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观(2)

http://www.newdu.com 2019-04-02 《华中学术》2018年第1期 胡亚敏 参加讨论

    二、中国形态实践维度的文学观
    实践范畴的引入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参照,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文学的性质,重新审视过往的批评理论,在反思中加深对实践的理解。
    (一)文学产生于对象化的关系中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试图从对象化的角度界定文学的性质。在对象化这个意义上,文学既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摹写,又不全是作家心灵的创造,更不是独立于社会和作者之外的某个形式系统,文学是主客体对象化的产物。它产生于对象化的关系中,体现为创作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互相转化、互相建构。
    就创作主体与社会生活而言,两者在实践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塑造。没有创作主体,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成为创作源泉;反之,没有创作材料和对象,创作主体也失去了依托,无法确认自身。在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他可以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创造出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文学作品,并引发自身的改变。社会生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坐标,它将在创造主体的作用下展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创作主体与社会生活形成一个双向重构的过程。与此同时,作家和作品也构成了一个对象化的过程,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对象化产物,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不仅创作出作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生成一个新的自我。
    由此,创作主体、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这三者存在于对象化的相互关系中,忽视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方,就会沦为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范畴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二)从实践的观点看文艺理论中的反映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苏联文学理论特别是普列汉诺夫思想的影响,我国文学理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能动的反映论模式。反映论模式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文学的认识价值,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些观念对于推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语言由以往的媒介或工具上升为文学的本体性属性,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推崇的对象。从实践的观点引入文学理论与批评,反思这些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矫正认识论和语言论的偏颇[9]。
    必须承认,以认识论为基点的反映论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它建立在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主张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然,文学是用形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但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反映论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
    首先,反映论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作家是主体,社会生活是客体,主体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在这个描述中,主客体关系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描写和被描写的关系,这种区分实质上有机械唯物主义之嫌,因为机械唯物主义就是以主体和客体分割的二元论为基础的。甚至就二元论这一点而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不对立,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强调客体,后者强调主体而已。关于这类反思,美学研究前辈已经做出了开拓型的研究和贡献[10]。
    其次,反映论对客体的把握有偏颇之处。反映论把社会生活视为一个矿藏,一个有待人们不断深入挖掘的对象。从实践的观点看,这种认识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对象性观照,因为客体不是存在于主体之外,而是在主体的对象化中逐步形成的。并且就文学的职能而言,文学不仅仅是求真,它需要融入情感和理想,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现实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中,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在不同主体的笔下呈现不同的风貌和色彩,这正是不同主体的自由情感和审美追求在对象化中的体现,是对社会生活的对象性观照,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向主体转换的结果。
    第三,反映论虽然强调了主体的能动作用,但立足点是主体和主体作用的发挥问题,并未看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互动和互塑。实践的观点对主体的强调不同于文学理论中的表现论所主张的那种艺术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张扬,也不同于俄国形式主义所标举的艺术不反映城墙上飘扬的旗帜的主张,而是强调主体的投射需要受到对象化的制约,不能忽视作为对象化的现实生活的制约。从实践的观点看,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关系不仅仅是来源与创造,也不是背景与作品,而是一种对立面的转化。审美过程是一种对象化的精神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通过不断抵抗、调整、适应而得到改造和提升。
    当然,对反映论的反思不是完全否认认识论,更不是用实践的观点去取代认识论。应该说,认识论自有其合理和深刻之处,它构成了研究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若从更新批评理论和研究模式的角度看,实践的观点则更具历史性和开放性,因为对象的相互运动不仅构成了主客体建构的历史,而且实践所具有的动态性引向了文学活动多种发展的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