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人工智能文学艺术的多维审视(2)

http://www.newdu.com 2018-07-3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辉 参加讨论

    正确使用带来光明前景
    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的艺术世界带来了活力,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但是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家能够完全洞察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自我学习机制,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于科学家给它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势。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创作以速度快而致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不计其数的人工智能文学艺术作品总是让人感到似曾相识。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揣摩学习任何才华横溢的文学艺术家的风格,甚至可以创作出鱼目混珠的作品。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始终无法突破人类文学艺术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形成自己别具一格、境界高超、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而这恰恰是人类艺术家所能实现的,也是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的。
    人工智能文学艺术的发展还带来了伦理学问题。人类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工智能机器人是与人类并驾齐驱甚至可以取人类而代之的新物种,还是听从人类命令,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人类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机器?人工智能的前景取决于人类如何去理解和使用它。如果将人工智能推向有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道,让人类的发展如虎添翼,那么人工智能会有光明的未来,它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还受制于投资者的逻辑和消费者的逻辑。也就是说,要看人工智能的投资者和拥有者能否获得收益,还要看人工智能的消费者能否得到更好的、物有所值的服务。就文学领域的人工智能而言,投资者和制造者的巨额投资能否有可观利润是决定其未来走向的根本因素。“少女诗人”小冰能否成长为“成熟的文学青年”,取决于文学市场对她的青睐程度,以及投资方对她的盈利前景的预计。如果巨额的投资入不敷出,“少女诗人”小冰的作品在市场上遭遇“寒流”,没有读者购买阅读,她将会被微软抛弃,那么这个“文学少女”的前途将黯然无光,她的成长将会戛然而止,变为永远长不大的“侏儒”。反之,如果微软找到了清晰的文学产业盈利模式而“钱途无量”,那么,受到资本鼓舞的“少女诗人”小冰成为“文学巨擘”也并非不可能。
    乐观地看,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将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未来的超级人工智能艺术家可能会具有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创作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作家和艺术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增强和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在人工智能时代,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门槛被降低,那些心怀艺术梦想的人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进行大胆的尝试,为艺术世界增添属于自己的那道靓丽风景线。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还可以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精准预测消费者的文学艺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文艺消费产品和服务。对于文化消费者而言,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这无疑是幸事。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