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青睐”读者国家大剧院欣赏变幻莫测玻璃艺术 王建中:炉火正红 玻璃道心

http://www.newdu.com 2018-07-27 北京青年报 张嘉梁天伊 参加讨论

    
    
    
    
    
    王建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陶瓷、玻璃艺术的教育、创作、理论研究与普及推广工作,发起创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玻璃艺术专业,成为我国首个建立的玻璃艺术本科专业。
    温饱之后,“青睐”带您追求更高的人文品质。
    玻璃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明、冷峻坚硬同时具有折光性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变幻莫测、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
    “王建中玻璃艺术展”于7月11日至8月12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这一展览是王建中教授继2015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元·初”——玻璃艺术展、2016年中国美术馆“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展”之后又一重要个人作品展。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建中教授看来,陶瓷和玻璃的材料是坚硬的、冰冷的,而通过与火的结合,却会变成火热的、温暖的作品,成为“道心”表达的中介。王老师说以前出版社找他出书时,曾说要起名“炉火纯青”,但是他觉得不是很满意,就想了“炉火正红”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我想在未来,炉火正红是我的座右铭,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炉火正红”正是对于王建中教授的创作状态的一种有温度的写照。一方面,他的作品的感知力、表现力已是炉火纯青;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自己有前进的空间,有迸发的激情。
    王建中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毕业后留校工作,长期从事陶瓷、玻璃艺术的教学、研究与创作,至今已在学院学习和工作了近40年。世纪之交,在艰难的条件下,王建中与同事们一起创立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第一个玻璃艺术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玻璃艺术专业。
    7月15日,40位青睐读者来到国家大剧院,由王建中教授为大家亲自讲解、导览,可谓机会难得。不少读者早早赶到国家大剧院,王老师为了这次讲座更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早早就精心制作了PPT,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给他的博士生授课。
    温文儒雅的王老师从玻璃的历史娓娓道来,穿插着他的经历和见闻,令人大涨知识。
    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思考,任何材料都是艺术表达的媒介,将我们拉近人的生命体验、与材料、与形式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材料的把握、塑造和关注,使人感受到一种视觉与生命体验上的充实。透过王建中教授的玻璃艺术作品,通过一个文化信息或者一个远古装饰图案的符号,利用光线与宇宙取得联系,令人心灵震撼;通过一个旋转的光斑或雾霭,表达出对于自然和人类文化的关切。
    玻璃,在偶然中被发现
    玻璃艺术是如何起源的?玻璃是什么?怎样来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学术性的问题。我做玻璃研究很多年,我们中国的玻璃历史通常说有三千多年,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从主要做玻璃的国家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确定,玻璃的历史是存在了五、六千年的——或许更久,但是目前还没有从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可依据的证明。
    最早人类发现玻璃是一种偶然。当时在腓尼基(如今这个地区离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这一带很近),人们在海上用船运送石英砂一类的东西。运送过程中,人们用几包石英砂堆放成支架烧火做饭。火灭了以后,人们发现砂包外面露出了结晶状的东西。玻璃就是在这样的偶然中,被人们发现。这是西方有关玻璃起源的说法。
    在我们国家,玻璃的历史起源,是和我们传统的陶瓷文化相关的。过去烧陶瓷的龙窑是贴着山坡,向下挖,然后砌个拱顶,再用木桩和草,搭起一个棚子,棚子的下边就是窑,窑床就在挖下去的这一部分。陶工装窑的时候,就从下面装。山坡上拱起的窑体旁边均匀地分布着投柴孔(麒麟孔)。烧制的时候,从窑头开始点火,里面都放好柴,窑一烧,整个山坡就如同火龙一般,人们不停地从麒麟孔加松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用这样的方式,等到烧三、四天,慢慢退火,陶瓷冷却,再进入窑里取出陶瓷,偶然间在窑顶和窑壁上发现晶莹透明的物质,后来人们把它取下来,慢慢地发觉这是另外一种材料。也就是说,在烧陶瓷的过程中二氧化硅经过火灼,形成结晶的材料,这种结晶材料就是玻璃。
    世界上关于玻璃起源,有很多推测和传说。随着未来考古研究更加明确,或许会有更多发现来丰富有关玻璃的起源研究。
    最早的玻璃——“蜻蜓眼”
    最早的玻璃会做成什么呢?“蜻蜓眼”,就是一种玻璃珠子,在我们国家叫琉璃珠子。这种东西,最早是在埃及发现的,是一种装饰物,一种象征。那为什么叫“蜻蜓眼”?因为其中间黄色鼓起来的部分,非常像蜻蜓的眼睛。“蜻蜓眼”的主要流传路径,是通过西域和我们的丝绸之路,传入国内,从而让中国和这种玻璃装饰物有了关联。另外一种途径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这样的玻璃珠传进来。
    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的勾践剑,剑把部位就镶嵌着“蜻蜓眼”珠子,这两块小小的蓝色玻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真正的玻璃。“蜻蜓眼”传入国内后的主要用途就是装饰或配饰。由于“蜻蜓眼”制作不易,所以它的出现就是一种高贵的象征,在贵族之间使用及流传。
    早期烧成珠子,成型是有相当难度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模具使成型变得容易,而在早期,通常人们会做一个泥棒,用这个棒去蘸加热融化后的玻璃,一层一层地蘸,然后在玻璃珠上进行装饰。烧成后,取出砂芯,就是所要的玻璃珠或者玻璃管。这个过程就涉及到“砂芯铸造”。“砂芯铸造”是早期玻璃成型工艺的一种方法,除了做珠子,还有做玻璃管时,都是用这种方法加工而成的。
    我在研究了玻璃以后,更深切地感悟到,科学是求真的,艺术是求美的。因此,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成就的是真、善、美的融合与统一。
    从稀有到普及,从混沌到透明
    早期的玻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不透明。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材料的认知、对于窑炉的温度掌控等,都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所以当时玻璃的内在杂质很多。于是,人类自从发现玻璃这种材料后,就一直在为这种材质的清澈透明而努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烧制玻璃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添加过不少贵重的东西。可以说,玻璃透明化的过程,充满了许多探索与未知。
    玻璃制造的历史走入革命性阶段的代表,是吹制玻璃的产生。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出现了使用一根铁管从窑里蘸玻璃料进行吹制造型的工艺。这种工艺的诞生是革命性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吹制玻璃出现之前,玻璃的制作都是铸造法,成型很复杂,费时费工,不易成型。也因此,当时的玻璃制品价格昂贵,只有贵族与皇族才有资格佩戴使用,玻璃也是一种很贵重、很奢侈且十分稀有的材料。然而当吹制玻璃的工艺出现后,玻璃制品的数量是过去的几十倍,生产量变得很大,过去几个金币买一个杯子,突然变成一个铜板就可以买到,于是玻璃制品也快速地普及开来。
    使用铁管子蘸料吹泡的玻璃吹制工艺,除了吹管已从早期的铁管变成今日耐高温的不锈钢管外,这么多年来,在基本制造原理上并没有改变过。
    当玻璃融入生活,才有了独立的文化
    在我国,玻璃自打出现,就一直扮演着仿玉的角色。中国人掌握玻璃工艺后,用玻璃去模仿玉、替代玉,这就是我们的玻璃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玻璃制品没有自己的造型、没有独特的形式,基本上是仿玉器造型。玻璃的这种角色性质,使得它没有独立地位。从造型上讲,比如做腰带的配饰、挂腰带的带钩、帽子上的珠子等等,通通都是围绕着做玉的仿制品。因此,尽管我国的玻璃有久远的历史,却缺少玻璃文化传统。传统是什么?是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玻璃而言,就是玻璃特有的造型与用途。相对而言,中国陶瓷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文化传统。陶瓷的生命是与中华民族紧紧融合的。有时候我们讲陶瓷,就是在讲一部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骄傲地认为,中国的陶瓷有近万年的历史,这万年是有实物来考证的,有瓷片、有制陶的工具、有烧陶的窑炉,也有原料遗存,具有完整的体系,更重要的是有使用的记录,这些都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做不同的陶瓷。
    玻璃最早传入罗马时,罗马人很快就掌握并使用了这个技术。罗马帝国时期是玻璃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仅表现在制品多,更重要的是玻璃融入了罗马人的生活。在制作工艺和技巧以及造型上,罗马玻璃制品都紧密地配合着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饮水具、酒具和食器,甚至包括药瓶、香水瓶,都是玻璃制品。庞贝古城是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公元79年的一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厚约5.6米的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在很短的时间内摧毁了庞贝。在庞贝古城遗址展览中,在许多家庭、场所以及商店中,发现了大量的玻璃器皿,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透过这些玻璃器皿,我们看到了当时他们生活中使用玻璃器具的习俗,也看到了玻璃的文化。
    罗马人的玻璃文化传统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世传的抑或是考古发现的罗马玻璃器皿,都是精美绝伦的,可见其玻璃制造水平之高。其中古罗马人的几种玻璃工艺,我们至今仍不能恢复。比如,像吊灯式的玻璃罐,是一层套一层的玻璃,且有着非常精巧的花纹,是直接使用热玻璃工艺做上去的。我自己尝试用罗马人的这种方式制作,非常难。
    在我国,今日使用的熔炉与过去大有不同。历史上最早的玻璃窑是使用木柴烧制,然后就出现了煤窑。在历史上,英国人首先使用煤窑,所以他们的玻璃质量好。刚才提到人类发现玻璃后,一直在为透明而努力,为纯净而努力。在英国,由于他们对窑炉的改变,他们研究出来的铅玻璃就很纯净、透明。庞贝古城时期的玻璃,是青绿色的,青绿色是由于铁这些元素没有完全去掉,因此发绿色。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先做青瓷,也就是说我们在选用釉料的时候,去铁、去杂质的这种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全世界的玻璃文化大抵相同,只不过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在玻璃制造工艺以及生产设备方面比我们走得更快。
    玻璃在中国发展,需“润物细无声”
    什么是琉璃,什么是玻璃?这个问题只有中国人才会提出。从材质上讲,琉璃和玻璃,基本成分是一致的,都是以石英(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氧化铅作为助燃剂,制成的就是铅玻璃,也称琉璃。
    从历史上讲,中国的玻璃为什么叫琉璃呢?大家都知道,玻璃是从西域传来的,早期的中国玻璃器,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经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大约在西周前后,我们从考古发掘里找到了西周时期的“蜻蜓眼”、玻璃管等一些装饰用品,通过对这些玻璃珠、玻璃管的成分进行化验,发现在这一时期的玻璃中有铅的成分,与外国传来的不同,因此确定这种玻璃材料是属于中国自己生产的,称之为琉璃。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2000年,我们与清华大学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工艺美术系,玻璃专业就隶属于这个系。当时在成立这个系的时候,我们也有一番讨论,就是关于这个系的专业名称是叫“玻璃艺术专业”?还是叫“琉璃艺术专业”?大家都知道台湾的杨惠姗,提到琉璃肯定是要和杨惠姗联系到一起,她当时建议我们叫琉璃艺术专业。但我们是院校,需要与国际接轨,国际上通称Glass,就是玻璃,为了便于与国外进行交流,还是将名称定为了玻璃艺术。现在国内高校该专业都称为玻璃艺术。
    玻璃作为艺术,在中国应如何发展?我觉得要用新的材料结合我们的文化,要让文化渗入得不那么生硬,要“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作品中去,不要太强硬。
    互动
    问:您觉得陶瓷和玻璃,对您来讲,最大的不同是在哪里?
    答:相对来说,陶瓷比较容易成型。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材料和工艺来看,陶瓷比玻璃容易成型。中国当代的陶瓷运动,我也是推动者之一。30多年来,当代的陶艺家制作陶艺的时候,已经不再模仿西方,而是有了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形式。今天去景德镇,制陶非常方便,做完创意,有人给你配备各种颜料,直至推到窑炉去烧制。艺术家就用艺术、情感和创造力去设计就好。相比之下,还要走十几、二十年的路,中国的玻璃艺术才能像陶瓷艺术那样,有一些成果。
    问:如果想学习制作玻璃,您有什么建议?
    答: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学习一下灯工。灯工就是一种玻璃制作工艺的称谓。工具相对简单,有一个像话筒一样的喷灯,现在是使用液化气,用各式的玻璃棍,来制作东西。小的灯工技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是非常普及的,都在家庭里面做。灯工的普及要比我们做窑制方便很多,是一种自我意识很强的工艺,方便、易学、陶冶情操,是一种很好的审美意趣培养、开拓手工技艺的工艺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