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学报 陈香 参加讨论

    
    图画书以特殊的艺术方式来书写恒久的文学母题。文字与图画两个叙事主体的出现,综合运用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结果,形成了图画书的特殊美学形态和多重阐释空间。一流的图画书,应在题材、主题、类型及艺术风格的开拓、创造等方面均有上乘表现,文与图各自拓展艺术表现能力,彼此依靠又相互激发,最终合作形成富于艺术性和思想内涵的文学结果。
    显然,《鄂温克的驼鹿》正是一本在题材、主题、类型和艺术风格方面做出了开拓的原创图画书,一个来自大兴安岭腹地的饱满的传奇故事,成就了一本传奇之书。
    故事的创意和巧思,是保证一部图画书达到优秀甚至经典水准的文学基础。图画书作品打动人的力量,也往往来自它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优秀的图画书都具有相当的思想厚度与情感力度,饱含人生的智慧与生活的哲学。
    《鄂温克的驼鹿》讲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故事。首先,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鄂温克最后的老猎人,狩猎时射杀了一头驼鹿,没想到,这头驼鹿还有一只尚在哺乳期的小驼鹿。现在不是驼鹿的繁殖季节,鄂温克的猎人是不会猎杀哺乳期的母兽的。怎么办?老猎人把小驼鹿带回了自己的营地,收养了它。当然,小驼鹿也把收养自己的老猎人,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一个人、一只动物之间生死相依,发生了很多有趣又温馨的故事。春去秋来,老猎人已经很老了。在逝去之前,他知道这只驼鹿不可能适应山下人类的世界,甚至于,这只驼鹿就是人们捕杀玩赏的对象,所以,他强忍着不舍,开枪逼迫驼鹿离开自己。最后,老猎人死去,长眠在深山中,也带走了这种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长大的驼鹿守护着这一片山林,守护着猎人的长眠之所。
    这个故事呈现了原创图画书中难得的厚重感、辽远感和纵深感,这与黑鹤的写作风格是一脉相承的,他把这种风格带进了图画书领域。诗意凝练的语言、平静克制的叙事、开阔深远的时间和空间的视角,融入作家对人性,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包括对爱的困境等哲学命题的思考。在一种广阔的视野中,儿童可以懂得更多关于生命和世界的博大、丰富与深刻,甚至无奈。
    当然,这个故事也融入了独属于儿童文学的童心与细节。比如,长大的驼鹿每天要进老猎人的帐篷里睡觉,但帐篷已经装不下它了,终于有一天,它拱翻了帐篷;比如,贪吃的驼鹿偷吃了太多的豆饼,腹胀如鼓,老猎人带着它走了一整夜,终于排出了巨大的粪便。而老猎人开枪逼走驼鹿,和老猎人死去,驼鹿守护着他,不离不弃,这样的细节,又会让读者陷入沉思。
    这也是一曲献给大自然的颂歌。扉页上书,“献给中国北方的森林”。打开图画书,那铅笔淡彩绘就的大气磅礴的图画,让人深为这片辽远壮阔的土地所震撼。作品展现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虔诚与敬畏,据说,画家九儿历时三年、几番深入北方大兴安岭森林腹地,还原真实、壮美之境。现代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离开土地已经太久,那种关于大自然的真实感受,来自森林、河流与土地的情愫的撞击,正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这片梦幻般的森林,足以修复现代人千疮百孔的心灵。
    正如阅读一般文学作品首先需要理解文字的意义一样,阅读图画书的条件之一,就是理解作为叙事主角之一的图画的意义。图画与文字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独立,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相互说明的关系,而是呼应、交错,形成更具张力的叙事可能与空间。在线条的使用、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调配方面,《鄂温克的驼鹿》都饱含着艺术方面的严肃考量。铅笔淡彩的风格与故事配合得天衣无缝,构图犹如电影大片般展开,几个大跨页强烈撞击着人们的阅读感受。
    这部作品还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纪念与缅怀。以一个猎人的故事,投映出时代的缓移慢进,一切终将如水流般逝去。时代更替、社会变迁、人心沧桑,都蕴蓄在作家笔端。书中有这样简单的两句,“年轻的猎人赶着驯鹿群离开了营地,从此不再进入这片森林”。克制的表述下,隐藏着多少故事。事实上,对文字的控制甚至节制能力,是一个作家文学功力的体现,看能否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意蕴。黑鹤的文学表达,在这几年里越来越松弛自如、游刃有余。该书娓娓道来但又克制凝练的讲述风格,产生了一种冷峻又温情的阅读体验,是对孩子的文学启蒙。
    不管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是身处森林秘境的鄂温克人,他们曾经保持着非常古老而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崇拜力量与速度,相信英雄的存在;人们保留着质朴的理想和旺盛的生命力。那是 “最后的古代”(张承志语),是那北方土地的一部分,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地域变迁、文化沿袭、生活方式和群体意识的一种。
    遗憾的是,现代化之下,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即将消逝,附着在这种生活方式上的文化则将无存。然而,在城市生活久了,我们终将怀念这种力与美的壮阔。乡关何处,是一个困扰现代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结,每个都市人都有个回不去的故乡,就文学的本意来说,需要重现一个精神上的桃花源和瓦尔登湖。我想,这也是这部图画书作品的重要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