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创言情化演绎先河。在当时的上海,一种全新的媒介——电影从欧美传入,对于喜欢追逐时尚潮流的上海市民而言,电影在当时主要还是休闲娱乐之用。在武打、言情电影大潮下,但杜宇于1927年编导的《盘丝洞》,以人性观念和市民趣味,把神妖斗争世情化,寓劝诫于娱乐之中,获得观众的欢迎,但也受到新文艺界的批评。这种创意取向开了影像改编世俗化、娱乐化的先河,虽说争议不断,却发展成为商业电影尤其是五六十年代以来港台地区影视改编的主流。 四五十年代:政治化寓言式的开凿。《西游记》是一部母题多义的小说,在嬉笑打闹、奇幻瑰丽的想象世界中隐含了现实的观照。这种寓言式的小说暗合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早在1941年,万籁鸣编导的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就着意强化唐僧师徒齐心协力打败牛魔王、扑灭火焰山的主题,寄寓团结抗战、打败日寇的意蕴。1945年,张光宇创作的连环画《西游漫记》,借西游人物讽喻当时政府的腐败,也是寓言式开凿与创意的滥觞之作。这种极富寓意的改编实践,畅行于五六十年代的舞台和银幕。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和战斗精神成为戏剧、电影改编的聚焦点,代表作有京剧《闹天宫》(1953)、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0)、动画片《大闹天宫》(1964)等,不仅风行海内外,还获得国际性大奖,扩大了《西游记》和中国影片的传播面和影响力。这一改编把原著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的主流意识有机结合,在艺术转化上也精益求精,达到了当时改编艺术的先进水平。 六七十年代:香港与内地不同的创意改编。这时期,香港逐渐成长的都市经验与本土电影美学为《西游记》创意改编开辟了新路。邵氏公司在60年代陆续推出的《西游记》系列电影《西游记》《铁扇公主》《盘丝洞》《女儿国》,确立了《西游记》世情化改编的创意类型。创意改编中,大胆增设了诸多女性形象,尤其是《女儿国》中女性群体取代了原著中居于叙事主体地位的男性,成为叙事的中心,以女性视角重构经典,呈现阴柔之风。而同时期,内地则相映成趣,在电影、戏剧、连环画创意改编中都以孙悟空为叙事主体,成为具有阳刚之气的男性文本,代表文本有戏曲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八九十年代至今:文本的全新解构与重构。改革开放以来,重构与解构成为经典改编的两大潮流,重构经典价值而弘扬其严肃意义的可称为正剧化,解构经典内容而张扬其游戏意味的多趋于喜剧化。正剧化改编以央视版《西游记》为代表,遵循“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原则,传承弘扬了原著历经磨难而探求“真经”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英雄人格,为当代改革发展注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也感召和激励了几代受众的积极进取精神。这部电视连续剧从1986年开播至今已重播多次,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充分说明正典正说的正剧化创意改编仍是经典改编和文创正道。 解构经典的喜剧化改编以电影《大话西游》为代表,它传扬香港影视的世俗化、娱乐化作风,不仅戏说西游人物的前世今生,也戏谑原著主题的庄重义理,解构了原著的价值体系,只是戏仿其游戏元素而创编的西游故事,来演绎神妖俱有的爱恨情仇,重构浪子回归的心路历程。该部电影从冷落到热播的变迁,固然与大众娱乐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兴起密切相关,但关键还在于其大话戏说富有创意,开掘出孙悟空心猿意马的情感世界和升华历程,正契合当代青年的人生经验和心理需求。这表明经典戏说的喜剧化创意改编在解构中也有价值建构和增值意义,因而拥有广大受众,发展成为当下经典创意开发的一股热潮。 《西游记》与时代文化接洽,是其常述常新、经久不衰的致胜之道。中国故事如取材传统资源,创意也应与时俱进,会通古今,才有可能传扬海内外,获致雅俗共赏的效益。 《西游记》作为经典名著的代表,体现了经典名著的一般属性与价值。集文化、经济、资源等多重属性的经典名著在当下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西游记》百年创意改编积累了丰富的创意案例,是中国经典名著创意的典范,对经典名著的利用与开发,对中国故事的创编与讲述都具有参考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十世纪《西游记》跨媒介改编创意研究” (18BXW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