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南斯拉夫正渐渐被人遗忘。它曾经是一个强大的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黑)、黑山、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六个共和国组成。而南斯拉夫文学就是这些共和国所有民族文学的总和。但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联盟一步步解体。如今,“南斯拉夫”这个名称更多地指向过去,并不遥远的过去。 “波斯尼亚三部曲” 伊沃·安德里奇一八九二年出生于波斯尼亚特拉夫尼克附近的乡村。父亲是个手工匠。在他的童年时代,波斯尼亚还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中学期间,他就开始发表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怀。上大学时,他的激情转化为了行动。那时,对他而言,民族解放高于一切。为此,他曾被关进监狱,并且一蹲就是好几年。监狱生活倒给了他不少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出狱后,他首先完成了被延误的大学学业。然后,长期在南斯拉夫外交部工作,一度,还曾出任南斯拉夫驻柏林大使。一九四一年,他刚刚离任回国,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便遭到了德国飞机的轰炸。在德军占领时期,他被迫隐居,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整整四年。后来让他扬名世界的“波斯尼亚三部曲”就诞生于那些艰难的岁月。 “波斯尼亚三部曲”由《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萨拉热窝女人》三部长篇小说组成。一九四五年,南斯拉夫读者几乎同时读到了这三部小说。安德里奇在南斯拉夫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立。三部作品都被评论界称作“小说形式的编年史”。严格来说,这三部曲除了波斯尼亚基本背景外,都是各自独立的长篇小说,结构、角度、篇幅都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看出,《德里纳河上的桥》绝对是安德里奇的呕心之作和得意之作,最能体现他的艺术功底、创作才华和文学成就。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奥斯特林称赞波斯尼亚三部曲,尤其是《德里纳河上的桥》,“达到了史诗式的完美程度”。我个人认为,《德里纳河上的桥》完全可以视为安德里奇的文学巅峰。因此,三部曲中,我们有必要重点打量一下《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杰作。 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南斯拉夫已经不复存在,但南斯拉夫文学无疑是客观历史的产物,难以省略和抹去。而说到南斯拉夫文学,我们不能不想到一个名字,一个被诺贝尔文学奖光芒照亮的名字:伊沃·安德里奇。 伊沃·安德里奇一八九二年出生于波斯尼亚特拉夫尼克附近的乡村。父亲是个手工匠。在他的童年时代,波斯尼亚还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中学期间,他就开始发表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怀。上大学时,他的激情转化为了行动。那时,对他而言,民族解放高于一切。为此,他曾被关进监狱,并且一蹲就是好几年。监狱生活倒给了他不少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出狱后,他首先完成了被延误的大学学业。然后,长期在南斯拉夫外交部工作,一度,还曾出任南斯拉夫驻柏林大使。一九四一年,他刚刚离任回国,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便遭到了德国飞机的轰炸。在德军占领时期,他被迫隐居,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整整四年。后来让他扬名世界的“波斯尼亚三部曲”就诞生于那些艰难的岁月。 “波斯尼亚三部曲”由《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萨拉热窝女人》三部长篇小说组成。一九四五年,南斯拉夫读者几乎同时读到了这三部小说。安德里奇在南斯拉夫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立。三部作品都被评论界称作“小说形式的编年史”。严格来说,这三部曲除了波斯尼亚基本背景外,都是各自独立的长篇小说,结构、角度、篇幅都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看出,《德里纳河上的桥》绝对是安德里奇的呕心之作和得意之作,最能体现他的艺术功底、创作才华和文学成就。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奥斯特林称赞波斯尼亚三部曲,尤其是《德里纳河上的桥》,“达到了史诗式的完美程度”。我个人认为,《德里纳河上的桥》完全可以视为安德里奇的文学巅峰。因此,三部曲中,我们有必要重点打量一下《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杰作。 “波斯尼亚三部曲”由《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萨拉热窝女人》三部长篇小说组成。 波斯尼亚,恰如巴尔干其他地区一样,历史曲折,复杂,丰富,充满了苦难、冲突,甚至血腥,同时也存在着融合、共存与和谐。面对如此幽深庞杂的历史,任何政治结论和道德评判常常都会显得苍白,粗鲁,无效,让人难以信服。这时,文学恰恰可以通过发掘、捕捉、描述、呈现、分析、想象、浓缩、提炼等手段尽可能地照亮历史和人性的幽微之处。但如何处理庞杂混乱的历史材料,同样是文学需要面对的问题。安德里奇在小说结构上显然颇费了番心血,他最终决定将德里纳河上的桥,以及桥边上的维舍格勒小城和村落作为主线,一下子就可以串联起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无数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作者也顿时可以掌握并发挥小说创作的灵动性和创造性了。作为主线和灵魂,大桥、小城和村落自然会首先出现在读者眼前: 在德里纳河宛若从乌黑险峻山巅上一块完整峭壁中间、以其碧波巨澜泡沫飞溅的磅礴之势汹涌而下的地方,矗立着一座雕琢精美和谐、拥有十一个大孔的宏伟石桥。从这座大桥的起始处起,绵延起伏着一片扇形盆地和维舍格勒小城及其郊区;一座座小村落散布在山坳里;阡陌、牧场、李园纵横,田间小路、篱笆交错,一片片小树林和一簇簇稀疏的阔叶林满山遍野。所以,若是从远处遥望,从白石桥宽大洞孔中倾泻而下的似乎不仅是德里纳河碧绿的河水,还有那阳光明媚静谧富饶的辽阔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万物生灵及其上方的南部天空。 桥 此刻,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小说真正的主角其实就是德里纳河上的大桥。如此,作者就有必要就大桥的历史从头慢慢道来。大桥建于十六世纪,建桥人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宰相穆罕默德帕夏。他的故乡索科洛维奇村就坐落在环抱小城和大桥的群山后边。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座大桥的地位和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大桥是德里纳河整个中上游流域唯一可靠的通道,也是连接波斯尼亚与塞尔维亚,再经由塞尔维亚进而连接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直至伊斯坦布尔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大桥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正好为之后众多事件、故事和传说的生发和展开提供了逻辑依据。 在世界各国都流传着不少有关价值和代价主题的民间传说。比如罗马尼亚的《马诺内工匠》就是这样的传说。马诺内工匠决心要建造一座辉煌无比的修道院。但白天建造的一切,到了晚间就自动倒塌了。这让他十分苦恼。一夜,他忽然得到神谕:必须将翌日见到的第一个生命砌进墙壁,修道院方能建成。残酷的是,翌日早晨,马诺内见到的第一个生命便是前来给他送饭的妻子安娜。为了建成修道院,马诺内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妻子砌进墙壁。没过多久,一座美轮美奂的修道院便拔地而起。任何创造都需要有牺牲作为基础,这就是该传说想要表达的思想。安德里奇十分熟悉这类传说,在小说中通过孩童视角融入了这样的传说:河神曾经对修桥进行过阻挠,一到夜里,便出来拆毁白天修完的部分。建筑师听到水中的声音,必须寻找两个婴儿,将他们砌进桥墩。人们终于找到两个正在吃奶的孪生婴儿,将他们从母亲怀抱中强行夺走。母亲又哭又喊,紧追其后。最终,两个孩子还是被砌进了桥墩。但建筑师出于同情和怜悯,在桥墩上留下几个小洞,让不幸的母亲通过这些小洞给两个充作祭品的孩子哺乳。作者显然对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加工,使之更加动人,更具人性色彩,与此同时,又赋予大桥以某种悠远深长的寓意。 起初,修建大桥更多是宰相的意愿,是帝国的行为,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必然会影响和损害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和利益,必然包含着压迫、反抗和牺牲。农夫拉迪萨夫便是令人难忘的反抗者形象。他表面上丑陋矮小,可怜兮兮,内心却充满了惊人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小说中有这样的画面:他“被钉在木桩上,上身裸露,挺起胸膛,身子笔直。从远处,人们只能推测木桩已经穿透他,双脚被捆,双手反绑背后的身体。因此,人们看他就像是紧挨脚手架旁边,高耸在河流上空的一尊塑像”。这简直就是一个圣徒的形象。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小说家安德里奇出色的人物刻画和塑造能力:客观,冷静,真实,精准,同时又随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升。整部小说中,还有不少真实鲜活的人物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比如美丽而又悲壮的法塔,坦诚而又执拗的阿里霍加,沉着冷静的尼古拉神父,泼辣但又善良的罗蒂卡……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故事都能牵引住我们的目光,并深深地打动我们。 德里纳河上的大桥建成后,跨越了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这是座异常宏伟和华丽的大桥,十一根白色石块砌成的拱形桥墩成为大桥坚定的支撑。小说中,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对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气候中的大桥做了生动而又精细的描绘,显然是想要让读者明白它曾经的显赫、美丽和辉煌。而这座曾经显赫、美丽和辉煌的大桥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遇了毁灭的命运。桥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帝国的历史,民族的历史,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残酷和英勇的历史,说到底,都是人的历史。人间上演着一幕一幕的戏剧,正剧、悲剧和喜剧都有。而桥始终在默默地见证。它还是某种象征,显赫和衰弱都有着强烈的暗示意味。耐人寻味的是,随着它的崩溃,奥匈帝国也崩溃了。而奥斯曼帝国那时早已灰飞烟灭。 《德里纳河上的桥》显示出了安德里奇惊人的历史驾驭能力、故事讲述能力、人物刻画能力、节奏控制能力和瞬间提炼能力。他似乎就坐在读者面前,本本分分,不动声色,以最朴实最自然的方式讲述,但他不动声色的讲述不知不觉中就呈现出一幅幅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提炼出一个个永恒的瞬间。 “找到了主题并描绘了人类的命运” 《特拉夫尼克纪事》将时间锁定在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当时,欧洲几大列强都在争夺波斯尼亚。特拉夫尼克是波斯尼亚一座古老而又衰败的城市。它的丰富也正意味着它的复杂。各类人物和各种宗教汇聚于此,接触和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东西方文化也在此进行着较量和冲撞。而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农民又在秘密组织着反抗活动。因此,小说涉及的主题纷繁,棘手,十分考验作者的驾驭能力和叙事水平。它也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从书中大量的心理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各种不同人物简直是熟悉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奥地利领事和法国领事之间的勾心斗角就是场绝妙的心理战。 《萨拉热窝女人》是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故事相对要简单一些。小说的女主人公小姐是萨拉热窝一个富商的独身女儿。这位富商不幸破了产,临终前谆谆告诫女儿要不惜一切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他看来,惟有财富才能让人逃脱残酷的现实。小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遗嘱,于是,拼命追逐财富,幻想财富,把财富当作了人生的最高意义。一个贪婪者和病态者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同样把重点放在了心理分析和研究上。因此,欧美不少文学评论家索性将它归入了心理小说。 安德里奇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但“波斯尼亚三部曲”已足以显示他的最高成就。作家本人特别喜欢一句话:“我思索往昔的时光,却牢记永恒的年代。”这正好说出了他的作品的全部意义。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恰恰是他“以史诗般的气魄”从他的祖国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描绘了人类的命运”。 没错,他描绘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