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语言发展评估研讨会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8-07-13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秦鹏 参加讨论

    2018年6月23日至24日,由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共同主办,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语言学》协办的“语言发展评估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
    研讨会分为九个环节,涵盖以下主题:从社会语言学看语言能力评估;语言背景调查问卷;从跨语言发展研究看评估工具的制定;老年人的语言能力测量;普通话语音发展常模;句法能力的深层要素;语用和语篇能力评估;影响汉语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些规律;汉语阅读机制的探索及其对语言学提出的挑战;探讨汉语儿童英语阅读能力的心理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实验研究;听损儿童的中文能力评估;聋童对标准书面语语法的掌握;发展性语言障碍;英语、普通话和粤语评估工具评介;语言常模建立的方法学问题;语言评估作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语言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教育学、言语治疗等相关领域的30余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或评论,来自海内外70余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特殊教育学校、政府机构和医疗单位的400余名研究者和从业者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钟英华主持。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行德、天津科委副主任范英姿、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谭力海等分别致辞。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荆洪阳和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邹嘉彦为新成立的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揭牌。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邹嘉彦教授的学术报告《从社会语言学看元语言识觉和语言能力评估》,探讨了元语言识觉的定义和具体内容,指出多语社会中的语言和方言差异,对儿童从家庭步入学校在语言习得上提出了特殊要求,并以四字格为例说明元语言知识的复杂性。邹嘉彦教授根据《香港儿童口语[粤语]能力量表(HKCOLAS)》以及一些元语言识觉评估工具,进一步探讨在复杂多语的中文社区,如何发展元语言识觉评估和更有深度的语言能力评估工具等重要问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李平教授作了《语言背景调查问卷:对双语背景和多语能力的评估》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脑、行为、认知研究中心开发的语言背景调查问卷最新版本(LHQ 3.0)在测量多种语言的语言背景和语言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优势,该调查表能照顾到研究者的不同调查目的,问卷能在网络上按需生成,而被访者隐私得到保护,已获广泛使用。这种网络问卷工具的开发,有助于研究各种语言习得行为,例如社会媒体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空间词的适用与空间认知的联系。
    美国史密斯大学Jill de Villiers教授的学术报告“Cross-linguistic Considerations in Child Language Assessment”,评述了不同语言中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几种方法,总结了一些对语言评估有参考价值的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并指出测试工具所涵盖的项目一方面在语言描述和分析上必须具备深度,以支持对儿童语法的诊断评估,另一方面也应比较容易掌握,让非语言学背景的家长和使用者看到测试项目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台湾中正大学戴浩一教授的报告《汉语高龄者语言能力评估》,汇整了多年来英语高龄者语言能力评估的方法,进而构建了汉语高龄者语言能力的评估方案。戴浩一教授指出,尽管人脑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衰退,但是记忆中的某些元素具有稳定性。文章还对医院广泛应用于诊断高龄失智者的简易智能量表中的语言评量部分进行了补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爱军研究员和高军博士作了《1.5—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学术报告。该测试是基于北京四个城区超过四千名正常发展儿童看图说词的发音数据制定的,测试内容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使用了单字词和双字词,包含了53种音段和声调的组合。报告详细地介绍了发音评估的方式,并使用百分等级来评估儿童在某个阶段上的发音水平。
    天津师范大学宁春岩教授在《语言评估中的合并度与蕴含关系》学术报告中认为,有必要在语言理论研究、语言能力、语言获得、语言神经以及语言能力评估之间寻找可通约单位和概念,从简约理论框架来思考语言能力的深层要素。宁春岩教授认为,决定句法能力的根本因素不是各种句型,而是“合并”操作,后者为解决这个通约问题提供了线索。
    美国史密斯大学Peter de Villiers教授的学术报告“A Framework for the Assessment of Language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从儿童的交际能力的发展出发介绍了语用和话语评估的框架,认为语用能力包括会话能力、会话蕴涵、言语行为和延伸语篇能力等四个方面,从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看到,语用能力关键在于能否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并介绍了不同情况下语言评估方法的运用。
    香港教育大学张显达教授作了《叙事作业在学龄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运用》学术报告。他认为,说故事—产出叙事篇章是学龄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环节,儿童的叙事能力四至五岁时在宏观层面经历重大发展,到七岁增速减慢;微观层面的叙事能力——包括利用各种复杂句型结构进行叙事,也从4岁开始,到12岁左右持续发展。张显达教授以英语、普通话和粤语研究为例,介绍了一些基于故事文法的叙事评测工具,用来研究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叙事上的差别。此外,报告还介绍了一个操作简易的汉语句法评分表。
    刘友谊博士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作了《汉语普通话儿童语言和阅读发展评估》学术报告,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适用于汉语普通话婴幼儿早期口语能力的词汇和语句量表。报告讨论了研究早期阅读能力对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并概述了该实验室近年来对学龄期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横向和追踪研究。报告指出,一些幼儿词汇发展指标对青少年语言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谭力海教授在《中文阅读障碍及其测评》学术报告中,介绍了心理语言学和神经科学在中文阅读发展和阅读障碍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包括发现了一些与英语阅读不同的脑成像特点。同时谭力海教授指出,阅读专家们对影响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机制缺乏共识,因此对阅读障碍的评估和干预尚未能提供有效的工具。报告认为,阅读研究对心理学实验和语言学理论模型都提出严峻挑战,有必要通过跨学科合作来建立面向全国的中文阅读能力标准化测验。
    北京师范大学陶沙教授的学术报告《汉语为母语儿童英语阅读学习的评价》,采用MMN(失匹配负波)、跨通道MMN、P3a(对信号的初始反应)等系列脑电任务,以及相关语言认知任务对小学生和大学生开展了系列的实验研究。陶沙教授指出,二语阅读个体差异的测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二语学习经验的制约。报告探讨了多种对英语二语获得可能产生影响的一语因素,包括一语语音知觉、父母教育背景、一语的书写系统等因素,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数据,并讨论了短期训练的学习成效。
    台湾中正大学蔡素娟教授在《台湾听损儿童中文能力评估》学术报告中,首先介绍了一些台湾通用的口语评估工具,在这基础上探讨如何对背景差异颇大的听损儿童进行语言能力评估,她认为对听损儿童的教育与评量应该以阅读能力为优先目标,幼儿的音韵觉识是后期阅读表现的指标。由于人工耳蜗手术的年龄要求,手语对聋童1周岁前的语言习得能起重要作用,手语可以帮助聋童学习口语,口语手语的双通道双语教育对听损儿童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正面帮助。
    香港中文大学邓慧兰教授以《聋童中文书面语语法评估》为题的报告由李群博士宣读。该报告介绍了《中文语法知识评估工具》(CGA),用来评估聋童对汉语标准书面语的语法能力。该工具测试理解和判断,包括24类典型中文语法结构,共190个测试项,健听测试对象为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而聋人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邓慧兰教授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聋童和健听儿童在语法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对聋童造成一定困难的语法结构。
    香港大学黄美燕教授在《诊断发展性语言障碍的最佳方法》学术报告中,讲解了专家们逐步放弃“特殊语言障碍”的名称而改用“发展性语言障碍”的缘由以及诊断准则上的修改,并讲解了诊断和评估的区分。她强调,言语治疗从业员进行循证评估时,除使用量表外,还需要用到其他儿童行为的观察资料。黄美燕教授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提出了语言评估工具所必须满足的各种标准,并介绍了即将公布的《香港学前儿童口语(粤语)能力测试》。
    除了上述学术报告,与会专家还介绍了几种语言发展评估工具。
    Peter de Villiers教授介绍了测试英语的工具DELV(语言变异诊断评估量表),特色为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项目,同时考虑到非裔美国人的英语特点。他表示,用来迅速辨别语言障碍儿童和基于常模的语言能力评估属两种不同目的,需要的工具不尽相同。
    Jill de Villiers教授介绍了测试普通话的评估工具DREAM(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量表),以使用平板电脑和自动化计分为其特色,并选例说明所包含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项目。
    刘拓博士介绍了多年级词汇量表,以小学生词汇发展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共同题的设计,确保同一个测试用来评估不同年级词汇量的各个试题版本达到等值关系。
    李平教授和蔡素娟教授介绍了普通话沟通发展量表MCDI(麦克阿瑟—贝茨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的两个版本,内地版本由舒华、刘友谊、郝美玲、李平制定;台湾版本由刘惠美、曹峰铭制定。他们指出原来的CDI(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量表版本中,有些词汇并不是大陆和台湾普通话小孩的常用词汇,相反地,有些普通话幼儿常用词汇却没收进量表,因此有制定适合本土的量表版本的必要性。
    邹嘉彦教授和李行德教授介绍了《香港儿童口语(粤语)能力量表》的研发过程和该工具的组成部分——分别评估粤语语法、名词表达、词语释义、词义关系、故事重述、篇章理解和非词复诵,并侧重介绍了粤语语法测试的特点。
    蓝芷芊医生介绍了香港特区对语言发展困难儿童的循证评估及支持政策,指出重点在于尽早识别及干预,以防止因语言困难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并强调评估工具需要有科研基础,评估体系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合作,而社区的综合服务模式可让家长和儿童有效地得到相关服务。
    天津师范大学王临惠教授、顾钢教授、闫国利教授、时秀娟教授,苏州大学黄爱军教授,南开大学李兵教授、石锋教授,香港卫生署张秀萍言语治疗师,首都师范大学张云秋教授分别任各环节主持。香港中文大学邓慧兰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李行德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邹嘉彦教授,香港教育大学张显达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张洪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建华研究员,清华大学杨小璐教授,香港大学杜洁森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闫国利教授、李汝亚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晓炜教授分别对大会报告作了评论。在会议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大会议题踊跃发言,探讨热烈。
    两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有效地开展了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广泛交流,汇聚了对汉语语言发展评估的学理与实践认知,为继续制定汉语发展评估工具起到了现实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