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到戏剧的耕耘,要像农民种地一样,向生活深深地弯下腰去。”在戏剧界,剧作家孙德民素来是凭作品说话的。2017年,河北梆子《李保国》为孙德民拿下了其创作生涯中第九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又一次“平常”的嘉许与鼓励。“文华编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飞天奖”……从1962年大学毕业进入承德话剧团继而开始走上话剧、戏曲的编剧之路起,孙德民历经中国戏剧发展的起起落落,见证改革开放的丰茂成果,即便退休以后,年过古稀的孙德民也依然如他笔下坚守土地的农民兄弟一般,始终坚守自己的一方舞台,埋首深耕于戏剧创作,半个多世纪不改初心,始终把“为老百姓创作好看的戏”摆在信仰的精神高地。 2018年年末,孙德民开始了对表现英模人物的戏曲作品《李保国》的重排。此次重排缘于一场戏的增加,增加的情节来自于剧作上演之后,回到当地的重访。一部剧即使完成之后,还要不断地进行采访与修改,是孙德民一贯的创作风格。于最初创作之前的漫长筹谋被他戏称作“笨鸟先飞”的功夫,而于创作之后的再度之再度创作,则被媒体冠以“重耕”的美誉。从话剧至戏曲,又或从戏曲至话剧,孙德民用一种不断求索、使命必达的“笨功夫”,打通了话剧与戏曲之间的创作通路,亦连接起了舞台与观众、剧作与时代之间的情感纽带与精神勾连。 改革开放复苏了戏曲艺术 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启,让孙德民感受到了属于文艺创作者的春天。上世纪80年代,西方思潮的涌入,曾引起了整个社会对人道主义、人性关怀的重视与反思,也为孙德民的戏剧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1980年代开始,他一头扎入故纸堆,在河北省承德市话剧团,创作了一批以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历史史料为创作依据的“山庄戏剧”,从描写青年慈禧“辛酉政变”的话剧《懿贵妃》,到话剧《西太后》《圣旅》《十三世达赖喇嘛》和戏曲《班禅东行》等,在宏阔的历史叙述中,孙德民塑造了一群具有丰富心灵的历史人物,也为后来的戏曲剧本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班禅东行》到《圣旅》再到河北梆子《六世班禅》,在话剧与戏曲两种不同体裁的艺术创作中,孙德民不断探索着两者间既相通又相异的创作奥秘,同时也对戏曲创作获得了新的感悟,比如戏曲中大段的道白与唱腔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比如用歌舞演故事更易争取观众等等。特别是在一次次的送戏下乡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剧团公演中,他亦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了戏曲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真正的大众艺术,在中国的广大地方、广袤农村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 用什么来引领,是当前戏曲创作的核心问题 2004年,已临退休之龄、在河北省话剧团当院长的孙德民,接受了河北省唐山市唐剧团的委托,为这个全国只有一个剧团的小剧种创作了戏曲剧本《这一场大雪来晚了》。唐剧团演出阵容强大却苦于无戏可排的现状是促使他着手研究戏曲创作的最初动因。 孙德民拿出了当年刚开始创作电影时,通读《电影文学》杂志并做了十几本笔记的劲头来研究戏曲的舞台语汇、戏曲程式等,总结戏曲剧本的创作技巧。没想到的是,写作开了这个头,就一路不由自主地走了下去。慕名前来要戏的剧团有省级的、市级的还有县级的;有唱河北梆子的,唱评剧的,还有唱晋剧的等等。面临戏荒的不只是小剧种,忽然而至的演出市场的繁荣与良莠不齐的民营剧团的进入,让多年坚持用艺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孙德民感到了一种隐隐的担忧,也激起了身为艺术创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给老百姓送什么戏、用什么来引领舞台,我觉得这是当前戏曲创作的核心问题。”从1994年调任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起,孙德民就开始从更全面、高远的视角去关注艺术创作的问题。比如当年把六世班禅的故事从话剧改为戏曲,在艺术本体的考量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用戏曲表现少数民族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当时几乎没有,改编既是填补题材的空白,也是希望能在当地的演出市场,通过拥有更大观众基数的河北梆子,弘扬民族团结、民族自强的精神等,引领积极健康的“三观”以抗御庸常与恶俗的精神垃圾,让民族的历史与精神以民族文化的方式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老百姓的热爱,是创作者最美好的愿景 孙德民写戏有一“快”,也有一“慢”。从年轻时在承德话剧团写剧开始,他就养成了周末和节假日闭门写稿从不休息的习惯,至今未变。那时,每年春节,逢腊月二十三全团放假,他便让人将自己锁在楼里赶稿,正月初七大伙上班,他准保交出一部戏来。这是一“快”。同时还有一“慢”。首先是一部戏写前,要有大量的采访,每部戏要采四五十人左右;戏成之后要修改,专家座谈会一遍又一遍开,“要不怕受委屈,不怕被批判”,批评的意见一遍又一遍地融入剧本,一边改一边再去采访,每个剧本都要精益求精。孙德民戏称自己“挨了一辈子审判”,一直扮演一个“被告者”,一部剧改来改去,总得要磨他个三四年才算“出来”,是为一“慢”。一“快”一“慢”之间,是一个创作者对创作的无比真诚与热爱。 孙德民总说自己是幸运的,一个又一个的创作任务总是可以化为成果展现在舞台上,每当太苦太累想要退缩的时候,坐在观众席间看一眼创作的心血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就又感到浑身充满了干劲。这些年,戏剧演出市场的起起伏伏,全国戏剧院团改革的风风雨雨,戏曲人才和戏剧观众不同程度的流失,在孙德民和戏曲界同行的心中都在不断激起波澜,也激发着社会不同层面的努力,比如剧团对专业戏曲创作者的培养,政府对剧团演出市场和戏曲人才培养机构的帮扶,电视台、网络提供的多样的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媒体对戏曲艺术的不断宣传等等,在孙德民看来,都是他以及更多的戏曲编剧、演员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戏曲与老百姓的关系比所有的艺术品种都要更紧密,更接地气,它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只有真实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让戏曲真正走向民间,获得老百姓的热爱,这就是创作者最美好的愿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