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神奇树屋》的任意门

http://www.newdu.com 2018-09-12 中国作家网 刘纳新 参加讨论

    
    《神奇树屋》系列
    对于孩子而言,学科的分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渐渐熟悉的?是小学一年级吗?——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本,不同的语言,他们的文理思维开始被塑造。
    然后,历经小学、中学、大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们越来越进入到越来越少人关注的学科研究细分领域中。而数理学科与人文学科也越来越显得界限分明,以至于塑造出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人——理科生和文科生。
    但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塑造的是何等样的人呢?以一个人拥有的专业知识来定义一个人是否准确呢?无疑,教育应该做的,比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多。如何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一种整全的教育,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简称),扩展到Liberal ART(人文艺术),对美和艺术有鉴赏的品味、对历史长河中的不同文明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长大后,他们不仅懂得修路架桥的工程技术,还透过文化的语言,构筑人类心灵的“一带一路”。诚然,他们就真是视野和能力都齐全了。
    阅读是打开视野和拥有能力的绝佳方式,优秀的图书更接近教育的本质。现在你拿在手中的《神奇树屋》这套书,从上世纪90年代出版之后,风靡全美。换句话说,今天美国40岁上下的年轻父母,就是小学的时候从社区图书馆借阅这套书的那群人。没准儿,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也是它的读者。
    作为兰登书屋的经典作品,《纽约时报》畅销书,《神奇树屋》连续160周保持在最畅销少儿系列图书排行榜前三,与《哈利•波特》齐平。从1992年开始至今,连续畅销25年,全球35个版本,累计销量突破1.3亿册。
    它畅销的秘密何在?
    树屋里藏着神奇的书,打开阅读穿越,这并非什么新套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许多儿童文学都采用这个:“妙妙书-时空穿越”的架构。儿童《圣经》穿越故事《妙妙书》,哆啦A梦,甚至丁丁历险记都有穿越。不同之处在于,《神奇树屋》展现的奇幻历险记,会让小读者们感受到知识在人类的心灵世界和自然的外部世界是浑然一体的,这正是与现在提倡的“大学科”、通识教育一致的。
    《神奇树屋》的主角是兄妹俩,八岁半的哥哥杰克,理性冷静,喜欢看书;而七岁的妹妹安妮,喜爱幻想与冒险,并且勇于尝试。这两个一动一静、个性截然不同的兄妹,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堆满书的神奇树屋。
    神奇树屋就像时光机器,可以带他们到一个个不同的时空中旅行。于是,兄妹俩来到史前时代的恐龙谷、和骑士探访中古世纪的城堡、到古埃及破解木乃伊的秘密、跟着海盗出海寻宝……
    作者娴熟地以知识奇幻之旅的图书内容,将世界敞开在21世纪的主人翁们面前。几代人积累的最新的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人文、地理、热点,以充满悬念的冒险故事编排在总共近百本的书中。
    有意思的是,爱记笔记,热爱知识的哥哥,和爱冒险,热爱创新的妹妹,正代表着人类和科学进步必不可少相互依存的两方面:分析经验与相信奇迹。而兄妹俩历险过程中,在危险关头获得拯救的秘籍,那古老的传说,则代表着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作者玛丽•波•奥斯本从小跟着父母辗转与不同的军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这些生活给她提供了独特的跨文化经历,她后来主修戏剧与比较宗教学,毕业之后一度参加一个乐队,游历了16个不同的国家!
    她说:写作是一种奇迹,让你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时空中旅行,而且还来得及回家吃晚餐!
    一位美国中学老师如此评价《神奇树屋》:“这套书是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作为故事系列的延伸阅读,我们一起在书中探寻事实的真相,学会了策划和研究。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很多相关的课堂活动,例如有次基于《古希腊和奥林匹克》的活动,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数理科学,有一件事情是孩子们从小学就可以开始训练的:任何研究工作都需要通过阅读以认识所面对的课题,从而才能知道如何建立模型;有了模型才知道需要收集哪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做统计分析,并在与他人的协作中互相验证和剔除谬误,探寻更大的真理的隐秘。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在灵魂深处想到整个世界,学习的重点并非标准答案,而是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过程。《神奇树屋》以奇幻冒险吸引着孩子们,延伸课堂的知识内容,激发孩子们积极的思考和探寻,可以说表现了教育的核心。
    在VR和知识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每一个《神奇树屋》的小读者,都像站在“扁平世界”的知识地图前,可以与杰克和安妮,穿过时间、跨越空间、经历大千世界的奇妙。期待他们用心灵辨别,用理智分析,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延续和书写人类探索和发现的历史。或许他们会用散文的语言、侦探破案的悬念、艺术的插图,写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现论文。谁说不可能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