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4-95页。 ②李有光:《“<诗>无达诂”生成的历史境遇》,《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第85-94页。 ③李有光:《论董仲舒的经学解释观之于“<诗>无达诂”生成的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4期,第130-140页。 ④[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3-54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⑥刘明华、张金梅:《从“微言大义”到“诗无达诂”》,《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第134页。 ⑦[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55、229页。 ⑧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⑨严平编选:《伽达默尔集》,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⑩(11)(12)(1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345、347-351、346、742页。 (14)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导论第1-8页。 (15)[美]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3页。 (16)(17)(18)[意]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28、12、79页。 (19)[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页。 (20)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21)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2页。 (22)[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八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页。 (23)(24)(25)(26)[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十《纲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75、2077、2076、2101页。 (27)朱自清:《诗言志辨》,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72页。 (28)[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五经部十五),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0页。 (29)[清]张元济:《诗本义跋》,见《涉园序跋集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页。 (30)[清]魏源:《诗古微》之《三家发微下》,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82页。 (31)[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0页。 (32)[清]叶燮:《原诗》卷四,见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11页。 (33)[德]伽达默尔:《文本与解释》,见严平编选《伽达默尔集》,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34)[宋]朱熹:《朱子大全》卷四十八《答吕子约》,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809页。 (35)[明]钟惺著、李先耕等标校:《隐秀轩集》卷二十三《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93页。 (36)[清]方玉润著、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卷首《凡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37)[清]严虞惇:《读诗质疑》卷首四《读诗纲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5页。 (38)[金]王若虚:《滹南集》卷三《论语辨惑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90页。 (39)邓新华:《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40)[清]周济:《词辨序》,见[清]黄苏等选评《清人选评词集三种》,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44页。 (4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42)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见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