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偏误。当前全球读者都处于互联网高度发达时代,人们阅读纸质版资讯时间大大缩减。文化快餐时代的人们希望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摄取多而广的资讯,而我们规划的对外文化传播作品都是一些篇幅较长的经典著作,在翻译方法上采用全译方法,难以让西方广大读者在有限的阅读时间耐心地读完全译本,从而难以激发起他们对中华文学的兴趣。 在中国文学传播中,要处理好西方读者有限的阅读时间与无限的中国文学信息之间的矛盾,翻译者可采用变译而非全译的翻译方法,通过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形成节译本、译述本、缩译本等变译作品,把主干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节省阅读时间,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才能获得更高的接受度。变译作品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传播效果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例如,严复变译的《天演论》、林纾变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等文学名著、白之(Cyril Birch)变译的《牡丹亭》、韦利(Arthur Waley)变译的《西游记》等作品都在译入语读者中获得了极大的传播效果。 受众偏误。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效果还不理想,这与译者或翻译委托人和赞助者长期忽视西方受众阅读兴趣和需求有关。综观国内已出版的“大中华文库”中的英译作品,不仅译者都是以原作为中心,对原作亦步亦趋,几乎没有考虑译作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标准、价值取向等问题,而且英译作品的传播都是以书本形式呈现,忽视了同一作品可以面对不同层次或年龄受众群的需求,使得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受众的广度不够。从西方读者对信息接收的多元化角度考虑,向西方推介《儒林外史》《三国演义》时,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形式进行传播:面对成年人,可用出版译作的形式传播,面对青少年,可以改编成动画片或电视剧,配以英文字幕的形式进行传播。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就是在翻译时重视受众的一个例子,他先以英国普通成年受众为传播对象,于1942年将《西游记》变译为《猴子:中国民间小说》出版发行,1944年,他又以儿童读者群为特定的传播受众,把《西游记》变译为《猴子历险记》,他的变译作品都多次再版,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广。 受众对翻译文本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广度和深度。译者在从事对外文化传播的翻译活动时必须了解和熟悉受众的阅读习惯、接受方式和价值取向,以译入语读者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对外传播,使译作跨越时空,在异域达到理想的接受效果和认同度。 纠正偏误提升中国文学传播效果 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环节。纠正上述四大认识偏误能提升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效果,从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西方读者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阅读环境下,我们的对外文学传播需要中西译者合作的模式,需要反映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原作为主要翻译对象,需要变译策略为主、全译策略为辅的“战术”,需要译作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接受方式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实现以西方之术传中国之道,使中国文学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在海外得到传播和接受。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