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重要角色关系图 减省的角色关系图 《小美人鱼》动画电影重要角色关系图 在哥本哈根的港口长堤公园里,一尊小美人鱼雕像忧郁地坐在花岗岩石上。这座雕塑的原型,正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主人公。 太阳升起了。“她再一次把她迷糊的视线投向王子,然后她就从船上跳到海里。她觉得她的身躯在融化成泡沫。”《海的女儿》讲述了一个令人无法释怀的爱情故事。小美人鱼用尽一切力量,飞蛾扑火般地追求着圣洁的爱情。从浮出海面的那一刻起,她便注定要爱上一个王子,一个根本不属于大海的人类。 这个著名的爱情故事曾被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日本等国改编为电影和动画作品。美国迪士尼公司也在1989年拍摄了动画电影版的《小美人鱼》。“小美人鱼失去了爱情和生命,不过在300年后,她将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为了削弱原作故事中的悲剧色彩以适合孩子们观看,迪士尼版本的故事在保持原作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做了极大程度的改编。下面两图表示的是原著中的人物关系: 如果用蓝色圆圈代表人鱼,橙色圆圈代表人类的话,《海的女儿》的核心角色共有5人。其中,父亲海王和海底的女巫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功能性角色;换言之,这两个角色虽重要,但却和故事中小美人鱼的感情线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当我们删除这两个功能性角色后,故事中的角色则只有图2中的3人:小美人鱼、人类王子和人类公主。 迪士尼的《小美人鱼》沿用了原著中的基础角色设定。不同的是,在动画电影中,王子最终想要娶的人类公主与女巫合二为一,成为了影片中的大反派。 女巫处心积虑地用歌声迷惑王子,只为以小美人鱼的生命来要挟海王——是的,这个童话故事经过迪士尼编剧之手,已经由一个爱情故事演变为一个由阴谋论驱动的二元对立故事了。这一改编似乎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原著中使用了大量不易用动作外化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小美人鱼的行为动机。但这在动画片中却难以表现。或者说,在将安徒生优美而诗化的语言在转换成视听语言时,编剧对情节和画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另外,将女巫和人类公主角色合二为一,也使故事的矛盾更加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改编故事给了影片一个美好的结局:最终女巫被打败,小人鱼和王子获得了真正的爱情——而这些恰恰是原作中没有的。 但这样的改编却是以牺牲原作的精神主旨为代价的。《海的女儿》讲述的是一种毫不功利的爱情,这种爱神圣而美丽,小美人鱼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全部来保护它。这种爱无关对错,作者在字里行间向孩子传递的是“真正的爱不计结果”这一深刻的主题。但改编后的迪士尼动画又成为一个“好人有好报”“真心相爱必有好结局”的套路化爱情故事。女巫为了争夺海底霸权而搞出的把戏,也恰好指向了那种直接、庸俗且狭隘的爱情观——与小人鱼争夺王子的一定是怀有阴谋的坏人。 迪士尼改编的《小美人鱼》动画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更适合孩子们观看,也更符合商业电影大快人心的模式,但它对爱的描绘与原著相较则过于浪漫化。迪士尼的《小美人鱼》讲给孩子们的依旧是一个王子与公主战胜邪恶后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而真正的生活则会复杂得多——毕竟纯洁神圣的爱是无法建立在任何因果相报的基础之上的。 或许《海的女儿》对孩子而言太过伤感;但动画电影《小美人鱼》又过于简单。看过后者再看前者,必然会感慨万千;反之,恐怕就只剩下观影时的唏嘘无奈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