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至今整整60年了。正像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汉语拼音方案》对我国的语文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文字周报》的前身是《汉语拼音小报》,它的成长历程与《汉语拼音方案》同步,是对《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的最好纪念。 20世纪50年代,中国总人口中,文盲占大多数。过去在解放区,人们借助“北拉”(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扫除文盲,效果显著。《汉语拼音方案》的颁布和推行,更是对扫除文盲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在一个文盲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推行一个新的方案是非常困难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推行,普及性出版物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全国上下在1958年掀起了一个学习《汉语拼音方案》的高潮。1959年早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和文字改革活动家、出版家胡愈之在上海参加第二次推广普通话成绩观摩会后,跟上海的有关领导说,上海是长江流域甚至整个南方的文化高地,有能力有人才创办一份普及性的汉语拼音报。同年7月11日,《汉语拼音小报》便正式创刊了。 近60年来,《汉语拼音小报》(《语言文字周报》)的读者以师范学校的师生为主,以此推动了中小学的汉语拼音教学,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推广工作由此得到了很大提高。《汉语拼音小报》也因此被誉为“文改战线的一面旗帜”,为中国扫盲教育事业、普及教育事业、语文现代化事业作出了“时代性的贡献”。 《汉语拼音小报》的特色是以提供注音读物为主,约占版面的二分之一。为了迅速辅导群众掌握汉语拼音,创刊初期的《汉语拼音小报》刊登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注音诗歌、短文,坚持做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报纸还充分发挥“小”的特色,一事一议,对读者提出的汉语拼音使用难点和重点问题,如汉语拼音的来源、汉语拼音的呼读音和名称音、地名和人名的转写、汉语拼音的字体是否有特殊规定、隔音符号的用法、轻声和儿化的写法等,一一作出有针对性的解答。王力、吕叔湘、陈望道、倪海曙、叶籁士、周有光等专家学者更是对《汉语拼音小报》关爱有加,常常为报纸撰写深入浅出的文章,陈望道、吕叔湘还为《汉语拼音小报》题写了报名。 这份“独家称小”的报纸在语言文字战线获得了很高声誉。王均先生说,他最欣赏报纸的注音版面克服阻力,坚持按照《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规定分词连写;徐世荣先生写了一篇短诗称赞小报:名称虽“小”,内容不少。拼音写话,新路倡导。论语说文,知识金钥。深入浅出,教学参考。精进无量,青春永葆。 十年动乱期间,《汉语拼音小报》被迫停刊。改革开放以后,《汉语拼音小报》于1979年复刊。1986年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时期。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并于次年实施。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汉语拼音小报》于2001年正式改名为《语言文字周报》。 不必讳言,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股“淡化汉语拼音”的思潮,认为拼音人人都懂,不必再花力气推行;还有的人误解我们的语言文字政策,混淆“拼音方案”和“拼音文字”。有一段时间,《语言文字周报》的拼音版面有所压缩,但是很快就遭到读者的反对。他们说,很难再找到大量的合适的按照《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的注音读物了,批评《语言文字周报》减少拼音版面就意味着失去特色。很快,《语言文字周报》又恢复了原来的拼音版面,而且仍是全国汉语拼音容量最大的一份报纸。 60年的实践证明,《汉语拼音方案》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并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信息时代,人们跟汉语拼音的关系不是疏远而是更加密切了。各行各业使用计算机的岗位越来越多,使用汉语拼音的占绝大多数。对家庭电脑和手机用户来说,汉语拼音的使用更是占绝对优势。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汉语拼音方案》正越来越多地发挥着文化津梁作用。 (作者:徐川山,系《语言文字周报》副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