扽腔原名“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主要盛行于博兴、广饶、高青、惠民、沾化等地。因为强调真假音的对比和混合,即高音与假音,低音与真音,有时粗音有时细音。在节拍上通常惯于板后起唱,曲调抑扬顿挫,听觉上类似打水辘轳的“滚轱辘”声,按照当地人称“滚轱辘”为“扽轱辘”的方言习惯,因此,该戏种遂被称之为“扽腔”。 扽腔约起源于19世纪初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据相关史料文献记载以及通过民间老艺人口述考证,出生于乾隆末年的当地艺人杜兰喜(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人)为扽腔始创者和第一代传人。他创立的扽腔艺术既仿照了“扽轱辘”的韵律,又保持了唱腔发声的地域特色,深得当地民众喜爱。他尤其擅演《站花墙》《南京店》等剧目,以他为核心的“杜家班”频繁巡演于远乡近里,久负盛名,渐渐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慕名至高渡村拜师学艺。随之,扽腔从起始阶段的以杜姓家族为班底到广泛推广于当地民间。但遵循依从家训家规,其历代传承者仅限杜氏家族成员。 时至清末民初,扽腔艺术传承到第四代,扽腔的发展也进入了繁盛期。此时,吕剧在博兴一带虽已初步兴起,但仅为雏形阶段,扽腔在当地仍占据重要位置,属于民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常常有200余出剧目同时上演,其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与京剧等其他剧种同时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庆典和活动中。纵观扽腔200余年的发展史,其演出剧目本色、朴实、健康,乡土气息浓郁,但在创作表演和人物刻画等诸方面则显得较为简单、粗糙、即兴,对作品缺乏精雕细刻和精心打造,流传地区和演出范围也基本局限于所属地区的乡间村落。 20世纪50年代,扽腔传至第六代。“文革”之后,扽腔艺术的生存和传播陷入窘境,其发展止步不前,民间艺人几近断代,扽腔的剧目出现流失,其艺术精华和核心内容未能完全传承下来。 山东省作为孔孟之乡,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博兴县作为孝子董永的故里,“仁义礼智信”五常观念更是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和省内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振兴,其中包括一些几近流失的民间文化得以重新发掘。基于这些政策导向和精神,博兴县政府对扽腔艺术的振兴非常关注,并作出重要部署,旨在重新振兴这个濒于失传的民间剧种。2000年之后,扽腔被列入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博兴县、吕艺镇两级政府把挖掘与抢救扽腔艺术作为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加大政策和投资力度予以帮助扶持,对扽腔艺术展开了广泛的追踪、普查、挖掘工作,并针对扽腔剧目特点、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将搜集的资料予以归纳整理;以张守磊、李孟泉等为首的高渡村扽腔老艺人自发组织人员,多方奔走,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参与到凑剧本、凑行头、凑乐器、整理与记录等工作中,以便尽快恢复完善剧目、剧本。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即搜集整理完成了扽腔传统剧目21个,如《葡梅架》《溜山沟》等,并将剧本打印成册存档保存;高渡村扽腔剧团得到重新恢复,排练推演了部分传统剧目,扽腔艺术在民间又重新获得了传承光大的空间和舞台。 在传承的同时,博兴县扽腔剧团还重视新剧目的开发和创作,在保持扽腔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结合当代社会人文生活和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传统剧目中融入了忠孝节义、廉洁爱民等主题思想,并加入新鲜素材,编创新作,使剧目更具时代特色,同时,在伴奏乐器上进行了改革创新,现在扽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高胡)、唢呐、二胡、扬琴、三弦,更顺应当今审美。近年来,县剧团先后创作编排了《好亲家》《扶贫风波》《孝子桥》等6部扽腔小戏和一部扽腔大戏。这些剧目的创编,既解决了扽腔剧目因传承过程中的遗失现象而导致的剧目匮乏问题,又结合现代社会文化潮流和社会热点,在剧目中注入新思想新观念,使扽腔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同时,博兴县政府着力创办了全国范围内旨在推广地方小戏种的艺术节——“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并依托“小戏节”等平台,传承扽腔、宣传扽腔、推广扽腔,使之逐步受到各地民众的关注,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屡获国家、省、市级奖项,使得扽腔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深层次的创新发展。 (作者:贾春雷,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