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外部生态环境尚待协调 文化传播中语言生态的内生动力很大程度上与语言的外部生态环境相关。语言外部环境涉及语言政策、语言资源、语言管理等。语言政策是文化传播中对语言进行规划、管理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体现政府及社会各级机构对文化传播的立意和方法,是语言生态体系构建的前提。语言规划涉及文化传播的语言载体、传播方式、外语种类的选择,以及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的制定和管理等;语言资源则主要包括语言人才、语言技术、语言条件等。此外,语言传播研究机构、组织管理机构等,也是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语言外部环境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对外语言规划的欠缺和外语语言资源的不足,从而导致语言传播体系不健全、语言种类单一、语言内容系统性不高。同时,语言政策环境的不协调或政策的不充分,还体现在敦煌文化传播过程中外语语言技术支持不够完备,语言服务、动态管理尚不够有效,以及外语人才储备不足等。特别是对语言及其话语方式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与管理,致使敦煌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文化概念的外语表达不一致,甚至出现误读、误解等“负生态”现象,不仅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效力与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文化含义,破坏了文化精神。 语言意识仍待提高 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生态还包括语言意识,即社会对外语语言运用及其生态的认识。语言意识是调节语言生态内外体系平衡的潜在因子,是影响生态结构与动力的“水”和“空气”,是产生“花盆效应”的有机体。上述语言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语言意识的偏离,忽略了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一直以来,敦煌文化多以歌舞艺术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缺乏语言媒介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将敦煌文化单一等同于艺术文化,从而导致了敦煌文化内容的狭义化。即使是艺术文化的传播,也需要构建艺术与语言符号的综合体系,实现文化传播的交互性。敦煌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所包含的艺术思想、文化精神有待通过语言进行深入、充分的传播与交流。 此外,敦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的交流,是各国各民族通过语言的交流与融合实现的文化融合与发展,其中包括汉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梵文、古藏文等多种语言的文化,具有语言多元化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敦煌文化也是综合的语言文化。敦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是语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语言生态不仅服务于文化的传播,也是文化传播本身,是世界各民族语言和文化交流、互动与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敦煌文化传播中语言意识的欠缺,导致语言政策、组织、规划以及管理不到位,进而影响语言的内在生态动力。传播敦煌文化,讲好敦煌故事,必须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体系(生态圈)。在政策层面上,要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组织专门性机构进行资源的协调管理与分配;在操作层面上,应充分开展相应的“语言+文化”人才培训,提高语言内在生态动力;还要建立有效的语言监督与评价机制,防止语言“负生态”问题的发生。构建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生态体系,就是构建语言系统的内外协调与平衡。语言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促进内在动力系统的良性运行,内外系统的有机协同则构成多维复合的生态环境,进而有效促进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语言与文化传播间的良性共生与互动。 (本文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项目“‘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以敦煌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生态研究为例”(YB135-8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