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荆凡《颜料坊的孩子》:童年的色彩 成长的真谛

http://www.newdu.com 2019-04-23 文艺报 崔道怡 参加讨论

    在荆凡的儿童文学新著《颜料坊的孩子》封面上有这样的宣传语: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作序并推荐。序言点明了作品的基调,这是“一曲端庄而美的挽歌”。封底题词也是曹文轩的评语:“这座颜料坊是因美而存在的,它是美的产物,美的化身……”作为“美的化身”之故事,将使“我们的阅读过程注定了就是一个与美同行的过程”。确实如是,《颜料坊的孩子》堪称一部别开生面、别有意趣之“美的产物”。 它既能让少年读者赏心悦目、修身养性,又可供成年读者展开回忆、生发感悟。
    作为物质供涂染用的颜料,是在专业工厂里成批量生产的,这部书所写的颜料,专门用于描绘国画,必须是在特定的作坊里,经由人的手工来制造。这种颜料攸关艺术,本身蕴涵美的因素,可以说它既是美的源头,又是美的使者。因此,在艺术的创造里,物质的颜料也就被当作了精神的标识,诸多作品有时就是凭借各色颜料用来表达岁月的苦辣酸甜和人生的喜怒哀乐的。这一部书里的这一座“颜料坊”,平凡又非同寻常,既是实用的场所,又是艺术借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愿望的地方。
    这是一个新颖的故事。它发生在江南水乡,苏州乃是美的天堂。作品摄取制作颜料的思年堂、专工苏绣的滚绣坊、套版年画的桃花坞以及船上人家荡桨横塘诸多当地特有的景物风光,为人物的活动和故事的进展设置了情景交融的环境,也就给读者提供了恍如身临其境的“世外桃源”。真正的艺术精品,无不都是“梦幻园林”。这一部文字所建造的生活情景,清纯优美,典雅深邃,氤氲其间的历史与文化的氛围和气息,悠远而亲近,陌生又熟悉,能够吸引读者油然神往,设身处地,心旷神怡。
    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作家的笔墨悠然自在,活色生香,描绘了一系列具有专业性和地方性的工艺场景,令人换新眼目。它是通过生长其间的孩子们来表述的,因而,既映现了童年心目中特有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又抒写了稚嫩年龄人物才具备的特定性格和命运。姜思、姜年是双胞胎姐弟,也是思年堂老店的新一代传人。作品摄取姐弟俩11岁的经历和心理,赞许了他们感受的生活情趣,叹息了她们遭遇的噩运袭击。惟其在童年时欢度过快乐又禁受过磨砺,生活才色彩斑斓,成长才体魄壮丽。
    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父亲薛琰是当地一位装裱国画的工匠,从湖南来的母亲何韵茵也学会了这一门手艺。他们的基因传给儿女,姐姐姜思爱画,曾悄悄地收藏起了爷爷的画册。这本画册在故事里是一个传家的宝物,在艺术中又是一种寄托的象征。当时父母对这个“秘密”佯装不知,为女儿有“对制色与绘画的喜爱和天赋”而暗自欣慰。此情此景,幽雅深邃:“月亮一边不动声色地爬上天空,一边温柔地看着这一切。它了解苏州城里的一切秘密,却默默地把它们安放在了夜色里……”
    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作品开篇之际,境界清新雅致,情节舒缓进展,宛若小桥流水,悠悠潺潺款款,不料在这沉稳的进程中,却隐隐潜藏着致命的危险。抒情的笔墨突然逆转,灾难出乎意料。在这座城市一条狭窄的小巷夹道里,父亲被倒行的大货车夺去了生命。尤可惊惧的是:人祸惊魂未定,天灾接踵而来。原本可以供人饮用同时也能供颜料制作应用的七星泉水,莫名其妙遭到污染,已经不再清洌甘甜,以致这口井不得不被填埋掉,制作颜料的最佳用料也就消失了。
    而令人更为之感伤的是,“颜料坊的传统和工艺,正在式微、失传、走向没落”。在作品后记里,作家讲述创作缘由:她遗憾地发现,闻名国画界的颜料工厂孤独地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为此她深感失落,因而谱写了这一曲“挽歌”。这样的情绪、这样的劳作,绝非仅仅只针对着这一座“颜料坊”,她是在为当今社会日益深重的物欲膨胀、精神萎缩而忧虑困惑。真正的艺术品,其感其情其思其念,无不都是既具体又宽泛的。这里虽写的是“颜料坊的孩子”,但蕴涵却让人想到社会的未来。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命运突如其来的捉弄,总让人来不及躲闪”;“孩子们总是用很长的岁月憧憬长大,而真正长大却只消一个夜晚或是一个瞬间”。父亲突然离去,使姜思和姜年“一夜间承受了巨大变化”,这是人生历程中难免回避的一种磨砺,是童年成长中时常遭遇到的一处坎坷。他们惊慌失措,无可奈何,幸而“碰到一个坚强的母亲”,何韵茵禁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她没有被吓倒,她坚强挺住了,她毅然决定:“把思年堂继续办下去。一切都还按照之前的老样子运转下去。”
    这是一个奋进的故事。姜思曾亲眼目睹父亲罹难的过程,从此在她的意念之中,总觉得是那“流动的胭脂色”要了父亲的命,她因此再也不肯使用红颜色。为调理她的情绪,何韵茵决定和姐弟俩一起学画,并且特意选用胭脂膏来为画着色。姜思领会到母亲的心意,便特意“画下了一颗红樱桃”。这是一个独特的细节,虽细小却靓丽而鲜活,它本身就像一颗确确实实存在的红樱桃,留给读者深刻印象。艺术从不直接表明事理,它只把蕴涵其间又捉摸不定的人性与人生,融汇于天然的情景。
    儿童文学的创作,尤其需要巧妙编织一个可以让小读者悲喜交加、变化莫测的故事。它应该能够让孩子们自幼就感受到生活既稳定又转换的轨迹,能够使小读者及早就领悟到人生之既有序又无常的规律。这是一种增进智力不可或缺的营养,这是一项推动上进不可忽略的培育。童年色彩风光靓丽,有时也会被云遮雾蔽。只要心里充满了阳光,阴翳终究会散去。真正的纯粹的作家,应该是追求美、创造美、为美操劳、为美奉献的人。荆凡创作起步之时,就担当起了美的职责。
    这部书是以“美的化身”来收束的:姐弟俩迎来了12岁的生日,从此又迈上了一级成长的阶梯。他们收到母亲所送的礼物,正是那本敬爱的“爷爷的画册”。这是一个叮嘱、一种托付:一定要把领会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职责担当起来,传承下去。姐弟俩“激动地看了看自己的妈妈,眼眶中盈满了泪水”。此时此刻,“阳光照着积雪,屋檐上的雪开始融化,一滴一滴雪水闪耀着一个一个小小的太阳”。太阳照耀读者也鼓舞作家,希望荆凡的创作不断进取,努力攀上新的高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