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新加坡华人创办了很多华文报章,主要有《叻报》《星报》《天南新报》《日新报》《南洋总汇报》《图南日报》《中兴日报》等,是新加坡华语词汇历时研究的珍贵语料。本文以上述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时点时间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表现形式、历时演变过程进行描写,并运用语码混用和转换理论对其历时演变的机制进行解释说明。 1. 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的表现形式 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的表现形式相当丰富,本文根据其指称的时间范围分为日期时间词、星期时间词、钟点时间词和一般时间词四类。 日期时点时间词表现形式最为复杂,主要有“皇帝年号×年+干支×月(初)×日、大英×年×月×号、干支年×月(初)×日”等20种。音译月份词的使用是该期华文报章词汇的一个特色,依次是“然花(哇)里月、卑不哇里月、吗只月、亦不里月、冥月、润(闰)月、裕来月、乌兀月、宝添(玷)末月、屋多末月、怒民末月、利心(暹)末月”。星期时点时间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礼拜×、拜×/ 拜×日、星期×日/星期×”三种。钟点时间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点钟/×点”和“×时/×时×分”两大类,偶尔也有干支记时法。一般时点时间词主要有“前岁、前年、去岁、去年、旧岁、本年、今岁、今年、明年、前月、月前、去月、上月、上礼拜、前日、日前、昨日、日昨、昨天、今日、是日、本日、今天、昨早、昨晚、翌日、次日、明日、明天、日后、后日、后天、正午、午后”以及“时间段+内/前/初、中、下旬/点余钟/时许”等。 2.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的历时演变 2.1 日期时间词的历时演变 日期时间词在《叻报》中主要分布于刊头和报纸正文两个领域。刊头日期时间词的历时演变过程非常清晰,其表达形式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变历程,从第一阶段的“皇帝年号×年+干支×月(初)×日”和“大英×年×月×号”并存,演变为第六阶段的全英文形式。报纸正文中的日期时间词的历时演变过程则较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华民国成立前后和20世纪3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中华民国成立前,主要是“皇帝年号×年+干支×月(初)×日”“大英×年×月×号”等。中华民国成立后,日期时间词最明显的变化是“皇帝年号×年+干支×月(初)×日”消失。1931年《叻报》的日期时间词以“×年×月×日”和“(中华)民国×年(干支)×月×日”两种形式为主。 2.2 星期时间词的历时演变 《叻报》星期时间词表达形式的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叻报》创刊之初用“礼拜×”表示“星期”;1899年“拜×”开始出现少量用例;1916年左右“星期×”开始零星出现;1925年以后“星期×”代替了“礼拜×”。 2.3 钟点时间词的历时演变 《叻报》钟点时间词表现形式的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叻报》发行之初“×点钟/×点”是主要形式;1910年左右开始出现“×时”;1918年左右“×时”使用频率增加,与“×点/点钟”并存;1924年左右“×时”成为主要的表达形式。 2.4 一般时点时间词的历时演变 《叻报》一般时点时间词的历时演变主要表现为“年、月、日”表达形式的消长变化。“前岁/前年”“旧岁/去岁/去年”“今岁/今年”三组词分别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前年”“去年”“今年”。这几组时间词的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年”和“岁”的消长。“前月、月前、去月、上月”都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上个月”,这组时间词的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前”“去”“上”的消长。“昨日/昨天”“今日/今天”“翌日/次日”“明日/明天”“后日/后天”几组表达“日”的时点时间词的消长趋势未与现代汉语趋同。《叻报》一般时点时间词的消长变化主要表现在使用频次多少、沿用时间长短、使用范围普遍性三个方面。 3. 语码混用和转换对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演变的影响 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语码主要是英语、汉语方言、近代汉语共同语和新加坡当地人使用的语言——马来语。在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中语码转换多发生于英语与华语、方言与华语和近代官话与华语之间,而马来语的影响微乎其微。 3.1 英语的影响 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创刊之初的刊头形式就是皇帝年号、天干地支、孔子降生等汉语传统纪年形式和西式纪年同时出现,说明当时新加坡华文报章的语言深受英语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到1923年左右,英语日期时间词已经成为《叻报》刊头主要的表现形式。英语对日期时间词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音译月份词,这些音译月份词的出现和华文时间词形成了一个混用的局面,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月份词全英文表达形式出现以后。 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表示星期的时间词主要是“礼拜×/拜×”和“星期×”。中国之前没有关于“星期”的表达形式,19世纪西方传教士将“星期”这种概念传到中国而出现在近代汉语中,因而在新加坡华语中一开始就是以“礼拜×”“拜×”来表示星期。“星期×”是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到1925年左右,“星期×”这一表现形式在《叻报》中开始占据主要位置。 3.2 汉语方言的影响 表示星期的时间词一开始是“礼拜×”,“拜×”的出现很有可能就是方言与华语接触后发生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的一个表现。与“礼拜×”相比,“拜×”这一表现形式更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因而它在语言接触过程中会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一般时点时间词的历时变化也是方言与华语接触后发生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的表现。比如“去月”和“上月”。汉语中的“去月、上月”都是在晋朝就产生了,但“去月”宋以后就很少见了,而“上月”清以后使用更普遍了且沿用至今。因此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去冬”“去月”就是保留在潮汕方言里的汉语词。 3.3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影响 受近代汉语共同语的影响,皇帝年号、干支纪年等日期时间标示方式是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日期时间词的主要表达方式,这应该是当时汉语共同语的纪年方式。这种日期形式从一开始使用就是和“大英×年×月×号”等西历纪年形式同并存的,这体现出汉语共同语从一进入新加坡就开始和英语发生了接触,并且开始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的过程。 清末民初时期,近代汉语共同语书面语中“×时”还是钟点的主要表达形式,但在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点钟/×点”出现得早,是主要的钟点表现形式,应该是受英语的影响。这种变化应该是近代汉语共同语和英语在新加坡华文报章中混用之后转化的结果。 3.4 清末民初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语码转换的机制 在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时点时间词的语码转换中,两种语言片段连接部位无特殊语义标记,连接顺畅,是一种顺畅转换。在语码转换中由两种语言共享一个语法结构,这一语法结构里的词汇也由两种语言中的其中一种语言的词汇来填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词汇趋同型语码转换。发生语码转化时,通常先发生的是句内转换,相同的句法结构使得它们之间发生语码转换更加容易。当语言接触更进一步发展时,这种句内转换已经不能完全概括这时的语码转换的情形了,更多的是一种句内转换和句间转换同时并存,但是原语码并没有被新的语码完全替代,而是两种语码的词汇使用频率相当,之后则是句间转换占据了主要位置。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8年第4期 作者简介 车淑娅,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对外汉语教学。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等,出版专著两部,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江海学刊》《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周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现任朴新教育集团南京创新学校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对外汉语教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