜甫后期的主要心态 尚斌 《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情深意浓的夫妻情、父子爱更添杜甫诗的色彩 刘影 《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国诗人杜甫的生态观 张皓 《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论杜诗中的“狂顾”、“狂走”和“狂歌” 许德楠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游”不逍遥——评杜甫生平与创作 王福雅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早期的远游及其心态 许智银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 附势与媚俗:唐代诗人人格的另一面——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中心 杨恩成、吕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杜甫的归田意向及其在夔州的尝试 封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耻干谒和事干谒——试论杜甫人格的复杂性 霍志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凤凰与白鸥——试论杜甫思想的矛盾性 黎孟德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论杜甫与中国狂士传统 刘曙初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论杜甫的文士情怀 任慧芳 《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修竹:杜甫的山林密友和精神化身——杜甫爱竹心理之解秘 韩成武、吴淑玲 《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从饮食看杜甫的精神世界 张梅、张建秒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自比稷契”与杜甫的社会理想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再论杜甫时政诗的创作必须——由杨义“悟后解诗”法说起 张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杜甫诗中的全身远害意识 徐建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甫怀乡忧国的思想情结 葛景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诗人的生计与诗歌——从杜甫《偶题》等诗说起 李杰玲、李寅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从杜甫在秦州的“药生活”看杜甫与中草药之关系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性格浅论 贺严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 韩梦泽、靳彦琴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解构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王卫华 《作家》2007年第12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喜剧精神 王俊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试论杜甫客居陇右时期思想意识的新变 种竞梅、肖艳、霍素芹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从陇右诗看杜甫的和谐社会理想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草堂:两个生命拧成的一个结——论杜甫蜀中生活的意义 文康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杜甫流寓梓州的浣花草堂情结 邓乐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史才、诗笔——论杜甫如何面对“古封建”的千年聚讼与迷局 许德楠 《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杜甫战事诗中对待战争的态度 周鸿彦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试析杜甫对战争态度的二重性 管基亘 《今日南国》2008年第10期 从杜甫看古代文人的仕途经济 王军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与初盛唐科举 贾丹丹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说杜甫的“心”事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试论杜甫的“安得”情怀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中的“行不进貌”——以踟蹰、徘徊为例 何骐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漂泊感 周艳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浅论杜甫晚年寓湘诗中的自悯意识 刘儒、李寅生 《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略论杜诗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毛敏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天地境界——杜诗中的人伦、人道、人格 林继中 《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论杜诗的写实性与《史记》实录精神 郝润华 《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杜甫灾异诗的“天人感应”解读 李慧智 《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隐逸思想 杨晓霭、罗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杜甫和睦平等之民族意识略论——杜甫与少数民族关系之一 彭超、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论杜甫对几个重要时局战事问题的思考 朱少山、余恕诚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2期 杜甫秦州诗忧患意识论 杨景春 《江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杜甫与辛弃疾的用世思想之比较 赵晓岚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甫诗歌创作主观动机研究 田耕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 天下朋友皆胶漆——论杜甫交友之道 刘咏涛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杜诗直面社会的入世精神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论“房琯事件”对杜甫的心理影响 丁云洁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謇傲”与“狂放”——论杜审言对杜甫性格的影响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杜甫对“天命”的态度及其深层原因 黄学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泰山、华山、衡山——杜甫的心态里程碑 韩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三首望岳诗画出杜甫一生心灵轨迹 丁启阵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杜甫的人格魅力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13年第2期 杜甫与洛阳京城文化 葛景春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 论杜甫的“壮士”情结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甫栖居草堂时期的精神困境 王艳军、宋俊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对劳动人民感情发展历程谫论 胡永杰 《中州学刊》2013年第9期 《甘泽谣》之杜甫二事补遗考略 李军 《集美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 张思齐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杜甫的交友心态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吕哓洁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安史之乱与杜甫理想的实现 张倩、霍有明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 亓凤珍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杜甫的乡人情结述论 韩成武 《山西师大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真性情说 姚菊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与兵家思想 李娟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 老马终望云,南雁志在北——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其归京意识 魏琳 《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第4期 沉郁顿挫背后的清狂——从任华《寄杜拾遗》看被忽略的杜甫清狂性格 莫道才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甫“清狂”性格的文学表达 徐朦朦 《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戏谑性格论 林桢 《集美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从杜诗中看杜甫的教育观 岑升昀 《科教文汇》2015年12月 李白与杜甫: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不同的精神表现 李新、何秋野 《保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开元盛世与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李杜与异地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精神追求之现代启示 张志烈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杜甫诗所隐藏的唐代商业图景与商业思想 徐静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诗与酒——《饮中八仙歌》与杜甫在长安的“快意”生活 孙少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盛唐文士与魏晋风度———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为中心 仲瑶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疾病与杜甫创作 吴中胜、朱春红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所受的侠风濡染及对侠文化的接受 汪聚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杜甫中原情结探讨 谢其泉 《殷都学刊》2017年第1期 杜甫的胸襟与诗歌境界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永恒的守望——杜甫家园情结探讨 谢其泉 《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二、主题内容 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 莫砺锋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严武幕中诗作解读举要——兼论杜甫这一时期之生存状态及其价值取向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风俗画卷与时代精神——杜甫节令诗论析(上) 情圣的嗟叹与稷契之志——杜甫节令诗论析(下) 赵睿才、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2期 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夔州以来诗创作技巧浅析 周田青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试论杜甫秦州代笺诗的艺术特征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试论杜甫在景物诗发展中的地位 刘友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杜诗“以汉喻唐”的结构和内涵 刘明华 《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邺城之围与杜甫的邺城诗述论 李菁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刘艺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试论杜甫的夔州回忆诗 沙先一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秋意诗简论 牟瑞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略论杜甫的“戏”字诗 李良品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论杜甫的咏鹘诗 姜光斗 《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论杜甫题画诗 任辉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杜甫节令诗文化精神探骊 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游戏之笔中的至性深情——杜甫戏题诗初探 谷曙光 《江淮论坛》2002年第1期 杜甫评画诗与白居易品乐诗比较 洪维 《呼兰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论杜诗的风俗民情 韩烈文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从秦州诗看杜甫诗歌创作的转变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入蜀山水诗之风貌 胡继琼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咏雨诗刍议 吴在庆 《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唐代音乐文化与杜甫诗文的音乐内涵 张宗福、吴天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论杜甫的夜景诗 吴建辉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老笔苍劲中的灵气飞舞——浅论杜甫的题画马诗 徐雪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客寓意识与杜甫后期乡思诗“诗性”与“史性”的整合 祁福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试谈杜甫“九日”诗 占如默、孙玉杰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无情未必真英雄——浅析杜甫的家庭亲情诗 殷三《桂林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杜甫两川时期的酒诗——兼谈《李白与杜甫》中的有关分析 刘咏涛 《成都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杜甫论书法诗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愁与醉无醒——杜甫与唐代酒文化 姜玉芳《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悲风为我从天来——杜甫陇右诗歌的悲苦色彩蕴涵暨美学意蕴 雷恩海、张云婕 《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杜甫笔下的三国诗 李景焉 《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杜甫漂泊荆湘时的情感世界及艺术表现 李成文 《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钱谦益、陈寅恪戏题诗之比较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甫题画诗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李白杜甫诗歌中的盛唐山水壁画 邓路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试论杜甫的生态诗 江建高 《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试论杜甫送行诗中的“己客双提” 赵艳喜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色香味的扩散——浅谈杜诗的食物描写及对宋诗的影响 阳静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诸葛诗”与其仕宦心态 徐建芳、傅绍良 《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杜甫与诸葛亮:历史歌咏中的现实意蕴 姜朝晖 《社科纵横》2006年第10期 杜甫的孤独感及其艺术提炼 葛晓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新变外部原因探析 种竞梅、李红梅 《中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杜甫成都诗中的“散漫”诗简论 高智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漂泊西南时期“仁民爱物”诗探析 祁福雪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佛教思想与山水诗创作 刘宝 《江淮论坛》2007年第4期 杜甫夔州诗的情感世界 杨景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试论杜甫湖湘诗的创作风格 易琳 《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点注群芳舒小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试论杜甫咏雨诗的艺术手法 刘妍 《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 杜甫咏雨诗的情感分析 周艳菊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诗中的宴饮音乐 胥洪泉 《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从杜甫的怀弟诗探其思想轨迹 袁虹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论杜甫致弟妹诗 陈小波 《集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论杜甫的饮酒诗 赵松元、许泽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摛幽撷奥,出鬼入神——论杜甫自秦入蜀纪行诗 周立英 《学术交流》2008年第2期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谈杜甫的遣兴诗 熊七芳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古道驰骏马,画形寓深悲——浅析杜甫咏马诗 魏立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杜甫夜题材诗歌研究 邱睿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杜甫早期不遇诗中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 孙延辉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 祁福雪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夔州诗的三国情结 刘厚政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草堂诗中的生态意蕴探寻 陈莹、盖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两唐书本传中的严武与杜甫笔下的严武 韩成武、韩梦泽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诸葛亮情结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穿透夜幕的诗思——论杜甫诗中的暮夜主题 莫砺锋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杜甫失眠诗探析 周克勤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论杜甫的悯农诗 李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杜甫草堂自适诗刍论 王菊芹 《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杜甫戏题诗新论 段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陇右诗是杜诗枢纽 林继中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 无情未必真豪杰——论杜甫的赠内诗 陈小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论杜甫赠别诗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简论杜甫题山水画诗的美学追求 吴增辉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 论杜甫的悼友诗及其礼俗文化渊源 孙雪萍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杜甫的别类才情及其诗歌表现 邓乐群 《江海学刊》2011年第6期 杜甫对诸葛亮形象的完美化及原因 符丽平 《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论杜甫集大成的情感本体 林继中 《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杜甫夔州诗中的悲秋意识 叶茸 《长春教育学院院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前期诗歌及其忧民意识的探讨 于海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唐代亲情诗的主题意蕴分析——以杜甫亲情诗为中心 詹志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亲情诗的情感特征与情感渊源 陈小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月是故乡明——杜甫怀乡诗初探 崔泽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试论杜甫题画诗之情怀及其重要性 陈冠男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论杜甫对春景诗的开拓 李江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诗情偏向雨声浓——论杜甫的写雨诗兼与李商隐比较 刘曙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杜甫“老病”渲染与成都幕府诗的幻灭情怀 张叹凤 《中华文化》2013年第1期 绵绵愁绪慨春秋——论杜甫“愁”题诗 于逢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贫贱忧戚玉汝于成——杜甫流寓陇右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 胡大浚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的蜀中诗及其旷达性格的美学表达 黄全彦、张德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论杜甫秦州咏物诗中的失意之悲 张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天灾诗探微 刘艺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怜妻爱子真圣人,有情重谊伟丈夫——论杜甫的亲情友情诗 黄进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7期 杜甫农事诗研究 张东艳 《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杜甫诗歌的“湿”文化透析 徐辉 《陕西教育》2013年第1期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杜甫草堂栖居时的酒与物及其“日常生活” 杨挺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入蜀诗歌刍议 程得中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 论杜甫巴蜀诗与唐宋诗歌嬗变 申东城 《安徽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论杜甫在蜀中文学史上地位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论巴蜀地域对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彭敏 《大众文艺》2014年第23期 杜甫夔州诗与三峡文化关系论说 曾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论杜甫赠别诗的规谏精神及其意义 王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杜甫咏物诗中的“物理”与“性灵” 王建生 《文艺评论》2014年第6期 杜甫题画诗中的绘画艺术思想 陈杨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论诗诗的文学批评价值 肖熠君、雷磊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亲情描写 张小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简论杜甫的兄弟诗 庄逸云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妻子”形象 肖阿如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杜甫在陇右的思亲怀友诗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论杜甫游寺诗中的入世情感 张依彤 《榆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文章家国梦——杜甫蜀中十一首诸葛亮诗论略 李茂丽 《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荔枝道与杜甫荔枝诗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花门诗”小议 吴华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简论陶、杜田园诗之异同 吴增辉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满怀忧世情 意深贵妃诗——杜甫贵妃题材诗歌研究 罗娇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巴蜀文化与杜甫的诗意空间 张宗福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和他的寓言诗 张悦欢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从秦州到巴蜀荆湘的地理感知与文化体验 田峰 《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1期 杜甫夔州诗作中的“山河”与“山水” 萧驰 《中华文史论丛》2016年第1期 杜甫华州诗论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漂泊无助的远游——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及其他 刘跃进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 黄雅莉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此身游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子美巴蜀寺观游历诗内容初探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论杜甫山水诗的创新特点 季小乔 《海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杜甫诗歌的饥饿书写 韦昕楠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谈杜甫巴蜀诗中的咏三国诗 李可欣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人文视角下的李白与杜甫 施议对 《西北师大学报》2017年第3期 从杜甫诗歌看成都文化 张志烈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论杜甫饮食题材诗歌中的儒者情怀 陶慧 《中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论杜甫代书诗的推陈出新 陈冠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论杜甫以诗“代书”及其诗史价值 杨榕 《广西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夔州诗中的“空间”抒写 王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知人论世,批文入情——杜甫《登楼》诗新探 韩大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陈桂华《情义交战下的征人故事——兼论杜甫《前出塞》九首的叙事特点》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三别”的审美特征 张京霞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文采风流今尚存——说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周汝昌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的艺术特色 姚平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l期 读杜甫《戏作徘谐体遣闷二首》杂记 迟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前后出塞诗漫议 张天健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杜甫《同谷七歌》的抒情特色 陈子建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所向无空阔”到“作意莫先鸣”——杜甫《江头五咏》初探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 金启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九成宫》与《登凤凰山寻故宫遗迹》试探 房锐、王红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悖论与复调——杜甫《江汉》诗解读及其他 赵奎英 《名作欣赏》2001年第3期 杜甫组诗《江畔寻花》结构研究 裘寅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从《饮中八仙歌》看杜甫对“诗中有画”的贡献 牟鹭玮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丽人行》的文化学阐释——兼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宰相形象 李祝喜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杜甫《赠李白》诗别解 杨连民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 迟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官居生活的一天 周全华 《华夏文化》5年第l期 杜甫《赠花卿》诗意新说 左汉林 《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情景逼真诗味浑厚——读杜甫《赠卫八处士》 焦泰平 《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 三板一眼的“情圣”歌哭——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赏析 韩成武 《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之比较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同唱伤春忧国曲,诗词调门各自异——杜甫《登楼》诗与辛弃疾《摸鱼儿》词比析 杨有山《名作欣赏》2007年第17期 杜甫《阁夜》诗与诗学用事理论 马强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儒者的“不忍人之心”——解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深层结构 于翠玲 《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 细读杜甫《羌村三首》写情艺术 徐克瑜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圣”照耀下的“史”——杜甫几首咏怀古蜀史迹诗读后 王煜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读杜甫《秦州杂诗》评析 钟树梁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秋兴八首》的时空表现及其审美文化意义 宋金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杜甫的誓言 鲁克兵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杜甫《秋兴八首》详析 李鹏飞 《名作欣赏》2010年第7、10期 跨越疆界——杜甫前后《出塞》所开启的创作视域 廖美玉 《乐府学》第5辑 《秋兴八首》看杜甫忠君思阙思想 刘霞 《华章》2012年第2期 杜甫《有感五首》求是——兼论其“书生气” 林继中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喻文辉 《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新解读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杜甫《旅夜书怀》的诗格理论分析 杨星丽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 杜贵晨 《学术研究》2012年第6期 比较杜甫归雁和韦应物闻雁——看归雁的张力艺术 雷文学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所谓“风流儒雅”的宋玉传统 汪习波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田园情结与田园情殇——对比分析王维田园诗《渭川田家》与杜甫田园诗《日暮》的异同 余红芳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杜诗中率性纵情、洒脱开怀的一面——略说《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陈梦圆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李白、杜甫“蜀道难”诗作创作心态及艺术表现手法比较 黄楚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诗从对面飞来——杜甫《月夜》曲笔手法分析 李思华 《名作欣赏》2014年第35期 从《秋兴八首》看杜甫的诗歌技巧 曲笛 《金田》2014年第2期 “遂为咏园林之冠”——杜甫两游何将军山林十五首论略 谷曙光、陈梦圆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寓于风景的世界秩序——杜甫《绝句四首》其三再读札记 周欣展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江湖满地一渔翁:论杜甫《秋兴八首》 陈岸峰 《关东学刊》2016年第10期 杜诗中的“佳人”实有其人吗?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3期 千载琵琶作胡语——对杜甫“昭君怨”诗的多角度解读 黄一玫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杜甫《望岳》新解 付春丽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从三首咏樱桃诗看杜甫的独特性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2期 情的深沉与礼的含蓄——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与《奉赠王中允维》并读 师蒙丽 《名作欣赏》2018年第2期 杜诗的“法”与“意”——以《客至》解读为例 张炳文 《天中学刊》2018年第5期 杜甫的美学——《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解读 吴怀东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再读杜甫《八阵图》——文学解读与历史验证综合研究 郭的非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诗语词考释商略 魏耕原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戎马不如归马逸”解 李学清 《名作欣赏》2001年第1期 “青春”不是酒名 胥洪泉 《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昕昕”一词校释 蔡锦芳《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杜诗“当轩下马入锦茵”解 朱明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杜诗“逃禅”解诂 谭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杜诗释词六例 黄灵庚 《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 《阙题》诗非杜甫作 丁延峰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试析杜甫诗歌中的“闻”与“著” 刘庆海 《理论观察》2005年第2期 杜甫《漫兴绝句九首》其七“稚子”一词辨证 刘瑞孙 《四川教育学报》2005年第5期 《泥功山》属秦州纪行诗吗?——兼论杜甫秦州、同谷纪行诗并非各为12首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诗地名旧注辨正九题 宋开玉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在绵阳诗二首签考 文伯伦 《文史杂志》2007年第1期 杜甫佚句披拾 张忠纲 《文献》2007年第1期 杜甫《北征》补笺 邓小军 《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与高(适)岑(参)赠答诗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辨讹 迟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四骚客填诗”的流讹——杜甫七律《曲江对雨》额联上句末字考 刘芳 《作家》2008年第22期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辩证 左汉林 《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天阙”应为“天窥”之误 韩成武、张岚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阮囊羞涩”考释——兼谈杜诗笺注的相关问题 曾绍皇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3期 杜诗《洗兵马》钱注发微 林继中 《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3期 杜甫《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考论 查屏球 《南开学报》2011年第3期 杜甫《南邻》诗的“野航”、“野艇”辨 李娅 《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的“白日”考辨 杨为刚、邓嘉裕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赍志长逝的悲歌——杜甫诗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误读辨正 金志仁 《名作欣赏》2013年第4期 “路异明水县”析疑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杜诗“娇儿恶卧踏里裂”新考 张子开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诗“铁马汗常趋”用典考 孙微 《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天阙”、“天窥”异文之争考论 陈道贵 《古籍研究》2014年第1期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发疑 赵海菱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 乐人身份与《江南逢李龟年》作者之争 柏红秀 《江海学刊》2014年第6期 杜甫《同谷七歌》之“橡栗”解说 陈朝霁 《丝绸之路》2015年第10期 杜甫《收京三首》作年考辩 卢本德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诗“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新释 马剑、杨旭 《长江文明》2015年第1期 《杜甫全集校注》辨正一则 赵军伟 《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逃禅”一词辨义 王朝华 《宁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杜甫《行次昭陵》“铁马汗常趋”典故考 冉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杜鹃行》“业工”注考辨 张寒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年第5期 杜诗成说新辨 钟振振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 杜诗“自”之殊义误解——《杜甫全集校注》的个案讨论 魏耕原 《天中学刊》2016年第1期 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 陈道贵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诗圣”或曾咏牡丹——兼谈杜甫两首诗的编年问题 路成文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诗“足茧荒山转愁疾”辨疑 许松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1期 以语用训诂法解杜诗异文——杜诗异文考辨两则 汪欣欣 《国学学刊》2018年第2期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释意 青子文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诗公案“恰恰”再解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诗“天阙象纬逼”试释 胡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甫《春望》诗中“国”字释义再探 张念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甫《夔州歌》中“百牢关”地理位置考述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三、诗歌艺术 (一)诗体 试论杜甫绝句的创新及价值 席红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杜甫律诗尾联的语式特征浅析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律诗词类活用及其表达功能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论杜甫连章诗的组织艺术 聂巧平 《暨南学报》2000年第2期 杜甫绝句论略 房日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论杜甫七律的抒情特征 孟向荣 《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论杜甫五绝的正与变 刘曙初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律诗的开篇艺术 韩晓光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大拗”律诗的声律分析——兼谈杜甫拗律的归属 兰香梅 《杜甫研究学刊》2004第3期 论杜甫的七律 方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杜甫绝句的诗学艺术 黄震云、张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浅谈杜甫对七言绝句题材的开拓和风格的新变 王乐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论杜甫“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兼及唐代新乐府的有关问题 王辉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论杜甫拗体的写作艺术 于年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论李杜五言古诗之嬗变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唐诗成熟的标志——论杜甫律诗的成就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以少许胜多许——杜甫的五言绝句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纪行诸赋的启迪,五言古风的开拓——杜诗杂论之一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杜甫七言古诗中的对仗句例析 王茜、韩晓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第1期 论杜甫的正体七律及其声律特色 张英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1期 杜甫七绝平议 李翰 《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杜甫五言古诗的艺术格局与杜诗“诗史”品质 刘宁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论杜诗“遣兴体”及其诗史意义 曹辛华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 张节末 《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论杜甫变体七律及其拗句格 张英 《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l期 杜甫盛唐七律论 陈俐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杜诗“吴体”探论 王辉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论杜甫七言拗律的形式特点和地位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论杜甫的歌 孙雪霄 《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论杜甫七言古诗的章法结构 魏祖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杜甫七律对仗的正与变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律诗章法新论——以安排诗语为中心 卢乂祯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论杜甫格律组诗的艺术开创 叶黛莹、尚永亮 《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从明诗论的七言律取向之争说起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唐人七律何诗最优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杜甫曲江七律组诗的悲剧意境 邓小军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对杜甫变体七绝的再认识——兼论与初唐七绝之关系 刘青海 《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吟到安时殊细腻,体当拗处更风骚——浅析杜甫诗律求变的创作技法 唐颢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以古为律”与杜甫七律艺术的革新 刘占召 《安徽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五言律诗章法研究 叶汝骏 《长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程仁君 《语文学刊》2014年第7期 从五排的铺陈节奏看杜甫长律的转型 葛晓音 《复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五律的“独造”和“胜场” 葛晓音 《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 杜甫排律体制研究 韩成武、张东艳 《南都学坛》2015年第4期 杜甫绝句变革的得失及其意义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甫绝句体制研究 韩成武、吴淑玲 《南都学坛》2015年第1期 “当时体”影响下的杜甫诗体之变 王艳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试析杜甫七言律诗中的不合律现象 兰小云 《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杜甫新题乐府论析 王维 《乐府学》第12辑 杜甫七律拗体诗的规律探究 牛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白帝城最高楼》“拗体”解 陈广忠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浅论杜甫五古中的“势” 王斐然、段晓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歌行论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生涯与时代:杜甫长篇五排的结构主线及组织方式 毛若苓 《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再论“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 王维 《戏剧之家》2016年第13期 杜甫组诗论 魏耕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五律体制研究之一 杜甫五律体制研究之二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6第2、3期 杜甫白话七律的变革与发展 魏耕原 《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试论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句式异同——以杜甫七律为例 谢思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杜甫长篇七言“歌”“行”诗的抒情节奏与辨体 葛晓音 《文学遗产》2017年第1期 从五七古短篇看杜诗“宪章汉魏”的创变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葛晓音 《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论杜甫五古行旅的以赋为诗 陆嘉琳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七律体制研究之一 杜甫七律体制研究之二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7年第1、2期 论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作歌” 杨晓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杜甫早期五律在格律上的突破 崔文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杜甫五律的创变与特征 魏耕原 《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文学史视野中的杜甫排律 莫砺锋 《文学遗产》2018年第1期 杜甫乐府诗的叙事风貌及其转型价值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8年第2期 杜甫乐府诗的体类特征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8年第5期 论杜甫律诗中情感表达效果与用韵技巧之关系 韩潇 《北京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杜甫七律语序阐微 孙立尧 《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杜甫歌行大篇结构论 魏耕原 《齐鲁学刊》2018年第2期 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兼及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 刘顺 《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吴体是杜甫所创的新体古诗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吴体诗:杜甫提供的又一种七律范本 党学谦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 (二)风格、意象、创作思想和手法、修辞等 李杜之变,是唐诗主潮之大变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 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杜甫、盛唐诗风与文学史规律 胡大浚 《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论杜甫诗歌的混茫境界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杜诗与盛唐气象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杜甫“沉郁顿挫”本义探源 张安祖 《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杜甫草堂诗疏野风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陈子建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与盛唐气象 梁桂芳 《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 论李白杜甫诗歌的盛世悲音 蔡燕、岳松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杜甫诗歌“波澜独老成”风格研究 王麒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论《成都文类》中杜甫草堂诗的词体特质 赵晓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对景物感知过程的真实表述——对杜甫诗境之“真”的一种解析 韩成武《名作欣赏》2006年第11期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十个创新之举 韩成武 《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论杜诗“大于诗”的品格 许德楠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论诗哲杜甫 陶文鹏、赵建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一种解读 许芳红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杜甫诗歌的悲剧美学精神 段永升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杜诗“沉郁顿挫”辨识 王辉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杜诗变体与词体内质——以《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三首为考察中心 彭玉平《阅江学刊》2010年第4期 杜甫“诗圣”论 祁和晖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3期 悖论诗学视阈中的杜诗艺术风格特质新探 高玉昆 《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随时敏捷”本义再探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深远、高远、平远:从杜甫、李白、王维诗歌看盛唐诗歌之美的三个维度 王晓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从史学、诗学、儒学的角度看杜甫诗歌 欧阳含其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杜诗的雄阔气象 章桂周 《语文知识》2015年第1期 杜诗风格管窥 韦莉 《陕西教育》2015年第7期 浅谈杜甫沉郁诗风的美学风格 刘竞 《剑南文学》2015年第8期 论杜甫诗歌的生命厚度 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从文化诗学的视角认知“诗史” 林继中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 蒋寅 《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 少陵“月夜诗”的视觉意象与文化意象及其诗意的阐释 胡继琼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论杜诗武则天形象之命意 昌庆志 《宁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诗歌的意象意义 徐秋明 《学术论坛》2001年第5期 略谈杜甫咏时诗的意象意蕴 徐秋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杜诗“鸥”意象补说 张浩逊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论杜甫楼阁诗的高楼意象 周焕卿 《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杜甫陇右诗的羁旅意象 安建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杜诗之“夜”——论杜甫的“伤夜”情怀 张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秋水为神玉为骨——论杜甫诗歌中的“水”意象 邹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的江河意象 巫莉莉 《盐城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简论杜甫律诗的“后意象”表达 朱小爱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杜甫杜鹃诗意蕴的拓展及其影响 顾友泽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刘廷富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从龙媒骏骨到硉兀老马——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人生蕴藉阐释 夏兆辉 《阴山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诗歌审美意象的新变 邹进先 《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物微意不浅——解析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邓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论杜甫诗中的黄昏意象 吴建辉、贺日波 《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杜诗“庞公”意识发微 查正贤 《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喝不醉的诗人——谈谈杜甫在诗中的饮酒形象 李杰玲 《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5期 从风雨意象谈杜甫的忧患心理 钱爱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凤凰意象:杜甫的精神图腾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试论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生成特点及审美特征 杨再锋 《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浅论杜甫诗中的孤舟意象 李懿 《时代文学》2008年第5期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高卫国 《邢台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中的“星”意象浅析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杜诗中的漂泊情结——论杜甫诗中的“舟”意象 陆丽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骏马·瘦马·病马——杜甫的连环自画像 韩成武、张东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杜甫诗中“鸥”的意象 张群、刘丰 《芒种》2013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以杜甫夔州诗为例 张媛飞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杜甫陇右诗二题:寺院诗与云鸟意象 温虎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感事写意”说杜诗——论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肇端 陈伯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杜诗“花”意象简论 南瑛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杜甫“恶竹”意象创造的符号解读 谢天开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秋兴八首》中的三个意象 杨书全 《镇江高专学报》2014年第3期 意象图式与诗歌意境的构建——以杜甫诗歌《望岳》为例 张媛飞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诗中“雨”意象的感情色彩 杨凯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杜甫诗中的雁意象和咏雁诗 罗宁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内蕴探赏 宋明朝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7期 简析杜甫诗歌中的浊酒意象 李雅琦 《北方文学》2015年第1期 浅析杜甫诗歌中菊花意象的情感意蕴 张拓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6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孤舟意象 杨佳富《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24期 论杜甫的“幽人”情结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庙堂与江湖之间——杜甫同谷诗龙凤意象管窥 温虎林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论杜诗中的落花意象 党营 《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 杨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汉唐诗文中“胡马”义的嬗变——兼论李白、杜甫诗“胡马”意象的特征 卢燕新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论杜甫对神话的接受与运用 孟祥娟 《天中学刊》2018年第5期 论李、杜诗歌中的凤凰意象 刘燕 《名作欣赏》2018年第8期 杜甫与黄庭坚诗歌“鹡鸰”意象比较 解雅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诗歌战争环境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黄彦延 《名作欣赏》2018年第18期 杜甫大历送别诗与大历诗人送别诗之意象比较 黄晓瑜 《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8期 杜甫诗歌中的“芙蓉园”意象价值探析 龚苏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杜诗虚实结合的表现艺术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惊心动魄之美——论杜甫诗的反讽艺术 丁启阵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诗的自我审视与表现 谢思炜 《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杜甫叙事诗与传统叙事的时间问题 黄昌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时空并驭,造境宏深——杜诗艺谈 韩成武、贺严 《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诗学造诣与“才气学习” 陈淑彬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比和兴 陈元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天马与诗神——略论杜甫“凌云健笔意纵横”的美学追求 杨晓霭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杜甫、苏轼绘画美学的分歧——“骨”与“肉”的价值评定 刘朝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杜甫的文学审美理想 张巍 《社科纵横》2001年第5期 杜甫诗法论探微 钱志熙 《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集大成与开风气——试论杜甫的诗学思想 赵立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客体落墨,主体生辉——杜诗侧写艺术研究 韩成武、贺严 《河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杜甫诗歌情感表达的三种技巧 张梅 《上饶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艺术丑与杜甫的写丑 翟振业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论杜甫的美学思想 吴功正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李白、杜甫诗歌理论主张之比较 马守君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钱志熙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 王新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杜甫的诗学观 张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秋兴八首》与杜甫论诗思想的转变 王艳军、刘素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杜甫及其诗歌中的“风趣”——兼评胡适先生的“特别风趣” 曾肖 《天府新论》2005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的对话及对话性初探 宁登国 《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叶嘉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杜甫诗论的诗学史地位 周兴陆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论杜甫早年对诗歌创作的探索 李瑞智、李天保 《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谈杜甫的“遣”字诗 申东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从意象营造到事态叙写——论杜诗叙事的审美形态与诗学意义 邹进先 《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杜甫以赋为诗论 王京州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4期 李杜诗歌创作思想刍论 张成恩 《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以赋为诗表现论 王京州 《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3期 试论杜甫“即事名篇”叙事特征 梁文娟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诗的历史见证品格及其审美分析 杨义 《清华大学学报》2007第2期 论杜甫诗以小见大的审美意趣 徐陆军 《兰州学刊》2007年第9期 杜甫诗歌辩证艺术审美空间论 杨景春 《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杜甫诗歌的色彩艺术 杨景春《(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论杜甫诗中的视觉反差 徐宏勋 《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1期 乾元二年的杜甫及其诗美升华 余祖坤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论杜甫陇右诗的叙事特征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谈谈杜甫的两次创作落潮 王许林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 李白杜甫之论诗诗论略 杨栩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李白杜甫诗时间表述比较 杨雄、周晓玲 《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 《戏为六绝句》与杜甫文学思想 李凤歧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抒情诗歌中的叙事图景——杜甫前期诗歌叙事艺术探析 贾丹丹 《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 论杜诗中的“春秋笔法” 李新 《殷都学刊》2009年第1期 “诗性历史”的最充分而绚丽的文学形态——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看“诗史” 曾永成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杜甫秦蜀和湖南纪行诗比较论 刘曙初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杜诗色彩世界之初探 王竞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论杜甫诗的意脉结构 詹杭伦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杜诗自注与诗歌境域的开拓 徐迈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杜甫诗歌自注略论 徐迈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诗中的史官文化因素探析 陆有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盛世中的反拨——杜甫与盛唐画风 杨经华 《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沉沦中的批判——杜甫与盛唐书风 杨经华 《名作欣赏》2010年第5期 杜甫与唐代诗人创作对赋体的参用 余恕诚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 遣兴赋诗,书空独语——杜甫遣兴诗中的“独语”现象及精神内涵 郑璐 《现代语文》2013年第3期 杜甫诗题管窥——兼论诗序 李娜 《文艺评论》2013年第6期 略谈杜甫咏物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方式 郑大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春秋五例”看杜甫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 马小龙、陈晓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以禅法为诗法 鲁克兵 《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的文艺思想与实践 韩成武、张东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诗歌中的情景关系论 张梅 《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第1期 “缩放”与“转移”——论杜甫与王维诗中的空间变化 焦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浅析后人论白居易写实诗歌不及杜甫之因 宋学达 《安徽文学》2013年第2期 杜甫歌行中的“尚奇”特质——兼论从汉乐府到中唐诸家的尚奇传统 辛晓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杜甫诗法与“云门三句” 张轶男 《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 杜甫的文学思想简论 高琼燕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天宝六载:杜诗嬗变的关节点 谷曙光、俞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2017年第1期 论杜甫好骈的内驱力 张思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从李白到杜甫:中国诗歌抒情向叙事转换的开端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杜甫诗歌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张东艳 《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论杜诗中的谐隐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互见与互文、互文性:以杜甫诗歌为例 关鹏飞 《文艺评论》2017年第4期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管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杜甫与中国诗法理论——从杜甫“法自儒家有”说起 张红 《安徽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纵横”模式在杜甫晚年诗歌中的运用 庄亮亮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杜甫自称词的雅俗之变——略论杜甫雅言词的继承与发展 谢文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诗名词缩略语研究 马德富 《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诗“流水对”艺术探微 韩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诗“当句对”艺术研究 韩成武、贺严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近体诗句法变异的韵律与语用分析——以杜甫为例 孙力平 《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杜甫律诗中的语词超常嵌合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论杜诗的用典艺术 韩成武、贺严 《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句式规范的超越——杜诗铸句艺术之一 马德富 《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杜诗语言的“陌生化”之妙 赵海菱 《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 杜甫诗歌举隅——格律体古典诗歌语言结构意义的自明显现 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浅论叠字在杜诗中的运用 张丽亚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用典艺术分析 于年湖、王少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杜甫以虚词为诗眼的艺术 马德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杜甫诗歌问句的类型与表现功能 李子荣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数词对运用探析 韩晓光、万雪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附加式副词及相关问题论略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杜甫诗歌中的特殊名词词组及其表达功能 韩晓光、郑昕蒂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诗切姓用典试论 邱睿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以硬语“文言”——论杜甫诗文语言的突出特点 周远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数字与沉郁风格 张起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谈杜甫诗中互文句法的运用及理解 张娟 《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句法变异 杨增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杜甫诗歌结尾艺术管窥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论杜诗的以典咏怀手法 张戬 《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略论杜诗寻常动词的艺术化 胡绍文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论杜诗中的虚词运用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王学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杜诗习见词诗学与语言学的双向阐释——热点词“自”的个案考察 魏耕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论杜甫的数字入诗 赵平分 《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杜诗数字对句艺术简论 徐昕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杜诗“碑志式”叙事中的事典运用艺术探微 杨凌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杜诗修辞中的藏词艺术 郭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浅析杜甫草堂诗中形容词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范亚楠 《北方文学》2012年第6期 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 谢元春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湿”的语义特征及其在杜诗中的修辞功能 胡珊珊 《理论月刊》2014年第12期 艺术造诣与生命悲歌——杜甫疾病诗艺术探索 黄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用字”艺术 黄关蓉 《语文建设》2014年第24期 杜诗数词的多重意义 魏耕原 《长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诗中叠音词的词汇和语法研究 张小芹 《剑南文学》2015年第10期 杜甫诗歌历史句法现象考察 张延俊 《现代语文》2015年第4期 《杜甫诗集》中重言词语法研究 魏姣益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期 取精用宏,见微知著——杜甫陇右诗用典探析 王正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浅论杜甫诗歌中的失对现象 李文婷 《现代语文》2015年第6期 杜甫律诗“自”字论 杨玉锋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从有“来历”到“没来历”——试析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 谢思炜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注释学思辨 谢思炜 《河北学刊》2017年第2期 四、传播影响 (一)渊源 杜甫对谣谚的学习 朱迥远 《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对同时代诗人的评价与学习 鲁华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 管亚平 《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为杜诗“熟精《文选》理”进一解 韩泉欣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论《世说新语》对杜甫杜诗的影响 刘伟生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杜诗引《诗》论 叶文举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诗经·黍离》与杜甫《哀江头》异代同调说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屈原《湘夫人》与杜甫《湘夫人祠》抒同一情怀说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出”“入”之间见真情——试论谢灵运和杜甫山水诗之境界 刘俊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对曹植诗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曾伟 《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诗歌意境与楚辞 黄震云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论杜诗的充实美——兼论杜甫对于孟子美学观的继承 李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杜甫“熟精《文选》理”“理”字新解 林英德 《宜宾学院院报》2009年第4期 杜甫对牛女神话传说接受的理性化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吾祖诗冠古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与曹植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杜甫对李白乐府诗接受及中晚唐乐府诗嬗变研究 殷满堂、申东城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窃攀屈宋宜方驾”——杜甫的屈宋接受 祁国宏 《东方论坛》2011年第6期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对曹植诗歌的接受与突破 何水英 《学理论》2013年第8期 从《戏为六绝句》考察杜甫的齐梁诗歌批评观 梁保建 《牡丹江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 张宗福、张晓英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诗引《左传》考 郭冲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与唐代中原的“文选学” 葛景春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论杜甫诗化用《文选》语句的方式 路元敦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赵海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戏为六绝句》与曹丕《典论·论文》 任竞泽 《湖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杜甫与杜审言二人诗歌创作渊源 吴曼 《鸭绿江》2015年第1期 从“诗言志”看杜甫对《诗经》诗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刘佳 《赤峰学院院报》2015年第3期 杜甫对陶渊明的诗学接受 范洪杰 《北方论丛》2015年第2期 试论杜甫与司马相如 商拓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论杜甫的“屈、贾”情结 隋秀玲 《兰台世界》2015年第9期 杜甫对鲍照的继承与超越 隋秀玲 《山花》2015年第18期 论曹植对杜甫的影响 王慧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7期 从《文选》“序”看杜甫“熟精文选理”之“理”的涵义 王立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转益多师:杜甫与汉魏六朝诗人 徐公持 《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论李杜对宋玉辞赋的接受 唐婷 《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论“庾信体”与“杜工部体”的内在联系 曾君之 《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论汉赋对杜甫创作的影响 彭燕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论汉大赋对杜甫诗歌创作之影响 赵海菱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论李白纵横诗风对杜甫的影响 关鹏飞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试论宋代杜甫诗歌“集大成”说的生成与内涵 李新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屈原与杜甫——关于文化与文学传承的思考 李诚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二)接受 唐宋人所体认的杜甫精神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从创建民族新文化的维度拓展杜诗研究:略论杜诗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潜在价值 张保宁《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杜诗对后世的启迪和影响 刘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杜甫在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寒士诗人中的先驱地位 霍然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真与美的范式——杜诗艺术精神及对新诗的启示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论诗绝句及其文化反响 高利华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从历代论诗绝句看杜甫 徐传武 《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白和杜甫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与影响之比较 张艳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杜诗的“解构”与“重构” 许德楠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谶初探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李杜诗风与唐诗疆域“三国”说 吴光兴 《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从历代著名唐诗选本看李白杜甫诗歌的接受 申东城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 杜诗“集大成”义解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李杜与盛唐:一种诗性文化名片的产生 杨义 《齐鲁学刊》2014年第5期 论杜甫对夔州文学的影响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试论杜甫咏赞诸葛亮诗的影响和作用 何红英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李杜齐名之形成 陈尚君 《岭南学报》2015年第2期 论“老杜”之“老” 罗芳芳 《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2期 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 孙微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由唐至宋杜甫草堂变迁述论 吴增辉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文学史为什么选择杜甫 刘跃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甫杜诗散论 范毓周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杜甫精神的世界性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宋代史学意识与“诗史”观念的产生 郝润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杜甫的“诗史”思维 杨义 《杭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3期 “诗史”桂冠的排行榜及理念定位 许德楠 《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杜诗典范与清初诗风的递嬗 冯乾 《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在诗人和读者之间——“诗史”、“诗圣”说源流考述 吴怀东 《漳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简论“诗圣”的衍生轨迹 许德楠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 孙之梅 《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诗史思维与梅村体诗史 魏中林、贺国强 《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杜诗“诗史”说当时意向探究 王世海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诗史”的意义生成及使用考论 罗汉松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诗史”可以指杜诗在诗歌艺术方面的集大成 孙桂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史”的叙述学阐述 胡根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 孙亭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杜甫“诗史”略论 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试论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 黎清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从“诗史”到“词史”——论杜甫诗史观对清代词史观的影响 祝东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诗史”说本义辨 李科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 吴怀东 《文史哲》2018年第4期 杜甫在中晚唐影响的若干思考 吴在庆 《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昭君诗在唐代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李小彤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白居易元稹对杜甫理解的差异 李俊 《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试论杜甫、白居易歌诗创作的不同 郭院林 《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与创新 文明刚 《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樊晃、戎昱:杜甫接受史上的桥梁——浅论杜甫在大历至贞元前期的接受 黄桂凤 《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杜甫诗未入选《河岳英灵集》原因探析 翁玉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韩愈论李、杜新探 常思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潇湘话语下的柳宗元与杜甫 翟满桂 《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论韩愈对杜甫诗歌的接受及拓新 申东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今存“唐人选唐诗”为何忽略杜甫诗探源 吴河清 《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李商隐诗歌的情感品质及其创作异同 刘汾《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 从杜甫与白居易的忧民歌吟看主体的“仁”格差异 赵亚平 《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 吴淑玲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重读《本事诗》“李白”条——试论与杜甫相关的若干问题 龚方琴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诗趋奇险谱新篇——从杜甫到韩愈 张忠纲 《文史哲》2012年第6期 杜甫生前杜诗流传情况考辨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论唐代小说中的杜甫故事 崔际银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李白杜甫诗体与唐诗嬗变 申东城 《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l期 杜甫:一个被边缘化的当代诗人——从《河岳英灵集》失收杜诗说起 戴伟华 《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从尚“奇”看贾岛对杜甫诗风的接受 涂承日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1期 论杜甫与韦庄的百韵诗 刘萍萍 《文艺评论》2015年第10期 杜甫与元白诗派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独吟与合唱——论清人对《北征》《南山》轩轾之争的讨论与评骘 许光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8期 杜甫李商隐咏物诗之比较 黄桂凤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咏物诗:从杜甫到李商隐 张巍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3期 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杜甫的形象 孙小青 《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韦庄对杜甫以近体诗写时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刘萍萍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李贺学杜及其影响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咏物诗为中心 陈才智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刘禹锡与杜甫的诗学关系 范洪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贾岛对杜甫诗歌艺术的接受与新变 蔡星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语不惊人死不休——略论黄庭坚学杜 黄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放翁未必学杜 许世荣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诗歌若杜甫——论文天祥学杜 吴中胜、李三梅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杜甫在二十一世纪——从王安石、黄庭坚题杜甫画像诗说起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论北宋庆历诗人对杜诗的发现与继承 马东瑶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在宋代的魅力 刘文刚 《文史杂志》2003年第1期 宋人学杜论略 吴中胜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 张忠纲 《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说宋人读杜诗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萧条异代不同时——论辛弃疾对杜甫的受容 徐峙《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子美集开诗世界”新解 陆德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句揣物形虽有迹,笔镌天巧独无痕——杜甫与杨万里咏物诗的比较分析 宋皓锟《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陆游与杜甫——一个诗学阐释的视角 杨理论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论柳永对杜甫的接受 于年湖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文天祥与杜甫的异代诗缘 魏景波 《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诗义”与“诗艺”的并进——论在蜀中时期的黄庭坚与杜甫 陈善巧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陈师道:学杜而得韩——略论陈师道对杜甫、韩愈诗歌的接受及其比较 谷曙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略论文彦博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侯小宝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北宋中期杜甫及其诗歌地位的升格略说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祖陶与宗杜——宋元之际遗民诗歌创作的两大范式 刘静《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 文化巨人精神特质的契合——简谈杜甫与苏东坡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从三首题画像诗看北宋诗坛对杜甫的接受 吴华锋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金文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诗人杜甫的被理解与被误解 魏景波 《西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范成大与杜诗:一个官僚诗人的杜诗接受案例 杨理论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论王禹偁的“诗效杜子美” 秦蓁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 宋代南渡诗人对杜诗艺术的接受和生发 顾友泽 《南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经典缺失的诠释与补亡——论宋人对“杜甫不赋海棠”的讨论与书写 沈扬 《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 异时同调:杜甫、陈与义“乱后诗”创作风格论 李巍 《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 论北宋诗学典范的选择及其得失 祝尚书 《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宋代美学视野中的杜甫观 梁桂芳 《长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晁说之与杜甫的因缘及评价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从苏轼、郭沫若对杜甫评价的异同看其接受的差异性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诗词语接受史——以苏轼为中心的例说 杜华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文天祥“集杜诗”创作及其文化蕴含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从北宋杜诗写本异同看学杜风尚与宋调成熟 王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黄庭坚书杜诗考略 张宏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苏轼眼中的杜甫——两个伟大灵魂之间的对话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学杜在诗外——从陆游追蹑杜甫遗踪说起 董利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黄庭坚谪居黔戎时期对杜甫的文学接受 赵德坤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杜甫应为“宋型文化”第一人 陈梦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论吕本中“活法”对杜甫立意观的接受 殷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 论杜甫对南宋高宗朝贬谪诗坛的影响 蔡龙威 《殷都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海棠花公案的五种说法及其辨析 何等 《文学教育》2018年第3期 清代词学与杜甫的诗歌思想 陈水云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冯至与杜甫诗歌的时空体验比较 杨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杜甫诗与关汉卿杂剧塑造的平民形象比较研究 杨有山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词中的“杜陵嫡派”——析论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对“杉湖十子”的影响 王德明 《杜甫研究学刊》2007第3期 杜甫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以胡适、闻一多、冯至为例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论杜甫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对洛夫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略论杜甫对中国近现代诗人的影响 孔令环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萧条异代不同时——王船山为什么瞧不上杜甫 刘绪义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邱旭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论《红楼梦》对于杜诗的接受 李新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毛泽东借阅杜甫草堂杜诗珍善本及与杜诗的关系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杜诗基础教育流传考 王繁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汪道昆对杜甫律诗艺术的借鉴与传承 乔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集杜诗摭析 刘福燕 《晋阳学刊》2010年第1期 《红楼梦》与杜诗 孙雪霄 《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3辑 《红楼梦》引用李杜诗辑考 李鸿渊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杜甫诗歌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吴中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论杜甫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 张叹凤 《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论明代复古派对杜诗的态度 李思涯 《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杜甫对古代少数民族诗人的影响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3期 张瑞图书法创作中的杜诗情结——晚明书法史书杜风潮的一个个案分析 郑薇、张家壮《福建艺术》2011年第2期 词史与诗史的交融——论强村词对杜诗的师承 秦敏、沙先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板桥钟爱杜诗探因 秦克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论明代诗学中辨体与集大成的矛盾——以七子派对待杜甫诗的态度为例 闻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杜甫诗歌的现代接受状况简论 孔令环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身世原非杜拾遗 凄凉偏读拾遗诗——试析杜甫对林纾诗歌创作的影响 徐瑛《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何其芳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杜诗影响及定位 张叹凤 《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论杨慎对杜甫的尊崇和追摹 严铭 《兰州学刊》2013年第7期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吴宓与杜甫 孔令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杜甫的平民角色与平民情怀——兼论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问题 杨胜宽《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钱诗证杜——以钱谦益《有学集》为例 周金标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陈晓峰 《西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论“金士巨擘”赵秉文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潘殊闲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余怀对杜甫诗歌的接受研究 吴静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梁启超文学观念中的杜甫情结 张放 《成都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元曲作家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和接受 刘晓凤、刘晓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论元人散曲对杜诗的接受 黄桂凤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集中无词”或“词曲之祖”——从杨慎的一个观点说起 夏志颖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第2016第5期 论杜甫对张问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诸将五首》、《宝鸡县题壁十八首》为例 谢安松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论杜诗在元代诗歌中的接受 黄桂凤、陈玉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热”与当下诗歌的审美选择 罗振亚 《文艺评论》2016年第6期 杜诗学的兴盛与清初诗风的转变 文迪义 《现代语文》2016年第9期 宫商正变,各有所宗:论明人对《秋兴八首》的追摹与遴选 马腾飞 《三峡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雷铁崖杜鹃情怀对杜诗及巴蜀文化传统之传承 徐希平、彭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元代书画中的杜甫及其诗歌——以赵孟頫为代表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中国现代学制文学教育中的杜甫形象 刘明华 《文学遗产》2017年第2期 论清代滇桂诗坛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 郑升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诗对新文学发生时期巴蜀诗坛的影响 彭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 马旭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乾隆与杜甫:诗称杜圣李谪仙,吾于甫也无间然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清人彭端淑对杜甫的推崇与继承 潘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蒙元时代的杜甫记忆——以至元三年追谥杜甫为中心 翟墨 《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2期 清代少数民族诗人与杜甫诗歌——以满、回、壮为中心 孙纪文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圣人胸襟 大儒情怀——杜甫对蒲松龄影响论略 杨玉军 《蒲松龄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骑驴形象与元代诗、画的异读——兼及“浩然踏雪”误读解析 綦维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道林寺杜诗碑板考辨 郑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韩”并称考论——从韩愈诗歌的地位升降谈起 李文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当代诗歌中的杜甫形象 万冲 《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陶、杜并举”与清初遗民诗学 袁媛 《五邑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论张养浩对杜甫诗歌和人格的接受与继承 刘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清代中期济南诗社鸥社及其祭祀杜甫活动初探 赵晨 《菏泽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 师力斌 《文艺评论》2018年第1期 元代名儒郝经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潘殊闲 《中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论盛静霞抗战新乐府对杜甫的接受 李天琪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三)杜诗学和学术史 宋代杜诗学论 聂巧平 《学术研究》2000年第9期 《容斋诗话》谈杜诗命意技巧 刘振娅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评《诗源辩体》对杜诗的研究 管遗瑞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论《钱注杜诗》的诗史互证方法 郝润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钱注杜诗》中的诗史互证与时代学术精神 郝润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卢世㴶《读杜私言》发微 沈时蓉、庾光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王夫之评杜甫论 邬国平、叶佳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杜诗的批评 朱学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清代与杜甫有关律赋十八首论列 詹杭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孝子忠臣看异代,杜陵诗史汗青垂——试析《钱注杜诗》中钱氏隐衷之抒发 綦维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钱谦益“诗史”观念与实践对注杜的影响 綦维《固原师专科学报》2001年第4期 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略论 郝润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杜诗接受史考察黄生《杜诗说》 周兴陆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以杜诗学为诗学——钱谦益的杜诗批评 邬国平 《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 人品·气韵·诗史——惠洪论杜及论诗述评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唐以后杜甫研究的热点问题 胡可先《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浅析《岁寒堂诗话》和《沧浪诗话》中的杜甫论 陈伶俐 《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鲁訔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论赵次公杜诗解释重视艺术性的特点 武国权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金圣叹对杜甫诗歌解读方法探析——《杜诗解》的再解读 王家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边连宝与《杜律启蒙》 韩成武、冯淑然 《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王铎、钱陆灿批点《杜工部集》提要 周兴陆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二冯尊杜诗学的理论意涵 廖宏昌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论清代杜诗学对后世的启迪 孙微 《广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蒋金式及其批《杜工部诗集辑注》研究》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潘德舆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4期 明代诗人论杜甫 吴中胜、蒋翠丽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刘辰翁评点杜诗著作叙录 焦印亭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翁方纲论杜甫诗法 吴中胜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钱笺说有未周论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从结构分析中得心解——浦起龙《读杜心解》特色之一 张家壮、林继中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钱注杜诗》决定性突破清廷禁毁令考述 李爽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清代海宁陈氏家族杜诗学研究 沈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钱注杜诗》禁毁后原刻批校本题识辑述 李爽 《文献》2010年第2期 存世《杜集》宋刻本辑录 丁延峰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唐宋巴蜀杜诗学文献述略 彭燕、彭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南宋杜诗、韩文与柳文集注中的任渊注考 吴晓蔓 《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的编年诠释及其历史价值 聂巧平 《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的诗学阐释 吴晓蔓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4期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考论 孙微、王新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9期 杜诗“伪苏注”产生时间地域新考 杨经华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 杜诗“伪苏注”与宋文化关系管窥 杨经华、周裕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宋诗话中的杜诗对仗艺术批评 韩成武、李新 《河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圣化杜诗的解构及究其影响——论王夫之评杜 朱迪光 《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李因笃的杜诗评语 刘重喜 《古典文献研究》第13辑 略论何焯《义门读书记》中的杜诗校评 王丽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桐城方氏父子手批《杜诗论文》的文献价值及理论意义 曾绍皇 《文献》2011年第1期 杜诗的原题批评举隅 颜庆余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评点:被有意搁置了的杜诗学文献——从杜诗学与文学批评史的视阈出发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版本流传考 陈尚君、王欣悦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5期 文献流传、文化转型与文学嬗变:宋代杜诗学的三大成因 魏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清代杜诗学著作四种经眼录 马强才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宋代杜诗编年考论 李小华 《齐鲁学刊》2011年第1期 董养性《选注杜诗》与仇兆鳌《杜诗详注》异文考释 赫兰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论浦起龙《读杜心解》之缘起、编次及其“心解”法 张家壮《杜甫研究学刊》2011第3期 清人对杜诗方言俗语的注释初探 杨永发、郭芹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人际传播:杜诗未刊评点的传播方式 曾绍皇 《武陵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仇注表微 张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4期 樊晃《杜工部小集》考论 王新芳、孙微 《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2期 方回与纪昀评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不同视野 廖宏昌、誉高槐 《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唐元竑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王士祯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西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从杨万里诗考赵次公卒年及交游 郭如贞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仇兆鳌评注杜甫文赋 张弘韬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5期 从《听雨楼随笔》看杜甫在清代的影响 房锐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杜甫文赋参校版本刍议 王新芳、孙微 《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唐宋巴蜀地区杜集整理略论 彭燕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沈德潜论杜诗之美 孙纪文、葛亚敏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严复手批《杜工部集》的批评理念与价值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王嗣奭的《杜臆》及其诗歌 杨旭辉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4期 王洙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伪王注研究之二——论杜诗伪王注中的误注 武国权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查慎行评杜甫诗 周燕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上海图书馆藏善本杜集题跋汇析 汪政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0期 黄伯思《校定杜工部集》小考 吴怀东、徐昕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所见南宋福建地区杜注特色 王欣悦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翁批杜诗》对杜诗异文的考辨 李成晴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俞浙及其《杜诗举隅》辑考研究 王燕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民国时期之选杜与罗振玉《杜诗授读》 孙浩宇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姚宽《西溪丛语》杜诗批评研究 张慧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 厉鹗杜诗评点研究 吴华峰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钱谦益杜诗笺注与诗文作品关系探微 李爽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北宋杜集传播奠基者王洙行年考 吴琼、王兆鹏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论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杨伦对杜集编年的贡献 陶成涛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读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札记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2018年第1期 黄生《杜诗说》之诠释方法探微 王永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儒学价值观与王嗣奭的杜甫诠释 董利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郑吉雄 《长江学术》2016年第4期 杜甫文赋旧注纠谬 孙微 《学术界》2016年第8期 现存五种宋人“杜甫年谱”平议——以鲁訔谱对赵子栎谱、蔡兴宗谱的承袭为主要线索 曾祥波 《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韵语阳秋》杜诗评论研究 许琛琛 《长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 从两类文献看苏轼杜诗批评的成就与特色 张思齐 《福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明代杜诗学研究失误述评 王永波 《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郭正域《批点杜工部七言律》研究 赵贤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吴广霈手批《杜诗集评》及其文学批评史价值 曾绍皇 《济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傅青主手批杜诗考辨 熊言安 《图书馆杂志》2016年第4期 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曾贤兆 《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论金圣叹的“杜诗”诠释美学观 毛德富、闫玉立 《中州学刊》2016年第3期 翁方纲论杜诗“义理” 秦威、王则远 《理论观察》2016年第5期 北宋著名学者王得臣论杜注杜考论 吴怀东、徐昕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版本辨疑 李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杜甫陇右诗的清人未刊评点 曾绍皇 《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 明清杜诗手批本书目著录的辑补与辨正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试论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理论价值 曾绍皇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民国诗话中的杜甫评论 孔令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杨慎《杜诗选》考辨七则 白建忠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试论刘凤诰《杜工部诗话》的评诗特色 吕帅栋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论明代朱谏的李杜观 徐小洁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甫古典诗话的终结:蒋瑞藻《续杜工部诗话》考论 王新芳、孙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明代杜诗学中的“大家”论争 张慧玲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吕祖谦杜诗学考论 贾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论宋人研究李白、杜甫诗失衡的深层原因 张佩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岁寒堂诗话》的多重杜甫形象 金华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11期 南宋理学家选杜诗与杜诗“诗史”名作的传播 李昇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 王士禛杜诗批评析辨 张东艳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清初唐诗选本与杜诗的经典化 韩宁 《河北学刊》2018年第5期 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 刘重喜 《南京师大学报》2018年第4期 唐诗选本与李、杜诗歌的经典化——以唐代至明代唐诗选本为例 丁放 《文史哲》2018年第3期 从“细推物理”到“灵幻摇动”——《杜诗解》批评话语的三重意蕴 李远达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赵统“粗律”论与明代杜诗批评 汪欣欣 《新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渔洋不喜少陵”说探论——兼论王渔洋的杜诗批评 张东艳 《郑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邓显鹤《沅湘耆旧集》选录杜甫相关文献略说——兼论沅湘杜诗学的传承发展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01):34-48. 《杜诗详注》引阴铿诗考辨 胡旭、万一方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建国以来对杜甫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段海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东屯、瀼西及其他——读《杜甫夔州诗现地研究》 谭文兴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于平实处见精神——萧涤非先生的治学道路 林继中 《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二十世纪杜甫研究述略 张忠纲、赵睿才 《文史哲》2001年第2期 新时期杜甫研究述略 张忠纲、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闻一多和杜甫 张浩逊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 张迎胜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谢保成 《郭沫若学刊》2001年第2期 如今了然识所在——再论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刘茂林 《郭沫若学刊》2001年第2期 光辉的楷模——缅怀陈贻焮先生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并置结构”在杜诗研究中的应用——关于《再议杜甫:文学巨匠和文化巨人》一书的唐诗研究方法 王剑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李白与杜甫》:沉重的精神涅槃——郭沫若对“中国的庸人气味”的批判 严峻的心灵解剖 严肃的思想任务——再论郭沫若对“中国的庸人气味”的批判 曾永成 《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2、3期 《李白与杜甫》:乱世浊流中的文化抗争 曾永成 《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3期 士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李白与杜甫》管窥 张顺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李审言杜诗研究述评 王京州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 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志存少陵壮怀烈——兼论张志烈教授的杜甫研究 张忠纲《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 余恕诚 《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杜甫研究学术网站现状述略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杜甫生平研究述论——兼评《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 沈文凡、孟祥娟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3期 钱钟书的杜甫研究及杜诗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胡小石先生杜诗研究发微 杨思贤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补遗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废名的杜甫研究述论 张吉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学术怪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吴中胜 《粤海风》2010年第3期 杜诗注释学史的学术反思 王新芳、孙微 《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论闻一多后期对杜甫认知角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李乐平 《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 重拾杜甫研究的遗珠:邵祖平论杜辑评 熊飞宇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建国初年的杜甫形象和杜诗评论 吴中胜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民国时期杜甫诗学著作四种经眼录 熊飞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杜甫研究看现代唐诗研究的三种范式 杜学霞 《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我于古文学,特爱少陵诗——山东大学杜甫研究学统的变迁 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学识、才情与心曲——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 黄琪 《文史知识》2014年第1期 整体观照与理论升华——论韩成武先生的杜甫研究特色之一 孙微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莫道才、张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半世生涯东坡酒,百年心事杜陵诗——论张志烈先生的治杜、治苏及其他 杨理论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现代杜诗学文献述要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 论夏承焘《杜诗札丛·儒学与文学》的学术意义 查正贤 《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杜诗“人民性”之学术话语的传统资源——以萧涤非先生“义愤说”为中心 付振华 《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杜甫资料全编·唐宋卷》整理札记 刘明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诗排行榜及其传播与接受——基于对20世纪以来杜诗选本的考察 郝润华、王燕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贺昌群杜甫研究述评 付定裕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著述动机发微 李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学者,长者,诗人——张志烈先生学术研究五十年感言 刘明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民国文学史著作中的“李杜优劣论”——以曾毅《中国文学史》中“李杜优劣论”为中心 罗晨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综述 刘雯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集叙录》补正 杨海龙 刘雯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四)域外影响和比较 朝鲜高丽时期文学中的杜诗 李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 孟志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概论日本汉文学中的杜甫受容 王京钰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一样的幽兰,别样的情怀——杜甫《佳人》与华兹华斯《歌》对比研究 闫建华《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3期 论前期五山文学对杜诗的接受和嬗变——以义堂周信对杜甫的受容为中心 尚永亮《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期 弗罗斯特和杜甫诗歌中的象征 吴相如 《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杜甫对海外文人的影响 李扬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翟理斯《古今诗选》中的英译杜诗 郝稷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朝鲜柳梦寅《燕京杂诗》与杜甫《秦州杂诗》之比较——兼论柳梦寅对杜诗的接受与批评 曹春茹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21世纪以来韩国杜甫研究述评 王红霞、李廷宰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路易·艾黎与杜甫 刘晓凤、王祝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隐士”杜甫:雷克思罗斯英译杜诗文本价值观 葛中俊、唐佳萍 《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11期 美国学者高友工的杜诗研究 任增强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霍克思与他的《杜诗初阶》 郝稷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江户学者林罗山诗文中的杜甫和医药 王京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目的论观照下《春望》两译本评析 邓良春 《丝绸之路》2010年第20期 从跨文化交际看杜甫诗歌英译 涂凌燕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对杜甫《蜀相》英译文的人际功能分析 张红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唐诗《登高》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 李淑苹 《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文化过滤与经典变异——论宇文所安对杜诗的解读与误读 杨经华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英语世界中杜甫及其诗歌的接受与传播——兼论杜诗学的世界性 郝稷《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20世纪前杜甫诗歌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考论 李特夫 《中州学刊》2011年第6期 20世纪英语世界主要汉诗选译本中的杜甫诗歌 李特夫 《杜甫研究学刊》201l年第4期 英译杜诗与文化传播释例——英美译笔下的《旅夜书怀》探讨 李特夫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姜宗强 《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2期 论杜诗在越南的译介 黄强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朝鲜朝诗人李达诗歌之论析——兼与杜甫等人诗歌之比较 杨会敏 《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朝鲜诗人丁若镛“三吏”与杜甫“三吏”之比较研究 李晓萍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松尾芭蕉对杜甫的学习及文化过滤 安雅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试论五山句题的新特点——以典出杜甫《夜宴左氏庄》句题为例 王京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杜甫诗歌英译研究在中国(1978-2010) 文军、李培甲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松花笺上开生面:艾思柯和洛厄尔关于杜甫诗歌的译介 郝稷 《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5期 杜甫诗歌中常见修辞格的英译 翟颖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之翻译、传播与接受 常呈霞《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朝鲜诗家对“李杜优劣论”的解读——以南龙翼、金万重的诗论为据 王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论朝鲜文人金堉的集杜诗 崔晳元 《古典文献研究》2012年00期 韩国古代诗歌的大唐影响——杜甫与李达诗中的“马”意象 李受映 《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 日本的杜甫诗研究——以五山、江户时期为例 冯雅、高长山 《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 杜甫名篇名句日本江户以来汉诗受容文献初缉 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远游的寂寞——杜甫诗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变异 杨经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论杜甫诗歌英译数据库的创建 陈梅、文军 《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第4期 菅原道真与杜甫逐臣思君主旨诗歌中的意象同质性——以《九月十日》和《至日遣兴二首》为例 王京钰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日本近三十年杜甫诗集版本内容介绍 李寅生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美国诗人汉米尔的“杜甫情结” 李特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杜甫诗歌英译文本择选研究 文军 《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 杜诗英译的“折中”策略——评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 贾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韩国诗家梁庆遇《霁湖诗话》解杜甫诗析评 王成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21世纪以来杜甫诗歌在英美的译介与传播——兼论首部英译杜诗全集 李特夫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从语篇衔接探究汉诗英译的人称确定与意境传递——以杜甫《月夜》四种英译本为例 吕丹、朱小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从主观性识解角度看翻译的不确定性——以杜甫《登高》六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李璐 《郑州航天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宇文所安《杜甫诗》英译本述评 文军、岳祥云《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宇文所安杜诗英文全译本“The Poetry of Du Fu”书后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奥地利汉学家查赫的杜甫诗歌德译 何俊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杜诗在东南亚的传播述要 张洁弘、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高丽、朝鲜王朝杜甫受容研究述评 张寒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从端午节看杜诗在韩国、越南和日本的传播 张思齐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朝鲜诗家李瀷论杜诗 王成 《山西师大学报》2016年第6期 英美诗人笔下独特的“杜甫书写” 李特夫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高丽中后期诗风转变的关键——论李仁老对杜甫诗法的接受 孔英民、严明 《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试论韩国当代诗人的咏杜诗 商拓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 苏岑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秋兴八首》的英译策略———以柳无忌、葛瑞汉、宇文所安译本为例 陆颖瑶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的杜甫诗歌两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 江珊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变异的“诗圣”与“诗史”:英语世界的杜甫研究 赵化 《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3期 以《八阵图》为个案的跨语境中国古典诗典故翻译探微 周睿、张望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再拜杜鹃少陵翁,遗芳賸馥大雅堂——从高丽诗人李穑的一首诗作看杜诗与巴蜀文化之海外影响 徐希平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江户初期朱子学派的诗文观念及杜甫接受 张红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 杜甫律诗与当明时期越南七律的繁荣 张思齐 《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之格律 谢云开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注释研究 文军、葛玉芳 《民族翻译》2018年第2期 菅原道真的咏物诗与杜甫诗歌的关联 蒋义乔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年第2期 杜甫诗“三吏三别”英译补偿的四个维度 张臻、刘军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论蔡济恭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孙晓 《延边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五、文章研究 杜文札记一则——杜甫《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画太乙天尊图文》试解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散文创作倾向论——兼论杜甫以诗为文说 熊礼汇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赋文心迹与赋论、赋评 刘朝谦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俊异意象背后的悲情——试析杜甫《雕赋》与《天狗赋》 郭院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试论杜甫文风“艰涩”的成因 闵泽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赋料扬雄敌——谈扬雄对杜甫赋作的影响 李凤玲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生存的困境与文学的异化——杜甫诗赋比较研究 杨经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为情造文——从《雕赋》看杜甫的文体创构 林继中 《漳州师范学院院报》2010年第1期 杜甫《雕赋》与《天狗赋》的美学解读 陈尚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李杜赋合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与李白赋作的创作动机探析 石润宏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考释 郭海文 《唐史论丛》第17辑 论杜甫的奏议文创作 孟庆阳 《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 杜甫的文体学思想 任竞泽 《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李杜赋及诗赋地位的变迁 刘伟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发微 刘泰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 六、其他学科研究 杜诗与其所反映的唐代习俗再探 林弘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2期 从杜甫《负薪行》谈古代夔州的民风习俗 蒋先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2期 杜诗中之民俗文化因素透析 陈菁怡、高丽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杜甫草堂唐代遗存的信息与价值 丁浩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杜甫草堂出土唐代陶瓷器物初探 丁浩 《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 杜甫草堂出土“神龛” 杨渝泉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卢华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杜甫草堂出土唐代“茶”字壶 杨渝泉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笔下的唐代盐业经济 许智银 《盐业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杜甫健康悲剧探析 张英强 《医古文知识》2005年第3期 诗圣杜甫与中医药 炎继明、王妮 《中医药文化》2007年第5、6期 论杜甫的音乐美学思想 刘亚男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杜甫“行”诗之“变”的音乐涵蕴 杨晓霭 《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以诗论诗的文学传播倾向 段微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传媒视野中的杜甫再读 孙慧玲 《电影评介》2008年第19期 杜诗与成都的历史地理研究 王小红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杜甫飘泊诗作中的陇蜀荆湘沿途生态环境 邓乐群 《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杜甫诗歌所叙唐代陇蜀荆湘气候特征 邓乐群 《南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名作效应与文学地理——杜甫鄜州影追踪考 查屏球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 杜甫与中国石文化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杜诗书法作品鉴赏 尹恒、安剑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草堂诗的绘画呈现——以“柴门送客”与“江深草阁”为中心 陈琳琳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基于空间统计方法的李杜诗词文学空间模式的比较研究 李文娟、傅学庆、李仁杰、张军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清代成都杜甫草堂保护建设漫谈 刘洪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第三部分:硕博论文 一、博士 李霜琴. 杜甫两川诗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 朋星. 杜甫与先秦文化.山东大学,2005. 安末淑. 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山东大学,2005. 胡绍文. 杜诗动词研究.复旦大学,2005. 姜玉芳. 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山东大学,2005. 范伟军. 黄生及其《杜诗说》研究.安徽大学,2006. 贾卉. 符号意义再现:杜甫诗英译比读.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张家壮. 明末清初杜诗学述论.福建师范大学,2009. 李慧智. 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南开大学,2010. 曾绍皇. 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复旦大学,2010. 孙玉霞. 丁茶山与杜甫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 李新. 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河北大学,2011. 赫兰国. 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四川师范大学,2011. 张倩. 杜诗与长安文化.陕西师范大学,2011. 杨永发. 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彭燕. 宋代巴蜀杜诗学文献研究.四川大学,2012. 周非非. 杜甫排律研究.吉林大学,2013. 王欣悦. 南宋杜注传本研究.复旦大学,2013. 张轶男. 杜诗佛禅世界.吉林大学,2013. 李受映. 杜甫对韩国三唐诗人影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 熊言安. 杜诗批点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4. (已出版专著者未重复列入) 二、硕士 (一)生平及思想 钱翠霞. 试论杜甫的忠君思想的发展和转变.首都师范大学,2000. 鲍远航. 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河北大学,2001. 谢羽. 论杜甫的妇女观.河北大学,2001. 尚斌. 杜甫的悲剧人生述评.西北师范大学,2002. 张梅. 论杜甫的人性、人格及其诗歌创作.广西师范大学,2002. 徐建芳. 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 崔丽. 圣者襟抱 诗人性情——杜甫其人其诗再认识.内蒙古大学,2006. 才学娟. 论杜甫的归属意识.广西师范大学,2007. 曾晓云. 杜甫寓蜀时期几个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8. 张娟. 论杜甫的侠义思想.河北大学,2008. 孙浩宇. 论杜甫的家园意识.西南大学,2008. 伍钧钧. 杜甫旅食京华研究.复旦大学,2009. 张慧玲. 论儒道互补视阈下的杜甫与庄学.江西师范大学,2011. 朱明明. 杜甫对中庸思想的奉守及其诗论和创作.西北师范大学,2011. 任治春. 试论杜甫的放浪狂歌.安徽大学,2011. 李大鹏. 杜甫政治价值观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 谭莹. 杜甫长安十年的生活与创作.辽宁师范大学,2012. 丁云洁. “房琯事件”及杜甫的诗歌创作.河南大学,2013. 刘紫萱. 杜诗仁性伦理探究.南华大学,2013. 孙新潮. 杜甫自然情怀研究.西南大学,2014. 王旭. 杜甫责任意识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4. 齐唯彤. 浅论杜甫之“狂”.山东大学,2017. 秦丹丹. 安史乱后李白、高适、杜甫关系研究.河北大学,2017. 刘丹. 杜甫漂泊荆湘行迹交游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17. 杜文静. 杜甫夔州时期的交游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17. 刘悦祺. 杜甫流落两川时期交游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17. 刘琪瑶. 杜甫早期的游历和诗歌.山东大学,2018. 刘静静. 杜甫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研究.河北大学,2018. 米志艳. 杜甫家族家风家学研究.烟台大学,2018. 郝文婧. 佛教文化对王维、杜甫的影响及原因.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二)主题内容 杨理论. 李杜诗歌女性题材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 刘刚. 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秦雅君. 杜甫栖居草堂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宏大乐章及其特色与新变.安徽大学,2005. 钱爱娟. 论杜甫诗中的风雨意象.陕西师范大学,2005. 种竟梅. 杜甫陇右诗研究.河北大学,2006. 关星.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考述.首都师范大学,2006. 邱睿. 杜甫夜题材诗歌研究.西南大学,2007. 刘景会. 杜甫诗歌中的日常生活物象.江西师范大学,2007. 程丽仙. 杜甫《八哀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 丁庆勇.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杜甫咏物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张华. 文章憎命 下笔有神——杜甫困守长安时期诗歌创作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 吴丽君. 杜甫前期诗歌渐变研究.河北大学,2009. 陈默. 杜甫夔州诗歌研究.内蒙古大学,2009. 王晓俊. 杜甫草堂诗研究.内蒙古大学,2009. 闫秋玉. 杜诗历史人物论稿.吉林大学,2009. 赵天一. 杜甫交往诗研究.西南大学,2009. 陈秀梅. 杜甫草堂诗研究.浙江大学,2010. 石月清. 杜甫涉医涉药诗歌研究.河北大学,2010. 张学鹏. 杜甫论书诗研究.河北大学,2010. 孙建虎. 细微之事,诗圣之心——论杜甫的生活细事诗.河北大学,2010. 张华. 安史之乱中李、杜诗歌创作研究.西南大学,2010. 田馨. 杜甫在朝诗研究.西南大学,2010. 彭艳芳. 杜甫两湖诗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10. 张珍珍. 杜甫陇右诗述论.漳州师范学院,2011. 李微. 漂泊人生中的乡土情怀——杜甫田园诗研究.河北大学,2011. 朱丹阳. 杜甫节令诗研究.西南大学,2011. 郭毓. 《戏为六绝句》综论.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邓德润. 论杜甫蜀中诗的功名意识及其超越.陕西师范大学,2012. 肖舒. 论杜诗中的地方感.江西师范大学,2012. 罗煦. 杜甫离别诗研究.西南大学,2012. 王颜. 杜甫梓、阆诗歌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3. 谭晓晔. 杜甫的家庭教育与亲情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 马巧灵. 杜甫节令诗研究.山东大学,2013. 常会彬. 杜甫论诗诗研究.河南大学,2013. 段慧娟. 杜甫诗中的天文意象研究.河南大学,2013. 岳海姗. 杜甫饮食题材诗歌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3. 周倩. 论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南京师范大学,2013. 刘文军. 杜甫寄赠诗研究.广西大学,2014. 郑永娟. 杜甫晚年“江上”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4. 李丹丹. 杜诗日常生活描写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5. 林桢. 杜甫戏谑诗论.喀什大学,2015. 黄楚蓉. 李杜蜀道书写及其山水书写特色.陕西师范大学,2015. 哈燕. 杜甫咏春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 姜卉琳. 杜甫江行诗研究.湖南科技大学,2015. 商伟杰. 杜甫军事题材诗文研究.河北大学,2016. 程砚蓉. 杜甫交往诗与唐代士人的人际交往.安徽大学,2016. 雷田田. 杜甫夔州时期愁闷情怀的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6. 徐荣荣. 试探杜甫夔州苦热诗.上海师范大学,2016. 诸舒鹏. 杜甫与唐代唱和诗演变.西南大学,2016. 苏宗元. 杜甫山水诗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7. 吕银玲. 论杜甫诗中的士不遇主题.中央民族大学,2017. (三)诗歌艺术 李国民. 杜甫与七言律诗.首都师范大学,2001. 郭月莲. 老成:杜诗风格与宋代诗学的“视界融合”.暨南大学,2004. 曹霞. 论杜甫诗歌的喻象.中央民族大学,2005. 贾丹丹. 杜甫前期诗歌再现艺术研究.安徽大学,2006. 王艳. 杜诗属于中唐.天津师范大学,2006. 张鸿雁. 以禅喻诗的误区——以杜甫入蜀前的诗歌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2007. 余春丽. 杜甫文学思想探微.中央民族大学,2008. 黄鹤. 杜甫诗歌色彩意象初探.北京服装学院,2008. 孙雪霄. 论杜甫的歌.山东大学,2008. 裴宏江. 杜甫诗歌“顿挫”艺术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徐迈. 杜甫诗歌自注研究.浙江大学,2008. 曹荣. 论杜甫诗歌创作的史官文化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吴宏梅. 杜诗的意象与风格研究.西南大学,2008. 张珂. 杜甫诗歌“以记为诗”的艺术特色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 叶治. 杜甫诗歌叙事视角研究.西南大学,2008. 郑玲. 杜甫诗歌中的语典研究.西南大学,2008. 崔燕南. 杜甫诗歌用典初探.山东大学,2008. 柳海莉. 杜诗风格论.山东大学,2008. 方慧颖. 杜诗诗法探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张在杰. 论杜甫和韩愈诗歌的“警策”.广西师范大学,2008. 赵捷. 《瀛奎律髓》“格高”、“律熟”与杜甫律诗之成就.西北师范大学,2009. 高卫国. 李杜诗歌中动物意象的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09. 张会. 杜诗虚字研究.西南大学,2009. 薛淑芳. 杜甫诗歌隐喻研究.河南大学,2010. 李牧遥. 杜甫七律的诗体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 尹艳凌. 杜甫绝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 杨凡. 杜甫诗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1. 宋金亮. 杜甫诗歌的时空意识与表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刘伟. 李白杜甫诗歌引用人物典故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1. 杜广学. 两位“诗史”——杜甫韩偓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2011. 施品凤. 杜甫陇右诗的“诗史”意义.云南大学,2011. 邹蕙全. 杜甫五七言格律组诗研究.青岛大学,2012. 李祥鹏. 杜甫“行诗”研究.山东大学,2012. 殷俏. 李白浪漫主义的隐喻分析和杜甫现实主义的转喻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李凤菲. 杜甫古体诗歌用典研究.西北大学,2012. 程萍. 杜甫近体诗用典初探.西北大学,2012. 姚叶翠. 杜诗咏物写景意象阐释中穿凿现象研究.河北大学,2012. 娄长云. 杜甫诗歌的负面意象群研究.西南大学,2012. 折斐翡. 杜甫古体诗用韵与情感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2013. 朱莎. 杜诗辩证思维研究.西南大学,2013. 叶汝骏. 杜甫五言律诗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4. 胡菁. 杜甫诗歌清新风格研究.河南大学,2014. 李芹. 杜甫诗歌中的自我形象.西南大学,2014. 代奎. 杜甫诗歌常见副词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 段相如. 杜甫近体诗中的对句艺术.河南师范大学,2015. 经惠. 论杜甫七古的体物与写志.中央民族大学,2016. 牛睿. 杜甫拗体诗研究.西藏民族大学,2016. 王星. 杜甫绝句组诗研究.海南大学,2016. 高丽男. 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确立论要.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张丽静. 杜甫诗语言经济性实现的认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7. 王斐然. 从“一字褒贬”到“推见至隐”——杜诗中的“春秋笔法”.山东大学,2017. 尹林. 论杜诗的“追忆”倾向.陕西师范大学,2017. 张慧颖. 杜诗用字(词)与气象呈现.安徽师范大学,2017. 朱琳. 李杜诗中菊花、竹子、松柏意象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17. 付利敏. 杜甫诗歌“无一字无来处”考论.广西师范大学,2017. 甄沛佳. 杜甫巴蜀田园诗意象研究及其图像化呈现.四川师范大学,2018. (四)传播影响 钟文娟. 明人赵大纲《杜律测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2. 陆效东. 杜甫在唐代的接受.安徽大学,2005. 王世海. 杜诗诗史说研究(古代篇).南京师范大学,2005. 郭皓政. 论徐渭对杜诗的接受.山东师范大学,2005. 武国权.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5. 王永环. 黄生《杜诗说》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6. 徐娜. 浅析《杜诗详注》的注释得失.陕西师范大学,2006. 余思亮. 宋代诗话中的杜甫批评.暨南大学,2006. 路元敦. 论杜甫诗与《文选》之关系.新疆师范大学,2007. 王美玲. 论杜甫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2007. 赵冰洁. 文天祥对杜甫诗歌的继承.陕西师范大学,2007. 张小琴. 《唐人选唐诗》(十种)选、阙杜诗情况分析.厦门大学,2007. 李爽. 清代《钱注杜诗》暗中流传与突破禁毁考述.首都师范大学,2007. 金兰花. 《杜诗谚解》的文体特征分析研究.延边大学,2007. 刘艳. 仇兆鳌注杜得失谈.陕西师范大学,2007. 张若雅. 胡应麟《诗薮》论杜诗.山东大学,2008. 罗效智. 《九家集注杜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8. 王继甫. 浦起龙《读杜心解》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李巍巍. 王嗣奭《杜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楼军熠. 钱谦益《钱注杜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杨金锋. 《杜诗镜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龙飞. 清末诗人郑珍对杜诗的继承和发扬.西北师范大学,2009. 郭丽娜. 杜诗的唐末接受.河北大学,2009. 邱旭.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房新宁. 《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王哲. 清代诗话中的杜甫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 杨艳红. 《杜园说杜》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 谭卓华. 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辽宁师范大学,2010. 魏秋月. 北宋文人论杜热潮探究.云南大学,2010. 黄旭建. 唐宋杜诗经典化历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 李加凯. 杨伦及其《杜诗镜铨》研究.西北大学,2010. 邓旺. 金圣叹《杜诗解》的诗歌形式理论.湖南师范大学,2010. 张寒. 浦起龙《读杜心解》研究.河北大学,2010. 那兰兰. 杜注四种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 余淑云.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时事门”研究.暨南大学,2010. 杨婷. 洪舫《杜诗评律》与黄生《杜诗说》之比较研究.安徽大学,2011. 杜伟强. 明代杜诗全集注本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王燕飞.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王飞. 元好问杜诗学研究.西南大学,2011. 王菊. 金圣叹评杜诗之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1. 贾娜. 传统解杜与叶嘉莹解杜.辽宁师范大学,2011. 史元梁. 晚清杜甫批评专题研究.赣南师范学院,2011. 赵长杰.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西南大学,2011. 艾茂莉.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1. 王旋. 张问陶对杜诗的接受研究.西南大学,2012. 杨华. 论屈骚生命诗学精神及其对李杜诗歌创作的影响.陕西理工学院,2012. 李园媛. 杜甫咏物诗对魏晋南北朝咏物诗的继承和发展.西南大学,2012. 王丹. 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研究.暨南大学,2012. 沈妤. 金圣叹《杜诗解》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2. 张学芬. 邵长蘅杜诗评点研究.河北大学,2012. 邱筱君. 浦起龍《讀杜心解》研究.南京大学,2012. 刘爱平. 《杜诗偶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 张康. 浦起龙《读杜心解》阐释学研究.黑龙江大学,2012. 胡文婷. 张远《杜诗会稡》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3. 陈颖. 清代杜诗辨伪学史研究.河北大学,2013. 谢桂芳. 吴瞻泰《杜诗提要》研究.安徽大学,2013. 叶星星. 赵汸《杜律五言注》研究.安徽大学,2013. 王亚娟. 查弘道《杜律选注》研究.安徽大学,2013. 石影. 南宋后期对杜诗的批评.安徽大学,2013. 杨凌峰. 宋诗话论杜对宋人注杜的影响研究.西南大学,2013. 刘晓亮. 卢元昌《杜诗阐》研究.暨南大学,2013. 刘娟. 废名的杜诗研究.闽南师范大学,2013. 傅晓琴. 试论杜甫诗歌对庾信诗歌语言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浙江工业大学,2013. 胡颖佳. 杜甫对神话传说的接受.西南大学,2013. 谢静. 始知真放本精微——从翁方网的“杜法”看苏诗对杜诗的继承.云南大学,2013. 杨成军. 论王十朋对杜甫的接受.西南大学,2013. 吕娜. 论辛弃疾对杜甫的接受.西南大学,2013. 徐丽丽. 韦庄对杜甫的接受研究.西南大学,2013. 史丽军. 杜甫与孟郊言困厄诗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4. 彭莎. 论杜诗与《毛诗》之关系.贵州师范大学,2014. 王琦宇. 《杜诗阐》研究.西北大学,2014. 王秀丽. 郑善夫《批点杜诗》研究.山东大学,2014. 徐昕. 宋代杜诗编年散佚著作考论.安徽大学,2014. 白瑛珠. 吴农祥杜诗评点研究.河北大学,2014. 余小燕. 潘德舆的李杜论研究.西南大学,2014. 顾慧. 翁方纲杜诗学研究.西南大学,2014. 郭雪贞. 齐翀《杜诗本义》研究.安徽大学,2014. 李强. 宋诗话中的杜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 张钰晨. 黄生《杜诗说》的诗学思想.宁夏大学,2014. 谭娟. 周春《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研究.浙江财经大学,2014. 柳湘瑜. 翁方纲杜诗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 盖佳择. 清代《秋兴八首》选录与评点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 丁晖. 杜甫诗歌异文研究.吉林大学,2015. 姚越超. 吴见思的杜诗学研究.西南大学,2015. 张月. 张綖《杜工部诗通》研究.西南大学,2015. 李定. 津阪东阳《杜律详解》研究.西南大学,2015. 陈媛. 汪瑗《杜律五言补注》研究.西南大学,2015. 牛欣雨. 吴见思《杜诗论文》研究.安庆师范学院,2015. 金爽. 吴见思《杜诗论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5. 冯淑静. 《文苑英华》所录杜甫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 陈晗. 王安石学杜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5. 李晓川. 清代集杜诗研究.河北大学,2015. 李雪. 王夫之贬杜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5. 李淑娟. 王夫之诗歌理论中的杜甫接受研究.河南大学,2015. 何正安. 从新题乐府及七言律诗看王世贞对杜诗的接受.西南大学,2015. 马思思. 李东阳论杜研究.西南大学,2015. 常珺. 杜甫与陆游夔州诗比较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6. 王中昌. 宋诗中的杜甫形象研究.西华师范大学,2016. 王江琴. 宋代诗话杜甫品评的儒家路径.四川师范大学,2016. 张乐乐. 许学夷论杜诗述评.山东大学,2016. 赵相仲. 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思想的接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秦威. 翁方纲之杜诗学研究.齐齐哈尔大学,2016. 贾慧君. 《钱注杜诗》的诠笺特点及其诗学倾向.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李贞贞. 何焯《义门读书记》杜诗评点研究.河北大学,2016. 王菲. 宋代杜诗师古注研究.山东大学,2016. 尤丹丹. 杨德周《杜注水中盐》研究.山东大学,2016. 任豆豆.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6. 齐函. 北宋后期杜诗学著述辑考.安徽大学,2016. 李昳. 谢杰及《杜律詹言》研究.安徽大学,2016. 谭晓容. 张性《杜律演义》研究.西南大学,2016. 李胜男. 论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接受.内蒙古大学,2017. 贾琪. 论苏轼诗词对杜诗的接受与融通.重庆师范大学,2017. 段晋阳. 宋人诗话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评议.闽南师范大学,2017. 罗枫. 从七律创作看钱谦益对杜诗的接受.西北大学,2017. 孙丽娟. 谢榛对杜甫的接受研究.西南大学,2017. 黄一玫. 王士祯论杜研究.西南大学,2017. 刘晓萱. 民国时期旧体诗话之论杜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7. 刘姝懿. 佚名《杜诗言志》研究.河北大学,2017. 杨陆陆. 杜诗师尹注研究.山东大学,2017. 罗娇. 《九家集注杜诗》中“杜田注”研究.山东大学,2017. 李诗白. 民国杜诗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7. 张珈萌. 方回杜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鲁宁心. 《杜诗言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7. 张超.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7. 李晶晶. 杨伦及其《杜诗镜铨》研究.苏州大学,2017. 王学婷. 乔亿《杜诗义法》研究.河北大学,2018. 由墨林. 杜诗黄希注研究.山东大学,2018. 魏娟. 《知本堂读杜诗》研究.淮北师范大学,2018. 王潔松. 洪舫《苦竹軒杜詩評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8. 苗锐. 元代杜诗学研究.安徽大学,2018. 郑超. 方弘静《千一录》杜诗研究述论.安徽大学,2018. 欧拉夫·特瑞比利. 马耳他诗与杜甫诗内容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1. 涂凌燕. 杜甫诗歌的格式塔意象翻译模式.中南大学,2006. 金涛. 唐诗《月夜》原文及英译文的语篇对比分析.苏州大学,2008. 邓良春. 杜甫诗歌翻译的象似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08. 张向荣. 从审美角度看杜甫诗歌及其英译.山东大学,2008. 王潇潇.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从翻译到创作.首都师范大学,2009. 宋恒. 从象似性角度谈诗歌翻译中声音的传递——以杜甫诗歌为例.大连理工大学,2009. 陈馨. 松尾芭蕉自然观的杜甫受容.四川外语学院,2010. 徐灵香. 杜甫诗歌英译的评价之态度系统分析.江西师范大学,2011. 邹小瑾. 日本詩話論杜詩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张招弟. 基于文化负载词的杜甫诗歌英译策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何慧珍. 从审美的模糊性体验角度看杜甫七言律诗的翻译.四川师范大学,2012. 孙莹. 杜甫诗与李齐贤诗对比研究.延边大学,2012. 苏雪晶. 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杜甫诗歌英译研究.广西师范学院,2012. 崔皙元. 从和杜、集杜创作看韩国文人对杜诗的接受及解释.南京大学,2012. 米亚宁. 诗学视角下古典诗歌英译研究——以杜甫的“登高”及其四个英译文为个案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2. 黎娅婷.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杜甫诗个案分析.苏州大学,2012. 张丽梅. 语篇功能视角下杜甫诗歌英译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 李璐. 从主观性识解看翻译的不确定性——以杜甫《登高》五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河南大学,2012. 秦培培. 从译者审美主体性角度看杜甫《秋兴八首》的英译.四川师范大学,2013. 姚梦蓝.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杜甫咏马诗隐喻英译策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3. 马晓倩. 李奎报对杜诗的接受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3. 郭镜我. 从解构主义创造性翻译理论比较研究杜甫七言绝句的英文翻译.四川师范大学,2013. 邹昊轩. 杜甫与尹善道诗的比较研究——以自然观、处世观、理想观为中心.延边大学,2014. 张笑美. 改写理论关照下杜甫诗歌英译的对比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 郑诗韵. 杜甫诗歌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崔海莲. 李瀷对杜甫的接受研究.延边大学,2015. 郑光莲.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重庆师范大学,2015. 高嘉敏. 比较视域下杜甫及杜诗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戴涛.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视域下杜甫诗歌英译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5. 刘毓. 唐诗中数词内涵及其英译研究.南华大学,2015. 吕骥. 松尾芭蕉对杜甫风雅之受容研究.浙江大学,2016. 李鸿章. 杜甫与李穑诗歌的比较研究.延边大学,2016. 封恬恬. 杜甫表达忧患意识诗句的英译研究.南华大学,2016. 刘倩.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杜甫诗歌文化意象的英译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李莉莉.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转喻英译的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为例.江西师范大学,2017. 杨云.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下杜甫诗歌英译对比研究.山东大学,2018. 肖艳伟.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杜甫诗歌翻译对比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18. (五)文章研究 王立国. 杜文研究.郑州大学,2007. 兰兰. 杜甫的赋作成就及其以赋为诗.黑龙江大学,2008. 张弘韬. 杜甫文赋注解研究.河北大学,2011. 刘叶青. 杜甫辞赋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1. (六)其他学科研究 万德凯. 杜诗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研究.河北大学,2000. 赵会娴. 杜诗与酒.河北大学,2008. 安百军. 论杜甫、苏轼题画诗折射出的文化意蕴.延边大学,2011. 邓景年. 杜诗地理.广州大学,2011. 李珍珍. 李白、杜甫音乐思想及其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 李清娟. 杜甫书法审美观研究.河北大学,2013. 李文娟. 基于GIS及空间统计方法的诗词文学空间模式研究——以李杜诗词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15. 梁慧敏. 诗人之笠:杜甫和苏轼戴笠肖像史及其文化意蕴.华东师范大学,2015. 潘芳. 杜甫的日常生活研究.郑州大学,2016. 第四部分:会议 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唐诗大辞典》首发式,2000,济南 杜甫研究第十一届年会,2000,呼和浩特 纪念杜甫诞辰1290周年大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二届年会,2002,成都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三届年会,2005,成都 杜甫研究学会第十四届年会,2007,桂林 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2012,西安 杜甫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天水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2014,天水 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七届年会,2015,重庆 杜甫与地域文化暨杜甫读书会·杜集形成与传播的复杂性学术研讨会,2015,巩义 杜甫与齐鲁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杜甫读书会第二次学术论坛,2016,济南 杜甫与秦陇文化学术研讨会,2016,兰州、陇南 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2016,长春 杜甫与长安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杜甫读书会,2017,西安 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杜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2017,合肥 杜甫与中华文化前沿论坛暨2017年度《杜甫研究学刊》作者座谈会,2017,成都 第五次“杜甫读书会”,2018,北京 杜甫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研讨会,2018,成都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首届全国硕博论坛,2018,成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杜甫研究座谈会综述,2018,成都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 21世纪中国大陆杜甫研究目录2000-2018.10 郑韵扬 第一部分:专著 一、文献整理和作家生平 少陵诗传 江希泽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杜诗新补注 信应举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话六种校注 张忠纲编注 齐鲁书社2002年版 杜甫在湖湘——杜甫湖湘诗研究资料汇编 丘良任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杜诗释地 宋开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 萧光乾整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 陈冠明、孙愫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全杜诗新释 李寿松、李翼云编著 中国书店2006年版 杜集叙录 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编撰 齐鲁书社2008年版 杜甫大辞典 张忠纲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杜工部诗集辑注 韩成武等点校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范震威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杜甫湘中诗集注 袁慧光著 岳麓书社2010年版 杜甫年谱 刘文典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全集校注 萧涤非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金元明人论杜甫 冀勤编著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杜甫集校注 谢思炜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清代杜集序跋汇录 孙微辑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作品及综合性研究 李杜诗学 杨义著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诗圣杜甫三峡诗新论 鲜于煌著 重庆出版社2001版 杜甫夔州诗研究 谭文兴著 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杜甫研究论集 刘明华著 重庆出版社2002版 杜诗艺谭 韩成武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夔州诗论稿 蒋先伟著 巴蜀书社2002年版 杜诗语言艺术研究 于年湖著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杜甫新论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叶嘉莹说杜甫诗 叶嘉莹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甫诗歌讲演录 莫砺锋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与儒家文化传统研究 赵海菱著 齐鲁书社2007年版 杜甫夔州诗疏论 封野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与中原文化 葛景春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蔡锦芳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甫诗集导读 刘开扬、刘新生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杜诗杂说全编 曹慕樊著 三联书店2009年版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葛景春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杜诗论析 吴明贤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杜甫研究新探 王辉斌著 黄山书社2011年版 杜诗及中晚唐诗研究 张巍著 齐鲁书社2011年版 杜甫诗歌研读 胡大浚 王为群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史因革论 李新、刘昊旸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歌行艺术研究 辛晓娟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秦州上空的凤凰——杜甫陇右诗叙论 薛世昌、孟永林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 鲁克兵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左汉林著 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诗圣杜甫研究 张忠纲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诗圣杜甫 吕正惠著 三联书店2015年版 杜甫论议汇稿 邝健行著 学苑出版社2015年版 杜甫与地域文化 葛景春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考释 曾祥波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朝圣:重走杜甫之路 左汉林著 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 杜诗艺术与辨体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回首望长安:杜甫书写的“安史之乱” 陈岸峰著 中华书局2018年版 三、传播影响研究 《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 郝润华著 黄山书社2000年版 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 吴怀东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学引论 胡可先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 张忠纲主编 齐鲁书社2004年版 清代杜诗学史 孙微著 齐鲁书社2004年版 李植杜诗批解研究 左江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诗学研究论稿 孙微 王新芳著 齐鲁书社2008年版 唐宋杜诗接受研究 黄桂凤著 辽海出版社2008年版 杜诗学文献研究论稿 孙微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杜诗学与杜诗文献 郝润华、赵逵夫著 巴蜀书社2010年版 《钱笺杜诗》研究 陈茝珊著 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与宋代文化 梁桂芳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杜诗详注研究 吴淑玲著 齐鲁书社2011年版 宋代杜诗阐释学研究 杨经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批评史研究 吴中胜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杜甫学史 刘文刚、项楚著 巴蜀书社2012年版 百年杜甫研究之平议与反思 赵睿才著 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杜甫诗歌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与传播 贾卉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宋代杜诗学史 魏景波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王新芳、孙微著 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杜甫韵文韩国汉诗接受文献缉考 沈文凡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四、普及性读物 杜甫诗全集详注 海兵编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杜甫诗选注 沈文凡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杜甫卷 宋红编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杜诗选评 林继中注解 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杜甫诗选 谢思炜评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甫诗选 张忠纲编 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杜甫诗醇 卢国琛选注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说杜甫 黄玉峰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赖瑞和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康震著 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杜甫诗选译(修订版) 倪其心等译注 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选 葛景春注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选评 葛晓音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杜甫诗歌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杜甫诗选注(增补本) 萧涤非选注,萧光乾、萧海川辑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杜甫诗选 莫砺锋、童强撰 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第二部分:期刊论文 一、生平及思想 (一)经历考述 杜甫入湘早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莫去非 《云梦学刊》2000年第4期 杜甫杜曲故居考 辛玉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何时“考中进士”的 王许林 《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终葬巩县说》质疑——与李丛听先生商榷 南新社、康为民 《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诗圣全谱》质疑兼谈杜甫葬地 王力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叔父杜并墓志铭笺证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历代法宝记》、杜诗及其他 陶敏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杜诗三首编年考论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拔树”、“卷茅”之风并非同一场 韩成武 《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杜甫入湘早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黄去非《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 杜甫题壁“蓝池庙”——《题玄武禅师屋壁》所咏景点初探 左启、李智勇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诗中“白马江”小考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也说“驱鸡上树木” 管遗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谈杜甫论李白诗和杜甫与李白间“剀切”及“疏旷”的对待关系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关于李白、杜甫梁宋之游若干问题的考证 王增文 《商丘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戏赠杜甫》非李白诗辨及对李杜关系的再认识 丹枫 《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湖湘晚期行踪及诗作编年 黄去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华州罢官西行秦州考论 阎琦 《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在山东行迹交游考辨 张忠纲 《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杜甫天宝年间诗文中头发的描写对作品作年的启示 邝建行 《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1期 杜甫与安史之乱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从杜甫“赠严诗”看杜甫与严武的关系 李良品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杜友情新析 冯小禄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杜甫与曲江 秦草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2期 肃宗朝政局纷争与李杜的悲剧命运 李中华、张忠智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因人作远游”之所“因”之“人” 臆测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杜甫流寓湖南行事考辨三题 李一飞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罢官说 王勋成 《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晚年诗数首编年考辨 吴在庆 《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唐才子传·杜甫传》笺证 林颖悠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 杜甫舍弟行踪考略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 傅璇琮、吴在庆 《文史哲》2004年第1期 杜甫、严武“睚眦”再考辨:与傅璇琮、吴在庆先生商榷 丁启阵 《文史哲》2004年第4期 杜甫卒年新说质疑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诗圣杜甫家室问题考辨——与王辉斌教授商榷 孙微《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罢官华州原因探析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也说“罢官”与“弃官”——与李宇林等先生商榷杜甫离开华州任的原因 韩成武、韩帼英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 吴在庆 《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写作时地考辨 朱明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生平分期述评及我见 祁和晖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2006年第1期 解说“罢官亦由人”之“罢官”——对杜甫离开华州任原因的讨论 韩成武、韩帼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诗“故人”“主人”考辨 李霜琴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与高适关系琐谈——从人日唱酬诗谈起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献《三大礼赋》时间考辨 张忠纲 《文史哲》2006年第1期 杜甫卒葬研究的重大进展——兼评《杜甫研究·卒葬卷》 刘明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南窑湾”、“康店”之争——杜甫诞生地的历史真相 杨经华 《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诗中李白形象的变迁 张向伟 《安徽文学》2007年第3期 交情老更亲——杜甫高适关系谈 王彦明 《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杜甫求仕历程及动力 徐建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一段被忽略的历史:杜甫是玄宗封禅泰山的亲历者 孙微、王新芳 《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杜甫事迹略考四则 李利民的《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杜甫献赋出身而未能立得官之原因考 韩成武、韩梦泽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王辉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傅光《杜甫研究》(卒葬卷)商评 王辉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杜甫与赞上人交游在同谷考 蔡副全 《前沿》2009年第7期 杜甫流寓夔州期间三诗编年琐考 朱少山 《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杜甫鄜州避乱行实考 师海军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杜甫授官、贬官与罢官说 王勋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入蜀行程北段新考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与柏茂琳交游考论——兼释证《览镜呈柏中丞》等诗题旨 张晓庆 《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从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看杜甫陇右行踪 蔡副全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人物考补 谢思炜 《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 杜甫妻室问题辨正 谭庄 《古典文献研究》第14辑 杜甫四十一岁结婚考——兼论杜甫的思想性格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杜甫“卖药都市”辨 韩立平 《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杜诗《送裴二虬尉永嘉》编年考订 曾晓云、吴在庆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 胡可先 《文史哲》2012年第6期 再谈杜甫的婚姻问题——简评《杜甫妻室问题辨正》一文 王辉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卒地卒年卒因的重新辨析 张式成 《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杜甫与李泌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4期 杜甫陇右行迹及纪念物探赜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2013年第1期 杜甫诞生巩义康店龙窝沟考 吴淑玲、康靖、樊纯轩 《社科纵横》2012年第1期 杜甫的死地与葬所 周楞伽、周允中 《书屋》2013年第1期 杜甫二子考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书生穷眼:杜甫陇右“目生活”论略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在华州述论 叶玲 《陕西教育》2013年第10期 杜甫与栗亭及其草堂考 刘雁翔 《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 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友谊关系辨正 王恩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百年歌自苦——以杜甫、李白之交谊为始说起 张丽琴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8期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杜甫交谊考论 霞绍晖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刘占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杜诗看杜甫入幕辞职的前因后果——漫议蜀中时期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上) 论《去蜀》诗是杜甫对严武不告而别的告别——漫议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下)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4期 杜甫为何没有当即哭悼严武之诗作 韩成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唐代葬法与杜审言夫妻合葬问题——据杜甫《卢氏墓志》考察 谢思炜 《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 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考 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杜甫在唐代长安城南的居住环境 郝鹏展、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再论杜甫去蜀之原因 孙羽津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杜甫与高适蜀中关系新论 辛晓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李杜友情链接——着重现代研究成果 张叹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在秦州的李白情结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论杜诗系年的版本依据与标准 曾祥波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系年新说二题 顾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续取“山妻”说辨疑 陈道贵 《阜阳师范学院院报》2015年第4期 浅论杜甫对李白解读的心路历程 何莉丽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人生旅途十阶段论 张思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绝望与决裂——重论杜甫华州“离职”事宜 张子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长安文化对老杜诗歌中正气象的影响 张强 《文化学刊》2015年第5期 长安十年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马文婧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 杜甫的“关陇”诗路 张乃良 《宝鸡文理学院院报》2015年第5期 杜甫:成都自然之美的发现与歌吟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论夔州山川对杜甫诗歌的影响 常珺 《运城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再论浣花夫人、浣花祠与杜甫草堂 刘洪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外祖母“芳氏”“崔氏”考辨——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中的一则校勘问题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陆浑庄即偃师尸乡土室说质疑 胡永杰 《新疆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再论王维与杜甫生平中的有关问题——就“辋川别墅”“山妻”“故妻”等答客疑 王辉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大历五年夏卒葬耒阳考实 李定广 《学术界》2016年第5期 杜甫先祖流寓永昌考 李勇杰 《河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杜甫与韦氏家族交游考 孟祥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晋唐时期杜甫家族的播迁过程及其背景考论 胡永杰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的官阶变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 孙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高适李白杜甫同游梁宋探析 伍钧钧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 唐授杜甫左拾遗告身考——兼论唐代的皇帝直接授官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杜甫与唐代京兆韦氏关系述论 胡可先 《复旦学报》2017年第6期 杜甫“陷贼”辨 薛天纬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入川后关于去向的打算 范洪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骥子不是宗文,熊儿不是宗武——《杜甫二子考》摘误 李有林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创作时地考辨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从李之芳生平看其与杜甫的交往 潘玥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8期 微臣、人父与诗人——安史之乱初杜甫行迹考论 查屏球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凿石浦志》杜甫湖湘诗地域研究的重要史料 曾绍皇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之子杜宗武事迹新考——以任华《送杜正字暂赴江陵拜觐叔父序》为中心的考察 孙微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 杜甫“赤甲宅”问题探究 鹿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题、系年辨正——以唐代赤县制度为中心 刘康瑞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由杜甫入蜀诗所见杜甫自同谷入蜀路线考 张世明、董瑞《成都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杜甫生平再考及相关诗歌系年 曾晓云 《九江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二)思想性格 论杜甫诗歌对儒家圣者观念的创造性表达 莫林虎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对儒家文化的继承 吴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论杜甫的君臣观 孙微 《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从儒家文学观的发展看杜诗的成就 李景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大儒杜甫 王学泰 《博览群书》2001年第4、5期 儒臣与文儒:杜诗中的儒学观与唐代社会文化 冯乾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忠君思想 沈荣森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梦魂归未得——论杜甫的人生悲剧 田耕滋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与儒、释、道 孙金荣 《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孔子思想在杜甫诗歌中的反映 于光荣 《船山学刊》2003年第1期 一代诗圣的真正悲剧 何休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杜甫的“忠爱”人伦情怀 刘铁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从夔州物候民俗诗看杜甫之“仁” 周建军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杜甫诗中的“尧舜”情结与文化传统根源研究 白俊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浅析杜甫诗歌中“穷达兼善天下”的思想 王秀华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恻隐之心为仁——杜甫儒家思想一瞥 张忠纲 《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 本色自然是仁爱——对杜甫诗歌的一种新认识 舒志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诗圣”与“腐儒”——解读杜甫的生存状态及其儒家风范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诗歌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经典诠释 冯建国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的民本思想 冯建国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张玉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儒家思想与杜甫的人文关怀 邓田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儒家政治理念解读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论中原儒学精神对杜甫思想性格的影响 胡永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务本致用的中原文化精神是杜甫诗歌的基调 葛景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论诗人杜甫客居陇右时期对君臣观念的深省 种竞梅、赵丽娜 《山东文学》2008年第7期 杜诗的张力——忠君爱民思想在杜诗中的表现形式 林继中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试论杜甫的儒家情怀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甫的精神探索与思想界限 谢思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对于儒家价值观的坚守及其当代意义 张效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爱国与忠君思想在分裂割据和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意义-—以屈原类型和杜甫类型为例 吴贤哲 《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试论杜甫的人格之圣 陈俊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诗传仁者情——杜甫仁爱精神论略 刘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士人的挽歌——论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儒士精神 皮昊诗 《贵阳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试论杜甫民本思想的形成及升华 王静 《名作欣赏》2015年第27期 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及其思想渊源 周裕锴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日常生命的诗性展现——杜甫诗歌的平民意识及其思想内涵 袁辉 《天中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的政治悲剧及其文化史意义 杜晓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杜诗禅思之轨迹 卢燕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杜甫与佛教的关系及晚年心境 刘明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与禅学 刘卫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黄庭坚论杜甫与寒山子—兼论杜诗中的佛学禅学意蕴 陈耀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论杜甫晚年诗的禅宗意蕴 邓绍秋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论杜甫与禅宗 刘铁峰 《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论杜甫对道教的态度 李乃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诗论与佛禅宗风 朱学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杜甫与佛教 孙昌武 《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 佛禅与杜甫的思想关系探析 于俊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也论道教文化对杜甫的影响 张振谦、聂巧平 《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杜甫的道家、道教思想 鲁克兵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杜甫诗歌中道家思想的体现 贺常颖、肖蔚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浅析杜甫信奉道教的原因 高卫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试论禅宗对杜甫的影响 刘素军 《沧桑》2008年第2期 论“诗圣”杜甫的道释情结 申明秀 《作家》2008年第22期 从居夔期间的农事诗看杜甫晚年的儒道兼容思想 刘二卫 《时代教育》2008年第8期 王维与杜甫的交游及其对杜甫禅诗的影响 鲁克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甫禅诗与大乘义学思想 张轶男 《西南大学学报》2013第1期 王维杜甫诗歌中的佛学思想比较 付方彦、楚艳鸽 《剑南文学》2013年第8期 杜甫与大乘佛法 张轶男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 再论道家和道教在杜诗中的不同作用——以《老子》及其相关典故为例 黄学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论杜甫诗歌的大乘悲怀与家国观念 张轶男 《西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略论杜甫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作的影响 邱旭 《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佛教思想研判——以杜甫游佛寺诗为视角 郑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弘扬杜甫精神,回应人类危机——纪念伟大诗人杜甫逝世1230周年 韩成武 《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论杜甫与史官文化 谢建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论唐代的经济和杜甫的“经济意识” 鲜于煌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从杜甫的家教看其教育思想 贺严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秦州诗看杜甫的人才意识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处世为人特征论略 崔际银 《河北学刊》2001年第2期 杜甫的“真情”与李商隐的“伤情”——唐代诗人个性化心态及对其诗歌的影响探析之三 刘洁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杜甫晚年心态及诗歌创作考辨 刘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演变 封野 《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葵藿倾太阳,稷契永不忘——论杜诗对房琯的看法 宋文桃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略说杜甫的“小臣议论” 吴相洲 《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去蜀前后心态析 李良品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孤独者的悲歌——杜甫漂泊西南时期孤独心态探微 杨映红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与潭州减芥之乱 邓乐群 《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渴盼回归与不可回归:杜甫后期的主要心态 尚斌 《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情深意浓的夫妻情、父子爱更添杜甫诗的色彩 刘影 《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国诗人杜甫的生态观 张皓 《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论杜诗中的“狂顾”、“狂走”和“狂歌” 许德楠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游”不逍遥——评杜甫生平与创作 王福雅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杜甫早期的远游及其心态 许智银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 附势与媚俗:唐代诗人人格的另一面——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中心 杨恩成、吕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杜甫的归田意向及其在夔州的尝试 封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耻干谒和事干谒——试论杜甫人格的复杂性 霍志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凤凰与白鸥——试论杜甫思想的矛盾性 黎孟德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论杜甫与中国狂士传统 刘曙初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论杜甫的文士情怀 任慧芳 《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修竹:杜甫的山林密友和精神化身——杜甫爱竹心理之解秘 韩成武、吴淑玲 《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从饮食看杜甫的精神世界 张梅、张建秒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自比稷契”与杜甫的社会理想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再论杜甫时政诗的创作必须——由杨义“悟后解诗”法说起 张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杜甫诗中的全身远害意识 徐建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甫怀乡忧国的思想情结 葛景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诗人的生计与诗歌——从杜甫《偶题》等诗说起 李杰玲、李寅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从杜甫在秦州的“药生活”看杜甫与中草药之关系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性格浅论 贺严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 韩梦泽、靳彦琴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解构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王卫华 《作家》2007年第12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喜剧精神 王俊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试论杜甫客居陇右时期思想意识的新变 种竞梅、肖艳、霍素芹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从陇右诗看杜甫的和谐社会理想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草堂:两个生命拧成的一个结——论杜甫蜀中生活的意义 文康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杜甫流寓梓州的浣花草堂情结 邓乐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史才、诗笔——论杜甫如何面对“古封建”的千年聚讼与迷局 许德楠 《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杜甫战事诗中对待战争的态度 周鸿彦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试析杜甫对战争态度的二重性 管基亘 《今日南国》2008年第10期 从杜甫看古代文人的仕途经济 王军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与初盛唐科举 贾丹丹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说杜甫的“心”事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试论杜甫的“安得”情怀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中的“行不进貌”——以踟蹰、徘徊为例 何骐竹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漂泊感 周艳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浅论杜甫晚年寓湘诗中的自悯意识 刘儒、李寅生 《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略论杜诗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毛敏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天地境界——杜诗中的人伦、人道、人格 林继中 《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论杜诗的写实性与《史记》实录精神 郝润华 《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杜甫灾异诗的“天人感应”解读 李慧智 《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隐逸思想 杨晓霭、罗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杜甫和睦平等之民族意识略论——杜甫与少数民族关系之一 彭超、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论杜甫对几个重要时局战事问题的思考 朱少山、余恕诚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2期 杜甫秦州诗忧患意识论 杨景春 《江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杜甫与辛弃疾的用世思想之比较 赵晓岚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甫诗歌创作主观动机研究 田耕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 天下朋友皆胶漆——论杜甫交友之道 刘咏涛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杜诗直面社会的入世精神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论“房琯事件”对杜甫的心理影响 丁云洁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謇傲”与“狂放”——论杜审言对杜甫性格的影响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杜甫对“天命”的态度及其深层原因 黄学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泰山、华山、衡山——杜甫的心态里程碑 韩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三首望岳诗画出杜甫一生心灵轨迹 丁启阵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杜甫的人格魅力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13年第2期 杜甫与洛阳京城文化 葛景春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 论杜甫的“壮士”情结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甫栖居草堂时期的精神困境 王艳军、宋俊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对劳动人民感情发展历程谫论 胡永杰 《中州学刊》2013年第9期 《甘泽谣》之杜甫二事补遗考略 李军 《集美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 张思齐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杜甫的交友心态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吕哓洁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安史之乱与杜甫理想的实现 张倩、霍有明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 亓凤珍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杜甫的乡人情结述论 韩成武 《山西师大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真性情说 姚菊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与兵家思想 李娟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 老马终望云,南雁志在北——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其归京意识 魏琳 《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第4期 沉郁顿挫背后的清狂——从任华《寄杜拾遗》看被忽略的杜甫清狂性格 莫道才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甫“清狂”性格的文学表达 徐朦朦 《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戏谑性格论 林桢 《集美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从杜诗中看杜甫的教育观 岑升昀 《科教文汇》2015年12月 李白与杜甫: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不同的精神表现 李新、何秋野 《保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开元盛世与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李杜与异地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精神追求之现代启示 张志烈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杜甫诗所隐藏的唐代商业图景与商业思想 徐静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诗与酒——《饮中八仙歌》与杜甫在长安的“快意”生活 孙少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盛唐文士与魏晋风度———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为中心 仲瑶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疾病与杜甫创作 吴中胜、朱春红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所受的侠风濡染及对侠文化的接受 汪聚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杜甫中原情结探讨 谢其泉 《殷都学刊》2017年第1期 杜甫的胸襟与诗歌境界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永恒的守望——杜甫家园情结探讨 谢其泉 《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二、主题内容 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 莫砺锋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严武幕中诗作解读举要——兼论杜甫这一时期之生存状态及其价值取向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风俗画卷与时代精神——杜甫节令诗论析(上) 情圣的嗟叹与稷契之志——杜甫节令诗论析(下) 赵睿才、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2期 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夔州以来诗创作技巧浅析 周田青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试论杜甫秦州代笺诗的艺术特征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试论杜甫在景物诗发展中的地位 刘友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杜诗“以汉喻唐”的结构和内涵 刘明华 《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邺城之围与杜甫的邺城诗述论 李菁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刘艺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试论杜甫的夔州回忆诗 沙先一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秋意诗简论 牟瑞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略论杜甫的“戏”字诗 李良品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论杜甫的咏鹘诗 姜光斗 《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论杜甫题画诗 任辉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杜甫节令诗文化精神探骊 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游戏之笔中的至性深情——杜甫戏题诗初探 谷曙光 《江淮论坛》2002年第1期 杜甫评画诗与白居易品乐诗比较 洪维 《呼兰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论杜诗的风俗民情 韩烈文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从秦州诗看杜甫诗歌创作的转变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入蜀山水诗之风貌 胡继琼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咏雨诗刍议 吴在庆 《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唐代音乐文化与杜甫诗文的音乐内涵 张宗福、吴天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论杜甫的夜景诗 吴建辉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老笔苍劲中的灵气飞舞——浅论杜甫的题画马诗 徐雪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客寓意识与杜甫后期乡思诗“诗性”与“史性”的整合 祁福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试谈杜甫“九日”诗 占如默、孙玉杰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无情未必真英雄——浅析杜甫的家庭亲情诗 殷三《桂林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杜甫两川时期的酒诗——兼谈《李白与杜甫》中的有关分析 刘咏涛 《成都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杜甫论书法诗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愁与醉无醒——杜甫与唐代酒文化 姜玉芳《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悲风为我从天来——杜甫陇右诗歌的悲苦色彩蕴涵暨美学意蕴 雷恩海、张云婕 《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杜甫笔下的三国诗 李景焉 《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杜甫漂泊荆湘时的情感世界及艺术表现 李成文 《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钱谦益、陈寅恪戏题诗之比较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甫题画诗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李白杜甫诗歌中的盛唐山水壁画 邓路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试论杜甫的生态诗 江建高 《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试论杜甫送行诗中的“己客双提” 赵艳喜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色香味的扩散——浅谈杜诗的食物描写及对宋诗的影响 阳静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2期 杜甫“诸葛诗”与其仕宦心态 徐建芳、傅绍良 《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杜甫与诸葛亮:历史歌咏中的现实意蕴 姜朝晖 《社科纵横》2006年第10期 杜甫的孤独感及其艺术提炼 葛晓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新变外部原因探析 种竞梅、李红梅 《中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杜甫陇右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聂大受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杜甫成都诗中的“散漫”诗简论 高智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漂泊西南时期“仁民爱物”诗探析 祁福雪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佛教思想与山水诗创作 刘宝 《江淮论坛》2007年第4期 杜甫夔州诗的情感世界 杨景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试论杜甫湖湘诗的创作风格 易琳 《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点注群芳舒小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试论杜甫咏雨诗的艺术手法 刘妍 《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 杜甫咏雨诗的情感分析 周艳菊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诗中的宴饮音乐 胥洪泉 《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从杜甫的怀弟诗探其思想轨迹 袁虹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论杜甫致弟妹诗 陈小波 《集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论杜甫的饮酒诗 赵松元、许泽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摛幽撷奥,出鬼入神——论杜甫自秦入蜀纪行诗 周立英 《学术交流》2008年第2期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谈杜甫的遣兴诗 熊七芳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古道驰骏马,画形寓深悲——浅析杜甫咏马诗 魏立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杜甫夜题材诗歌研究 邱睿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杜甫早期不遇诗中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 孙延辉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论客寓意识对杜甫西南诗“人文关怀”深厚底蕴的玉成 祁福雪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夔州诗的三国情结 刘厚政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草堂诗中的生态意蕴探寻 陈莹、盖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两唐书本传中的严武与杜甫笔下的严武 韩成武、韩梦泽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诸葛亮情结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穿透夜幕的诗思——论杜甫诗中的暮夜主题 莫砺锋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杜甫失眠诗探析 周克勤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论杜甫的悯农诗 李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杜甫草堂自适诗刍论 王菊芹 《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杜甫戏题诗新论 段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陇右诗是杜诗枢纽 林继中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 无情未必真豪杰——论杜甫的赠内诗 陈小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论杜甫赠别诗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简论杜甫题山水画诗的美学追求 吴增辉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 论杜甫的悼友诗及其礼俗文化渊源 孙雪萍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杜甫的别类才情及其诗歌表现 邓乐群 《江海学刊》2011年第6期 杜甫对诸葛亮形象的完美化及原因 符丽平 《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论杜甫集大成的情感本体 林继中 《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杜甫夔州诗中的悲秋意识 叶茸 《长春教育学院院报》2012年第3期 杜甫前期诗歌及其忧民意识的探讨 于海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唐代亲情诗的主题意蕴分析——以杜甫亲情诗为中心 詹志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杜甫亲情诗的情感特征与情感渊源 陈小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月是故乡明——杜甫怀乡诗初探 崔泽义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试论杜甫题画诗之情怀及其重要性 陈冠男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论杜甫对春景诗的开拓 李江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诗情偏向雨声浓——论杜甫的写雨诗兼与李商隐比较 刘曙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杜甫“老病”渲染与成都幕府诗的幻灭情怀 张叹凤 《中华文化》2013年第1期 绵绵愁绪慨春秋——论杜甫“愁”题诗 于逢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贫贱忧戚玉汝于成——杜甫流寓陇右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 胡大浚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的蜀中诗及其旷达性格的美学表达 黄全彦、张德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论杜甫秦州咏物诗中的失意之悲 张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天灾诗探微 刘艺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怜妻爱子真圣人,有情重谊伟丈夫——论杜甫的亲情友情诗 黄进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7期 杜甫农事诗研究 张东艳 《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杜甫诗歌的“湿”文化透析 徐辉 《陕西教育》2013年第1期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杜甫草堂栖居时的酒与物及其“日常生活” 杨挺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入蜀诗歌刍议 程得中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 论杜甫巴蜀诗与唐宋诗歌嬗变 申东城 《安徽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论杜甫在蜀中文学史上地位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论巴蜀地域对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彭敏 《大众文艺》2014年第23期 杜甫夔州诗与三峡文化关系论说 曾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论杜甫赠别诗的规谏精神及其意义 王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杜甫咏物诗中的“物理”与“性灵” 王建生 《文艺评论》2014年第6期 杜甫题画诗中的绘画艺术思想 陈杨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论诗诗的文学批评价值 肖熠君、雷磊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亲情描写 张小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简论杜甫的兄弟诗 庄逸云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妻子”形象 肖阿如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杜甫在陇右的思亲怀友诗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论杜甫游寺诗中的入世情感 张依彤 《榆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文章家国梦——杜甫蜀中十一首诸葛亮诗论略 李茂丽 《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荔枝道与杜甫荔枝诗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花门诗”小议 吴华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简论陶、杜田园诗之异同 吴增辉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满怀忧世情 意深贵妃诗——杜甫贵妃题材诗歌研究 罗娇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巴蜀文化与杜甫的诗意空间 张宗福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和他的寓言诗 张悦欢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从秦州到巴蜀荆湘的地理感知与文化体验 田峰 《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1期 杜甫夔州诗作中的“山河”与“山水” 萧驰 《中华文史论丛》2016年第1期 杜甫华州诗论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漂泊无助的远游——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及其他 刘跃进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 黄雅莉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此身游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子美巴蜀寺观游历诗内容初探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论杜甫山水诗的创新特点 季小乔 《海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杜甫诗歌的饥饿书写 韦昕楠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谈杜甫巴蜀诗中的咏三国诗 李可欣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人文视角下的李白与杜甫 施议对 《西北师大学报》2017年第3期 从杜甫诗歌看成都文化 张志烈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论杜甫饮食题材诗歌中的儒者情怀 陶慧 《中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论杜甫代书诗的推陈出新 陈冠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论杜甫以诗“代书”及其诗史价值 杨榕 《广西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夔州诗中的“空间”抒写 王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知人论世,批文入情——杜甫《登楼》诗新探 韩大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陈桂华《情义交战下的征人故事——兼论杜甫《前出塞》九首的叙事特点》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三别”的审美特征 张京霞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文采风流今尚存——说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周汝昌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的艺术特色 姚平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l期 读杜甫《戏作徘谐体遣闷二首》杂记 迟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前后出塞诗漫议 张天健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杜甫《同谷七歌》的抒情特色 陈子建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所向无空阔”到“作意莫先鸣”——杜甫《江头五咏》初探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 金启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九成宫》与《登凤凰山寻故宫遗迹》试探 房锐、王红霞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悖论与复调——杜甫《江汉》诗解读及其他 赵奎英 《名作欣赏》2001年第3期 杜甫组诗《江畔寻花》结构研究 裘寅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从《饮中八仙歌》看杜甫对“诗中有画”的贡献 牟鹭玮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丽人行》的文化学阐释——兼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宰相形象 李祝喜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杜甫《赠李白》诗别解 杨连民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 迟乃鹏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官居生活的一天 周全华 《华夏文化》5年第l期 杜甫《赠花卿》诗意新说 左汉林 《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情景逼真诗味浑厚——读杜甫《赠卫八处士》 焦泰平 《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 三板一眼的“情圣”歌哭——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赏析 韩成武 《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之比较 李宇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同唱伤春忧国曲,诗词调门各自异——杜甫《登楼》诗与辛弃疾《摸鱼儿》词比析 杨有山《名作欣赏》2007年第17期 杜甫《阁夜》诗与诗学用事理论 马强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儒者的“不忍人之心”——解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深层结构 于翠玲 《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 细读杜甫《羌村三首》写情艺术 徐克瑜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圣”照耀下的“史”——杜甫几首咏怀古蜀史迹诗读后 王煜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读杜甫《秦州杂诗》评析 钟树梁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秋兴八首》的时空表现及其审美文化意义 宋金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杜甫的誓言 鲁克兵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杜甫《秋兴八首》详析 李鹏飞 《名作欣赏》2010年第7、10期 跨越疆界——杜甫前后《出塞》所开启的创作视域 廖美玉 《乐府学》第5辑 《秋兴八首》看杜甫忠君思阙思想 刘霞 《华章》2012年第2期 杜甫《有感五首》求是——兼论其“书生气” 林继中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喻文辉 《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新解读 黄慧娟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杜甫《旅夜书怀》的诗格理论分析 杨星丽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 杜贵晨 《学术研究》2012年第6期 比较杜甫归雁和韦应物闻雁——看归雁的张力艺术 雷文学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所谓“风流儒雅”的宋玉传统 汪习波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田园情结与田园情殇——对比分析王维田园诗《渭川田家》与杜甫田园诗《日暮》的异同 余红芳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杜诗中率性纵情、洒脱开怀的一面——略说《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陈梦圆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李白、杜甫“蜀道难”诗作创作心态及艺术表现手法比较 黄楚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诗从对面飞来——杜甫《月夜》曲笔手法分析 李思华 《名作欣赏》2014年第35期 从《秋兴八首》看杜甫的诗歌技巧 曲笛 《金田》2014年第2期 “遂为咏园林之冠”——杜甫两游何将军山林十五首论略 谷曙光、陈梦圆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寓于风景的世界秩序——杜甫《绝句四首》其三再读札记 周欣展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江湖满地一渔翁:论杜甫《秋兴八首》 陈岸峰 《关东学刊》2016年第10期 杜诗中的“佳人”实有其人吗?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3期 千载琵琶作胡语——对杜甫“昭君怨”诗的多角度解读 黄一玫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杜甫《望岳》新解 付春丽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从三首咏樱桃诗看杜甫的独特性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2期 情的深沉与礼的含蓄——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与《奉赠王中允维》并读 师蒙丽 《名作欣赏》2018年第2期 杜诗的“法”与“意”——以《客至》解读为例 张炳文 《天中学刊》2018年第5期 杜甫的美学——《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解读 吴怀东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再读杜甫《八阵图》——文学解读与历史验证综合研究 郭的非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诗语词考释商略 魏耕原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戎马不如归马逸”解 李学清 《名作欣赏》2001年第1期 “青春”不是酒名 胥洪泉 《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昕昕”一词校释 蔡锦芳《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杜诗“当轩下马入锦茵”解 朱明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杜诗“逃禅”解诂 谭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杜诗释词六例 黄灵庚 《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 《阙题》诗非杜甫作 丁延峰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试析杜甫诗歌中的“闻”与“著” 刘庆海 《理论观察》2005年第2期 杜甫《漫兴绝句九首》其七“稚子”一词辨证 刘瑞孙 《四川教育学报》2005年第5期 《泥功山》属秦州纪行诗吗?——兼论杜甫秦州、同谷纪行诗并非各为12首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诗地名旧注辨正九题 宋开玉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在绵阳诗二首签考 文伯伦 《文史杂志》2007年第1期 杜甫佚句披拾 张忠纲 《文献》2007年第1期 杜甫《北征》补笺 邓小军 《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与高(适)岑(参)赠答诗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辨讹 迟乃鹏 《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四骚客填诗”的流讹——杜甫七律《曲江对雨》额联上句末字考 刘芳 《作家》2008年第22期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辩证 左汉林 《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天阙”应为“天窥”之误 韩成武、张岚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阮囊羞涩”考释——兼谈杜诗笺注的相关问题 曾绍皇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3期 杜诗《洗兵马》钱注发微 林继中 《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3期 杜甫《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考论 查屏球 《南开学报》2011年第3期 杜甫《南邻》诗的“野航”、“野艇”辨 李娅 《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的“白日”考辨 杨为刚、邓嘉裕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赍志长逝的悲歌——杜甫诗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误读辨正 金志仁 《名作欣赏》2013年第4期 “路异明水县”析疑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杜诗“娇儿恶卧踏里裂”新考 张子开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诗“铁马汗常趋”用典考 孙微 《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天阙”、“天窥”异文之争考论 陈道贵 《古籍研究》2014年第1期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发疑 赵海菱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 乐人身份与《江南逢李龟年》作者之争 柏红秀 《江海学刊》2014年第6期 杜甫《同谷七歌》之“橡栗”解说 陈朝霁 《丝绸之路》2015年第10期 杜甫《收京三首》作年考辩 卢本德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诗“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新释 马剑、杨旭 《长江文明》2015年第1期 《杜甫全集校注》辨正一则 赵军伟 《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逃禅”一词辨义 王朝华 《宁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杜甫《行次昭陵》“铁马汗常趋”典故考 冉驰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杜鹃行》“业工”注考辨 张寒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年第5期 杜诗成说新辨 钟振振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 杜诗“自”之殊义误解——《杜甫全集校注》的个案讨论 魏耕原 《天中学刊》2016年第1期 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 陈道贵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诗圣”或曾咏牡丹——兼谈杜甫两首诗的编年问题 路成文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甫诗“足茧荒山转愁疾”辨疑 许松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1期 以语用训诂法解杜诗异文——杜诗异文考辨两则 汪欣欣 《国学学刊》2018年第2期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释意 青子文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诗公案“恰恰”再解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诗“天阙象纬逼”试释 胡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甫《春望》诗中“国”字释义再探 张念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甫《夔州歌》中“百牢关”地理位置考述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三、诗歌艺术 (一)诗体 试论杜甫绝句的创新及价值 席红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杜甫律诗尾联的语式特征浅析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律诗词类活用及其表达功能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论杜甫连章诗的组织艺术 聂巧平 《暨南学报》2000年第2期 杜甫绝句论略 房日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论杜甫七律的抒情特征 孟向荣 《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论杜甫五绝的正与变 刘曙初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律诗的开篇艺术 韩晓光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杜甫“大拗”律诗的声律分析——兼谈杜甫拗律的归属 兰香梅 《杜甫研究学刊》2004第3期 论杜甫的七律 方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杜甫绝句的诗学艺术 黄震云、张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浅谈杜甫对七言绝句题材的开拓和风格的新变 王乐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论杜甫“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兼及唐代新乐府的有关问题 王辉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论杜甫拗体的写作艺术 于年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论李杜五言古诗之嬗变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唐诗成熟的标志——论杜甫律诗的成就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以少许胜多许——杜甫的五言绝句笺释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纪行诸赋的启迪,五言古风的开拓——杜诗杂论之一 霍松林 《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杜甫七言古诗中的对仗句例析 王茜、韩晓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第1期 论杜甫的正体七律及其声律特色 张英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1期 杜甫七绝平议 李翰 《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杜甫五言古诗的艺术格局与杜诗“诗史”品质 刘宁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论杜诗“遣兴体”及其诗史意义 曹辛华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 张节末 《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论杜甫变体七律及其拗句格 张英 《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l期 杜甫盛唐七律论 陈俐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杜诗“吴体”探论 王辉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论杜甫七言拗律的形式特点和地位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论杜甫的歌 孙雪霄 《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论杜甫七言古诗的章法结构 魏祖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杜甫七律对仗的正与变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杜甫律诗章法新论——以安排诗语为中心 卢乂祯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论杜甫格律组诗的艺术开创 叶黛莹、尚永亮 《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从明诗论的七言律取向之争说起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唐人七律何诗最优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杜甫曲江七律组诗的悲剧意境 邓小军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对杜甫变体七绝的再认识——兼论与初唐七绝之关系 刘青海 《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吟到安时殊细腻,体当拗处更风骚——浅析杜甫诗律求变的创作技法 唐颢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以古为律”与杜甫七律艺术的革新 刘占召 《安徽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五言律诗章法研究 叶汝骏 《长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 杜甫五言古诗格律初探 程仁君 《语文学刊》2014年第7期 从五排的铺陈节奏看杜甫长律的转型 葛晓音 《复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五律的“独造”和“胜场” 葛晓音 《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 杜甫排律体制研究 韩成武、张东艳 《南都学坛》2015年第4期 杜甫绝句变革的得失及其意义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杜甫绝句体制研究 韩成武、吴淑玲 《南都学坛》2015年第1期 “当时体”影响下的杜甫诗体之变 王艳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试析杜甫七言律诗中的不合律现象 兰小云 《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杜甫新题乐府论析 王维 《乐府学》第12辑 杜甫七律拗体诗的规律探究 牛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白帝城最高楼》“拗体”解 陈广忠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浅论杜甫五古中的“势” 王斐然、段晓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歌行论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生涯与时代:杜甫长篇五排的结构主线及组织方式 毛若苓 《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再论“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 王维 《戏剧之家》2016年第13期 杜甫组诗论 魏耕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五律体制研究之一 杜甫五律体制研究之二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6第2、3期 杜甫白话七律的变革与发展 魏耕原 《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试论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句式异同——以杜甫七律为例 谢思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杜甫长篇七言“歌”“行”诗的抒情节奏与辨体 葛晓音 《文学遗产》2017年第1期 从五七古短篇看杜诗“宪章汉魏”的创变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葛晓音 《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论杜甫五古行旅的以赋为诗 陆嘉琳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杜甫七律体制研究之一 杜甫七律体制研究之二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7年第1、2期 论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作歌” 杨晓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杜甫早期五律在格律上的突破 崔文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杜甫五律的创变与特征 魏耕原 《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文学史视野中的杜甫排律 莫砺锋 《文学遗产》2018年第1期 杜甫乐府诗的叙事风貌及其转型价值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8年第2期 杜甫乐府诗的体类特征 吴淑玲,韩成武 《南都学坛》2018年第5期 论杜甫律诗中情感表达效果与用韵技巧之关系 韩潇 《北京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杜甫七律语序阐微 孙立尧 《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杜甫歌行大篇结构论 魏耕原 《齐鲁学刊》2018年第2期 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兼及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 刘顺 《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吴体是杜甫所创的新体古诗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吴体诗:杜甫提供的又一种七律范本 党学谦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 (二)风格、意象、创作思想和手法、修辞等 李杜之变,是唐诗主潮之大变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 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杜甫、盛唐诗风与文学史规律 胡大浚 《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论杜甫诗歌的混茫境界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杜诗与盛唐气象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杜甫“沉郁顿挫”本义探源 张安祖 《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杜甫草堂诗疏野风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陈子建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与盛唐气象 梁桂芳 《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 论李白杜甫诗歌的盛世悲音 蔡燕、岳松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杜甫诗歌“波澜独老成”风格研究 王麒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论《成都文类》中杜甫草堂诗的词体特质 赵晓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杜甫对景物感知过程的真实表述——对杜甫诗境之“真”的一种解析 韩成武《名作欣赏》2006年第11期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十个创新之举 韩成武 《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论杜诗“大于诗”的品格 许德楠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论诗哲杜甫 陶文鹏、赵建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一种解读 许芳红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杜甫诗歌的悲剧美学精神 段永升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杜诗“沉郁顿挫”辨识 王辉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 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杜诗变体与词体内质——以《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三首为考察中心 彭玉平《阅江学刊》2010年第4期 杜甫“诗圣”论 祁和晖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3期 悖论诗学视阈中的杜诗艺术风格特质新探 高玉昆 《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随时敏捷”本义再探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深远、高远、平远:从杜甫、李白、王维诗歌看盛唐诗歌之美的三个维度 王晓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从史学、诗学、儒学的角度看杜甫诗歌 欧阳含其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杜诗的雄阔气象 章桂周 《语文知识》2015年第1期 杜诗风格管窥 韦莉 《陕西教育》2015年第7期 浅谈杜甫沉郁诗风的美学风格 刘竞 《剑南文学》2015年第8期 论杜甫诗歌的生命厚度 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从文化诗学的视角认知“诗史” 林继中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 蒋寅 《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 少陵“月夜诗”的视觉意象与文化意象及其诗意的阐释 胡继琼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论杜诗武则天形象之命意 昌庆志 《宁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诗歌的意象意义 徐秋明 《学术论坛》2001年第5期 略谈杜甫咏时诗的意象意蕴 徐秋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杜诗“鸥”意象补说 张浩逊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论杜甫楼阁诗的高楼意象 周焕卿 《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杜甫陇右诗的羁旅意象 安建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杜诗之“夜”——论杜甫的“伤夜”情怀 张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秋水为神玉为骨——论杜甫诗歌中的“水”意象 邹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的江河意象 巫莉莉 《盐城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简论杜甫律诗的“后意象”表达 朱小爱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杜甫杜鹃诗意蕴的拓展及其影响 顾友泽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刘廷富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从龙媒骏骨到硉兀老马——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人生蕴藉阐释 夏兆辉 《阴山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诗歌审美意象的新变 邹进先 《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物微意不浅——解析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邓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论杜甫诗中的黄昏意象 吴建辉、贺日波 《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杜诗“庞公”意识发微 查正贤 《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喝不醉的诗人——谈谈杜甫在诗中的饮酒形象 李杰玲 《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5期 从风雨意象谈杜甫的忧患心理 钱爱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凤凰意象:杜甫的精神图腾 薛世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试论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生成特点及审美特征 杨再锋 《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浅论杜甫诗中的孤舟意象 李懿 《时代文学》2008年第5期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高卫国 《邢台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杜甫诗歌中的“星”意象浅析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杜诗中的漂泊情结——论杜甫诗中的“舟”意象 陆丽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骏马·瘦马·病马——杜甫的连环自画像 韩成武、张东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杜甫诗中“鸥”的意象 张群、刘丰 《芒种》2013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以杜甫夔州诗为例 张媛飞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杜甫陇右诗二题:寺院诗与云鸟意象 温虎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感事写意”说杜诗——论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肇端 陈伯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杜诗“花”意象简论 南瑛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杜甫“恶竹”意象创造的符号解读 谢天开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秋兴八首》中的三个意象 杨书全 《镇江高专学报》2014年第3期 意象图式与诗歌意境的构建——以杜甫诗歌《望岳》为例 张媛飞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诗中“雨”意象的感情色彩 杨凯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杜甫诗中的雁意象和咏雁诗 罗宁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内蕴探赏 宋明朝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7期 简析杜甫诗歌中的浊酒意象 李雅琦 《北方文学》2015年第1期 浅析杜甫诗歌中菊花意象的情感意蕴 张拓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6期 论杜甫诗歌中的孤舟意象 杨佳富《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24期 论杜甫的“幽人”情结 潘殊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庙堂与江湖之间——杜甫同谷诗龙凤意象管窥 温虎林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论杜诗中的落花意象 党营 《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 杨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汉唐诗文中“胡马”义的嬗变——兼论李白、杜甫诗“胡马”意象的特征 卢燕新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论杜甫对神话的接受与运用 孟祥娟 《天中学刊》2018年第5期 论李、杜诗歌中的凤凰意象 刘燕 《名作欣赏》2018年第8期 杜甫与黄庭坚诗歌“鹡鸰”意象比较 解雅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杜甫诗歌战争环境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黄彦延 《名作欣赏》2018年第18期 杜甫大历送别诗与大历诗人送别诗之意象比较 黄晓瑜 《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8期 杜甫诗歌中的“芙蓉园”意象价值探析 龚苏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杜诗虚实结合的表现艺术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惊心动魄之美——论杜甫诗的反讽艺术 丁启阵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诗的自我审视与表现 谢思炜 《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杜甫叙事诗与传统叙事的时间问题 黄昌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时空并驭,造境宏深——杜诗艺谈 韩成武、贺严 《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诗学造诣与“才气学习” 陈淑彬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比和兴 陈元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天马与诗神——略论杜甫“凌云健笔意纵横”的美学追求 杨晓霭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杜甫、苏轼绘画美学的分歧——“骨”与“肉”的价值评定 刘朝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杜甫的文学审美理想 张巍 《社科纵横》2001年第5期 杜甫诗法论探微 钱志熙 《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集大成与开风气——试论杜甫的诗学思想 赵立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客体落墨,主体生辉——杜诗侧写艺术研究 韩成武、贺严 《河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杜甫诗歌情感表达的三种技巧 张梅 《上饶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艺术丑与杜甫的写丑 翟振业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论杜甫的美学思想 吴功正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李白、杜甫诗歌理论主张之比较 马守君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钱志熙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 王新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杜甫的诗学观 张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秋兴八首》与杜甫论诗思想的转变 王艳军、刘素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杜甫及其诗歌中的“风趣”——兼评胡适先生的“特别风趣” 曾肖 《天府新论》2005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的对话及对话性初探 宁登国 《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叶嘉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杜甫诗论的诗学史地位 周兴陆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论杜甫早年对诗歌创作的探索 李瑞智、李天保 《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谈杜甫的“遣”字诗 申东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从意象营造到事态叙写——论杜诗叙事的审美形态与诗学意义 邹进先 《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杜甫以赋为诗论 王京州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4期 李杜诗歌创作思想刍论 张成恩 《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以赋为诗表现论 王京州 《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3期 试论杜甫“即事名篇”叙事特征 梁文娟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杜甫诗的历史见证品格及其审美分析 杨义 《清华大学学报》2007第2期 论杜甫诗以小见大的审美意趣 徐陆军 《兰州学刊》2007年第9期 杜甫诗歌辩证艺术审美空间论 杨景春 《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杜甫诗歌的色彩艺术 杨景春《(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论杜甫诗中的视觉反差 徐宏勋 《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1期 乾元二年的杜甫及其诗美升华 余祖坤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论杜甫陇右诗的叙事特征 李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谈谈杜甫的两次创作落潮 王许林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 李白杜甫之论诗诗论略 杨栩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李白杜甫诗时间表述比较 杨雄、周晓玲 《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 《戏为六绝句》与杜甫文学思想 李凤歧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抒情诗歌中的叙事图景——杜甫前期诗歌叙事艺术探析 贾丹丹 《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 论杜诗中的“春秋笔法” 李新 《殷都学刊》2009年第1期 “诗性历史”的最充分而绚丽的文学形态——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看“诗史” 曾永成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杜甫秦蜀和湖南纪行诗比较论 刘曙初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杜诗色彩世界之初探 王竞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论杜甫诗的意脉结构 詹杭伦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杜诗自注与诗歌境域的开拓 徐迈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杜甫诗歌自注略论 徐迈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杜诗中的史官文化因素探析 陆有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盛世中的反拨——杜甫与盛唐画风 杨经华 《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沉沦中的批判——杜甫与盛唐书风 杨经华 《名作欣赏》2010年第5期 杜甫与唐代诗人创作对赋体的参用 余恕诚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 遣兴赋诗,书空独语——杜甫遣兴诗中的“独语”现象及精神内涵 郑璐 《现代语文》2013年第3期 杜甫诗题管窥——兼论诗序 李娜 《文艺评论》2013年第6期 略谈杜甫咏物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方式 郑大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春秋五例”看杜甫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 马小龙、陈晓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以禅法为诗法 鲁克兵 《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杜甫的文艺思想与实践 韩成武、张东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杜甫诗歌中的情景关系论 张梅 《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第1期 “缩放”与“转移”——论杜甫与王维诗中的空间变化 焦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浅析后人论白居易写实诗歌不及杜甫之因 宋学达 《安徽文学》2013年第2期 杜甫歌行中的“尚奇”特质——兼论从汉乐府到中唐诸家的尚奇传统 辛晓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杜甫诗法与“云门三句” 张轶男 《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 杜甫的文学思想简论 高琼燕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天宝六载:杜诗嬗变的关节点 谷曙光、俞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2017年第1期 论杜甫好骈的内驱力 张思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从李白到杜甫:中国诗歌抒情向叙事转换的开端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 杜甫诗歌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张东艳 《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论杜诗中的谐隐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互见与互文、互文性:以杜甫诗歌为例 关鹏飞 《文艺评论》2017年第4期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管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杜甫与中国诗法理论——从杜甫“法自儒家有”说起 张红 《安徽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纵横”模式在杜甫晚年诗歌中的运用 庄亮亮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杜甫自称词的雅俗之变——略论杜甫雅言词的继承与发展 谢文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诗名词缩略语研究 马德富 《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诗“流水对”艺术探微 韩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诗“当句对”艺术研究 韩成武、贺严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近体诗句法变异的韵律与语用分析——以杜甫为例 孙力平 《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杜甫律诗中的语词超常嵌合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论杜诗的用典艺术 韩成武、贺严 《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句式规范的超越——杜诗铸句艺术之一 马德富 《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杜诗语言的“陌生化”之妙 赵海菱 《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 杜甫诗歌举隅——格律体古典诗歌语言结构意义的自明显现 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浅论叠字在杜诗中的运用 张丽亚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用典艺术分析 于年湖、王少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杜甫以虚词为诗眼的艺术 马德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杜甫诗歌问句的类型与表现功能 李子荣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 杜甫诗歌中数词对运用探析 韩晓光、万雪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附加式副词及相关问题论略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杜甫诗歌中的特殊名词词组及其表达功能 韩晓光、郑昕蒂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杜诗切姓用典试论 邱睿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以硬语“文言”——论杜甫诗文语言的突出特点 周远斌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杜甫诗中的数字与沉郁风格 张起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谈杜甫诗中互文句法的运用及理解 张娟 《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杜甫诗歌的句法变异 杨增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杜甫诗歌结尾艺术管窥 韩晓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论杜诗的以典咏怀手法 张戬 《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略论杜诗寻常动词的艺术化 胡绍文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论杜诗中的虚词运用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王学军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杜诗习见词诗学与语言学的双向阐释——热点词“自”的个案考察 魏耕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论杜甫的数字入诗 赵平分 《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杜诗数字对句艺术简论 徐昕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杜诗“碑志式”叙事中的事典运用艺术探微 杨凌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杜诗修辞中的藏词艺术 郭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浅析杜甫草堂诗中形容词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范亚楠 《北方文学》2012年第6期 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 谢元春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湿”的语义特征及其在杜诗中的修辞功能 胡珊珊 《理论月刊》2014年第12期 艺术造诣与生命悲歌——杜甫疾病诗艺术探索 黄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用字”艺术 黄关蓉 《语文建设》2014年第24期 杜诗数词的多重意义 魏耕原 《长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诗中叠音词的词汇和语法研究 张小芹 《剑南文学》2015年第10期 杜甫诗歌历史句法现象考察 张延俊 《现代语文》2015年第4期 《杜甫诗集》中重言词语法研究 魏姣益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期 取精用宏,见微知著——杜甫陇右诗用典探析 王正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浅论杜甫诗歌中的失对现象 李文婷 《现代语文》2015年第6期 杜甫律诗“自”字论 杨玉锋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从有“来历”到“没来历”——试析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 谢思炜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注释学思辨 谢思炜 《河北学刊》2017年第2期 四、传播影响 (一)渊源 杜甫对谣谚的学习 朱迥远 《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杜甫对同时代诗人的评价与学习 鲁华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 管亚平 《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为杜诗“熟精《文选》理”进一解 韩泉欣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论《世说新语》对杜甫杜诗的影响 刘伟生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杜诗引《诗》论 叶文举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诗经·黍离》与杜甫《哀江头》异代同调说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屈原《湘夫人》与杜甫《湘夫人祠》抒同一情怀说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出”“入”之间见真情——试论谢灵运和杜甫山水诗之境界 刘俊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甫对曹植诗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曾伟 《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诗歌意境与楚辞 黄震云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论杜诗的充实美——兼论杜甫对于孟子美学观的继承 李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杜甫“熟精《文选》理”“理”字新解 林英德 《宜宾学院院报》2009年第4期 杜甫对牛女神话传说接受的理性化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吾祖诗冠古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与曹植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杜甫对李白乐府诗接受及中晚唐乐府诗嬗变研究 殷满堂、申东城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窃攀屈宋宜方驾”——杜甫的屈宋接受 祁国宏 《东方论坛》2011年第6期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对曹植诗歌的接受与突破 何水英 《学理论》2013年第8期 从《戏为六绝句》考察杜甫的齐梁诗歌批评观 梁保建 《牡丹江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 张宗福、张晓英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3期 杜诗引《左传》考 郭冲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杜甫与唐代中原的“文选学” 葛景春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论杜甫诗化用《文选》语句的方式 路元敦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赵海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杜甫《戏为六绝句》与曹丕《典论·论文》 任竞泽 《湖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杜甫与杜审言二人诗歌创作渊源 吴曼 《鸭绿江》2015年第1期 从“诗言志”看杜甫对《诗经》诗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刘佳 《赤峰学院院报》2015年第3期 杜甫对陶渊明的诗学接受 范洪杰 《北方论丛》2015年第2期 试论杜甫与司马相如 商拓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论杜甫的“屈、贾”情结 隋秀玲 《兰台世界》2015年第9期 杜甫对鲍照的继承与超越 隋秀玲 《山花》2015年第18期 论曹植对杜甫的影响 王慧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7期 从《文选》“序”看杜甫“熟精文选理”之“理”的涵义 王立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转益多师:杜甫与汉魏六朝诗人 徐公持 《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论李杜对宋玉辞赋的接受 唐婷 《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论“庾信体”与“杜工部体”的内在联系 曾君之 《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论汉赋对杜甫创作的影响 彭燕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论汉大赋对杜甫诗歌创作之影响 赵海菱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论李白纵横诗风对杜甫的影响 关鹏飞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试论宋代杜甫诗歌“集大成”说的生成与内涵 李新 《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屈原与杜甫——关于文化与文学传承的思考 李诚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二)接受 唐宋人所体认的杜甫精神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从创建民族新文化的维度拓展杜诗研究:略论杜诗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潜在价值 张保宁《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杜诗对后世的启迪和影响 刘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杜甫在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寒士诗人中的先驱地位 霍然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真与美的范式——杜诗艺术精神及对新诗的启示 马德富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论诗绝句及其文化反响 高利华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从历代论诗绝句看杜甫 徐传武 《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白和杜甫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与影响之比较 张艳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杜诗的“解构”与“重构” 许德楠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谶初探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李杜诗风与唐诗疆域“三国”说 吴光兴 《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从历代著名唐诗选本看李白杜甫诗歌的接受 申东城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 杜诗“集大成”义解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李杜与盛唐:一种诗性文化名片的产生 杨义 《齐鲁学刊》2014年第5期 论杜甫对夔州文学的影响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试论杜甫咏赞诸葛亮诗的影响和作用 何红英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李杜齐名之形成 陈尚君 《岭南学报》2015年第2期 论“老杜”之“老” 罗芳芳 《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2期 名岂文章著:论杜甫生前诗名为赋名所掩 孙微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由唐至宋杜甫草堂变迁述论 吴增辉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文学史为什么选择杜甫 刘跃进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杜甫杜诗散论 范毓周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杜甫精神的世界性 张宗福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宋代史学意识与“诗史”观念的产生 郝润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杜甫的“诗史”思维 杨义 《杭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3期 “诗史”桂冠的排行榜及理念定位 许德楠 《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杜诗典范与清初诗风的递嬗 冯乾 《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在诗人和读者之间——“诗史”、“诗圣”说源流考述 吴怀东 《漳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简论“诗圣”的衍生轨迹 许德楠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 孙之梅 《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诗史思维与梅村体诗史 魏中林、贺国强 《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杜诗“诗史”说当时意向探究 王世海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诗史”的意义生成及使用考论 罗汉松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2期 “诗史”可以指杜诗在诗歌艺术方面的集大成 孙桂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史”的叙述学阐述 胡根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 孙亭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杜甫“诗史”略论 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试论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 黎清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从“诗史”到“词史”——论杜甫诗史观对清代词史观的影响 祝东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 “诗史”说本义辨 李科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 吴怀东 《文史哲》2018年第4期 杜甫在中晚唐影响的若干思考 吴在庆 《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昭君诗在唐代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李小彤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白居易元稹对杜甫理解的差异 李俊 《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试论杜甫、白居易歌诗创作的不同 郭院林 《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与创新 文明刚 《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樊晃、戎昱:杜甫接受史上的桥梁——浅论杜甫在大历至贞元前期的接受 黄桂凤 《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杜甫诗未入选《河岳英灵集》原因探析 翁玉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韩愈论李、杜新探 常思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潇湘话语下的柳宗元与杜甫 翟满桂 《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论韩愈对杜甫诗歌的接受及拓新 申东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今存“唐人选唐诗”为何忽略杜甫诗探源 吴河清 《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李商隐诗歌的情感品质及其创作异同 刘汾《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 从杜甫与白居易的忧民歌吟看主体的“仁”格差异 赵亚平 《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 吴淑玲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重读《本事诗》“李白”条——试论与杜甫相关的若干问题 龚方琴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诗趋奇险谱新篇——从杜甫到韩愈 张忠纲 《文史哲》2012年第6期 杜甫生前杜诗流传情况考辨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论唐代小说中的杜甫故事 崔际银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李白杜甫诗体与唐诗嬗变 申东城 《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l期 杜甫:一个被边缘化的当代诗人——从《河岳英灵集》失收杜诗说起 戴伟华 《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从尚“奇”看贾岛对杜甫诗风的接受 涂承日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1期 论杜甫与韦庄的百韵诗 刘萍萍 《文艺评论》2015年第10期 杜甫与元白诗派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独吟与合唱——论清人对《北征》《南山》轩轾之争的讨论与评骘 许光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8期 杜甫李商隐咏物诗之比较 黄桂凤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咏物诗:从杜甫到李商隐 张巍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3期 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杜甫的形象 孙小青 《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韦庄对杜甫以近体诗写时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刘萍萍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李贺学杜及其影响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咏物诗为中心 陈才智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刘禹锡与杜甫的诗学关系 范洪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贾岛对杜甫诗歌艺术的接受与新变 蔡星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语不惊人死不休——略论黄庭坚学杜 黄镇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放翁未必学杜 许世荣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诗歌若杜甫——论文天祥学杜 吴中胜、李三梅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杜甫在二十一世纪——从王安石、黄庭坚题杜甫画像诗说起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论北宋庆历诗人对杜诗的发现与继承 马东瑶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杜甫在宋代的魅力 刘文刚 《文史杂志》2003年第1期 宋人学杜论略 吴中胜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 张忠纲 《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说宋人读杜诗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萧条异代不同时——论辛弃疾对杜甫的受容 徐峙《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子美集开诗世界”新解 陆德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句揣物形虽有迹,笔镌天巧独无痕——杜甫与杨万里咏物诗的比较分析 宋皓锟《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陆游与杜甫——一个诗学阐释的视角 杨理论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4期 论柳永对杜甫的接受 于年湖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文天祥与杜甫的异代诗缘 魏景波 《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诗义”与“诗艺”的并进——论在蜀中时期的黄庭坚与杜甫 陈善巧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陈师道:学杜而得韩——略论陈师道对杜甫、韩愈诗歌的接受及其比较 谷曙光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略论文彦博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侯小宝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北宋中期杜甫及其诗歌地位的升格略说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祖陶与宗杜——宋元之际遗民诗歌创作的两大范式 刘静《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 文化巨人精神特质的契合——简谈杜甫与苏东坡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从三首题画像诗看北宋诗坛对杜甫的接受 吴华锋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金文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诗人杜甫的被理解与被误解 魏景波 《西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范成大与杜诗:一个官僚诗人的杜诗接受案例 杨理论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论王禹偁的“诗效杜子美” 秦蓁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 宋代南渡诗人对杜诗艺术的接受和生发 顾友泽 《南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经典缺失的诠释与补亡——论宋人对“杜甫不赋海棠”的讨论与书写 沈扬 《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 异时同调:杜甫、陈与义“乱后诗”创作风格论 李巍 《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 论北宋诗学典范的选择及其得失 祝尚书 《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宋代美学视野中的杜甫观 梁桂芳 《长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晁说之与杜甫的因缘及评价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从苏轼、郭沫若对杜甫评价的异同看其接受的差异性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诗词语接受史——以苏轼为中心的例说 杜华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文天祥“集杜诗”创作及其文化蕴含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从北宋杜诗写本异同看学杜风尚与宋调成熟 王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黄庭坚书杜诗考略 张宏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苏轼眼中的杜甫——两个伟大灵魂之间的对话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学杜在诗外——从陆游追蹑杜甫遗踪说起 董利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黄庭坚谪居黔戎时期对杜甫的文学接受 赵德坤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3期 杜甫应为“宋型文化”第一人 陈梦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论吕本中“活法”对杜甫立意观的接受 殷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 论杜甫对南宋高宗朝贬谪诗坛的影响 蔡龙威 《殷都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海棠花公案的五种说法及其辨析 何等 《文学教育》2018年第3期 清代词学与杜甫的诗歌思想 陈水云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冯至与杜甫诗歌的时空体验比较 杨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杜甫诗与关汉卿杂剧塑造的平民形象比较研究 杨有山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词中的“杜陵嫡派”——析论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杜甫对“杉湖十子”的影响 王德明 《杜甫研究学刊》2007第3期 杜甫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以胡适、闻一多、冯至为例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论杜甫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杜甫对洛夫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略论杜甫对中国近现代诗人的影响 孔令环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萧条异代不同时——王船山为什么瞧不上杜甫 刘绪义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邱旭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论《红楼梦》对于杜诗的接受 李新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毛泽东借阅杜甫草堂杜诗珍善本及与杜诗的关系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杜诗基础教育流传考 王繁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汪道昆对杜甫律诗艺术的借鉴与传承 乔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集杜诗摭析 刘福燕 《晋阳学刊》2010年第1期 《红楼梦》与杜诗 孙雪霄 《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3辑 《红楼梦》引用李杜诗辑考 李鸿渊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杜甫诗歌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吴中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论杜甫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 张叹凤 《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论明代复古派对杜诗的态度 李思涯 《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杜甫对古代少数民族诗人的影响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3期 张瑞图书法创作中的杜诗情结——晚明书法史书杜风潮的一个个案分析 郑薇、张家壮《福建艺术》2011年第2期 词史与诗史的交融——论强村词对杜诗的师承 秦敏、沙先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板桥钟爱杜诗探因 秦克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论明代诗学中辨体与集大成的矛盾——以七子派对待杜甫诗的态度为例 闻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杜甫诗歌的现代接受状况简论 孔令环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身世原非杜拾遗 凄凉偏读拾遗诗——试析杜甫对林纾诗歌创作的影响 徐瑛《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何其芳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杜诗影响及定位 张叹凤 《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论杨慎对杜甫的尊崇和追摹 严铭 《兰州学刊》2013年第7期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吴宓与杜甫 孔令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杜甫的平民角色与平民情怀——兼论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问题 杨胜宽《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钱诗证杜——以钱谦益《有学集》为例 周金标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陈晓峰 《西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论“金士巨擘”赵秉文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潘殊闲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余怀对杜甫诗歌的接受研究 吴静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梁启超文学观念中的杜甫情结 张放 《成都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元曲作家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和接受 刘晓凤、刘晓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论元人散曲对杜诗的接受 黄桂凤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集中无词”或“词曲之祖”——从杨慎的一个观点说起 夏志颖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第2016第5期 论杜甫对张问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诸将五首》、《宝鸡县题壁十八首》为例 谢安松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论杜诗在元代诗歌中的接受 黄桂凤、陈玉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杜甫热”与当下诗歌的审美选择 罗振亚 《文艺评论》2016年第6期 杜诗学的兴盛与清初诗风的转变 文迪义 《现代语文》2016年第9期 宫商正变,各有所宗:论明人对《秋兴八首》的追摹与遴选 马腾飞 《三峡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雷铁崖杜鹃情怀对杜诗及巴蜀文化传统之传承 徐希平、彭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元代书画中的杜甫及其诗歌——以赵孟頫为代表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中国现代学制文学教育中的杜甫形象 刘明华 《文学遗产》2017年第2期 论清代滇桂诗坛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 郑升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诗对新文学发生时期巴蜀诗坛的影响 彭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论刘氏家族文学中有关“杜甫草堂诗”的创作 马旭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乾隆与杜甫:诗称杜圣李谪仙,吾于甫也无间然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清人彭端淑对杜甫的推崇与继承 潘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蒙元时代的杜甫记忆——以至元三年追谥杜甫为中心 翟墨 《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2期 清代少数民族诗人与杜甫诗歌——以满、回、壮为中心 孙纪文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圣人胸襟 大儒情怀——杜甫对蒲松龄影响论略 杨玉军 《蒲松龄研究》2017年第1期 杜甫骑驴形象与元代诗、画的异读——兼及“浩然踏雪”误读解析 綦维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道林寺杜诗碑板考辨 郑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韩”并称考论——从韩愈诗歌的地位升降谈起 李文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当代诗歌中的杜甫形象 万冲 《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陶、杜并举”与清初遗民诗学 袁媛 《五邑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论张养浩对杜甫诗歌和人格的接受与继承 刘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清代中期济南诗社鸥社及其祭祀杜甫活动初探 赵晨 《菏泽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 师力斌 《文艺评论》2018年第1期 元代名儒郝经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潘殊闲 《中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论盛静霞抗战新乐府对杜甫的接受 李天琪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三)杜诗学和学术史 宋代杜诗学论 聂巧平 《学术研究》2000年第9期 《容斋诗话》谈杜诗命意技巧 刘振娅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评《诗源辩体》对杜诗的研究 管遗瑞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论《钱注杜诗》的诗史互证方法 郝润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钱注杜诗》中的诗史互证与时代学术精神 郝润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卢世㴶《读杜私言》发微 沈时蓉、庾光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王夫之评杜甫论 邬国平、叶佳声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杜诗的批评 朱学东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清代与杜甫有关律赋十八首论列 詹杭伦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孝子忠臣看异代,杜陵诗史汗青垂——试析《钱注杜诗》中钱氏隐衷之抒发 綦维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钱谦益“诗史”观念与实践对注杜的影响 綦维《固原师专科学报》2001年第4期 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略论 郝润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从杜诗接受史考察黄生《杜诗说》 周兴陆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 以杜诗学为诗学——钱谦益的杜诗批评 邬国平 《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 人品·气韵·诗史——惠洪论杜及论诗述评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唐以后杜甫研究的热点问题 胡可先《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浅析《岁寒堂诗话》和《沧浪诗话》中的杜甫论 陈伶俐 《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鲁訔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论赵次公杜诗解释重视艺术性的特点 武国权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金圣叹对杜甫诗歌解读方法探析——《杜诗解》的再解读 王家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边连宝与《杜律启蒙》 韩成武、冯淑然 《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王铎、钱陆灿批点《杜工部集》提要 周兴陆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二冯尊杜诗学的理论意涵 廖宏昌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论清代杜诗学对后世的启迪 孙微 《广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蒋金式及其批《杜工部诗集辑注》研究》 蔡锦芳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潘德舆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4期 明代诗人论杜甫 吴中胜、蒋翠丽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刘辰翁评点杜诗著作叙录 焦印亭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翁方纲论杜甫诗法 吴中胜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钱笺说有未周论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从结构分析中得心解——浦起龙《读杜心解》特色之一 张家壮、林继中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 《钱注杜诗》决定性突破清廷禁毁令考述 李爽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清代海宁陈氏家族杜诗学研究 沈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钱注杜诗》禁毁后原刻批校本题识辑述 李爽 《文献》2010年第2期 存世《杜集》宋刻本辑录 丁延峰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唐宋巴蜀杜诗学文献述略 彭燕、彭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南宋杜诗、韩文与柳文集注中的任渊注考 吴晓蔓 《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的编年诠释及其历史价值 聂巧平 《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的诗学阐释 吴晓蔓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4期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考论 孙微、王新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9期 杜诗“伪苏注”产生时间地域新考 杨经华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 杜诗“伪苏注”与宋文化关系管窥 杨经华、周裕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宋诗话中的杜诗对仗艺术批评 韩成武、李新 《河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圣化杜诗的解构及究其影响——论王夫之评杜 朱迪光 《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李因笃的杜诗评语 刘重喜 《古典文献研究》第13辑 略论何焯《义门读书记》中的杜诗校评 王丽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桐城方氏父子手批《杜诗论文》的文献价值及理论意义 曾绍皇 《文献》2011年第1期 杜诗的原题批评举隅 颜庆余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评点:被有意搁置了的杜诗学文献——从杜诗学与文学批评史的视阈出发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版本流传考 陈尚君、王欣悦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5期 文献流传、文化转型与文学嬗变:宋代杜诗学的三大成因 魏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清代杜诗学著作四种经眼录 马强才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宋代杜诗编年考论 李小华 《齐鲁学刊》2011年第1期 董养性《选注杜诗》与仇兆鳌《杜诗详注》异文考释 赫兰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论浦起龙《读杜心解》之缘起、编次及其“心解”法 张家壮《杜甫研究学刊》2011第3期 清人对杜诗方言俗语的注释初探 杨永发、郭芹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人际传播:杜诗未刊评点的传播方式 曾绍皇 《武陵学刊》2011年第4期 杜诗仇注表微 张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4期 樊晃《杜工部小集》考论 王新芳、孙微 《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2期 方回与纪昀评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不同视野 廖宏昌、誉高槐 《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唐元竑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 王士祯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西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从杨万里诗考赵次公卒年及交游 郭如贞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 仇兆鳌评注杜甫文赋 张弘韬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5期 从《听雨楼随笔》看杜甫在清代的影响 房锐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杜甫文赋参校版本刍议 王新芳、孙微 《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唐宋巴蜀地区杜集整理略论 彭燕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沈德潜论杜诗之美 孙纪文、葛亚敏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严复手批《杜工部集》的批评理念与价值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王嗣奭的《杜臆》及其诗歌 杨旭辉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4期 王洙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1期 杜诗伪王注研究之二——论杜诗伪王注中的误注 武国权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1期 查慎行评杜甫诗 周燕玲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上海图书馆藏善本杜集题跋汇析 汪政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0期 黄伯思《校定杜工部集》小考 吴怀东、徐昕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所见南宋福建地区杜注特色 王欣悦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翁批杜诗》对杜诗异文的考辨 李成晴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俞浙及其《杜诗举隅》辑考研究 王燕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 民国时期之选杜与罗振玉《杜诗授读》 孙浩宇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姚宽《西溪丛语》杜诗批评研究 张慧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 厉鹗杜诗评点研究 吴华峰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钱谦益杜诗笺注与诗文作品关系探微 李爽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北宋杜集传播奠基者王洙行年考 吴琼、王兆鹏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 论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杨伦对杜集编年的贡献 陶成涛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读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札记 杨胜宽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2018年第1期 黄生《杜诗说》之诠释方法探微 王永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 儒学价值观与王嗣奭的杜甫诠释 董利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郑吉雄 《长江学术》2016年第4期 杜甫文赋旧注纠谬 孙微 《学术界》2016年第8期 现存五种宋人“杜甫年谱”平议——以鲁訔谱对赵子栎谱、蔡兴宗谱的承袭为主要线索 曾祥波 《文学遗产》2016年第4期 《韵语阳秋》杜诗评论研究 许琛琛 《长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 从两类文献看苏轼杜诗批评的成就与特色 张思齐 《福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明代杜诗学研究失误述评 王永波 《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郭正域《批点杜工部七言律》研究 赵贤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吴广霈手批《杜诗集评》及其文学批评史价值 曾绍皇 《济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傅青主手批杜诗考辨 熊言安 《图书馆杂志》2016年第4期 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曾贤兆 《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论金圣叹的“杜诗”诠释美学观 毛德富、闫玉立 《中州学刊》2016年第3期 翁方纲论杜诗“义理” 秦威、王则远 《理论观察》2016年第5期 北宋著名学者王得臣论杜注杜考论 吴怀东、徐昕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版本辨疑 李伟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杜甫陇右诗的清人未刊评点 曾绍皇 《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 明清杜诗手批本书目著录的辑补与辨正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试论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理论价值 曾绍皇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民国诗话中的杜甫评论 孔令环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杨慎《杜诗选》考辨七则 白建忠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试论刘凤诰《杜工部诗话》的评诗特色 吕帅栋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论明代朱谏的李杜观 徐小洁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杜甫古典诗话的终结:蒋瑞藻《续杜工部诗话》考论 王新芳、孙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明代杜诗学中的“大家”论争 张慧玲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吕祖谦杜诗学考论 贾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论宋人研究李白、杜甫诗失衡的深层原因 张佩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论《岁寒堂诗话》的多重杜甫形象 金华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11期 南宋理学家选杜诗与杜诗“诗史”名作的传播 李昇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 王士禛杜诗批评析辨 张东艳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清初唐诗选本与杜诗的经典化 韩宁 《河北学刊》2018年第5期 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 刘重喜 《南京师大学报》2018年第4期 唐诗选本与李、杜诗歌的经典化——以唐代至明代唐诗选本为例 丁放 《文史哲》2018年第3期 从“细推物理”到“灵幻摇动”——《杜诗解》批评话语的三重意蕴 李远达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赵统“粗律”论与明代杜诗批评 汪欣欣 《新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渔洋不喜少陵”说探论——兼论王渔洋的杜诗批评 张东艳 《郑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邓显鹤《沅湘耆旧集》选录杜甫相关文献略说——兼论沅湘杜诗学的传承发展 曾亚兰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01):34-48. 《杜诗详注》引阴铿诗考辨 胡旭、万一方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 建国以来对杜甫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段海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东屯、瀼西及其他——读《杜甫夔州诗现地研究》 谭文兴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于平实处见精神——萧涤非先生的治学道路 林继中 《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二十世纪杜甫研究述略 张忠纲、赵睿才 《文史哲》2001年第2期 新时期杜甫研究述略 张忠纲、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闻一多和杜甫 张浩逊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 张迎胜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谢保成 《郭沫若学刊》2001年第2期 如今了然识所在——再论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刘茂林 《郭沫若学刊》2001年第2期 光辉的楷模——缅怀陈贻焮先生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论“并置结构”在杜诗研究中的应用——关于《再议杜甫:文学巨匠和文化巨人》一书的唐诗研究方法 王剑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李白与杜甫》:沉重的精神涅槃——郭沫若对“中国的庸人气味”的批判 严峻的心灵解剖 严肃的思想任务——再论郭沫若对“中国的庸人气味”的批判 曾永成 《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2、3期 《李白与杜甫》:乱世浊流中的文化抗争 曾永成 《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3期 士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李白与杜甫》管窥 张顺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李审言杜诗研究述评 王京州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冯至先生的杜甫研究 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志存少陵壮怀烈——兼论张志烈教授的杜甫研究 张忠纲《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 余恕诚 《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杜甫研究学术网站现状述略 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杜甫生平研究述论——兼评《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 沈文凡、孟祥娟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2、3期 钱钟书的杜甫研究及杜诗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胡小石先生杜诗研究发微 杨思贤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补遗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废名的杜甫研究述论 张吉兵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学术怪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吴中胜 《粤海风》2010年第3期 杜诗注释学史的学术反思 王新芳、孙微 《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论闻一多后期对杜甫认知角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李乐平 《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 重拾杜甫研究的遗珠:邵祖平论杜辑评 熊飞宇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建国初年的杜甫形象和杜诗评论 吴中胜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民国时期杜甫诗学著作四种经眼录 熊飞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从杜甫研究看现代唐诗研究的三种范式 杜学霞 《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我于古文学,特爱少陵诗——山东大学杜甫研究学统的变迁 赵睿才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学识、才情与心曲——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 黄琪 《文史知识》2014年第1期 整体观照与理论升华——论韩成武先生的杜甫研究特色之一 孙微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莫道才、张超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半世生涯东坡酒,百年心事杜陵诗——论张志烈先生的治杜、治苏及其他 杨理论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现代杜诗学文献述要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 论夏承焘《杜诗札丛·儒学与文学》的学术意义 查正贤 《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杜诗“人民性”之学术话语的传统资源——以萧涤非先生“义愤说”为中心 付振华 《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杜甫资料全编·唐宋卷》整理札记 刘明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杜诗排行榜及其传播与接受——基于对20世纪以来杜诗选本的考察 郝润华、王燕飞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贺昌群杜甫研究述评 付定裕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著述动机发微 李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学者,长者,诗人——张志烈先生学术研究五十年感言 刘明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 民国文学史著作中的“李杜优劣论”——以曾毅《中国文学史》中“李杜优劣论”为中心 罗晨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 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综述 刘雯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杜集叙录》补正 杨海龙 刘雯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 (四)域外影响和比较 朝鲜高丽时期文学中的杜诗 李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 孟志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概论日本汉文学中的杜甫受容 王京钰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一样的幽兰,别样的情怀——杜甫《佳人》与华兹华斯《歌》对比研究 闫建华《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3期 论前期五山文学对杜诗的接受和嬗变——以义堂周信对杜甫的受容为中心 尚永亮《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期 弗罗斯特和杜甫诗歌中的象征 吴相如 《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杜甫对海外文人的影响 李扬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翟理斯《古今诗选》中的英译杜诗 郝稷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朝鲜柳梦寅《燕京杂诗》与杜甫《秦州杂诗》之比较——兼论柳梦寅对杜诗的接受与批评 曹春茹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21世纪以来韩国杜甫研究述评 王红霞、李廷宰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路易·艾黎与杜甫 刘晓凤、王祝英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隐士”杜甫:雷克思罗斯英译杜诗文本价值观 葛中俊、唐佳萍 《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11期 美国学者高友工的杜诗研究 任增强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霍克思与他的《杜诗初阶》 郝稷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江户学者林罗山诗文中的杜甫和医药 王京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目的论观照下《春望》两译本评析 邓良春 《丝绸之路》2010年第20期 从跨文化交际看杜甫诗歌英译 涂凌燕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对杜甫《蜀相》英译文的人际功能分析 张红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唐诗《登高》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 李淑苹 《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文化过滤与经典变异——论宇文所安对杜诗的解读与误读 杨经华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英语世界中杜甫及其诗歌的接受与传播——兼论杜诗学的世界性 郝稷《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20世纪前杜甫诗歌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考论 李特夫 《中州学刊》2011年第6期 20世纪英语世界主要汉诗选译本中的杜甫诗歌 李特夫 《杜甫研究学刊》201l年第4期 英译杜诗与文化传播释例——英美译笔下的《旅夜书怀》探讨 李特夫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姜宗强 《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2期 论杜诗在越南的译介 黄强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朝鲜朝诗人李达诗歌之论析——兼与杜甫等人诗歌之比较 杨会敏 《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朝鲜诗人丁若镛“三吏”与杜甫“三吏”之比较研究 李晓萍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松尾芭蕉对杜甫的学习及文化过滤 安雅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试论五山句题的新特点——以典出杜甫《夜宴左氏庄》句题为例 王京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杜甫诗歌英译研究在中国(1978-2010) 文军、李培甲 《杜甫研究学刊》2012年第3期 松花笺上开生面:艾思柯和洛厄尔关于杜甫诗歌的译介 郝稷 《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5期 杜甫诗歌中常见修辞格的英译 翟颖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之翻译、传播与接受 常呈霞《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朝鲜诗家对“李杜优劣论”的解读——以南龙翼、金万重的诗论为据 王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论朝鲜文人金堉的集杜诗 崔晳元 《古典文献研究》2012年00期 韩国古代诗歌的大唐影响——杜甫与李达诗中的“马”意象 李受映 《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 日本的杜甫诗研究——以五山、江户时期为例 冯雅、高长山 《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 杜甫名篇名句日本江户以来汉诗受容文献初缉 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远游的寂寞——杜甫诗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变异 杨经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4期 论杜甫诗歌英译数据库的创建 陈梅、文军 《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第4期 菅原道真与杜甫逐臣思君主旨诗歌中的意象同质性——以《九月十日》和《至日遣兴二首》为例 王京钰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日本近三十年杜甫诗集版本内容介绍 李寅生 《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 美国诗人汉米尔的“杜甫情结” 李特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杜甫诗歌英译文本择选研究 文军 《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 杜诗英译的“折中”策略——评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 贾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韩国诗家梁庆遇《霁湖诗话》解杜甫诗析评 王成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21世纪以来杜甫诗歌在英美的译介与传播——兼论首部英译杜诗全集 李特夫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 从语篇衔接探究汉诗英译的人称确定与意境传递——以杜甫《月夜》四种英译本为例 吕丹、朱小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从主观性识解角度看翻译的不确定性——以杜甫《登高》六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李璐 《郑州航天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宇文所安《杜甫诗》英译本述评 文军、岳祥云《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宇文所安杜诗英文全译本“The Poetry of Du Fu”书后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奥地利汉学家查赫的杜甫诗歌德译 何俊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杜诗在东南亚的传播述要 张洁弘、周睿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高丽、朝鲜王朝杜甫受容研究述评 张寒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1期 从端午节看杜诗在韩国、越南和日本的传播 张思齐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朝鲜诗家李瀷论杜诗 王成 《山西师大学报》2016年第6期 英美诗人笔下独特的“杜甫书写” 李特夫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高丽中后期诗风转变的关键——论李仁老对杜甫诗法的接受 孔英民、严明 《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试论韩国当代诗人的咏杜诗 商拓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 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 苏岑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秋兴八首》的英译策略———以柳无忌、葛瑞汉、宇文所安译本为例 陆颖瑶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的杜甫诗歌两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 江珊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变异的“诗圣”与“诗史”:英语世界的杜甫研究 赵化 《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3期 以《八阵图》为个案的跨语境中国古典诗典故翻译探微 周睿、张望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再拜杜鹃少陵翁,遗芳賸馥大雅堂——从高丽诗人李穑的一首诗作看杜诗与巴蜀文化之海外影响 徐希平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江户初期朱子学派的诗文观念及杜甫接受 张红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 杜甫律诗与当明时期越南七律的繁荣 张思齐 《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之格律 谢云开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注释研究 文军、葛玉芳 《民族翻译》2018年第2期 菅原道真的咏物诗与杜甫诗歌的关联 蒋义乔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年第2期 杜甫诗“三吏三别”英译补偿的四个维度 张臻、刘军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论蔡济恭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孙晓 《延边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五、文章研究 杜文札记一则——杜甫《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画太乙天尊图文》试解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杜甫散文创作倾向论——兼论杜甫以诗为文说 熊礼汇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杜甫赋文心迹与赋论、赋评 刘朝谦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俊异意象背后的悲情——试析杜甫《雕赋》与《天狗赋》 郭院林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试论杜甫文风“艰涩”的成因 闵泽平 《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赋料扬雄敌——谈扬雄对杜甫赋作的影响 李凤玲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生存的困境与文学的异化——杜甫诗赋比较研究 杨经华 《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 为情造文——从《雕赋》看杜甫的文体创构 林继中 《漳州师范学院院报》2010年第1期 杜甫《雕赋》与《天狗赋》的美学解读 陈尚平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李杜赋合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与李白赋作的创作动机探析 石润宏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考释 郭海文 《唐史论丛》第17辑 论杜甫的奏议文创作 孟庆阳 《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 杜甫的文体学思想 任竞泽 《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李杜赋及诗赋地位的变迁 刘伟生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发微 刘泰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 六、其他学科研究 杜诗与其所反映的唐代习俗再探 林弘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2期 从杜甫《负薪行》谈古代夔州的民风习俗 蒋先伟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2期 杜诗中之民俗文化因素透析 陈菁怡、高丽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杜甫草堂唐代遗存的信息与价值 丁浩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杜甫草堂出土唐代陶瓷器物初探 丁浩 《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 杜甫草堂出土“神龛” 杨渝泉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卢华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杜甫草堂出土唐代“茶”字壶 杨渝泉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杜甫笔下的唐代盐业经济 许智银 《盐业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杜甫健康悲剧探析 张英强 《医古文知识》2005年第3期 诗圣杜甫与中医药 炎继明、王妮 《中医药文化》2007年第5、6期 论杜甫的音乐美学思想 刘亚男 《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杜甫“行”诗之“变”的音乐涵蕴 杨晓霭 《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杜甫以诗论诗的文学传播倾向 段微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传媒视野中的杜甫再读 孙慧玲 《电影评介》2008年第19期 杜诗与成都的历史地理研究 王小红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 杜甫飘泊诗作中的陇蜀荆湘沿途生态环境 邓乐群 《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杜甫诗歌所叙唐代陇蜀荆湘气候特征 邓乐群 《南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名作效应与文学地理——杜甫鄜州影追踪考 查屏球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 杜甫与中国石文化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杜诗书法作品鉴赏 尹恒、安剑华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 杜甫草堂诗的绘画呈现——以“柴门送客”与“江深草阁”为中心 陈琳琳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 基于空间统计方法的李杜诗词文学空间模式的比较研究 李文娟、傅学庆、李仁杰、张军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清代成都杜甫草堂保护建设漫谈 刘洪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 第三部分:硕博论文 一、博士 李霜琴. 杜甫两川诗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 朋星. 杜甫与先秦文化.山东大学,2005. 安末淑. 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山东大学,2005. 胡绍文. 杜诗动词研究.复旦大学,2005. 姜玉芳. 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山东大学,2005. 范伟军. 黄生及其《杜诗说》研究.安徽大学,2006. 贾卉. 符号意义再现:杜甫诗英译比读.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张家壮. 明末清初杜诗学述论.福建师范大学,2009. 李慧智. 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南开大学,2010. 曾绍皇. 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复旦大学,2010. 孙玉霞. 丁茶山与杜甫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 李新. 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河北大学,2011. 赫兰国. 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四川师范大学,2011. 张倩. 杜诗与长安文化.陕西师范大学,2011. 杨永发. 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彭燕. 宋代巴蜀杜诗学文献研究.四川大学,2012. 周非非. 杜甫排律研究.吉林大学,2013. 王欣悦. 南宋杜注传本研究.复旦大学,2013. 张轶男. 杜诗佛禅世界.吉林大学,2013. 李受映. 杜甫对韩国三唐诗人影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 熊言安. 杜诗批点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4. (已出版专著者未重复列入) 二、硕士 (一)生平及思想 钱翠霞. 试论杜甫的忠君思想的发展和转变.首都师范大学,2000. 鲍远航. 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河北大学,2001. 谢羽. 论杜甫的妇女观.河北大学,2001. 尚斌. 杜甫的悲剧人生述评.西北师范大学,2002. 张梅. 论杜甫的人性、人格及其诗歌创作.广西师范大学,2002. 徐建芳. 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 崔丽. 圣者襟抱 诗人性情——杜甫其人其诗再认识.内蒙古大学,2006. 才学娟. 论杜甫的归属意识.广西师范大学,2007. 曾晓云. 杜甫寓蜀时期几个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8. 张娟. 论杜甫的侠义思想.河北大学,2008. 孙浩宇. 论杜甫的家园意识.西南大学,2008. 伍钧钧. 杜甫旅食京华研究.复旦大学,2009. 张慧玲. 论儒道互补视阈下的杜甫与庄学.江西师范大学,2011. 朱明明. 杜甫对中庸思想的奉守及其诗论和创作.西北师范大学,2011. 任治春. 试论杜甫的放浪狂歌.安徽大学,2011. 李大鹏. 杜甫政治价值观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 谭莹. 杜甫长安十年的生活与创作.辽宁师范大学,2012. 丁云洁. “房琯事件”及杜甫的诗歌创作.河南大学,2013. 刘紫萱. 杜诗仁性伦理探究.南华大学,2013. 孙新潮. 杜甫自然情怀研究.西南大学,2014. 王旭. 杜甫责任意识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4. 齐唯彤. 浅论杜甫之“狂”.山东大学,2017. 秦丹丹. 安史乱后李白、高适、杜甫关系研究.河北大学,2017. 刘丹. 杜甫漂泊荆湘行迹交游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17. 杜文静. 杜甫夔州时期的交游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17. 刘悦祺. 杜甫流落两川时期交游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17. 刘琪瑶. 杜甫早期的游历和诗歌.山东大学,2018. 刘静静. 杜甫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研究.河北大学,2018. 米志艳. 杜甫家族家风家学研究.烟台大学,2018. 郝文婧. 佛教文化对王维、杜甫的影响及原因.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二)主题内容 杨理论. 李杜诗歌女性题材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 刘刚. 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秦雅君. 杜甫栖居草堂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宏大乐章及其特色与新变.安徽大学,2005. 钱爱娟. 论杜甫诗中的风雨意象.陕西师范大学,2005. 种竟梅. 杜甫陇右诗研究.河北大学,2006. 关星.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考述.首都师范大学,2006. 邱睿. 杜甫夜题材诗歌研究.西南大学,2007. 刘景会. 杜甫诗歌中的日常生活物象.江西师范大学,2007. 程丽仙. 杜甫《八哀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 丁庆勇.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杜甫咏物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张华. 文章憎命 下笔有神——杜甫困守长安时期诗歌创作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 吴丽君. 杜甫前期诗歌渐变研究.河北大学,2009. 陈默. 杜甫夔州诗歌研究.内蒙古大学,2009. 王晓俊. 杜甫草堂诗研究.内蒙古大学,2009. 闫秋玉. 杜诗历史人物论稿.吉林大学,2009. 赵天一. 杜甫交往诗研究.西南大学,2009. 陈秀梅. 杜甫草堂诗研究.浙江大学,2010. 石月清. 杜甫涉医涉药诗歌研究.河北大学,2010. 张学鹏. 杜甫论书诗研究.河北大学,2010. 孙建虎. 细微之事,诗圣之心——论杜甫的生活细事诗.河北大学,2010. 张华. 安史之乱中李、杜诗歌创作研究.西南大学,2010. 田馨. 杜甫在朝诗研究.西南大学,2010. 彭艳芳. 杜甫两湖诗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10. 张珍珍. 杜甫陇右诗述论.漳州师范学院,2011. 李微. 漂泊人生中的乡土情怀——杜甫田园诗研究.河北大学,2011. 朱丹阳. 杜甫节令诗研究.西南大学,2011. 郭毓. 《戏为六绝句》综论.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邓德润. 论杜甫蜀中诗的功名意识及其超越.陕西师范大学,2012. 肖舒. 论杜诗中的地方感.江西师范大学,2012. 罗煦. 杜甫离别诗研究.西南大学,2012. 王颜. 杜甫梓、阆诗歌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3. 谭晓晔. 杜甫的家庭教育与亲情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 马巧灵. 杜甫节令诗研究.山东大学,2013. 常会彬. 杜甫论诗诗研究.河南大学,2013. 段慧娟. 杜甫诗中的天文意象研究.河南大学,2013. 岳海姗. 杜甫饮食题材诗歌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3. 周倩. 论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南京师范大学,2013. 刘文军. 杜甫寄赠诗研究.广西大学,2014. 郑永娟. 杜甫晚年“江上”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4. 李丹丹. 杜诗日常生活描写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5. 林桢. 杜甫戏谑诗论.喀什大学,2015. 黄楚蓉. 李杜蜀道书写及其山水书写特色.陕西师范大学,2015. 哈燕. 杜甫咏春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 姜卉琳. 杜甫江行诗研究.湖南科技大学,2015. 商伟杰. 杜甫军事题材诗文研究.河北大学,2016. 程砚蓉. 杜甫交往诗与唐代士人的人际交往.安徽大学,2016. 雷田田. 杜甫夔州时期愁闷情怀的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6. 徐荣荣. 试探杜甫夔州苦热诗.上海师范大学,2016. 诸舒鹏. 杜甫与唐代唱和诗演变.西南大学,2016. 苏宗元. 杜甫山水诗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7. 吕银玲. 论杜甫诗中的士不遇主题.中央民族大学,2017. (三)诗歌艺术 李国民. 杜甫与七言律诗.首都师范大学,2001. 郭月莲. 老成:杜诗风格与宋代诗学的“视界融合”.暨南大学,2004. 曹霞. 论杜甫诗歌的喻象.中央民族大学,2005. 贾丹丹. 杜甫前期诗歌再现艺术研究.安徽大学,2006. 王艳. 杜诗属于中唐.天津师范大学,2006. 张鸿雁. 以禅喻诗的误区——以杜甫入蜀前的诗歌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2007. 余春丽. 杜甫文学思想探微.中央民族大学,2008. 黄鹤. 杜甫诗歌色彩意象初探.北京服装学院,2008. 孙雪霄. 论杜甫的歌.山东大学,2008. 裴宏江. 杜甫诗歌“顿挫”艺术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徐迈. 杜甫诗歌自注研究.浙江大学,2008. 曹荣. 论杜甫诗歌创作的史官文化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吴宏梅. 杜诗的意象与风格研究.西南大学,2008. 张珂. 杜甫诗歌“以记为诗”的艺术特色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 叶治. 杜甫诗歌叙事视角研究.西南大学,2008. 郑玲. 杜甫诗歌中的语典研究.西南大学,2008. 崔燕南. 杜甫诗歌用典初探.山东大学,2008. 柳海莉. 杜诗风格论.山东大学,2008. 方慧颖. 杜诗诗法探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张在杰. 论杜甫和韩愈诗歌的“警策”.广西师范大学,2008. 赵捷. 《瀛奎律髓》“格高”、“律熟”与杜甫律诗之成就.西北师范大学,2009. 高卫国. 李杜诗歌中动物意象的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09. 张会. 杜诗虚字研究.西南大学,2009. 薛淑芳. 杜甫诗歌隐喻研究.河南大学,2010. 李牧遥. 杜甫七律的诗体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 尹艳凌. 杜甫绝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 杨凡. 杜甫诗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1. 宋金亮. 杜甫诗歌的时空意识与表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刘伟. 李白杜甫诗歌引用人物典故比较研究.湖南大学,2011. 杜广学. 两位“诗史”——杜甫韩偓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2011. 施品凤. 杜甫陇右诗的“诗史”意义.云南大学,2011. 邹蕙全. 杜甫五七言格律组诗研究.青岛大学,2012. 李祥鹏. 杜甫“行诗”研究.山东大学,2012. 殷俏. 李白浪漫主义的隐喻分析和杜甫现实主义的转喻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李凤菲. 杜甫古体诗歌用典研究.西北大学,2012. 程萍. 杜甫近体诗用典初探.西北大学,2012. 姚叶翠. 杜诗咏物写景意象阐释中穿凿现象研究.河北大学,2012. 娄长云. 杜甫诗歌的负面意象群研究.西南大学,2012. 折斐翡. 杜甫古体诗用韵与情感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2013. 朱莎. 杜诗辩证思维研究.西南大学,2013. 叶汝骏. 杜甫五言律诗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4. 胡菁. 杜甫诗歌清新风格研究.河南大学,2014. 李芹. 杜甫诗歌中的自我形象.西南大学,2014. 代奎. 杜甫诗歌常见副词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 段相如. 杜甫近体诗中的对句艺术.河南师范大学,2015. 经惠. 论杜甫七古的体物与写志.中央民族大学,2016. 牛睿. 杜甫拗体诗研究.西藏民族大学,2016. 王星. 杜甫绝句组诗研究.海南大学,2016. 高丽男. 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确立论要.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张丽静. 杜甫诗语言经济性实现的认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7. 王斐然. 从“一字褒贬”到“推见至隐”——杜诗中的“春秋笔法”.山东大学,2017. 尹林. 论杜诗的“追忆”倾向.陕西师范大学,2017. 张慧颖. 杜诗用字(词)与气象呈现.安徽师范大学,2017. 朱琳. 李杜诗中菊花、竹子、松柏意象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17. 付利敏. 杜甫诗歌“无一字无来处”考论.广西师范大学,2017. 甄沛佳. 杜甫巴蜀田园诗意象研究及其图像化呈现.四川师范大学,2018. (四)传播影响 钟文娟. 明人赵大纲《杜律测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2. 陆效东. 杜甫在唐代的接受.安徽大学,2005. 王世海. 杜诗诗史说研究(古代篇).南京师范大学,2005. 郭皓政. 论徐渭对杜诗的接受.山东师范大学,2005. 武国权.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5. 王永环. 黄生《杜诗说》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6. 徐娜. 浅析《杜诗详注》的注释得失.陕西师范大学,2006. 余思亮. 宋代诗话中的杜甫批评.暨南大学,2006. 路元敦. 论杜甫诗与《文选》之关系.新疆师范大学,2007. 王美玲. 论杜甫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2007. 赵冰洁. 文天祥对杜甫诗歌的继承.陕西师范大学,2007. 张小琴. 《唐人选唐诗》(十种)选、阙杜诗情况分析.厦门大学,2007. 李爽. 清代《钱注杜诗》暗中流传与突破禁毁考述.首都师范大学,2007. 金兰花. 《杜诗谚解》的文体特征分析研究.延边大学,2007. 刘艳. 仇兆鳌注杜得失谈.陕西师范大学,2007. 张若雅. 胡应麟《诗薮》论杜诗.山东大学,2008. 罗效智. 《九家集注杜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8. 王继甫. 浦起龙《读杜心解》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李巍巍. 王嗣奭《杜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楼军熠. 钱谦益《钱注杜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杨金锋. 《杜诗镜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 龙飞. 清末诗人郑珍对杜诗的继承和发扬.西北师范大学,2009. 郭丽娜. 杜诗的唐末接受.河北大学,2009. 邱旭.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房新宁. 《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王哲. 清代诗话中的杜甫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 杨艳红. 《杜园说杜》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 谭卓华. 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辽宁师范大学,2010. 魏秋月. 北宋文人论杜热潮探究.云南大学,2010. 黄旭建. 唐宋杜诗经典化历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 李加凯. 杨伦及其《杜诗镜铨》研究.西北大学,2010. 邓旺. 金圣叹《杜诗解》的诗歌形式理论.湖南师范大学,2010. 张寒. 浦起龙《读杜心解》研究.河北大学,2010. 那兰兰. 杜注四种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 余淑云.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时事门”研究.暨南大学,2010. 杨婷. 洪舫《杜诗评律》与黄生《杜诗说》之比较研究.安徽大学,2011. 杜伟强. 明代杜诗全集注本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王燕飞.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王飞. 元好问杜诗学研究.西南大学,2011. 王菊. 金圣叹评杜诗之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1. 贾娜. 传统解杜与叶嘉莹解杜.辽宁师范大学,2011. 史元梁. 晚清杜甫批评专题研究.赣南师范学院,2011. 赵长杰.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西南大学,2011. 艾茂莉.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1. 王旋. 张问陶对杜诗的接受研究.西南大学,2012. 杨华. 论屈骚生命诗学精神及其对李杜诗歌创作的影响.陕西理工学院,2012. 李园媛. 杜甫咏物诗对魏晋南北朝咏物诗的继承和发展.西南大学,2012. 王丹. 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研究.暨南大学,2012. 沈妤. 金圣叹《杜诗解》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2. 张学芬. 邵长蘅杜诗评点研究.河北大学,2012. 邱筱君. 浦起龍《讀杜心解》研究.南京大学,2012. 刘爱平. 《杜诗偶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 张康. 浦起龙《读杜心解》阐释学研究.黑龙江大学,2012. 胡文婷. 张远《杜诗会稡》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3. 陈颖. 清代杜诗辨伪学史研究.河北大学,2013. 谢桂芳. 吴瞻泰《杜诗提要》研究.安徽大学,2013. 叶星星. 赵汸《杜律五言注》研究.安徽大学,2013. 王亚娟. 查弘道《杜律选注》研究.安徽大学,2013. 石影. 南宋后期对杜诗的批评.安徽大学,2013. 杨凌峰. 宋诗话论杜对宋人注杜的影响研究.西南大学,2013. 刘晓亮. 卢元昌《杜诗阐》研究.暨南大学,2013. 刘娟. 废名的杜诗研究.闽南师范大学,2013. 傅晓琴. 试论杜甫诗歌对庾信诗歌语言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浙江工业大学,2013. 胡颖佳. 杜甫对神话传说的接受.西南大学,2013. 谢静. 始知真放本精微——从翁方网的“杜法”看苏诗对杜诗的继承.云南大学,2013. 杨成军. 论王十朋对杜甫的接受.西南大学,2013. 吕娜. 论辛弃疾对杜甫的接受.西南大学,2013. 徐丽丽. 韦庄对杜甫的接受研究.西南大学,2013. 史丽军. 杜甫与孟郊言困厄诗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4. 彭莎. 论杜诗与《毛诗》之关系.贵州师范大学,2014. 王琦宇. 《杜诗阐》研究.西北大学,2014. 王秀丽. 郑善夫《批点杜诗》研究.山东大学,2014. 徐昕. 宋代杜诗编年散佚著作考论.安徽大学,2014. 白瑛珠. 吴农祥杜诗评点研究.河北大学,2014. 余小燕. 潘德舆的李杜论研究.西南大学,2014. 顾慧. 翁方纲杜诗学研究.西南大学,2014. 郭雪贞. 齐翀《杜诗本义》研究.安徽大学,2014. 李强. 宋诗话中的杜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 张钰晨. 黄生《杜诗说》的诗学思想.宁夏大学,2014. 谭娟. 周春《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研究.浙江财经大学,2014. 柳湘瑜. 翁方纲杜诗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 盖佳择. 清代《秋兴八首》选录与评点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 丁晖. 杜甫诗歌异文研究.吉林大学,2015. 姚越超. 吴见思的杜诗学研究.西南大学,2015. 张月. 张綖《杜工部诗通》研究.西南大学,2015. 李定. 津阪东阳《杜律详解》研究.西南大学,2015. 陈媛. 汪瑗《杜律五言补注》研究.西南大学,2015. 牛欣雨. 吴见思《杜诗论文》研究.安庆师范学院,2015. 金爽. 吴见思《杜诗论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5. 冯淑静. 《文苑英华》所录杜甫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 陈晗. 王安石学杜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5. 李晓川. 清代集杜诗研究.河北大学,2015. 李雪. 王夫之贬杜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5. 李淑娟. 王夫之诗歌理论中的杜甫接受研究.河南大学,2015. 何正安. 从新题乐府及七言律诗看王世贞对杜诗的接受.西南大学,2015. 马思思. 李东阳论杜研究.西南大学,2015. 常珺. 杜甫与陆游夔州诗比较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6. 王中昌. 宋诗中的杜甫形象研究.西华师范大学,2016. 王江琴. 宋代诗话杜甫品评的儒家路径.四川师范大学,2016. 张乐乐. 许学夷论杜诗述评.山东大学,2016. 赵相仲. 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思想的接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秦威. 翁方纲之杜诗学研究.齐齐哈尔大学,2016. 贾慧君. 《钱注杜诗》的诠笺特点及其诗学倾向.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李贞贞. 何焯《义门读书记》杜诗评点研究.河北大学,2016. 王菲. 宋代杜诗师古注研究.山东大学,2016. 尤丹丹. 杨德周《杜注水中盐》研究.山东大学,2016. 任豆豆.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6. 齐函. 北宋后期杜诗学著述辑考.安徽大学,2016. 李昳. 谢杰及《杜律詹言》研究.安徽大学,2016. 谭晓容. 张性《杜律演义》研究.西南大学,2016. 李胜男. 论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接受.内蒙古大学,2017. 贾琪. 论苏轼诗词对杜诗的接受与融通.重庆师范大学,2017. 段晋阳. 宋人诗话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评议.闽南师范大学,2017. 罗枫. 从七律创作看钱谦益对杜诗的接受.西北大学,2017. 孙丽娟. 谢榛对杜甫的接受研究.西南大学,2017. 黄一玫. 王士祯论杜研究.西南大学,2017. 刘晓萱. 民国时期旧体诗话之论杜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7. 刘姝懿. 佚名《杜诗言志》研究.河北大学,2017. 杨陆陆. 杜诗师尹注研究.山东大学,2017. 罗娇. 《九家集注杜诗》中“杜田注”研究.山东大学,2017. 李诗白. 民国杜诗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7. 张珈萌. 方回杜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鲁宁心. 《杜诗言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7. 张超.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7. 李晶晶. 杨伦及其《杜诗镜铨》研究.苏州大学,2017. 王学婷. 乔亿《杜诗义法》研究.河北大学,2018. 由墨林. 杜诗黄希注研究.山东大学,2018. 魏娟. 《知本堂读杜诗》研究.淮北师范大学,2018. 王潔松. 洪舫《苦竹軒杜詩評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8. 苗锐. 元代杜诗学研究.安徽大学,2018. 郑超. 方弘静《千一录》杜诗研究述论.安徽大学,2018. 欧拉夫·特瑞比利. 马耳他诗与杜甫诗内容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1. 涂凌燕. 杜甫诗歌的格式塔意象翻译模式.中南大学,2006. 金涛. 唐诗《月夜》原文及英译文的语篇对比分析.苏州大学,2008. 邓良春. 杜甫诗歌翻译的象似研究.长沙理工大学,2008. 张向荣. 从审美角度看杜甫诗歌及其英译.山东大学,2008. 王潇潇.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从翻译到创作.首都师范大学,2009. 宋恒. 从象似性角度谈诗歌翻译中声音的传递——以杜甫诗歌为例.大连理工大学,2009. 陈馨. 松尾芭蕉自然观的杜甫受容.四川外语学院,2010. 徐灵香. 杜甫诗歌英译的评价之态度系统分析.江西师范大学,2011. 邹小瑾. 日本詩話論杜詩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 张招弟. 基于文化负载词的杜甫诗歌英译策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何慧珍. 从审美的模糊性体验角度看杜甫七言律诗的翻译.四川师范大学,2012. 孙莹. 杜甫诗与李齐贤诗对比研究.延边大学,2012. 苏雪晶. 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杜甫诗歌英译研究.广西师范学院,2012. 崔皙元. 从和杜、集杜创作看韩国文人对杜诗的接受及解释.南京大学,2012. 米亚宁. 诗学视角下古典诗歌英译研究——以杜甫的“登高”及其四个英译文为个案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2. 黎娅婷.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杜甫诗个案分析.苏州大学,2012. 张丽梅. 语篇功能视角下杜甫诗歌英译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 李璐. 从主观性识解看翻译的不确定性——以杜甫《登高》五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河南大学,2012. 秦培培. 从译者审美主体性角度看杜甫《秋兴八首》的英译.四川师范大学,2013. 姚梦蓝.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杜甫咏马诗隐喻英译策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3. 马晓倩. 李奎报对杜诗的接受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3. 郭镜我. 从解构主义创造性翻译理论比较研究杜甫七言绝句的英文翻译.四川师范大学,2013. 邹昊轩. 杜甫与尹善道诗的比较研究——以自然观、处世观、理想观为中心.延边大学,2014. 张笑美. 改写理论关照下杜甫诗歌英译的对比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 郑诗韵. 杜甫诗歌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崔海莲. 李瀷对杜甫的接受研究.延边大学,2015. 郑光莲.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重庆师范大学,2015. 高嘉敏. 比较视域下杜甫及杜诗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戴涛.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视域下杜甫诗歌英译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5. 刘毓. 唐诗中数词内涵及其英译研究.南华大学,2015. 吕骥. 松尾芭蕉对杜甫风雅之受容研究.浙江大学,2016. 李鸿章. 杜甫与李穑诗歌的比较研究.延边大学,2016. 封恬恬. 杜甫表达忧患意识诗句的英译研究.南华大学,2016. 刘倩.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杜甫诗歌文化意象的英译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李莉莉.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转喻英译的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为例.江西师范大学,2017. 杨云.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下杜甫诗歌英译对比研究.山东大学,2018. 肖艳伟.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杜甫诗歌翻译对比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18. (五)文章研究 王立国. 杜文研究.郑州大学,2007. 兰兰. 杜甫的赋作成就及其以赋为诗.黑龙江大学,2008. 张弘韬. 杜甫文赋注解研究.河北大学,2011. 刘叶青. 杜甫辞赋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1. (六)其他学科研究 万德凯. 杜诗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研究.河北大学,2000. 赵会娴. 杜诗与酒.河北大学,2008. 安百军. 论杜甫、苏轼题画诗折射出的文化意蕴.延边大学,2011. 邓景年. 杜诗地理.广州大学,2011. 李珍珍. 李白、杜甫音乐思想及其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 李清娟. 杜甫书法审美观研究.河北大学,2013. 李文娟. 基于GIS及空间统计方法的诗词文学空间模式研究——以李杜诗词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15. 梁慧敏. 诗人之笠:杜甫和苏轼戴笠肖像史及其文化意蕴.华东师范大学,2015. 潘芳. 杜甫的日常生活研究.郑州大学,2016. 第四部分:会议 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唐诗大辞典》首发式,2000,济南 杜甫研究第十一届年会,2000,呼和浩特 纪念杜甫诞辰1290周年大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二届年会,2002,成都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三届年会,2005,成都 杜甫研究学会第十四届年会,2007,桂林 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2012,西安 杜甫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天水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2014,天水 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七届年会,2015,重庆 杜甫与地域文化暨杜甫读书会·杜集形成与传播的复杂性学术研讨会,2015,巩义 杜甫与齐鲁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杜甫读书会第二次学术论坛,2016,济南 杜甫与秦陇文化学术研讨会,2016,兰州、陇南 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2016,长春 杜甫与长安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杜甫读书会,2017,西安 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杜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2017,合肥 杜甫与中华文化前沿论坛暨2017年度《杜甫研究学刊》作者座谈会,2017,成都 第五次“杜甫读书会”,2018,北京 杜甫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研讨会,2018,成都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首届全国硕博论坛,2018,成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杜甫研究座谈会综述,2018,成都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