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总喜欢写一些被人忽略的题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文学都在写母爱,她敏感地认识到了父爱对孩子的重要性,尤其对独生子女而言,父亲兼具家长和伙伴的双重角色,于是有了那部家喻户晓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她的新书《米斗的大计划》将于8月下旬由接力出版社出版,主人公米斗的爸爸不幸去世,这并不是一个完美家庭的故事。 “像‘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小饼干和围裙妈妈’这样近乎完美的童年岁月,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命运的羁绊,会让有些孩子瞬间跌入人生谷底。”有一天,郑春华听在读小学的女儿说,有个同学失去了爸爸,这么小的孩子如何承受那么大的悲痛? 揪心的疼痛之后,郑春华又想,难道年幼的孩子在失去父亲或母亲之后心里留下的只有悲痛吗?他们是如何面对之后的成长,如何化解悲伤的?于是,郑春华将思考的重心放在爸爸生前陪伴的内容而非生后的哀怜上,写成了这本《米斗的大计划》。 故事从幼儿园的毕业典礼讲起。米斗的爸爸去世了,看着其他小朋友坐在爸爸的肩膀上“骑大马”,米斗难过得把两只大拇指同时塞进嘴里咬着…… 郑春华经历过女儿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当时也有一个小男孩在那里哭。尽管不知道他为什么哭,但郑春华联想到失亲儿童,他们无法像成人那样表达,内心的压力却不会比成人小。就这样,沿着那个小男孩的线路,郑春华走进了米斗的世界。 故事的主体发生在一年级暑假,米斗制订了几个大计划,要去做爸爸曾经陪伴他做过的事:剪头发、抓蟋蟀、做蓑衣黄瓜和炸酱面…… 郑春华认为,其实孩子对一个人的记忆,是对这个人的“内容”的记忆,温暖的过往会转化成一种力量,陪伴活着的人继续往前走。米斗和爸爸一起做过的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从模糊的泪眼中凸显出来,让米斗去追随,去学习,去长大。 “我不想写太多眼泪和痛苦。大人和孩子有很大区别,一般成人对失亲儿童的可怜同情是出于自己的经验,但孩子的思维逻辑未必如此。我写的并不是一本教科书,只是希望大人不要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孩子,孩子有自己化解悲伤的方式。”郑春华说。 在书的最后,米斗闭上眼睛在心里轻轻地说:“妈妈晚安!爸爸晚安!”这个结尾是郑春华在修改初稿时加上的。“米斗有了一个很模糊的新计划——希望有一个新的爸爸,能在睡前道晚安。他已经逐渐走出了失亲的悲伤,对父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一对一的层面,而是一个家庭的完整性,有一个大的包容。”郑春华说。 《米斗的大计划》是郑春华“小露珠系列”的第三部,这个系列关注的都是社会中容易被忽略的儿童群体,他们的家庭往往不那么完美。 在《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中,父母离异的柔柔,成为两个重组家庭的情感纽带;《丫中和丫串》描绘了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友谊与冲突;《米斗的大计划》则是失亲男孩米斗的成长。郑春华透露,第四部将讲述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的故事。 在郑春华的笔下,关于儿童的任何题材都可以写,关键在于如何表达。“沉痛、灰暗的题材,只要选择孩子能接受的语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表达方式,就能写出好故事。”郑春华说,“生活中的苦难已经存在,何必用文学作品再去重复这种苦难,不如从新的角度去写,读者才会有新的体验,而不是重读生活。” 也许99%的孩子都拥有幸福完美的家庭,不完美的1%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小读者来说,在书上读到稀缺的现实,能带来更多的体验。“不能只给孩子吃甜的,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他看过了这样的故事,万一某天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时,或许就能有更好的应对。”郑春华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